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中国和21世纪之战

美国、中国和21世纪之战 这是今年3月上架的新书,听说在中国也有很多朋友在互相推荐。但是这本书并不那么好,它犯了一个几乎所有只盯着特朗普的人都会犯的错误:缺少历史眼光和前瞻性。 这本书从2003年开始,当时作者乔什·罗金作为律师助理正在进行一个项目,他看到了国务院的文件,其中显示中国正在支持苏丹政府在达尔富尔的种族灭绝。这些文件称,中国政府采取了各种措施支持喀土穆政权,以维持苏丹的石油供应,中国迅速扩张的经济需要这些石油。 在这本书中罗金将他发现的这个宝库描述为他对中国的 “醒悟”。他说,他为这本书采访的几乎每个人都有类似的醒悟,“在他们个人或职业生活中的某个时刻,他们意识到美国和中国之间的大战略竞争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外交政策问题”。 冷战时期对共产主义在亚洲蔓延的恐惧从未远离美国人的意识。这些恐惧产生了阴谋论式的警告,如克莱恩·斯库森(W. Cleon Skousen)的《赤裸裸的共产党人》(1958年)和理查德·康顿(Richard Condon)的《谍网迷魂》(1959年)等小说所表达的那样,这些小说描述了亲北京的 “潜伏特工” 渗透到了美国政治的最高层中。 20世纪80年代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插曲,当时邓小平似乎可能会把国家推向一个更加务实,甚至可能是自由的方向。但是,1989年6月初,中国各地的和平示威遭到暴力镇压,加上邓小平在1990年代初对国家资本主义的支持,使人们重新担心中国对美国的全球主导地位的挑战越来越大。偏执狂的书籍再次发出了警报。理查德·伯恩斯坦和罗斯·H·门罗的《与中国即将发生的冲突》(1997年)警告中国的侵略及其对美中关系的危险;《死于中国:面对巨龙 - 全球行动呼吁”(2011年),指控中国正在迅速成为 “地球上最有效的杀手”,生产的致命产品被出口到世界各地;迈克尔·皮尔斯伯里的《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超级大国的秘密战略》(2015)描述了北京超越美国的多代人的努力。 2016年12月,中国国务委员杨洁篪对特朗普团队就 “中国政府的一连串法令、不满和要求” 进行了至少两个小时的演讲。罗金写道,曾宣布自己是中共敌人的史蒂夫·班农 “很挑衅”,“称杨洁篪是个破坏者,‘一切都显而易见’,而且在对美国的中国政策做出全面检查之前,特朗普政府不会做出任何承诺。” 这本书有价值的部分在于它揭示了最近解密的 “美国印太战略框架” 的由来,该框架本应是特朗普亚洲政策的指南。最终成为国家安全副顾问的马修·波廷杰(Matthew Pottinger)领导了该框架的制定,其目的是 “加强美国在其所认为的前线国家的参与 这些国家在地理上最接近中国,因此受中国崛起的影响最大”。 这本书还叙述了政府内部各派别之间的争斗,他们都在争夺总统的祝福。这些相互竞争的利益有助于解释特朗普与中国交往的跷跷板性质。用罗金的话说就是,有 “超级鹰派”(班农、彼得·纳瓦罗和斯蒂芬·米勒)、“强硬派”(波廷杰)、“华尔街集团”(史蒂夫·姆努钦和拉里·库德洛)和 “成人轴心”(约翰·凯利、H.R. 麦克马斯特、和吉姆·马蒂斯)。鉴于特朗普的注意力有限且游移不定,正是这些人之间的相互作用确定了政府的对华战略,并给拜登政府留下了 “复杂的遗产”,正如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的斯科特·肯尼迪所说。由于罗金的报道,我们现在可以更详细地了解这场肥皂剧。 然而,如果能对特朗普之前的双边关系进行更全面的分析,罗金对特朗普政府内部的争吵所作出的描述将会更加有力。对前总统的强烈关注产生了一个相当历史性的中美关系画像。 罗金在这本书的开头部分宣称特朗普政府在双边紧张关系中 “玩了第一轮新游戏”,表明了他的狭隘视野。复杂的美中关系远非第一轮游戏。自毛泽东掌权以来,两国一直在对峙,并在朝鲜战争中发生了直接的军事冲突,在越南战争中也有代理人参与。当前这种大国竞争的游戏也并不是新的。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北京一直将美国视为其主要的地缘政治对手。如果说有什么是新的,那就是随着中国经济和军事力量的增长以及华盛顿对美国如何保持全球领导地位的焦虑升级而演变出来的战略。即使在中国的改开时期,公开冲突的可能性也一直存在。在1995-1996年的台海危机中,比尔·克林顿派遣两个航母战斗群进入台湾附近的国际水域,以回应北京对该岛的剑拔弩张。在另一起紧张事件中,2001年一架美国海军情报飞机在中国海南岛附近与一架解放军海军战斗机相撞。 在罗金的书中,奥巴马政府时期双边关系的复杂性只做了相对肤浅的处理,罗金声称白宫对一个日益自信的中国表现出 “故意视而不见”。当然,有一个合理的论点是,奥巴马应该更加强硬,但更细致的看法是,在奥巴马的第一个任期内,存在着对中美冷战的公开担忧,正如亨利·基辛格在2011年的邮报上写道的,美国和中国越来越多的精英共识 “强调的是冲突而不是合作”。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关系的漫长、混乱和复杂的历史对于理解其未来至关重要。虽然一些读者可能会从这本书中认识到习的中国对于华盛顿利益的威胁,但是,如果您想要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情况有一个深刻的历史观,这本书并没有提供。 大国之争是利益之争,包括人权在内的一切都是工具,这本书至少能够一定程度上体现这一如今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了解到的常识。 **如果您错过了《中国的银河帝国,和高堡奇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之变 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 | 简介: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史、社会还是文化方

