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一奥迪车主称被续费弹窗骚扰,无法自行关闭

沈阳一奥迪车主称被续费弹窗骚扰,无法自行关闭 随后李先生再次致电奥迪官方客服并说明情况。客服表示:上报厂家后台,让李先生等通知。左等右等,客服最终回复了李先生:该弹窗是厂家设计的,车主无法自行关闭。 所有者没有所有权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奥迪回应续费弹窗霸屏骚扰车主:厂家设计 无法关闭

奥迪回应续费弹窗霸屏骚扰车主:厂家设计 无法关闭 据红星新闻的报道,三年前,沈阳的李先生在某奥迪4S店购买了一辆2021款奥迪A6L轿车。根据双方的买卖合同,奥迪厂家还赠送了李先生三年的车机联网服务,这项服务在今年3月31日到期。李先生认为,该项服务的功能有限,部分功能自己的蓝牙钥匙也能覆盖,再加上价格比较贵,一年的费用为1188元,自己日常也不怎么使用,所以服务到期后,他决定不再续费。但这时,问题出现了。服务到期后,每次启动车辆时,车机联网服务的“续费提醒”弹窗都会第一时间显示在中控大屏幕上,要求李先生交费购买。如果李先生不手动关闭这个弹窗,它会一直显示,导致屏幕的其它界面都无法出现。更让李先生感到困扰的是,由于他的驾驶习惯,上车后一般会先挂上倒车档。如果没有提前关闭“续费弹窗”,倒车影像也不会显示,这给他的驾驶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有好几次在驶离车位时,因为没有倒车影像的辅助,李先生差点撞上后面停放的车辆。面对这种情况,李先生首先尝试与辽宁捷通达奥迪4S店沟通,但发现该店已经撤店。于是,他只能找到奥迪厂家寻求解决方案。然而,经过多次沟通,李先生得到的答复是:该弹窗是厂家设计的,车主无法自行关闭。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行车安全,李先生将此事投诉到了指尖客户端和沈阳晚报。他希望通过权威媒体的帮助,能够彻底关闭这个无用的弹窗提醒。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用到崩溃!360软件弹窗广告被指关不完 客服:未提供一键关闭选项

用到崩溃!360软件弹窗广告被指关不完 客服:未提供一键关闭选项 这也引发了网友的热议,有不少人纷纷表示,自己也遭遇到相同的问题。对此,官方客服表示:“今日不再展现”指今天不再展示该条广告;“近期不再展现”指近期不再展示该条广告;“近期不展示广告”指近期不展示对应板块的广告。对于“近期”的时间范围,该客服并未予以明确回应。在询问能否关闭所有弹窗广告时,客服人员回复称:“用户在‘设置’里进行相关勾选后可设置取消弹窗广告。如果用户在设置后仍有广告弹出,可以在‘设置’中点击‘问题反馈’。用户在后台提交情况说明,并附上截图,工作人员一般会在1~3个工作日排查并回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被停产车企“遗弃”的车主,在维权路上“瑟瑟发抖”

