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 #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被迫撤回今年已发布的近900篇 #论文,最少

据英国《泰晤士报》报道,英国 #物理学会(Institute of Physics)被迫撤回今年已发布的近900篇 #论文,最少497篇声称是 #中国研究员 撰写,题材由化学工程到人工智能都有,余下的主要来自印度和伊朗。 据《泰晤士报》报道,这些 #造假 论文相信是由「#论文工厂」生产,视乎要发布的学术期刊等级和曝光率,收费由500美元到5000美元不等。 专门针对学术欺诈的非牟利组织国际出版伦理委员会(Committee on Publication Ethics),近日发表报告,指现时每50篇提交到学术期刊的论文当中,就有一篇来自「论文工厂」,其中一个因素是中国医院年资较浅的人员,需要发表研究来争取升职。 reNews 报导 / IG @renews_hk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特区政府对英国《泰晤士报》就基本法23条的报道,表示强烈不满及谴责。

#港闻 【Now新闻台】特区政府对英国《泰晤士报》就基本法23条的报道,表示强烈不满及谴责。 政府指,《泰晤士报》有关报道极具误导性,标题完全错误,令人误解管有某份旧报纸便会被监禁,引起市民恐慌,强调任何人须在无合理辩解而管有具煽动意图的刊物才属犯罪,政府代表已在立法会法案委员会举出多个例子说明,认为《泰晤士报》应确保基本法23条立法的报道公正持平,停止危言耸听的言论。

封面图片

英国《卫报》《泰晤士报》专题报导

英国《卫报》《泰晤士报》专题报导 谁在利用恐惧勒索? 谁在从事恐惧营销? 谁在放任恐惧罢凌? 又是谁在操作恐惧亡国感? 盘古开天以来,人类时时面对恐惧。为了存活,就得随时察觉威胁。恐惧是人类为了持续生命,而具有的原始本能。但,若是经由恐惧的道德化,人们惧怕的就不单单只是失业、贫困、犯罪、年老不受保护等极其私人与日常的威胁。 这就是本书要讨论的议题:全球政治、经济、社会、族群、宗教等不确定因素,如何滋长人们恐惧心理,形成二十一世纪的恐惧文化。作者试图解答两个彼此相关的问题: 一、恐惧何以在今日社会取得道德上的掌控地位? 二、我们今天恐惧的方式,相较于过去的恐惧经验又有何变迁? 为此,作者探讨恐惧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并解释这种情绪在当今社会如何运作。 当今社会不断被这种信息轰炸:社会面临的威胁不可估量,且无法应付与掌控。这种观念居于上风,与无助及被动并行,所有这些都助长人们的无力感与焦虑。因此,我们不断在物质和本体上追寻新的安全型。 作者认为,恐惧文化的主要驱力之一,在于道德权威的解体。恐惧看似为道德的不确定提供暂时的解答,基于这个理由而被五花八门的利益团体、党派及个人接纳。作者预言,在社会为不确定性找到更积极正向之前,恐惧的政治化仍将大行其道。 恐惧的驱力是什么?媒体如何发挥助长恐惧的角色?谁又真正从这种恐惧文化中获益?这些是作者试图说明当前困境,而著手处理的其中一些问题。他确信,借由理解恐惧如何运作,我们将能激发不同的心态,进而催生较不恐惧的文化。 好评推荐 「福瑞迪是英国最伟大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大胆言人之所不敢言,掌握当代关键主题,挑战怠惰的思维。」-肯尼迪女爵(Baroness Helena Kennedy QC),御用大律师 「福瑞迪……精于文化分析。」《泰晤士报文学增刊》 「(福瑞迪)博学多才,令人敬畏。」-吴邓肯教授(Professor Duncan Wu),英国传记作家 作者简介 福瑞迪(Frank Furedi) 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研究所博士,现任英国肯特大学社会学荣誉教授。他是公共知识分子与评论家,因研究恐惧社会学而闻名,著有《恐惧文化》、《恐惧政治学》、《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 》,及《偏执教养》等多本广受好评的书籍。 个人推特:@ Furedibyte 译者简介 蔡耀纬 台湾大学历史研究所硕士,现为自由译者。译有《1921穿越福尔摩沙:一位英国作家的台湾旅行》、《大历史:从宇宙大爆炸到今天的人类世界》(合译)、《台湾边疆的治理与政治经济(1600-1800 )》(合译)、《恐怖的总合》(合译)、《平凡的美德》等书。

封面图片

灾难即将来临:“被包围的旅在阿夫季耶夫卡做最后的抵抗”《泰晤士报》

灾难即将来临:“被包围的旅在阿夫季耶夫卡做最后的抵抗”《泰晤士报》 ▪一家英国报纸发表了一篇关于盘踞在阿夫杰耶夫卡的第47旅的文章。在西方,他们已经公开宣称该城市已被包围,阿夫杰耶夫卡的陷落是乌克兰前线的彻底灾难 - 此后俄罗斯人将自由地转移到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甚至基辅。 “夏天我们的弹药要多10倍,质量也更好。美国的炮弹是分批交付的,重量几乎相同,这样更容易调节火力,减少未爆炸的炮弹数量。现在我们有来自各地的炮弹“世界上质量参差不齐,三天内我们只收到了 15 件。上周我们收到了一批装满奶嘴的货物,”《泰晤士报》援引乌克兰军方的话说。 https://t.me/JShangrong

封面图片

英国向俄罗斯运送了价值1亿美元的关键设备,包括半导体和无人机 - 泰晤士报

英国向俄罗斯运送了价值1亿美元的关键设备,包括半导体和无人机 - 泰晤士报 ▪俄罗斯武器中总共发现了 28 个英国部件和 2000 个美国部件。 ▪2023 年前 10 个月从英国发了 1 亿美元的货。 https://t.me/JShangrong

封面图片

英国泰晤士报周六报道称,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在考虑对明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以抗议中国的人权记录。

英国泰晤士报周六报道称,英国首相约翰逊正在考虑对明年在北京举行的冬奥会进行外交抵制,以抗议中国的人权记录。 报道称,政府正在进行“积极讨论”,据说英国外交发展大臣特拉斯赞成抵制。方案之一是英国部长将不参加冬奥会,但英国驻中国大使会参加。 报道还称,五名保守党政客致信约翰逊,敦促他禁止英国任何官方外交代表出席北京冬奥会。 (路透社)

封面图片

据《泰晤士报》报道,身兼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的英国最高法院院长罗伯特·里德将在短期内决定是否继续担任。

据《泰晤士报》报道,身兼香港终审法院非常任法官的英国最高法院院长罗伯特·里德将在短期内决定是否继续担任。 《泰晤士报》报道引述当地高层人士(senior figures)称,英国可透过撤回在港担任法官的英国法官,抗议北京改变香港选举制度。本港司法机构昨回复本报查询称,现时终审法院共有14名来自其他普通法司法管辖区的非常任法官,其中10人来自英国(包括里德)、3人来自澳大利亚、1人来自加拿大。司法机构表示,没有来自英国非常任法官的辞职个案。 英国最高法院则回复本报查询称,里德一直密切监察香港事态发展,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批准更改香港的选举安排,里德并一直与外交大臣拉布及司法大臣巴克兰保持密切联系,以及与他们一起因应上述发展正审视自1997年以来英国法官任职协议的执行情况,最高法院冀适时再补充。 里德于去年7月《港区国安法》生效时曾称当中很多条文值得关注,又说会视乎法官能否保持独立,决定是否继续出任终院非常任法官。行政长官去年接纳终审法院首席法官的建议,将里德的任期延续3年,至2023年5月30日。 (明报)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