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是中国概念「大好友」,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现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 Stephen Roach,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直

曾经是中国概念「大好友」,摩根士丹利前首席经济学家、现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 Stephen Roach,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直指 #香港股市 表现不济,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他又特别提到,中国在香港回归头20年相对克制,但到19年情况剧变,林郑政府推动《#逃犯条例》修订、引发北京推动国安法,令香港仅余的政治自治都消失,同时中国经济面对房地产市场和地方财政等结构性问题,加上中美关系恶化,美国在亚洲的盟加只可以在中美之间选边站,结果香港在三大因素夹击下进退维谷。 他特别提到可能有人会认为,香港股市目前已经反映了这些负面因素,更期望中国政府救市措施带来反弹,但 Stephen Roach 认为,除非中国官方一再推出逆周期措施外,亦需要北京有更多行动,否则香港可能只是继续陷于「中国制造的陷阱」。 值得留意的是,《明报》报道这则新闻时曾向政府查询,指 #廿三条 立法后,发表或转载类似「Hong Kong is over」的文章会否犯法,政府仅回应指不评论个别例子,某行为、文字或刊物是否具煽动意图,需按所有相关情况和背景考虑。 #StephenRoach #HongKongIsOver #香港沉沦 #经济崩坏 报导:@reNews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家觉得系唔系?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现任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罗奇周三(5日)到香港出席外国记者协会(FCC)午餐会,他在会上

大家觉得系唔系?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现任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罗奇周三(5日)到香港出席外国记者协会(FCC)午餐会,他在会上回忆自己旧时被香港迷倒。他称,旧时香港人「有愿景、有战略」,致发展相当出色,而且兴旺繁荣持续得比任何人预期都要长,但现时「一切都结束了」。 罗奇早前在英国《金融时报》的撰文上,提出「香港玩完论」,他在会上重申,香港经济正在面对三大挑战,包括香港经济基础正在削弱、中美关系日趋紧张正影响香港、以及香港正在丧失政治自主权。 #罗奇 #香港玩完论 #支共揽炒香港

封面图片

#财政预算案 经济学家表示「令人失望」

#财政预算案 经济学家表示「令人失望」 在吸引外国人才方面基本交白卷 Posted by @hkreaderxwriter 波叔的财政预算案可以说是大跌经济学家的眼镜。 自从香港重新对外开放后,李家超政府一直宣传 "Hong Kong is back",大搞论坛讲座;但口号和宣传并不能拯救现实。 香港经济在去年第四季萎缩 4.2%,全年收缩了 3.5%,而其竞争对手新加坡的 GDP 则增长了 3.6%。香港还要面临大量人才流失的问题,以及 1,400 亿的财政赤字(是波叔原初预计的三倍赤字)。 这相当考验政府施政的能力,而「财政预算案」更预示了政府对香港未来经济的基本蓝图,外资都会关注李家超政府有什么实质措施,挽救香港的国际形象,同时防止财赤失控。 然而,香港政府在吸引人材方面基本上交了白卷。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彭博》曾在预算案公布前,找来了 11 位经济学家进行分析,其中有 10 位表示政府应该会推出措施吸引更多外国高技术及专材,包括免除「战略企业」员工的薪酬税、降低转让香港股票的印花税税率、扩大现有的持续教育基金,但结果政府一项也没有做到。 牛津经济研究院高级经济学家 Lloyd Chan 向《彭博》称,「这座城市已经失去了对外国投资者的吸引力,因为防疫限制和国安法」,而现在,「预算案也令人失望」。 波叔预计 2023-2024 财年的赤字为 544 亿港元,尽管这仍是可控范围,尤其香港有足够的储备应付,但问题在港府若没有刺激经济及吸引人材政策,长远来说会令香港竞争力衰退更加快; 因为香港还要面临「老年化」、「少子化」及「人才不断流失」三个交织在一起的大难题,政府支出只会持续增加,正如经济学家 Garcia-Herrero 所说「未来税收只会增加」,而这种没有对准经济结构问题的派钱方式可能会引发通胀,令市民的负担百上加斤。 波叔称要发起一场「Happy Hong Kong 」活动,但这口号倒是反过来表明:在美丽新香港下,香港人过得一点也不快乐,无论政治和经济也一样。 #陈茂波 #happyhongkong #抢人才 #垃圾港共

