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 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

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 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 独媒报导 曾于哈佛大学开设六四课程、著有《天安门流亡者:中国民主抗争的呼声》一书,自2019年起于香港中文大学任副教授的加拿大籍华裔历史学者何晓清,等待审批逾一年后,工作签证延期申请于本月正式被入境处拒绝,即时失去教席。 何晓清接受《独媒》访问,表示自己是「好温和」的人,只想做研究和教书,惟「咁卑微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老师嘅要求,最后都要承受一个咁大嘅代价」,对决定感到无奈。她难以定言签证被拒的原因,但估计与其研究和教学有关,形容是很典型的「杀鸡儆猴」,对研究中国议题的同行和学生造成寒蝉效应,影响学术自由。何叹自己研究「流亡」的议题,最后反而成了其中一分子。 #天安门屠城 #毋忘六四 #消失的民主自由 #学术自由 #何晓清 #工作签证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 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

入境处拒续批工作签证 研六四学者失中大历史系教席 何晓清接受《独媒》访问,表示自己是「好温和」的人,只想做研究和教书,惟「咁卑微作为一个学者、一个老师嘅要求,最后都要承受一个咁大嘅代价」,对决定感到无奈。她难以定言签证被拒的原因,但估计与其研究和教学有关,形容是很典型的「杀鸡儆猴」,对研究中国议题的同行和学生造成寒蝉效应,影响学术自由。何叹自己研究「流亡」的议题,最后反而成了其中一分子。

封面图片

加籍港中大历史系副教授续签被拒 遭学校解雇

加籍港中大历史系副教授续签被拒 遭学校解雇 加拿大籍华裔历史学者、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副教授何晓清因申请工作签证返港被拒,被香港中文大学“按既定程序”解雇。 据网媒“香港01”报道,前香港专上学生联会委员陈清华星期六(10月28日)在脸书发文,披露这一消息。 何晓清接受香港《独立新闻》采访时证实,她星期二(10月24日)获香港入境处通知,决定拒绝她的工作签证延期申请,之后港中大通知她,她的副教授委聘被视为“即时终止”。何晓清也说,她2019年申请工作签证赴港及2021年续签时,都很快获批。 对于此次被拒签和解雇,何晓清称感到无奈和可惜,并指难以定言签证被拒原因,但估计与她的研究和教学有关。 香港中文大学官网介绍显示,何晓清是现当代中国社会和政治研究的历史学者。她毕业于加拿大多伦多大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并曾于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她的研究内容包括“八九事件”等,并称发表相关著作。在加入港中大之前,何晓清曾任教于美国哈佛大学,韦尔斯利学院和圣迈克尔学院。 港中大官网介绍也显示,何晓清教授现在正在休假。 港中大回应港媒问询时说,非香港永久性居民必须持有有效工作签证才可在香港工作,而签证决定由入境事务处负责,大学无法影响签证结果,也不了解个别案件的情况。校方并称,不会就此个案作进一步评论。 香港特区政府发言人星期六深夜回应时也称,不评论个别个案,并指入境处处理签证申请时,会按照相关政策依法处理每宗申请个案。发言人还说,入境处会因应每宗申请的个别情况作出考虑,如没有刑事记录,且其入境不会对香港特区构成保安或刑事问题,以及不可能成为香港的负担等。 2023年10月29日 9:45 AM

封面图片

中大历史学者何晓清工作签证不获批 入境处拒评个别个案#港闻 中大历史系副教授何晓清申请延长工作签证不获批,无法到港继续工作,入境

封面图片

获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聘任授课的「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研究员、专研性别平权的美国法学学者索瑞逊(Rya