被停产车企“遗弃”的车主,在维权路上“瑟瑟发抖” 顾旭更是切身体会到车企暴雷前后的售后变化。就在2023年10月,威马汽车陷入破产风波时,顾旭不巧遇到了剐蹭事故。但客服电话打不通,管家说管不了,4S店说公司停产不发配件,修不了。“车在4S店停了好久,我的通勤都成了问题。”等顾旭终于“费了大劲”找三方修理店把车修好,之前“扣车”的4S店已经倒闭了。近日,顾旭再想为车子购买车损险时,保险公司也以厂家不供应零部件、无法定损理赔为由,拒签保险合同。镜观台致电了高合、威马、广汽三菱、宝沃、天际等多家停摆车企4S门店。除停机提示外,少数几个拨通的电话中,均被告知“本人已经离职,不了解情况”,谢绝透露更多信息。像费洲、顾旭一样,众多被倒闭、破产、停产品牌“遗弃”的车主们,因配件更换、电机系统故障、软件失灵等等售后问题持续受到困扰,只能花费大量精力,和资金,与保险公司、维修店甚至二手车商进行没完没了的周旋。今年春节后,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表示,今年是中国汽车品牌进入“血海”竞争的第一年,也就是淘汰赛的第一年。在一年半以前,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董事长余承东就曾预测,到2030年时,中国车企市场主要玩家不会超过5家。理想汽车CEO李想也曾公开表示,2025年以后,智能电动汽车的竞争格局,会跟智能手机高度相似,甚至竞争会更激烈,因为造车的门槛比手机更高。最后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的,可能只会剩下5家公司,其余的公司,市场份额都会是个位数,或者不足个位数。而在前两年的高峰时期,国内有近200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在残酷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每倒下一家车企,就有可能出现成千上万个像费洲、顾旭这样被“遗弃”而欲哭无泪的车主。在当前的情况下,停产品牌车主权益将如何得到保障,答案还在风中飘荡。伤不起,更修不起2020年,四四因摇不到北京燃油车牌,打算买一辆电动汽车。当年,市面上的纯电动车型普遍因续航里程太短而被诟病,但威马首款量产车型EX5的续航已达到520km。那时的“蔚小理”也还不是“三兄弟”,而是与威马并称为新势力“四小龙”。综合考虑到电池的续航能力,满足家庭用车的SUV大空间,以及20万元以内的售价,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车型,只有威马EX5。当时威马汽车的销量以及整体评价都很好,四四提车后的用车体验也一直不错。由于电车贬值迅速,四四不指望开过的旧车还能卖上价,只希望能维持代步的使用价值。可即便朴实如此的用车期待,也随威马申请破产重组而破灭。那段时间,四四收到亲近朋友的问候,只能回答“先凑合开着呗”。威马破产重整消息后,官方没有给出“稳定军心”的售后承诺,售后服务群、汽车管家群也都悄然解散了。不仅没有任何合作厂家联系车主提供相应保障,就连原有的免费更换电池等售后权益也默认作废。因售后停摆,四四还被坑了一次保养费用。2023年2月,她在威马智行App商城购买了官方售后礼包,两次保养总计698元。2024年初,她来到杭州市仅存的一家威马合作售后点,询问剩余一次保养是否可以兑现。店家称,自己也被威马欠着钱,因此只能有偿提供保养服务。四四的威马用了4年,累计里程只有2万多公里,从未出现影响使用的故障。但她开始担忧起未来的售后问题“一旦涉及更换配件的维修,处理起来会更麻烦”。所以她平时开车也会格外注意,尽量规避任何可能的剐蹭、磕碰。由于目前在杭州异地用车被限行,四四一般只在周末开威马去附近城市自驾游。“200公里之内的目的地,其实开着它出去还是挺方便的,还是蛮省钱的。”就威马EX5车型本身而言,四四依然认可它的高性价比,但停摆的车机服务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日常用车。正常情况下,车主可以通过威马智行App看到剩余电量、车子的位置具体,远程控制空调、车锁等信息。但如今,这些智能功能均无法使用,威马与传统油车的智能化水平无异。同是威马EX5车主的小齐,遇到了更棘手的问题。目前,威马的维修质保都需要车主自己承担,保险费用极高。小齐的车子于2018年底上牌,2022年的保费高达5500元,且保险范围只包括事故维修。因为配件变贵了,还可能存在事故保险赔付不足的情况。再加上此前威马厂家锁电,导致车子续航缩水,充电变慢,“目前这种状况很难找到下家出手掉,所以把它用到报废吧。”来自四川的一位二手车商,也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的“倒霉”收车故事。他在厂家破产前的两天收了一台威马EX5,“要是提前知道它要破产,打死我都不会收它”。4年车龄,落地价17万的威马EX5,收车价格5万多,他现在只希望能保本出掉。花68万,换台“天降绝版车”主攻经济实用市场的威马汽车,用户需求基本以家用和跑网约车为主。而累计售出1万多台车,分布在全国各地的高合汽车车主,面对车企停工停产新闻,则呈现出另一番姿态。在左天翼拥有的10台车子中,有2台是新能源车。第一台是广汽埃安,仅为了上牌方便而购入;第二台电车,是2021年5月上市首款车型、不到两年就宣布停工停产的高合汽车。2023年1月,左天翼逛商场时路过高合门店,对HiPhi X的炫酷外观一见钟情。试驾后发现舒适性也不错,加上是六座的SUV车型,符合自己的家庭用车需求,就直接下定、提车,到手价68万元。听说高合停工停产消息时,左天翼心态颇为淡定“新的品牌,起起落落都正常。车企倒了,车又没坏。我买的是公司的产品,又不是公司的股份。”左天翼观察到,朋友圈里的高合车主中,至少90%的人态度都挺无所谓,最多觉得汽车残值会受影响。比如过去,68万元入手的高合,开一年半左右还能卖到50万出头,品牌停工停产后,残值一下缩减了二三十万。对于普遍处于中产以上收入水平的高合车主而言,并不会因20万元而“伤筋动骨”,“就当自己股票亏钱了”。大部分未遇到车子维修售后问题的高合车主,想法都与左天翼一样残值下降,不卖就不会亏。大家还会在一起调侃:一万名车主每人出50万,凑50亿收购高合。但也有车主因配件短缺而无法解决售后,主要是因为不常更换的冷门配件没有库存。至于使用频率较高的配件,如空调滤芯等耗材,各厂家的规格通用,个人在网上就能买到。此外,左天翼认识的所有高合车主,车库里都不只一台车,因此日常用车的受影响程度更低。另一批高合车主的心态则更加乐天派。他们认为,即便高合将来真的倒闭了,如果配件商能把库存备好,自己的绝版车会更有意思,可以直接收藏。“现在华为出的那些可编程大灯,变道辅助,投影大灯,后轮转向等功能,以及“蔚小理”等大势车企的卖点,实际上两三年前的高合车型就玩过了。”高合停产后,广东地区也有商家开始四处收车,琢磨起高价拆车件的生意。目前,高合汽车在广东二手车市场的价格基本是打4折。很多网友表示,如果是二三十万元的价位,自己很愿意购买高合汽车。高合在二手车市场的热度,也侧面反映出车企陷入停产困境的原因,不是产品没做好,而是目标消费人群太少。高合车主们的积极心态,谈不上对品牌的感性信仰,还是来源于产品本身。HiPhi Z车主阿薇表示,自己作为“高合绿油油的大韭菜”,不管高合倒闭与否,买这台车都不后悔。“我觉得高合值60万到80万的价格。它的外观拿了国际红点设计大奖,在5年之后都不会过时。走在全球任何一个角落,回头率都...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车主反映小米SU7两次高速智驾失灵 提车不到1个月