封面图片

摩根士丹利下调中国大陆和香港股指的目标

摩根士丹利下调中国大陆和香港股指的目标 基于对中国经济增长预测的下降,摩根士丹利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中国大陆和香港主要股指的目标。 据彭博社,摩根士丹利星期四(8月24日)一份研究报告显示,该行将明晟中国指数MSCI明年6月的基本情境目标下调至60,较之前的预测下降14%。报告显示,在该行认为的“熊市情境”(Bear Case)假设下,该指数可能进一步跌至40点。 摩根士分析师Laura Wang和Jonathan Garner在研究报告中写道,此次下调股指目标与摩根士丹利最近下调中国今明年经济增长预测有关。 分析师在报告中写道,房地产行业风险、地方债高企、通货紧缩和政府刺激措施延迟的情况下,企业盈利的压力加大。对2023年整体盈利预期降低和估值倍数假设较低,是该行下调增长目标的主要原因。 摩根士丹利表示,由于销售前景令人失望,且开发商违约风险徘徊,地产股评级被下调至“减持”。鉴于私人消费对债务和通缩问题的风险敞口较低,以及企业自下而上的自我改善盈利能力,它继续青睐非必需消费品。 分析师补充,近期市场仍保持谨慎,因政府刺激措施零碎分散,且缺乏宏观改善迹象。 该银行还将恒生指数、恒生国企指数和沪深300指数6月份的基本目标分别下调至18,500点、6,450点和4,000点。此外,考虑到中国在MSCI EM(新兴市场指数)和MSCI APxJ(亚太指数)中的权重约为30%,这两个指数的目标价也被下调。 这是摩根士丹利三个月内第二次下调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关键指标。该行六月将MSCI中国指数由80点下调至70点,并将恒指预测由24500点降至21500点。 摩根士丹利本月3日将中国股票从“超配”(Over weight)调整至“平配”(Equal weight),并建议投资者利用中国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推动的股市反弹来获利了结。

封面图片

罗奇:北京必须解决经济问题 否则香港玩完

罗奇:北京必须解决经济问题 否则香港玩完 摩根士丹利前亚洲区主席罗奇(Stephen Roach)抛出“香港玩完”观点,引起争议。在最新的媒体访问中,罗奇表示,如果北京希望这个金融中心拥有更好的未来,就必须修复自身经济并让香港自治。 据彭博社,现任耶鲁大学资深研究员罗奇星期三(2月21日)接受彭博电视访问时说,“北京能做的最重要的事情是“修复自己的系统”。 他也补充称,北京也需要更积极、更透明地强调对“一国两制”模式的承诺。 罗奇表示,解决中国经济长期的结构性问题并不容易,迄今为止,北京为遏制通货紧缩和房地产市场低迷等问题所采取的举措是“微不足道”的。 对大湾区的概念,罗奇说,这是一个以中国为中心的概念,允许香港发挥作用,但深圳等其他城市可能发挥同样重要、甚至更重要的作用。他说: “香港面临被边缘化的风险。” 罗奇上个星期一(2月12日)在英国《金融时报》撰文“我痛苦地承认香港已经玩完”(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称在本土政治、中国经济和中美关系转差等因素的综合影响下, 香港已经玩完,中国推出的救市措施可能也难以挽救香港经济。 罗奇表示,股市一直是香港成功的主要象征,但过去20多年来,香港股市走势几乎是全球主要股票市场之中成绩最差的地区。 罗奇悲观的言论招致许多香港官员和知名人士的批评和反驳。香港行政会议召集人、立法会议员叶刘淑仪在《香港经济日报》撰文指,罗奇的言论属以偏概全,香港的经济发展并非只单一地看股市。 2024年2月21日 1:05 PM

