㓥房户五年增17%至10.7万间住逾21万人 离岛首现704间

㓥房户五年增17%至10.7万间住逾21万人 离岛首现704间 独媒报导 政府统计处昨日(1月19日)公布《二零二一年人口普查主题性报告:居于分间楼宇单位人士》,显示㓥房户数字为107,371 ,居住21.4万人,数字与去年房委会长远房屋策略公布的数字相若。惟与2016年普查的91,787户比较,五年间增15,584户(约17%)。其中离岛区首现㓥房,有704间,人口约2,000人,本土研究社认为反映㓥房问题扩散全港。 本土研究社又提到,调查就㓥房定义未有包括工业楼宇,亦未有计算太空仓、床位、板间房等,令最新㓥房分区数字如观塘区、黄大仙区(包括新蒲岗)的㓥房数字偏低,并未反映全面㓥房现况。 #㓥房 #长远房屋策略 #垃圾港共 #贫富悬殊 #政治凌驾民生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最新㓥房统计数字全披露

最新㓥房统计数字全披露 by 本土研究社 @liberresearch 统计署公布2021年人口普查的㓥房主题性报告,㓥房户的整体数字为107,371 ,共21.4万人,跟上年房委会长远房屋策略所公布的数字相约,比起2016年的91,787户,5年间增加15,584户。㓥房数字上的升幅,除了反映㓥房趋势在近年或未有改善,亦反映现时政府提供3万间单位的简约公屋,远不足以应对现时的庞大㓥房户数字。 而人均㓥房居住面积由2016年5.3平方米微升至 6平方米(约60呎),面积依然只得半个车位,背后原因或因住户平均人数下跌所致,即由2016年的2.3人降至2021年的2.0人。 #㓥房 #统计数字 #离岛 #工厦㓥房 #贫富悬殊 #政治凌驾民生 #垃圾港共

封面图片

㓥房户五年增17%至10.7万间住逾21万人 离岛首现704间

封面图片

调查:7成㓥房户赞成立法规管劣质㓥房 6成担心取缔后租金上升

调查:7成㓥房户赞成立法规管劣质㓥房 6成担心取缔后租金上升 有调查发现,7成受访㓥房户赞成政府立法规管劣质㓥房,但同时有超过6成受访者担心政府取缔劣质㓥房后,㓥房的租金上升,找不到市区可负担租金的单位。明爱社区发展服务去年12月至今年4月期间,访问了231个基层㓥房户,近7成受访者表示,单位没有足够的伸展空间,近3成室内没有自然光,分别近两成半及1成4受访者的单位内没有通风设施及可打开的窗户。有两成多受访者说,有天花石屎剥落及墙身渗漏严重的情况,近两成屋内有严重的鼠患、木虱等问题,有近一半受访者认为所住单位是劣质㓥房,当中以需要共用厨房或厕所的㓥房户占大多数。团体透过焦点小组做调查,结果显示㓥房户认为居住面积、通风、采光设施、卫生环境及结构安全,都是界定劣质㓥房的重要标准。而在订立㓥房标准最低面积时,需考虑是否有足够空间可设独立厕所、煮食空间及放置生活基本设备。另外,团体又指出,单身非长者㓥房户因经济能力问题,只能选择租金较平及细小的㓥房单位,但申请公屋政策对非长者单身人士采用计分制度,令他们轮候多年都未必编配到单位,建议当局制订劣质㓥房户的同时,应改善单身人士公屋轮候的制度,并为单身㓥房户提供支援,长远要加快公屋供应量。 2024-06-16 11:56:31

封面图片

政府识别三个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㓥房、单亲及长者户共95万人

政府识别三个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㓥房、单亲及长者户共95万人 政府因应精准扶贫策略,识别出三个精准扶贫目标群组,包括约21.4万㓥房户、约21.3万名单亲户及约55.5万名长者户,合共约95万人。当局将推行各项精准扶贫项目,例如共创明「Teen」计划、社区客厅试行计划及在校课后托管服务计划等,为他们提供协调。劳工及福利局向立法会提交的文件指出,过往采用的「贫穷线」,在反映贫穷问题方面有局限,包括「贫穷线」以住户收入作为单一量度指标,令贫穷情况有机会被高估,由于按「相对贫穷」的概念制定「贫穷线」,无论扶贫工作的成效如何,必仍有住户因「相对贫穷」而处于「贫穷线」以下,令坊间容易产生「愈扶愈贫」的错觉。局方表示,为了持续监察香港的扶贫工作成效,扶贫委员会支持不单看收入的方式,以监察香港整体和各目标群组的情况和变化。从宏观角度,反映宏观经济、政府政策等因素对这些群组的影响。政府亦会从微观角度,为相关精准扶贫项目制订绩效指标,评估和比较受惠人士于参与计划前后的变化,以补足从宏观角度监察扶贫工作的进度和成效。立法会福利事务委员会下星期一的会议,将讨论有关文件。 2024-05-10 09:28:56

封面图片

【公屋质素倒流三十年】公屋限呎真的能解决愈住愈细?

【公屋质素倒流三十年】公屋限呎真的能解决愈住愈细? 近年新公屋越起越细成为趋势,去年施政报告公布了公屋限呎措施,貌似呼应习近平「住房大一些」的说法,但仔细翻查文件,限呎措施竟然不适用于面积最细的「一二人单位」,似乎「公屋㓥房」的问题未有解决的迹象。 那么,新公屋可以有几细?研究员发现,自15年前(2008年)左右开始,一二人单位越起越细,2020年起,新兴建单位的平均楼面面积只有14.05平方米(约151呎),相比2000年代时可达16.1平方米(约173.2呎)的面积细了近20呎,等同少了一间厕所的面积。再一步翻查发现,14.05平方米(约151呎)的二人单位,变相人均7平方米(75呎) 的居住面积,等同房署已沿用多年的最低「标准」,实在是在政策上「攞到尽」压缩公屋居民居住空间。 若根据统计处最新发布的㓥房主题报告,在2021年,㓥房的平均人均居住面积有6平方米,而2020年后落成公屋的相应数字仅比㓥房只多仅仅1平方米。既然人均面积只有6平方米的㓥房属于不适切居所,那么政府早于90年代,已有提及的7平方米的人均居住面积,是否已不合时宜?然而政府近年让细单位「起到尽」只紧贴这个最低标准,公屋单位愈起愈细,背后牵涉政府近年改动公屋设计的政策转向。 全文: Posted by IG @liberresearch #公屋 #㓥房 #人均居住面积 #长远房屋策略 #垃圾港共 #贫富悬殊 #政治凌驾民生

封面图片

#港闻【Now新闻台】政府今年将再增设三间社区客厅,合共拨款约7300万元。

#港闻 【Now新闻台】政府今年将再增设三间社区客厅,合共拨款约7300万元。 三间新设的社区客厅分别位于土瓜湾、红磡及南昌。劳工及福利局回复立法会特别财委会指,全部项目为期三年,实施安排和深水埗社区客厅差不多,合共拨款7333万元。 另外,位于深水埗的社区客厅去年12月推出,获关爱基金拨款2675万元,局方指截至二月,已有235户㓥房户受惠,累计服务约1.4万人次。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