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一下 2021 入库的软硬件和使用体验。

盘点一下 2021 入库的软硬件和使用体验。 2021 年买的最贵的硬件之一,本来想着用它当生产力闲的时候再打打游戏,结果到现在都还没有足够闲下来,游戏好多大促买了就躺在 steam 里面。 希望 2022 年能轻松一点。 16GB VRAM 对达芬奇帮助真的很大,但不推荐游戏玩家购买。 自带的散热在塔式机箱里效果不好,动不动就上 90 度,拆开一看鳍片规模还不如一些笔记本,建议自己用 3060 的散热改一下,我用的是同德的 storm x,完美匹配,温度能降低个 30 度。 缺点的话,除了散热,老黄不支持 dolby vision,专业卡只有 DP 输出,HDMI 需要转接,目前想到的就这两个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盘点一下 2021 入库的软硬件和使用体验。

盘点一下 2021 入库的软硬件和使用体验。 自己组装的一个怪手系统,提供手机俯拍机位 影视飓风这个脚架给手机用是可以的但不能反折收那就非常弱智,做工很精致,磁吸体验很好,两段式打开角度也很方便。早期有品控问题但是给换了,目前使用正常。如果是比较重的手机,比如小米 11 Ultra,到手得把紧固螺丝拧紧一点不然会垂头。白色材质容易刮花,如果在意的慎入。 价格有点小贵,颜值党可入。 印记蜘蛛蟹得买 7/11 英寸版本,这两个版本才有快拆设计,但也贵一些。不过这个快拆设计非常的阳间,扳扣很方便,咬合力很足,我希望给所有设备都上一套。 我买了俩,使用很开心。 马小路大力夹我买了俩,很牢靠,风光拍摄也很好用。

封面图片

【央视财经:虚拟人软硬件工程师已成为热门职缺】

【央视财经:虚拟人软硬件工程师已成为热门职缺】 1月16日,央视财经报道,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启用虚拟数字员工,来进行一些标准化、重复性的工作,他们出色的业务能力,也让不少人开始担忧,虚拟人是否会侵占更多的劳动力市场,和人类抢饭碗?崔筱盼,因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工作业绩,获得了万科集团2021年度最佳新人奖。在金融领域,目前已有多家银行推出虚拟数字员工。2021年11月,上海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虚拟人申䒕雅登台亮相,她的主要工作是电视新闻采访和大型活动主持。虚拟人虽然能干,但其研发投入也十分巨大。一个3D虚拟偶像的资金投入,可达数十万至百万元。随着“虚拟人”概念的火热,目前相关领域的软硬件工程师已成为热门职缺。