封面图片

高盛经济学家: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恶性循环

高盛经济学家: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恶性循环 高盛集团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闪辉表示,中国股市大跌可能加剧悲观情绪的恶性循环,进而对经济增长构成压力。 闪辉星期二(1月23日)对彭博电视表示,中国股市乏力、全面下挫的表现令人沮丧,而且真正令人担心的,是情绪和信心的低迷会让市场继续下跌、继而加剧看跌情绪。 中国沪深300指数本周跌至五年低点,在此之前,中国内地和香港股市市值已自2021年峰值蒸发逾6万亿美元(8万亿新元)。据彭博社星期二报道,中国据悉考虑多项方案支持市场,包括设立约(约3772.6亿新元)。 虽然信心是经济增长的主要挑战,但闪辉同时也认为,与其他经济体不太一样的是,股市大跌不一定会对中国的消费产生直接影响。她以“财富效应”举例,这是指人们变得不那么愿意花钱是因为感觉自己变穷,而并不是因为收入实际发生了变化。 闪辉说,在中国财富效应并没有那么大,对消费的主要影响是收入,人们需要有收入才能消费。 闪辉认为,虽然中国经济去年实现了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她警告称2024年要想再次达到这个水平可能非常有难度。高盛估计去年5.2%的经济增速中有大约两个百分点得益于疫后重开带来的一次性提振。高盛预计今年中国经济将增长4.8%。 她认为今年财政政策将比货币政策更加重要,因为前者可以增加需求。她表示,虽然降息和向金融体系注入流动性是有帮助的,但它们对经济增长来说并非必要。 2024年1月23日 2:20 PM

封面图片

罗奇称香港需捍卫独特性 港府:有个别人论点忽视香港优势

罗奇称香港需捍卫独特性 港府:有个别人论点忽视香港优势 美国经济学家罗奇星期三(6月5日)称,美国目前无意愿区分香港和中国大陆,并认为对香港而言,最好的做法是捍卫香港的独特性。在这之后,港府以不点名方式指有个别人就香港经济提出的论点,忽视香港的既有优势。 据香港《明报》报道,有“中国大好友”之称的罗奇(Stephen Roach)当天在香港外国记者会午餐会演讲中说,美国目前无意愿区分陆港,并认为对香港而言,最好的做法是捍卫香港的独特性及与大陆之间的差别,“为香港不是另一内地城市提供佐证”。 罗奇今年2月在《金融时报》撰文称,北京在2019年反修例风波后加强管控香港;香港股市受中国经济滑坡的影响,恒生指数在冠病疫情那三年下挫49%,回到1997年回归时的水平;中美关系自2018年起逐渐恶化令香港夹杂其中,让他“痛心地承认香港已经玩完”了(It pains me to say Hong Kong is over)。 罗奇在《明报》星期二(4日)刊登的专访中,为他提出的“香港已玩完”观点辩护,强调香港与中国大陆在经济及政治上的连结愈趋紧密,香港能改变的空间也愈来愈小,故现在仍维持“玩完”观点。 港府星期三晚间在特区新闻公报网站说:“近日有个别人就香港经济及金融发展发表的评论,其论点显然忽视香港的既有优势及当前良好的发展势头,在数据及事实前完全站不住脚。” 特区政府形容,一国两制行之有效,是香港持续繁荣的基石,并强调香港在一国两制下,有“背靠祖国、联通世界”的独特优势,使香港“超级联系人”和“超级增值人”的角色无可比拟。 港府说,特区政府一直采取开放态度,听取各方务实而有建设性的宝贵意见。各政策局及部门密切留意社会的舆情和在不同平台传播的信息,以作出适切的回应。 港府也说:“面对国际政治环境错综复杂,外部势力不时刻意造谣,歪曲香港的状况,特区政府绝不能袖手旁观,容许他人肆意抹黑香港,必须对刻意抹黑或毫无根据的批评作出迅速澄清,驳斥谬误。我们有责任把香港的优势、成就和机遇呈现,说出香港的事实。” ... 2024年6月6日 8:50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