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解释 RTX 4060 Ti 采用 128bit 显存:L2 缓存增大 16 倍,极大提高命中率

英伟达解释 RTX 4060 Ti 采用 128bit 显存:L2 缓存增大 16 倍,极大提高命中率 在各种游戏和综合基准测试中,与 2 MB 二级缓存的性能相比,32 MB 二级缓存将显存总线流量平均降低了 50% 以上。这种 50% 的流量减少使 GPU 能够更有效地使用其显存带宽,效率提升可达近 2 倍 你说的很有道理,我送上表示表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特尔"月亮湖"CPU样品曝光:8核8线程 L2缓存大于L3缓存

英特尔"月亮湖"CPU样品曝光:8核8线程 L2缓存大于L3缓存 现在,网上曝光了一份Lunar Lake的运行截图,来自Windows 11任务管理器,可以看到8个核心、8个线程、14MB二级缓存、12MB三级缓存、1.8-2.8GHz频率。第一,它的大小核组合是4P+4E,按理说应该有12个线程,但只有8个,那就证实了之前的传闻,超线程被取消了!Intel Hyper-Threading超线程技术诞生于2002年,最初用于至强,名字叫Super-Threading,后来下放到奔腾4,成为Intel处理器的标配。Alder Lake 12代酷睿引入混合架构后,小核心无法支持超线程,本来预计Intel会想办法让小核心也跟上,结果居然都砍了。小核心还不支持AVX-512指令集,导致这几代整体都被取消,但是Intel已经规划了后续回归。第二,二级缓存的容量居然比三级缓存还要大,因为每个大核是2.5MB,而四个小核共享4MB。第三,频率很低,但毕竟是A1步进的早期样品,很正常,而且是超低功耗定位,最终也不会太高。此前曝料显示,Lunar Lake将有8W、30W两种功耗档次,整合封装内存并支持LPDDR5X-8533,核显最多8个Xe核心。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RTX 4070已经偷偷“变心”:AD103屏蔽近一半核心

RTX 4070已经偷偷“变心”:AD103屏蔽近一半核心 其实在一个月前,就有消息称,RTX 4070、RTX 4060 Ti、RTX 4060都会改变核心,后两者分别从AD106、AD107改成AD104、AD106。这么做的代价就是需要屏蔽更多核心单元,才能达成相应的规格,但也很容易理解,良品率太低的瑕疵品再利用嘛。比如说RTX 4070,之前使用的AD104是在7680个核心中屏蔽了1792个而来,只利用了76%。换成AD103的话,则需要在10240个核心中屏蔽4352个,64MB二级缓存屏蔽28MB,实际利用率只有大约57%,显存位宽也得从256-bit降低到192-bit。TechPowerUP确认,GPU-Z的下一个版本就可以顺利识别新版RTX 4070。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Intel Lunar Lake处理器有了第三个名字 频率逼近5GHz

Intel Lunar Lake处理器有了第三个名字 频率逼近5GHz 可以确认,酷睿Ultra 7 268V配备4个P核、4个E核,组成8核心8线程,拥有14MB二级缓存(P核10MB+E核4MB)、12MB三级缓存(P核独享),集成了32GB内存。基准频率为2.2GHz,略高于AMD锐龙AI 300系列的2.0GHz,而加速频率现场观察非常接近5GHz,证明台积电N3B 3nm工艺还是不错的。它之上还会有酷睿Ultra 9系列,相信加速频率达到甚至突破5GHz应该问题不大。GPU部分是新的Xe2架构,最多8个核心,性能提升最多50%。NPU部分也进化了,算力最高48TOPS,整体超过100TOPS。另外一款现场演示的只显示为工程样品,没有具体型号,也是4P+4E 8核心、14MB二级缓存,但是三级缓存只有8MB,而集成内存依然有32GB。基准频率也只有1.6GHz,实际运行频率一般不超过2GHz,显然是早期样品,不代表成品。最后是一个新的开发套件,可以确认芯片封装更是为BGA2833,尺寸为27.5x27.0毫米。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英特尔Moon Lake 8核CPU早期样品曝光:2.8GHz、12 MB L3缓存、"Xe2" iGPU

英特尔Moon Lake 8核CPU早期样品曝光:2.8GHz、12 MB L3缓存、"Xe2" iGPU 该样本非常有趣,因为它运行在三星下一代 Galaxy Book5 Pro 笔记本电脑上,具体 SKU 编号为"NT940XGK-DSD"。它是三星现有 Galaxy Book4 系列的后续产品,配置了英特尔流星湖"酷睿 Ultra"芯片。让我们从规格开始,英特尔月亮湖 CPU 被列为"Genuine Intel(R) 0000 1.60GHz",它共有 8 个内核,由四个 Lion Cove P-Cores 和四个 Skymont E-Cores 组成。由于下一代产品预计将取消 SMT,因此我们可能只看到 8 个线程。基本时钟频率设定为 1.6 GHz,而提升时钟频率则为2.8 GHz,看得出来这对于这款特定芯片来说仍是非常早期的时钟频率。此外,该芯片还配备了 12 MB 三级缓存和 10 MB 二级缓存。英特尔的 8 核 Lunar Lake CPU 此前也曾在 Windows PC 上运行过。至于图形方面,英特尔的 Lunar Lake CPU 将采用下一代 Battlemage Xe2-LPG 图形架构。iGPU 将以 Arc 系列为品牌,配备 4 个 Xe 核或 64 个矢量引擎,共 512 个 ALU。芯片主频为 1.85 GHz,拥有 8 MB 二级缓存。GPU 的性能与我们之前看到的 Xe2-LPG iGPU 相一致。以下是 Lunar Lake CPU 的部分特性:专为轻薄笔记本电脑设计Lion Cove P-Core 和 Skymont E-CoreBattlemage"Xe2-LPG"图形处理器架构4+4 内核配置(MX 系列)最多 64 个执行单元封装内 LPDDR5x 内存NPU 性能比 Meteor Lake 快达 3 倍2024 年末发射,2025 年量产早期的性能数据显示,英特尔 Lunar Lake CPU 将以更低的 TDP 提供比 Meteor Lake CPU 更高的性能。再加上几乎快 2 倍的 iGPU,这对该芯片主要针对的笔记本电脑市场来说将是一个很好的证明。英特尔 Lunar Lake CPU 预计将于今年晚些时候限量发售,到 2025 年初将有更多产品上市。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海光C86 3350处理器实测 国产x86多核性能追上AMD Zen2

