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治塑造的社会人心
被统治塑造的社会人心 1989年冬天,社会学家尤里·列瓦达发起了一个项目,旨在确定苏联境内那些被称为 "苏联人民" 的人的意识变化。与此同时,当时的星火杂志与全俄民意研究中心一起开设了专栏,刊登这些民意调查的片段。 社会学家在分析这些结果时发现了 "" 的一些特征,被称为 "8条规则": 1. 大众化,或 "与其他人一样" 的标准取向。这意味着,如果一项成就没能被纳入国家地位的等级体系中,就会导致没人欣赏它。换句话说,人们似乎失去了独立价值判断的能力。 2. 适应性。意味着要适应现有的社会秩序,包括降低请求和需求的标准。心理维稳最常用的招数之一 “不能改变环境,就要去改变自己”。 3. 简化。由于对其他模型和行为类型的无知,在思想和道德方面都倾向于最简单的样本和模型。比如,经常是非黑即白的 要么是“西方“要么是“东方“、要么““要么““ ……被严重消解。 4. 等级制度。准确说是对等级制度的服从 清楚地认识到,不仅物质财富,而且权利、尊严、尊重、道德标准和智力素质,都是根据社会地位来“分配”的。 5. 狡诈。如果人们认为自己的行为是错误的(默认没有任何错误能被原谅),他们就会认为自己有权欺骗所有与之打交道的任何人,从上司到亲人。这是一种自我保护,其所体现的是人与人之间严重的和个体的 。 6. 不确定性/不安全感。"苏联人" 清楚地记得自己不能完全依赖任何正式的规则,因为一切都可能朝令夕改。 7. 对某种"特殊"事物的归属感 、甚至一种思想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弥补了苍白的个人情结和内心的失望。 8. 腐败。不仅是各种官员身上的权力被贿赂,民众本身也 通过施舍、特权、有条件的让步和象征性的偏袒。就如“”所描述的。 不过,这8条真的特殊吗?中文读者是否能在自己身边找到类似的故事? #Inequality #Authoritarianism #SocialPsychology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