封面图片

3分钟看完微软发布会:AI PC门槛全面拔高 软硬件生态齐亮相

3分钟看完微软发布会:AI PC门槛全面拔高 软硬件生态齐亮相 现在应该叫Copilot+PC了相较于全世界都知道“微软要用高通的Arm芯片做电脑”,资本市场更加关心这个电脑如何改变现状。对于AI PC这个新兴市场来说,最重要的是抢占市场的认知。所以微软CEO纳德拉也在周一宣布,接下来要上市的这一批电脑,一律都叫“Copilot+PC”。(来源:theverge)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高通外,英特尔、AMD、宏基、华硕、戴尔、惠普、联想、三星都将是Copilot+PC生态的一员。所以除了微软自家的Surface外,今天一众笔记本品牌都约好了一同发布AI PC新品。首批Copilot+PC将搭载高通骁龙X Elite和Plus处理器,后续也将上线英特尔和AMD芯片的版本。AI... Copilot+PC的门槛颇高随后,微软执行副总裁Yusuf Mehdi登台,开始介绍一系列AI... Copilot+PC的软硬件特性。根据微软的定义,要称得上Copilot+PC,至少得有40 TOPS的算力。值得一提的是,苹果这个月刚发布的M4芯片,NPU算力正好是38 TOPS。而英特尔和AMD的最新芯片大概也只能提供20TOPS以内的算力。微软这一波新电脑的核心目标就是挑战苹果MacBook Air,在发布会上Mehdi也强调新一代Copilot+PC要比苹果M3版本的MacBook Air快58%。更深入的AI系统级融合Mehdi表示,Copilot很快将用上OpenAI刚发布的GPT-4o。在一个预览Demo中,Copilot正在用语音指导用户如何在《我的世界》游戏中挖矿。微软也在周一发布了名为Recall(回忆)的功能。这个功能能够检索用户在电脑上做过的任何事情例如你曾经参加过的电话会议,或者某个PPT里的具体一页,以及具体浏览过的网页。当然,这个功能也对硬盘有要求:最少要有256GB,默认的分配空间为25GB(可以调整),可以存储大约3个月的系统快照。一旦设置的空间用完后,将自动删除旧的数据,填充新的数据。微软同时宣布,能够将多种语言实时转写为英语的Live Captions功能,将扩展支持44种语言。两款新Surface两款Surface电脑倒是周一发布会最没啥悬念的新东西。新款Surface Pro沿用了铰链+可拆卸键盘的设计。最大的亮点依然是高通骁龙X处理器(有Elite和Plus不同版本)。微软表示新Surface Pro要比老机型最高快上90%。同时作为Surface Pro产品线的历史首次,新机型可以选配Oled屏幕。新Surface Pro的起售价是999美元,但这个价钱只能买到LCD屏幕和一颗 X Plus处理器,如果想要X Elite芯片和OLED屏幕,最少要花费1500美元。微软还发布了一款“可分离使用”的Flex键盘,售价450美元。新款Surface Laptop同样配备高通骁龙X处理器,微软表示比起上一代产品要快80%,同时视频持续播放时间能够达到22个小时。13.8英寸型号起价999美元,15英寸型号起价1199.99美元。软硬件生态体系齐发力作为微软押注Arm架构芯片的关键一搏,周一整个Windows on Arm的生态体系也一同亮相。微软披露,在下一月第一批Copilot+PC上市的同时,谷歌Chrome、Spotify、Zoom、视频剪辑软件DaVinci Resolve,以及多款Adobe软件都将原生支持为Arm芯片开发的Windows系统。同样在周一,宏基、华硕、戴尔、惠普、联想、三星一同官宣了即将上市的Copilot+PC。在微软的发布会上足足摆成两排,颇有一种浪潮将至的气势。(财联社)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Chapter 0. 硬件选择

