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国强称国际学校导致本地杀校 要求限制本地生入读

朱国强称国际学校导致本地杀校 要求限制本地生入读 立法会特别财委会上,教育界朱国强称部分国际学校违反规定超额收取本地生,「间接造成缩班杀校」,要求仿效内地做法,限制本地生入读国际学校。教育局长蔡若莲指不应简化问题,即使限制本地生读本港国际学校,「是否会返公营系统呢?」她认为有机会将学生迫到邻近国家,或大湾区的国际学校,不利香港吸引人才。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救世军两校拟合并 东区中原慈善基金学校新学年停收小一

救世军两校拟合并 东区中原慈善基金学校新学年停收小一 相关报道: ▌圣嘉禄学校:收1名叩门生达最低开班门槛 惟教育局指不计算 ▌被杀校长洲堂锦江小学申办私立小一 将全额资助学生 ▌溥仁小学收生欠一人未达开班线 朱国强批教育局「软著陆」实为硬杀校 ▌长洲堂锦江小学新学年未获准开办小一 朱国强:教育局做法离谱

封面图片

圣嘉禄学校:收1名叩门生达最低开班门槛 惟教育局指不计算

圣嘉禄学校:收1名叩门生达最低开班门槛 惟教育局指不计算 相关报道: ▌被杀校长洲堂锦江小学申办私立小一 将全额资助学生 ▌溥仁小学收生欠一人未达开班线 朱国强批教育局「软著陆」实为硬杀校 ▌长洲堂锦江小学新学年未获准开办小一 朱国强:教育局做法离谱

封面图片

香港教大校长评论“杀校潮”:善用小班教学转危为机

香港教大校长评论“杀校潮”:善用小班教学转危为机 香港教育大学校长李子建在评论香港陆续出现的“杀校”现象时称,可借此探索善用小班教学,转危为机。 香港出生人口下降导致学童人数减少、陆续有学校合并或停办,作为培养教师的本地院校,教育大学首当其冲受影响。不过,李子建接受香港中通社专访时表示,他对此并不是很悲观,“所谓的‘杀校’,是可以转危为机的”。 李子建指出,不论是在香港还是中国大陆的很多地方,小班教学都是一个现象。他并说:“学童减少、师生比例发生变化,人力或者教师的专业能否用得好一些呢?” 李子建认为,多年前的小班教学,更注重活动、自主教学等;如今则可以想多一些,例如能否有更多教师参与开发人工智能校本课程,或者投放更多教师资源在道德教育、国家安全教育等校本课程。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大成小学家长代表到政府总部请愿,促请教育局推翻杀校决定。

#港闻 【Now新闻台】大成小学家长代表到政府总部请愿,促请教育局推翻杀校决定。 家教会收集到216封请愿信,当中包括75封学生的心声,有学生画画表达对学校停办感到难过;家教会亦进行问卷调查,超过六成学生对学校停办感到困扰,亦有学生失眠、难过落泪。 大成小学家教会主席潘妍均:「大家都话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但是大家看看这些学生,可能要用医生治愈他们的童年,我不明白为什么孔教学院会在没有收生压力情况下,做这个单方面的决定。」

封面图片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三位特别报告员去年11月11日函询中国政府,指近年对藏族教育的政策作为涉嫌违反多项国际公约。

联合国人权理事会三位特别报告员去年11月11日函询中国政府,指近年对藏族教育的政策作为涉嫌违反多项国际公约。 函件说:2020年以来中国要求藏、蒙民族学校全部改用统编普通话教材,废除了1982年以来的“五省区藏文教材协作组”制度;教育部2021秋起施行学前教育普通话“童语同音”,要求民族地区幼儿园全部采用普通话。西藏自治区实行15年义务教育制,又推行政策将农村中小学关停兼并至城镇的寄宿制学校,目前自治区小学至高中的藏族生中有81%是在寄宿校,全国在寄宿校就读的藏族儿童“近百万”。寄宿校极少有藏族教师,学生的传统民族宗教习俗也被限制,新一代难以使用藏语同家中长辈交流或体会文化认同。此外,公民合办的狮龙宫殿学校等多所藏人社区的中小学被当局关停;中共中央2021年7月启动“双减”,禁止民办的课外藏文化学校运作。 函件要求中国政府就信中所载行为同《儿童权利公约》关于少数族裔语言文化宗教权利的规定、《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关于父母选择非公立学校和“确保子女接受符合其本人信仰之宗教及道德教育”权利的规定等相抵触之处作说明。中国外交部1月29日复函,但高专办尚未完成公布前的翻译处理。 (联合国新闻,OHCHR)

封面图片

教育局推算2029年适龄小一人口跌至约3万人 跌幅逾3成半

教育局推算2029年适龄小一人口跌至约3万人 跌幅逾3成半 根据教育局最新推算中小学学龄人口的数字显示,2029年适龄读小一及中一的人口,分别跌至约3万人及约5万4千人,跌幅分别超过3成半及2成。教育界议员朱国强关注局方有否评估将来有多少小学会被「杀校」,教育局局长蔡若莲在立法会财委会特别会议上回应说,若评估到某一间学校有可能潜在风险,会及早与办学团体商讨,务求让对方及早规划,包括考虑合并、重置等。她表示,局方现时已停办新校、全面推动小班教学、减少扣门位等,表示已用各种方法将「结构式人口下降」对学界的冲击减至最少。朱国强亦关注当局会否制订指引,要求办学团体若停办学校须设立 3年过渡期。蔡若莲表示,当学校面对停办,会以学生福祉为最优先考虑。若个别办学团体能力不足、让学校勉强为存在而存在,反而会对学生造成伤害,局方会为学生及家长提供协助。另外,教育局数字显示,过去5年患精神病的中小学生人数增逾两倍。议员狄志远认为情况令人担心,指过去5年的资源增加约3成,形容不成正比,又关注本港教育是否出现问题,呼吁各持分者要共同拨乱反正。蔡若莲回应说社会对精神健康的意识提高、定义有所扩阔,又提到过去数年面对疫情,会为学生带来各种压力,包括复常后上学、重新适应的压力,均会令到数字有所上升。她又说单靠拨款、增加资源不能解决问题,强调需要全校、家长、专家等不同持分者共同参与,又提到教育局推出《4Rs精神健康约章》、三层应急机制等措施,希望能提升学生的抗逆能力、协助改善人际关系,织好安全网。 2024-04-15 18:11:2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