海光C86 3350处理器实测 国产x86多核性能追上AMD Zen2 另外,它还可选最高64GB DDR4内存、1TB SSD+2TB HDD硬盘、芯动科技4GB独立显卡等。GeekBench 6测试中,海光C86 3350的成绩为单核心980分、多核心5418分。作为对比,Zen2架构的锐龙5 3500X单核心1500分、多核心5380分左右它是6核心6线程、3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3.6-4.1GHz频率、65W热设计功耗。也就是说,海光C86 3350使用改进后的第一代Zen架构,凭借更多核心线程在多核性能上达到了Zen2的主流水平,但因为架构落后一代,频率劣势也太大,单核性能落后多达约65%。 之前我们还见识过海光C86 3185,同样8核心16线程,二级缓存4MB,三级缓存16MB,主频2.0-3.4GHz,典型功耗95W。在双路服务器配置中,CineBench R23测试单核跑分655、多核跑分13214,对比一颗锐龙5 5600X分别落后57%、领先13%。CineBench R20单核跑分304、多核跑分5065,对比一颗锐龙5 5600X分别落后50%、领先12%。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AMD Zen5锐龙9000系列正式发布:同频性能飙升16% 功耗骤降38%

AMD Zen5锐龙9000系列正式发布:同频性能飙升16% 功耗骤降38% Zen5架构和之前的Zen3有些类似,属于一次大改版,深入底层变革,性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Zen2、Zen4则可以算作是小改版。照这样的规律看,Zen架构家族应该是遵循着1/3/5奇数代大改、2/4/6偶数代小改的原则和规律。Zen5架构的细节目前公开得很少,只说改进了分支预测精度和延迟、加宽流水线和矢量单元以提升吞吐量、加深整体窗口尺寸以提升并行度等。同时,新架构提升了前端指令带宽、二级缓存至一级缓存/一级缓存至浮点单元数据带宽、AVX-512指令吞吐量和AI性能,最高提升幅度可达2倍。制造工艺没有明确给出,可以参考之前的官方路线图。Zen4家族标注着5nm、4nm,而我们知道桌面版锐龙7000系列是CCD 5nm、IOD 6nm,而移动版锐龙7040/8040系列都是单芯片4nm。Zen5家族标注着4nm、3nm,按照这样的规律那应该是桌面版锐龙9000系列是CCD 4nm(IOD 5nm?),而移动版升级为单芯片3nm。当然,这个还有待进一步验证,上市后官网就会有详细的参数表。平均而言,Zen5相比于Zen4 IPC(每时钟周期指令数)提升了大约16%,可以粗略地理解为在同样的频率下,新架构平均快了16%之多。既然是平均值,部分场景下的提升幅度还会更大,比如GeekBench 5.4 AES XTS指令测试成绩提升了超过35%,Blender提升超过23%,LOL游戏提升超过21%,GeekBench 6文字处理成绩提升19%,CineBench R23跑分提升17%……锐龙9000系列依然是chiplet小芯片设计,包括两个或一个CCD、一个IOD。首发一共四款型号,都是X系列,对比现在的锐龙7000X系列同等定位的型号,核心数和缓存没变、加速频率不变或略高(基准频率都未公布),而在功耗上绝大部分都更低了,也就是能效大大提升。锐龙9 9950X:对比锐龙9 7950X,同样是16核心32线程、16MB二级缓存、64MB三级缓存、5.7GHz加速频率、170W热设计功耗。也就是说,表面上看,两代旗舰的核心规格一模一样(基准频率不详),但性能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提升,这就是新架构的贡献。锐龙9 9900X:对比锐龙7 7900X,同样是12核心24线程、12MB二级缓存、64MB三级缓存、5.6GHz加速频率,但是热设计功耗从170W降到了120W,幅度近30%。锐龙7 9700X:对比锐龙7 7700X,都是8核心16线程、8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加速频率增加了100MHz而来到5.5GHz,热设计功耗更是从105W骤降至65W,幅度达惊人的38%。锐龙5 9600X:对比锐龙5 7600X,都是6核心12线程、6MB二级缓存、32MB三级缓存,变化和锐龙7 9700X类似,也是加速频率提高100MHz,来到了5.4GHz,热设计功耗也从105W降至65W。其他方面,锐龙9000系列依然支持PCIe 5.0总线、DDR5内存,采用AM5封装接口。性能方面先看一组官方数据,锐龙9 9950X对比酷睿i9-14900K,号称生产力与内容创作领先最多达56%,游戏领先最多达23%。同时,锐龙9 9950X还有着领先一倍的PCIe 5.0图形带宽,大模型AI加速性能也可以领先20%。Intel下半年也会发布代号Arrow Lake的下一代高性能处理器,也就是第二代酷睿Ultra 200系列,重回高端桌面市场,和锐龙9000系列正面竞争,但时间上肯定会晚一些,预计要到秋季。如此一来,锐龙9000系列已经完全占据了先机。芯片图赏: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