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然明日大屿卖地失利 万亿基建帐单点找数?】

【若然明日大屿卖地失利 万亿基建帐单点找数?】 财政预算案明天公布,各大行预测均预计财赤将上千亿,比当初预期的560亿大幅增加,财政储备剩下7739亿,只及11个月政府开支,为97年后新低,政府荷包已「响警号」。 是次巨额财赤当然与疫情有关,但还要归咎卖地收入「失收」以及高企的基建开支。近月大量土地流标及平价卖地,原本预料今年卖地收入达$1200亿,怎料只有$470亿。今年大跌的卖地收入,将令政府的「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收入大减,而基金一直支撑著每年$1000亿的基建开支。若不计及举债带来的收入,今年「基本工程储备基金」或至少录得$500-600亿亏蚀,构成了整体财赤的很大部分。 Source: 本土研究社 @liberresearch 全文: #明日大屿 #本土研究社 #填海 #明日大愚 #5800亿 #交椅洲 #人工岛 #大白象工程 #掏空库房 #卖港贼冚家亡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七大明日大屿「宁根据」实录

七大明日大屿「宁根据」实录 明日大屿未开始已加价,造价估计急升16%至5800亿,发展局自己也直认造价未封顶,同时卖地收入急插35%,未知会否继续寻底。近年大型基建超支延误属等闲事,市民对政府为明日大屿计盘数无信心是十分自然的反应,但发展局局长宁汉豪却指民间担心项目超支「无依据」。好奇心驱使下,研究员盘点了宁汉豪/发展局就明日大屿的言论/看法,大家又看看又有几多依据。 Posted on IG @liberresearch #明日大屿 #并无依据 #明日大愚 #5800亿 #交椅洲 #人工岛 #填海 #大白象工程 #掏空库房 #烂尾工程 #NeverTrustCCP #垃圾港共

封面图片

【本年度财赤1,016亿 来年发债1,200亿】

【本年度财赤1,016亿 来年发债1,200亿】 财政预算案公布本年度的赤字为1,016亿,去年度预算案原预料赤字为544亿,即较预期多逾472亿,而且数字是计及660亿绿色债券「收入」。巨额赤字主因为地价及印花税收入大减,其中地价收入只有194亿,较预算大减656亿,而印花税收入则为500亿,较预算低350亿。 本年3月底财政储备为7,332亿,而去年3月底的财政储备为8,347亿。 至于2024/25年度,预料赤字为481亿,惟数字是计及发债1,200亿「收入」,如扣除债券所得,则赤字为1,681亿。 预算案称正逐步回复收支平衡,并将以节流为重点,以务实态度增加部分收入。控制开支措施包括继续公务员编制零增长、各部门在2026/27年度,在不影响公共福利下再削减1%经常开支,以及检视政府基本工程缓急先后,正处前期或构思阶段的项目将调整进度。 来年度1,200亿债券中,其中700亿属零售债券,当中500亿为银色债券,另200亿为绿色及基建债券,提高市民对基建及可持续发展项目的「参与感」。财政司司长陈茂波称,绿色及基建债券借款上限将订为5,000亿,所得收入将拨入基本工程储备基金,并逐步取代目前的「政府债券计划」。 稍后有详细报导。

封面图片

要把握时间表达意见!// 发展局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填海方案,最新估算成本急增16%至5,800亿元,引起社会关注

要把握时间表达意见! // 发展局去年底公布「明日大屿」交椅洲人工岛填海方案,最新估算成本急增16%至5,800亿元,引起社会关注。当局在传媒简介会称,会在今年初举行公众咨询,惟近日被揭发,当局在毫无公布下,已在去年12月29日立法会会议当日,「偷步」展开公众咨询,以及近日在毫无官方公布下,推出公众咨询专题网站。 绿色和平批评,政府在毫无公布下展开公众咨询,并「偷偷摸摸」地推出有关专题网站,市民被蒙在鼓里,亦隔绝一众不懂上网的市民发表意见的权利,质疑今次公众咨询的公信力,更批评做法令「本港史上最贵、最大型嘅工程,成为最唔见得光嘅工程。」// #明日大屿 #明日大愚 #5800亿 #交椅洲 #人工岛 #填海 #大白象工程 #掏空库房

