林郑:高投票率如建基于政治劣质化 不值高兴

林郑:高投票率如建基于政治劣质化 不值高兴 *选举成功落实「爱国者治港」目标,形容立法会当选人「真系有广泛代表性」 *认为不能单计投票率高低,需留意选民登记历届最高,有135万人投票 *指如果高投票率是建基于政治劣质化、部分候选人借此争夺政权危害国家安全,以及互相对立及污名化等,「唔系值得大家好开心的高投票率」 *续深化市民对「完善」选举制度认识 *国务院今早发表《一国两制下香港的民主发展》白皮书,指未来香港的民主是一片光明,但未有普选时间表 *选委会组成接近「人大831」框架 指「相信未必需要好长时间」便可普选行政长官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三成投票率的最后关键报导: #众新闻

三成投票率的最后关键 报导: #众新闻 在主流民主派人士缺席及坊间杯葛选举的气氛下,若只计算建制派候选人取得的1,232,555有效票,投票率只有27.56%,与三成投票率的指标相差一段距离。 #立法会选举 #假选举 #垃圾会 #完善选举制度 #公我赢字你输 #永续港共极权

封面图片

#区选 政府力谷下区选投票率仅27.54% 未及三成目标

#区选 政府力谷下区选投票率仅27.54% 未及三成目标 「完善」地区治理后首届区议会选举投票结束,民主派绝迹之下,只余符合「爱国者」资格的候选人参选。选前一直有消息指投票率目标为三成,政府连月「无所不用其极」宣传,不过力谷之下,选举日的每小时投票率一直落后于2021年立法会选举。电子选民登记册系统更于晚上故障,选管会虽然延长投票时间1.5小时至午夜,惟最终投票率亦只有27.54%,未及三成目标,投票人数则为1,193,193人。 2021年「完善」后的立法会选举,投票率为30.2%,投票人数为1,350,680人。 不过政府一直强调,投票率受很多因素影响,不能作为制度的成功指标,「不会盲目追求所谓的『高投票率』」,「冇投票亦都唔等于佢唔支持(新选制)」。

封面图片

截至投票结束,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地方选区临时累计投票率为30.20%,累计有约135万人参与投票。与之相比,2016年累计投票率

截至投票结束,香港立法会换届选举地方选区临时累计投票率为30.20%,累计有约135万人参与投票。与之相比,2016年累计投票率为58.28%,累计投票人数约220万人。此次选举的投票率亦创下回归以来最低。 在功能界别上,商界(第三)、科技创新界、渔农界临时累计投票率最高,分别为98.96%、98.63%、98.27%;社会福利界、教育界、医疗卫生界临时累计投票率最低,分别为19.41%、29.02%、29.56%。多个以往属于传统民主派票仓的界别此次选举均出现下跌,除社会福利界外,2016年投票率约75%的教育界、法律界和会计界在此次选举中均大跌至约30%。 选举委员会界别临时累计投票率为98.48%。 对于此次投票率大幅下跌的情况,选举管理委员会主席冯骅表示,一贯不评论投票率。 (香港选举事务处,香港电台)

封面图片

区议会选举开支暴增、投票率暴跌

区议会选举开支暴增、投票率暴跌 香港政府大力削减区议会民主成分后,意图力谷投票率,以增加新选举的认受性。结果是,政府选举开支大增接近一倍,由2019年的6亿,增加到11.5亿。但投票率就掉头暴跌,到晚上七点半, 投票率只有24.53%,在2019年同一时时,投票率创纪录63.65%。 报导:自由亚洲粤语 @rfacantonese #美丽新香港 #清一色 #区议会选举 #区选 #区议会 #完善选举制度 #爱国者治港 #永续港共极权 #垃圾港共

封面图片

林郑:特首无须为投票率负责 感受到市民「热切期待」选举

林郑:特首无须为投票率负责 感受到市民「热切期待」选举 行政长官林郑月娥今早再就投票率问题「解画」,称「投票率会受很多因素,包括政治、社会、经济、环境等,其中一个说法是当时政府管治表现有啲关系,只此而已」。作为特首,责任是确保选举公平、公正、有效率地举行,而非投票率的高低。 不断更新:

封面图片

曾国衞指不少地方投票率比香港还低 不代表当地民主或选举不够好

曾国衞指不少地方投票率比香港还低 不代表当地民主或选举不够好 #港闻 立法会一个关于完善选举实务的小组委员会上,有议员质疑区选投票率与大量宣传不成正比,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衞指投票率不直接反映市民支持度。 (1/23/17:16)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