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文忆反修例 流泪忧心年轻人】
【最后一文忆反修例 流泪忧心年轻人】 笔耕大半生,年届八十余岁,仍孜孜不倦书写香港。李怡近年移居台湾,今早在当地离世,上月15日在个人专页刊登的最后一篇文章,仍然心系香港,谈到三年前的反修例运动,始终不能忘怀。 他忆起那时候:「我每天看著电视画面上警察对抗争者的暴打,施放催泪弹、橡胶弹甚至真枪实弹。我愤怒,对年轻人的勇武抗争感到痛心。许多个晚上,我紧盯电视,想看到中大、理大攻防战的发展,想看到年轻人脱身和被救援。我流著眼泪,心里叫那些年轻人不要以卵击石地冲击呀!但我说不出口,也写不出来。」 因为他说:「我知道这些勇敢的年轻人,在和平的手段用尽而得不到政府的回应时,他们只有在抗争中才感到自由,才体验到不相识手足的真正友谊。」 他指2019年之前,香港的政治、社会和经济,在中国大陆的侵蚀下,已使他感到陌生,想不到2019年香港人为社会权益奋起抗争,那种献身精神,也使他感到陌生,前者令他沮丧;后者令他惊异。 「我自问对香港人的特性有深切了解,香港人精明,在守法中很懂得转弯,到了世界各地都能够生存,善于趋吉避凶。但怎么会在这一年变得不顾个人利益勇于为促使社会改变而牺牲呢?」 对当时83岁的他来说,这是全新的认识香港人觉醒了。「强权可以压制觉醒了的人的行为,但压制不了这种觉醒。一有机会,就以不同方式表现出来。比如,英女皇逝后,那源源不绝的人龙和花海,就是民心所向,也是对强权的无声抗议。」 Posted by 大城志 @hkcitycreation #李怡 #国安法 #苹果日报 #不认命 #坚持信念
在Telegram中查看相关推荐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