Chapter 0. 硬件选择 因为我的需求是重度视频剪辑、调色以及游戏,CPU 和 GPU 都会吃的比较满,预算是 2w-2.5w,在满足性能的基础上,希望尽可能为未来留出升级空间,同时尽可能把色彩进行统一。 我很喜欢白色,所以主题色就按着白色来了注定了很多东西都会变贵 。 CPU 我一早就锁定了 Zen 3/Intel 12 代酷睿平台。 在 AMD Ryzen 5800/5900/5950X 和等 12 代 Intel 12700K/12900K 里面纠结了一段时间,但是 12 代泄露出来的规格和跑分让我对它期待很高,事实也证明 Intel 没有让我失望,单核 YYDS。 于是 CPU 就愉快地决定为 12900K 了。 显卡嘛,这年头显卡都是空气,要么加价要么加更多的价。 由于 NVIDIA 的 CUDA 生态在视频工作方面远比 AMD 生态来得成熟,NVENC 更是甩 AMD 编码器几条街,显卡并没有太多纠结,Team Green 就完事。 达芬奇建议 4K 视频调色“至少”是 8GB 的显存起步,根据一些简单的常识,按着最低配飞过必然是不会有多么愉快的使用体验,就像你用 2GB 和 5400rpm HDD 跑 Windows 10 一样,不是不能用,但挺……不好用的。 鉴于我的预算比较有限,那首先排除售价高达 1w5 的 3090。 万元内,显存超过 10GB 的 NVIDIA 显卡就只有:12GB VRAM 的 3060,16GB VRAM 的 a4000(笔记本 3080 或者说桌面 3070 的水平),和 12GB VRAM 的 3080Ti。 请教了做调色的前辈,前辈告诉我,运算速度慢可以等,但显存不够有时候是直接活都干不了,那这几款里面我就只能选 a4000 了。 (然后 NVIDIA 明年初就出不锁功耗的 3070Ti 16GB VRAM,疯狂背刺) 选了 Intel 12 代带来的内存的纠结,我一直很想上 DDR5,但是看着 64GB DDR5 的内存和我剩下的预算……立即告辞.jpg DDR4 下挑好点的条,英睿达铂胜,摸着 Gear1 低延迟模式努力超一超,看起来效能和初期 DDR5 不会差太多,但是便宜了一半多。 等过两年 DDR5 成熟了再考虑换平台。 三大件定了,主板就考虑 DDR4 的 Z690,挑了个顺眼的白色板子(二次元)Strix 吹雪,再配了个白色 360 水,利民的冰封远景,也就差不多齐了。 机箱选择了联力的鬼斧 Air,在 Gamer Nexus 横评中同价位机箱里散热的佼佼者,也有侧透的玻璃,非常好看。白色版还是海外特供,非常心水。 而电源方面,未来几年传出的各种双芯卡传闻让我觉得这功耗肯定是下不去了,先搞个 1000W 打底吧,白色 1000W 就只有海韵的 FOCUS GX1000 了,本来打算上 PRIME TX 的,但看了眼预算…… SSD 有一块现成的东芝 XG6,但是刚好 PM9A1 2TB 在预算范围内就顺手升级了一下,比 980 Pro 便宜多了…… 仓储盘方面,WD HC550 16TB 和 14TB 价格差不多,比 18TB 的版本又便宜了几百块钱,就选了 16TB。 大概就是这样子定下了整套系统的硬件配置啦。 2w 块钱的预算花起来蒸发得比什么都快,这年头的硬件真的好贵……DDR5 平台和旗舰显卡都上不起,只能上次次旗舰(

封面图片

今天在 2024 MWC 上海拜访了一下 FRORE System 的展台。

今天在 2024 MWC 上海拜访了一下 FRORE System 的展台。 这个微小的,邮票见方,不到 3mm 厚(有 2.8mm 和 2.5mm 版本)的 Airjet 散热模组,竟然能够提供高达 200km/h 的风力和约 5W 的散热能力,同时,得益于滤网和无宏观移动部件的设计,它静音、支持 IP68,并且在整个生命周期内免清灰和维护。 在展台上,FRORE System 展出了多种 Airjet 散热解决方案,包括硬盘盒、miniPC,开发套件等等。其中,最引起我兴趣的是一台基于小米 14 改装的工程机,采用侧进上出的风道搭配 1 个 Airjet 散热器,在重载下能够拉出约 10 摄氏度的温差(展台数据)。 对于空间受限、散热能力又小的超薄设备,例如手机、平板、固态硬盘和轻薄笔记本来说,Airjet 或许就是散热解决方案的未来。

封面图片

7 月 5 日,蚂蚁集团宣布发布 “隐语 Cloud” 大模型密算平台,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可信隐私计算技术,在大模型托管和大模型推

7 月 5 日,蚂蚁集团宣布发布 “隐语 Cloud” 大模型密算平台,通过软硬件结合的可信隐私计算技术,在大模型托管和大模型推理等环节实现数据密态流转,保护模型资产、数据安全和用户隐私。据介绍,隐语 Cloud” 大模型密算平台提供公有云和专有云交付方案,支持市面上主流的通用大模型。以公有云为例,无论用户重新构建新的垂直大模型,或者将已有的大模型重新部署在该平台,只需一键部署和接入,比如 10 分钟即可完成高可用推理服务的发布。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按需获取密态算力,即开即得。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