封面图片

香港会计师公会估计本财年政府财赤达1273亿元

香港会计师公会估计本财年政府财赤达1273亿元 香港会计师公会估计,2023/24财政年度财政赤字将达到1273亿元,略高于政府上月更新的预测数据,但就是政府原来预测逾两倍,因本财年卖地收益减少、经济增长速度逊于预期,以及股票市场及楼宇交易印花税收入减少。预计截止今年3月底,政府财政储备7075亿元,相当于政府11个月开支。 公会表示,政府去年起推出不同措施吸引投资和人才,已取得一定成效,认同在目前经济环境下,控制开支和节省成本的必要性,但有充分理由重新审视整体税制的竞争力,以及考虑非税收的投资激励措施,并探索其他可能的收入来源。公会同意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提到的「长远而言,增加收入的关键在于经济发展蓬勃」,以及「把香港经济的蛋糕做大」。公会建议政府,考虑提供税务优惠,例如对独立初创公司的公司成立费用给予有上限的税收减免。为吸引和留住人才,可考虑向人才短缺的特定行业提供补贴或税收优惠。公会亦建议鼓励生育,允许新生儿父母在孩子出生后首两年在家工作,或补贴首两年保姆费用。 2024-01-23 11:25:33

封面图片

会计师公会:公共财政压力大 应重新审视大型项目及研新收入来源

会计师公会:公共财政压力大 应重新审视大型项目及研新收入来源 香港会计师公会估计,本港截至今年3月底的财政储备7075亿元,相当于11个月的政府开支。会长梁思杰认为,财政储备仍属于健康水平,强调应使则使,以促进本港长远发展,巩固竞争力,同时要平衡开支和节省成本。不过,税务师会执行委员会主席陈嘉华表示,公共财政压力较大,在政府未稳定收入来源前,公会建议重新审视较大或较长远项目的时间表,考虑应否调整和延误项目。另外,公会建议政府全面检视税制竞争力,考虑新收入来源。公会表示,本港主要依赖卖地及印花税收入,不过印花税税收下滑幅度较往年大,认为政府有迫切性开展相关研究,但不代表短期内开征新税种。新一份财政预算案下月公布,香港会计师公会提出多项建议,包括宽减2023/24课税年度100%的利得税、薪俸税及个人入息课税,上限1.2万元;宽减物业差饷3个季度,每季1500元上限;提高个人基本免税额,增幅应至少与通胀率持平。 2024-01-23 13:36:10 (2)

封面图片

唐英年:发债非妖魔可补足资金 23条立法属宪制责任必须要做

唐英年:发债非妖魔可补足资金 23条立法属宪制责任必须要做 全国政协常委唐英年表示,按照基本法规定,财政司司长有责任确保政府量入为出,力求收支平衡,对于新一份财政预算案提出今年发债1200亿元,曾任财政司司长的唐英年说,以发债补足短中期资金是可以接受,他自己任内亦曾发债而且非常受欢迎,他认为发债不是妖魔,而是在政府营运上有一定需要。至于本港是否出现结构性财赤,唐英年说,认同政府经常性开支在过去数年大幅增加,财政负担大了,不过就遇上楼市下行周期,本年度卖地收入及税收都比预期少,由于经常性开支不能减少,因此需要赚多点钱。另外,唐英年指出,基本法23条立法是特区宪制责任,必须要做,没有国家安全就难以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不相信企业或金融界会因为国家安全法例而不能好好利用香港的平台,亦不感到立法将直接打击香港。他又认为23条立法必须有效管用,希望法例有前瞻性,毋须日后作太多修改优化。 2024-03-05 13:29:00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