车主反映小米SU7两次高速智驾失灵 提车不到1个月 对此,小米汽车线上客服称:“关于具体的车辆故障原因,目前确实还无法确定,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5月1日凌晨车辆故障截图 受访者提供有律师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作为车主,有权了解该车辆的故障诊断报告。车辆两次智驾失灵原因不明 双方已签订车辆回购协议据聂先生讲述,3月28日,他购买了小米当日发布的电动汽车 SU7Max创始版,售价299900元,于4月10日提车,此后正常使用过几次智驾功能。4月29日,聂先生在佛山高速上驾驶时,忽然出现智驾失灵和紧急制动失效的状况,于是他马上咨询线上客服查看车辆状态。车主专属服务管家群沟通记录显示,4月29日上午9时,聂先生反映其驾驶着小米车辆,在广东佛山开往云浮的高速路上出现临时故障码,导致无法使用智驾,在线操作升级无效后,服务管家称将安排技术人员远程检测。聂先生表示,后续小米线上售后回复称是软件问题,修复后可继续使用。怎料两天后,5月1日,聂先生驾车回川途中再次遇到智驾失灵,车载显示屏上不断提示前向紧急制动功能与盲区结案测辅助功能异常异常等问题,并建议联系线上服务中心。▲回购协议截图 受访者提供“开车过程中车一直报警,让靠边停。”聂先生称,事发于凌晨1点左右,他不敢继续在高速路上行驶,靠边停车后立即打给小米售后。由于当天是“五一”假期第一天,车流量大,凌晨5点多拖车才赶到,车辆拖回佛山售后中心检测一共耗时11小时。当天晚上9点,聂先生收到售后人员的答复是车辆硬件问题,需要修理完毕才能继续行驶。由于售后中心无法提供代步车,聂先生无奈只能开自己的另一部车回四川。“之前说是软件问题,现在说是硬件问题,车辆故障令一家人假日出行受影响。”聂先生表示,他从5月1日到5月10日,一直与小米售后沟通车辆故障原因,耗费了很大的精力及时间成本,希望厂家正式道歉,并出具车辆故障报告。“事发时幸好机械制动踏板没出现故障,没有造成人员受伤及车辆损失,但作为车主,我有权知道故障原因。”聂先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表示,直到5月10日,自己迟迟未收到车辆故障报告,即便车辆修好了他也不敢开,只好同意小米一方提出的退车方案,“但我仍想弄清楚车辆为什么会发生故障”。聂先生提供的车辆回购协议显示,经双方友好协商,广州小米景驭科技有限公司同意回购聂先生的车辆,并约定在5月10日前移交,聂先生需配合回购工作并办理相关手续。小米表示故障还需检测 律师称车主有权了解车辆故障原因针对此事,记者以当事人朋友身份拨打小米汽车线上服务热线4001826888询问故障事宜,对方表示已为聂先生安排退车,双方已签署回购协议,会覆盖其购买和退回这台车的相关加装费用损失。“但是关于具体的车辆故障原因,目前确实还无法进行确定,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5月1日凌晨车辆故障截图 受访者提供红星新闻记者就此事联系与聂先生对接的小米售后专员,对方称不方便接受采访,需留下记者联系方式后,由专人来回答记者的问题,但截至发稿,记者未能收到小米方面的回复。广东格林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凯玲、杨恩雄向记者提出,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第24条规定,家用汽车产品在三包有效期内,因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累计进行2次修理,但仍未排除该故障或者出现新的严重安全性能故障的,消费者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者退货的,销售者应当更换或者退货。第23条规定,家用汽车产品自三包有效期起算之日起60日内或者行驶里程3000公里之内(以先到者为准),因质量问题出现转向系统失效、制动系统失效、车身开裂、燃油泄漏或者动力蓄电池起火的,消费者可以凭购车发票、三包凭证选择更换家用汽车产品或者退货。销售者应当免费更换或者退货。“如果符合以上两条规定,就已经符合解除买卖合同的条件,销售者应当退还购车款。”杨恩雄表示。车主是否有权获悉车辆故障报告呢?黄凯玲表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8条的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因此作为车主,有权了解该车辆的故障报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