《之变 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 | 简介: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生活这本书带给读者一个新鲜的视角,无论是在探索历史、社会还是文化方面,它都能为你提供独特的深度和思考。每一页都充满了智慧和启发,是对知识渴望者的不二之选。 | 标签:#书籍 #之变#阅读 | 文件大小:NG | 链接:

封面图片

【书名】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书名】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 【作者】潘绥铭、黄盈盈 【格式】#epub #mobi #azw3 #pdf 【分类】#社会 #生活 #社会问题 #婚恋 #两性 【简介】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预料。本书囊括了“全性”(sexuality)的几乎所有方面,分为多个专题进行论述,不仅包括18~61岁的中国人的性观念、性欲、性生活、性技巧等,也包括婚外情、一夜情、找“小姐”等各种非主流的性关系,还包括14~17岁少年的性行为,更包括了“多元性别”与同性恋的情况。在每个专题里不仅发布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而且剖析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还从性文化的高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拓展阅读: 阅读: 频道:@sharebooks4you 群组:@sharing_books4u

封面图片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图文版)》

《性之变:21世纪中国人的性生活(图文版)》 描述:本书深刻地揭示出,在21世纪的前10年里,中国人的性生活与性关系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中有一些很出乎人们的意料。本书分为多个专题,不仅包括18~61岁中国人的性观念、性欲、性生活、性技巧等,也包括婚外情、一夜情、找“小姐”等各种非主流的性关系,还包括14~17岁少年的性状况,更包括了“多元性别”与同性恋等的情况。在每个专题里不仅发布了大量的统计数据,而且剖析了这些现象的形成原因,还从性文化的高度进行了深入阐述。 链接: 大小:N 标签:#电子书 来自:雷锋 频道:@Aliyundrive_Share_Channel 群组:@alyd_g 投稿:@AliYunPanBot

封面图片

特朗普:中国在扼杀美国 拜登让国家更接近世界大战

特朗普:中国在扼杀美国 拜登让国家更接近世界大战 共和党候选人,美国前总统特朗普指责中国正在“扼杀”美国,来自民主党的现任总统拜登使美国更接近世界大战。 彭博社报道,特朗普和拜登星期四(6月27日)展开11月大选前的首场电视辩论,中国成为热点问题之一。特朗普告诉拜登:“如果你继续允许中国对我们国家所做的一切,中国就会拥有(own)我们。” 在被问及有关美国阿片类药物危机的问题后,特朗普开始批评北京。他说:“他们(中国)正在扼杀我们这个国家,乔(Joe,即拜登),你不能让这种情况发生。你正在摧毁我们的国家。” 特朗普还抨击拜登的军事政策“疯狂”,并称中国、俄罗斯和朝鲜的领导人都不尊重或畏惧拜登这个美国总统,而拜登会把美国推向第三次世界大战。 在谈及中美贸易时,特朗普称美国与中国的贸易逆差现为史上最大,但拜登驳斥了这一说法,指美国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处于2010年以来最低水平。 报道称,美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美国对中国贸易逆差为2790亿美元(约3781亿新元)。这是自2010年以来的最低值,也低于特朗普2018年任总统时创下的4180亿美元纪录。 2024年6月28日 9:02 PM

封面图片

《美国华人史:19世纪至21世纪初,150年华人史诗》

《美国华人史:19世纪至21世纪初,150年华人史诗》 简介:美国华人史:19世纪至21世纪初,150年华人史诗是一门系统性的学习课程,涵盖相关领域的核心知识。通过详尽的讲解和案例分析,帮助学习者深入理解课程主题,提高实践应用能力,适合希望扩展知识储备、提升专业技能的学员。 标签: #知识#学习资源#技能提升 文件大小:NG 链接:

封面图片

3月1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自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加征最高达15%的关税。针对美国对中国商

3月11日报道据《日本经济新闻》3月11日报道,中国政府自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大豆等加征最高达15%的关税。针对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这是中国采取的第二轮反制措施。由于市场对美国农产品的需求可能减少,多种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是特朗普政府重要支持群体,关税将对美国农民造成打击,继而动摇特朗普政府的选民基础。 此举旨在打击特朗普政府农业票仓,迫使其调整关税政策。 特朗普第一任期,美中爆发贸易战,当时中国也将美国农产品列为加征关税对象。 由于中国对美国加征报复性关税,美国主要农产品面临价格下跌压力。 纽约市场棉花期货价格一度跌至每磅62.54美分,是自新冠疫情导致需求下滑的2020年8月以来的低位。芝加哥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价格一度跌至两个月以来的低点。 市场之所以作出“抛售”反应,是因为对特朗普上次执政时的情形记忆犹新。2018年,美国对中国的大豆出口大幅降低,价格陷入低迷。 报道称,中国此次征收报复性关税,可能导致美国农产品竞争力降低,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美国大豆协会负责人发表声明指出,该产业尚未从2018年贸易战的负面影响中完全恢复,农民将面临更为严峻的经济困境。 中国已从美国以外的其他国家采购更多农产品。2024年,中国进口巴西大豆数量占国内进口大豆总量的比重超过70%,从美国进口的大豆数量仅占两成。2016年,美国和巴西大豆所占份额均为四成左右,处于势均力敌状态。中国还从巴西进口更多棉花,对美国产品加征关税措施的影响并不大。 报道表示,如果美国农产品价格长期下跌,农民不满情绪高涨,将把矛头指向特朗普政府以及共和党。 报道称,美国中期选举将于2026年11月举行。大豆主要产地美国中西部地区以及盛产棉花的南部地区,在传统上支持共和党。在2024年美国总统选举中,这些地区也曾为特朗普获胜作出贡献。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