获香港大学法律学院聘任授课的「人权观察」(Human Rights Watch)研究员、专研性别平权的美国法学学者索瑞逊(Ryan Thoreson)周二(2月1日)在社交网站推特表示,遭港府拒发签证,因而失去教职。香港入境处回复查询称,不评论个别个案。「人权观察」直言,香港拒发签证给学者之举,目的是将学术机构「习近平化」。⁣ 索瑞逊曾在美国耶鲁大学任教,目前担任「人权观察」性别平权研究员。「人权观察」,曾多次批判中国的人权纪录,包括在香港镇压民运。索瑞逊称,因官方未有说明原因,所以很难说他被拒发签证与其所属「人权观察」有关。他强调,其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青年的性别平权,而非著重批判中国或政治敏感议题。⁣ 「人权观察」则声称,此举再度重创香港学术自由重镇的声望。中国部主任索菲・理查森(Sophie Richardson)表示:「香港当局拒发签证给学者之举,目的就是要将学术机构『习近平化』,这实在非常可惜。」⁣ 报导: 自由亚洲粤语 #学术自由⁣ #香港大学⁣ #学者⁣ #RyanThoreson⁣ #签证

封面图片

#六四和平集会案黎智英:若悼念六四有罪,就让我受罚

#六四和平集会案 黎智英:若悼念六四有罪,就让我受罚 #立场新闻 报道全文: 去年六四和平集会,24 名民主派人士,被控「煽惑他人参与未经批准集结」及「明知而参与一个未经批准集结」等罪。黎智英、邹幸彤及何桂蓝 3 人不认罪受审,上周四(9 日)于区域法院被裁定全部罪成,押至今早(13 日)求情。法官胡雅文听取陈词后,将三人判刑押至下午,将连同于开审前认罪的 5 人,即李卓人、蔡耀昌、梁耀忠、梁锦威及胡志伟一同判刑。 黎智英今早呈上亲自撰写的陈情信,重申自己没有参与去年六四维园集会,他只是在记者面前手持蜡烛,提醒大家要记著 31 年前在天安门,有一群年轻男女为真相与公义而犠牲生命。他又指,若悼念六四有罪,就让他受罚,与亡魂共同承担追寻真善与公义的责任。 #毋忘六四 #杀人暴政 #苹果 #撑苹果日报 #苹果日报 #AppleDaily #新闻自由无价 #守护真相 #撑苹果 #壹传媒

封面图片

“六四事件”35周年之际,香港警方带走数人,台湾举行纪念活动。

“六四事件”35周年之际,香港警方带走数人,台湾举行纪念活动。 北京,除天安门城楼关闭外,天安门广场和故宫的游览活动正常。自上周以来,有“维稳”志愿者或戴红袖章的退休人员在市中心街道巡逻。天桥亦有看守。用户也无法修改社交媒体的个人资料。 “天安门母亲”依往例前往北京万安公墓祭拜,并发表祭文盼领导人能够承担历史的责任,让六四能公开、公平、公正地解决,告慰六四遇难的亡灵。 香港,“家乡市集嘉年华”第二年占据维园,场内载歌载舞,消费气氛浓厚。有两名男子在市集手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标语,随后被多名保安带离。其中一男子还称随身带有《习近平谈治国理政》,被指违规,后被带上警车。 在维园外铜锣湾一带,现场仍见有市民以电话亮起灯光,亦有人身穿黑色上衣在维园长椅上安静地坐着悼念。警方加重布防,不时截查市民,带走多人。 特首李家超4日早上被问及“六四”是否禁语、市民谈论和悼念是否违法等,没有正面回应。他指针对“个别日子”,政府立场清晰,“任何公众活动必须守法。”他又称仍有力量尝试破坏香港稳定和国安,市民要小心“有人骑劫议题,借题发挥去搞事”。 台湾,陆委会6月3日晚发稿,指“两岸关系的本质就是制度与生活方式之争”,民主自由和平的普世价值是两岸人民心灵距离的关键元素,呼吁北京当局柔软开放地包容不同主张。三党主席赖清德、朱立伦、柯文哲分别发文纪念,或呼吁中共平反六四。在当年与天安门广场连线的中正纪念堂,民团举行纪念晚会,约2000人参加,点灯排出“8964”字样。 华盛顿、伦敦、布里斯班等多地亦计划举行各种形式的纪念活动。 (路透社,美联社,中央社,端传媒 1,2,陆委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