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痛胶囊#深海伏笔#
@止痛胶囊 #深海伏笔# 大年初一上午,我带着小外甥女一起去电影院看《深海》。我之前看得动画电影非常少,甚至连宫崎骏我一部都没看过,这次去看也完全是小外甥女说想看3D电影,她以前没看过3D的,我姐不想起床,我被迫带她来看。 电影开始后几分钟,我就被画面震惊到傻眼。当色彩赤绝的水母在我眼前游动时,我好像看到的是一颗颗勃动的心脏,靠喷洒热血前行。 在我的常识里深海应该是一片漆黑,且充满未知恐惧的。但电影里完全推翻了我的猜想,颜色饱和度极高,叠筑的彩云、泼墨的舞鱼,艳丽到我无法不将其视为梦境,我在里面看到梵高的星空和莫奈的麦田,而出现最多的大海,是灰暗的水泥汁,是浇满岩浆的山脉,是雷神通往阿斯加德的彩虹桥。 而配乐和电影极贴合好听,一听我就觉得肯定不是一般人做得,观影途中偷偷查了一下:窦鹏!我超喜欢的那部《苏州河》的电影配乐也是他做的,中间那首《恍惚的眼前》我曾经一直单曲循环。 对我个人而言,其实更打动我的是剧情部分。先说一下我个人情况(这也是我第一次公开谈):我是18年确诊轻度抑 y症,建议吃药我没吃,20年中旬复发确诊中重度抑 y症开始吃药,但受不了副作用太大自行断药,22年4月重新面诊还是中重度抑 y症,长期服药至今。家里除了我姐没人知道,不过有次我俩说这事儿被外甥女听见了。 电影中主角小女孩参宿受原生家庭影响,她总是把说有错误怪在自己身上时,总是不开心,我隐约感觉她和我很像。而当她不断被骂“晦气”,难过时还会引来“丧气鬼”,我更加“警惕”这可能是与儿童成长、抑 y症相关的电影,这场梦境一定不是简单的梦境,所以开始格外注意细节和隐喻。 果然,几乎所有梦境维度的角色、事件和“怪物”都在现实维度能找到对应,譬如舵手老金、厨师阿花、海精灵等等。分享其中最让我感同身受的一点,是梦境的“丧气鬼”呼应现实的“负面情绪”。当参宿难过,被“丧气鬼”肆意侵蚀时,画面表现是血红色的“丧气鬼”成丝成缕地从四面八方而来,涌入她的全身,腐烂她的血管,骨骼,把她包裹成一团。 这几乎完整表达出我抑 y症及躯体化时的感受:我感觉难以呼吸,痛苦像影子无法割裂,刚刚被逗笑下一秒就觉得没有意义,我是所有人的负累,活该被吞没。我的肩胛骨被锁在一起,整个后背的肌肉僵作一簇,手止不住地发抖,有时我希望有人可以从中间把我劈开,只有把我撕裂成两半,我的身体才能展开。而出乎我意料的是电影中真的有男主角南河“劈海”拯救参宿这一场景! 而最后参宿的那种挣扎,像用世界上韧性最强的布把你裹住,你用火烧,用刀割都没用,只能用自己的身体,用自己的生命去突破,皮肤烂掉就用血肉,血肉磨光就用骨头,为了活着,就算化成血水也要渗出去。这是对希望的渴望,为最后一根稻草而搏命。 电影里最感动我的一句话是,当参宿哭着愧疚地把所有错误都揽到自己身上时,南河拍了拍她的肩膀:“其实不是你的错。”我直接泪崩,所有因过度自省精神内耗的人都太需要这句话了。 电影后半段我一直在抹泪,过于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直到电影结束,我才想起还带了个孩子,回去路上我问小外甥女觉得电影怎么样。 “颜色好好看,那些颜色我的水彩笔里都找不到!戴上那个眼镜,鱼都能游到我面前!不过我抓不到。” “哦~真不错。”然后我们陷入了沉默,她一直嘟着腮像憋着什么话要说。 “怎么啦?还想说什么直接说就好啦~” “小姨,抑 y症是什么?” 我不知道怎么跟小孩解释她才能懂,便说道:“只是一种病,像感冒发烧肚子疼一样。” “那你是不是得了这种病?” “额…是。” “你也会像那个小女孩儿一样不开心哭吗?” “偶尔会。” 她没有接着问,反而安慰我:“没事儿,我前天肚子疼的时候也哭了。可我妈给我吃了药,我拉了一泡大屎就不疼了哈哈哈!然后就不疼啦!” 我也忍不住被她逗笑了。 “回去我就让我妈把那个药给你,你吃了就会好了!我家有好多呢!”她得意地晃着小脑袋。 那个瞬间,我忽然感觉被治愈,在她眼中,这件事已经解决了,所有事都会慢慢好起来。当她牵着我的手一跳一跳的向前走,我好像真的好起来了。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