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反垄断“撬开”苹果 结果坑苦了开发者
欧盟反垄断“撬开”苹果 结果坑苦了开发者
这项改变是为了配合欧盟出台的,即将于 3 月生效的《数字市场法案》(Digital Market Act,简称 DMA)。这项法案出台的初衷,是为了阻止科技巨头利用自己的“守门人”身份,获得不正当的竞争优势。毫无疑问,DMA 最大的监管目标就是苹果 App Store。自 2008 年上线至今,苹果一手将 iOS 和 App Store 缔造成了科技界最繁荣茂盛的“封闭花园”。通过软件服务,苹果一年可以获得 781 亿美元收入,约占苹果总收入的五分之一。因为“苹果税”的存在,不少开发者都与苹果产生了摩擦,甚至升级为公开对抗。苹果为配合 DMA 的新规公布后,不少人发现,新规虽然允许第三方应用商店存在,却依然设置了不低的准入门槛,并增设了一项“核心技术使用费”。对此,有反对者表示,苹果的新规保证了开发者很难从中获得任何实惠,App Store“事实性垄断”的现状不会因此改变。这场苹果、开发者与监管部门三方之间的“战争”,才刚刚打响了第一枪。01打破“垄断”15 年前,2008 年夏天的 WWDC 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了 App Store,并宣布它将会是 iPhone 上唯一的“应用分发渠道”。很难说这个决定经过了充分的深思熟虑。因为仅仅一年前,iPhone 发布的时候,苹果还没有公开过任何关于 App Store 的计划,当时乔布斯希望开发者能通过 Web App 的方式,来为 iPhone 开发第三方应用。恐怕连当时的乔布斯都没有想到,App Store 会如此成功。在 iPhone 之前,从未有任何一款电脑或智能手机的厂商,敢把“应用分发”的权力完全抓在自己手上。因为计算机是属于用户的设备,用户理应拥有安装任何应用的权力。但从 21 世纪初开始,乔布斯愈发意识到,计算机在普及的过程中,已经从一个“创造信息”的设备,更多变成了“消费信息”的设备,把所有的底层权限给到用户、开发者,反而会削弱 iPhone 的体验。App Store 的“封闭”带来的是更好的体验,至少苹果是这么想的通过 iOS SDK 和 App Store 这一整套封闭的规则设计,苹果帮助开发者解决了 SDK 的配置和更新,应用分发的服务器、营销成本,盗版的问题。同时又为 App 的开发设置了一系列指导方针,保证了 App 的设计、体验能适应 iOS 系统的特性。特别是通过 App Store 上架前的审核,规范了 App 的行为,杜绝了恶意软件和病毒。一个典型对比是 Android。早期的 Android 采用开源框架,所以更像传统的计算机系统,各种权限都是外放的。App 想要实现“推送通知”、“后台服务”,都是靠开发者自己去写,不同的 App 因为抢占系统资源甚至会互相打架,导致手机功耗居高不下,给体验造成负面影响。iOS 则从最初就把“推送通知”做成了苹果自己的系统服务,开发者只能调用接口。通过这种方式,苹果保证了 iOS 系统的高效,简洁。自 iOS 和 Android 二分智能手机市场之后,关于封闭还是开放的争论就未曾休止,双方各自有自己的理由。但不可否认的是,iOS 的很多封闭设计,特别控制核心系统权限、服务的做法,逐渐被 Android 手机厂商效仿。各家厂商也都推出了自己的应用商店,今天大部分 Android 用户,依然会以手机厂商自己的应用商店为主。很多早期用户尝试获取系统底层权限的手段,包括 Android 的“Root 权限”和 iPhone 的“越狱”,都逐渐成为了历史名词。但欧盟依然决定打破 App Store 在 iOS 上的“垄断”。在 2023 年 9 月推出的《数字市场法案》(DMA)里,欧盟提出了一项名为“核心平台服务”的定义。并规定作为“守门人”的科技巨头,不能利用自己对核心平台服务的掌控打压竞争对手。App Store、iOS、YouTube、亚马逊电商平台,都被囊括在内。App Store 成为了 DMA 最首要的监管对象,因为只有它是 iOS 上独家的应用分发渠道,用户只能在 App Store 上下载应用。现在,历史将会被改写。02不“拆墙”,而是“开门”iOS 是一个“封闭花园”。但面对欧盟的监管,苹果并不准备将花园的墙拆掉,而是“多开几扇门”。根据苹果目前放出的新规细则,新规主要分为三个部分。第一,苹果将允许企业在 iOS 系统内建立第三方应用商店。根据新规,用户可以直接进入第三方商店的网站,安装应用商店,完全绕过 App Store,安装应用。但苹果也设置了一系列标准和门槛。第三方应用商店必须依照苹果的 API 框架建立,App 的展示和分发必须依照 App Store 的形式,按苹果的要求,声明 App 的核心功能,并公示对用户数据的利用情况。第三方应用商店依然要配合苹果进行应用审核,苹果称这一过程为“公证”,只有经过审核通过的 App,才能在任意应用商店上架。且苹果会保留对第三方应用商店的监管权,第三方应用商店必须持续配合苹果后续的应用分发政策。苹果也会在 iOS 系统内增加额外的恶意软件保护模块,阻止用户从第三方平台下载应用的潜在恶意行为。这意味着,即便在新规下,iOS 用户也无法像 Android 用户一样,直接通过“应用安装包”安装任何应用。所有 iOS App 依然要用苹果的 SDK开发,功能、代码需要经过苹果审核通过,才能上架到 App Store 或第三方商店。最后,苹果还为第三方 App Store 的开发商设立了一个 100 万欧元的资金门槛。任何想要在 iOS 上搭建应用商店的企业,都必须先向苹果提供对应的资金信用证明,才能获取相关资格。第二,苹果将允许开发者将应用上架第三方商店,并可以自由绕过苹果的支付渠道。开发者可以自由选择将 App 上架到 App Store 或任何第三方商店,但上架到不同商店的 App 只能有一个版本,后续版本的发布也依然受到苹果的统一监管。最关键的变化还是在于,开发者可以绕过苹果的支付渠道,自主选择任何支付渠道。这一变化不局限于欧盟,苹果也将在美国推出类似改动。且无论开发者选择上架第三方商店还是 App Store,都可以自由选择支付渠道。依照欧盟法规,苹果开始在重要应用和系统层面“开放”第三,苹果将开放 Safari 和 NFC 等核心系统功能。相比 App Store 和应用内支付渠道的改动,这些改变相对不那么重要,属于配合 DMA 合规的一部分。简单来说,就是欧盟用户可以选择除 Safari 之外的第三方浏览器作为 iPhone 的默认浏览器,第三方开发者也可以用 WebKit 之外的浏览器框架来构建应用内浏览器。欧盟用户未来在第一次打开 Safari 时就会受到提示,提醒他们可以设置其他浏览器为默认浏览器。值得一提的是,新规下 NFC 功能的开放,意味着第三方银行和钱包 App 也将能够利用 iPhone 的 NFC 模块开发功能,如 NFC 非接触支付或转账。但这不意味着 iPhone 会开放 NFC 的全部权限,实现国内用户日常生活中比较需要的“复制、模拟门禁卡”等功能。03蛋糕的分配权对大部分开发者来说,苹果是否合规本身其实并不重要。关键问题依然在于利益的分配。他们之所以想要绕开 App Store,核心诉求都是规避 30% 的“苹果税”。而苹果显然不准备轻易让渡自己的核心利益。根据苹果公布的新规细则,欧盟的开发者想要绕开 App Store 进行软件分发,就需要接受新的商业条款。新条款里,苹果把 App Store 佣金比例从 30% 降低到了 17%(针对中小开发者和订阅服务的优惠费率从 15% 降至了 10%)。但苹果会加收一项“核心技术服务费”,这个费用按应用安装次数收取,每次 0.5 欧元,无论用户通过第三方应用商店还是 App Store 安装应用,都会计费。对于 Epic Games、Spotify 等反对者来说,苹果成为了当年“自己最讨厌的人”苹果表示,他们为“核心技术服务费”设置了 100 万的收...
PC版:
手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