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叠一个 buff,某些人对我写的小长篇意见很大。我对此只想说,爱看看不看滚,反正也没有求着你看。

先叠一个 buff,某些人对我写的小长篇意见很大。我对此只想说,爱看看不看滚,反正也没有求着你看。 可以说,当年的荣耀和乐视,前者用麒麟810(710),后者用 MTK 的 Helio 系,打出性价比的名头,曾经一度压着红米喘不过气。但是前者因为华为冲高的原因,现在除了 play 和 GT 等少数几个产品线外,已经几乎变成线下机。后者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下周回国贾跃亭),如今你在市场上能找到的只有贴牌的华强北山寨机。 微博人人骂的玛卡熊曾经说过,“用荣耀的都是精神米粉”,荣耀的发家史则正好是华为从混乱不堪的机海战术走向探索性价比路线的一个尝试。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双面”BBA,挣扎在北京车展

“双面”BBA,挣扎在北京车展 而不久前,BBA还是另一副“面孔”。今年2月,奔驰官方宣布,鉴于近期电动汽车的市场需求低于预期,公司决定对其电动汽车的转型步伐进行重新规划。预计至2030年,奔驰所销售的电动车型数量将减半,相较于原先设定的2025年目标有所推迟。3月,奥迪首席执行官格诺特?多尔纳表示,除非需求改善,否则将推迟转向电动车的计划。宝马也推迟了全面电动化时间,表示不会放弃内燃机。于是,一时间“西方放弃电动车”、“欧洲车企推迟电气化”等话题流传甚广。但很显然,BBA从未表示放弃电动化,只是因为在电动汽车市场的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才推迟了原有计划。一边在全球推迟电动化转型,一边又在中国市场激进迫切,本届北京车展就像一面镜子,照出BBA对电动化又爱又恨的复杂心理。北京车展上的BBA本届北京车展,BBA的动作不可谓不大。奔驰携1款全球首发、7款中国首发及车展首秀、8款中国上市的全品牌21款车型登陆北京国际车展,还带来了全新模块化架构MMA平台与自研操作架构MB.OS。其中最重磅的自然是纯电G级越野车,俗称“电动大G”,其外观基本延续了燃油版G级的“方盒子”设计,搭载了4台可独立控制的轮边电机和4台电动两挡变速箱,116千瓦时的电池组可实现CLTC工况下约570公里的续航里程。电动“大G”是奔驰的王牌选手,其搭载的四个轮边电机可实现原地掉头功能,且不是“期货”,今年下半年就将上市。去年上海车展,宝马打出“家在中国”的口号,对中国市场的渴望一览无余。本届北京车展,宝马阵容同样豪华,携旗下两大品牌,包括BMW新世代概念车、新纯电动BMW i4、新BMW M4、全新电动MINI Aceman以及全新电动MINI Cooper等在内,共计十五大车系全阵容亮相北京车展。其中,纯电宝马i4为全球首发。宝马还表示,今年将在华推出超过20款新车型。根据宝马公布的计划,纯电动BMW新世代车型将于2026年在中国沈阳实现国产,与之配套的BMW第六代动力电池项目全面动工,总投资高达100亿元。要论口号,奥迪的“在中国,为中国”也很情真意切。本届北京车展,全新奥迪Q6L e-tron首次亮相,与奥迪Q4 e-tron、奥迪RS e-tron GT共同组成了奥迪纯电产品阵容。智行驾道(ID:carviews)观察到,在奔驰、宝马、奥迪展台,三家近一半的车型都是新能源。但事实上,展台上新能源车型的分量与BBA的实际市场表现相差甚远。BBA各有各的焦虑中国市场已经连续多年成为BBA最大单一市场。去年,奔驰在华销量为76.5万辆,占奔驰全球销量份额29.58%;宝马在华销量82万辆,占宝马全球销量份额32%;奥迪在华销量72.9万辆,占宝马全球销量份额38%。中国市场以一己之力贡献了BBA近1/3的销量。但在新能源市场,却是另一副光景。2023年,奔驰EQE在华累计销量仅8471辆,奔驰EQB为6667辆,奔驰EQE为6120辆,没有一款新能源车型销量过万。可以说,奔驰连新能源的门槛都没摸着。去年奥迪在华销量最高的纯电车型为奥迪Q4 e-tron,累计销量23350辆,其次是奥迪Q5 e-tron的5270辆。BBA里新能源表现最好的是宝马。去年宝马在华纯电动车共销售近10万辆,同比增长超过138%。并且在去年11月和12月,纯电动车型连续两个月单月销量突破1万辆。如果放在BBA里,宝马的数字已经算相当优秀,但放在整个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就不太够看。同属纯电品牌的极氪、蔚来去年共卖出了11.8万辆和16万辆,均高于宝马,而它们还只是成立不到十年的新品牌。另一方面,BBA过去引以为傲的“品牌”正面临瓦解。根据市场研究机构麦肯锡的调查,中国用户选择外资传统高端品牌的新能源汽车的最主要因素便是品牌。但在重技术的汽车行业,品牌并不是万能。麦肯锡表示,“对外资传统高端品牌而言,单纯依靠品牌认知已无法阻止客户的单向流失。以当前持有高端品牌汽车(持有时间超过三年),且正在考虑换车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我们发现德系豪车三强车主正几乎以‘单向流动’的形式被转化为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消费者:有24%的德系三强豪车拥有者表示,他们目前的初始选单含有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品牌;但只有7%的中国高端新能源汽车拥有者的初始选单包含德系三强品牌。”也就是说,德系三强豪车拥有者在购买下一台车辆时,对自主品牌高端新能源汽车的向往感,远高于后者对前者向往感;即德系三强客户转化为自主品牌客户的可能性,远高于后者转化为前者的可能性。对BBA来说,尽管新能源车型表现不佳,但其整体销量并未出现下滑,因此他们才有底气推迟电动化步伐。但美好的时光可能马上就要结束了。中国竞争者汹涌而至据乘联会最新数据,2024年4月上半月,我国新能源汽车零售渗透率达到了50.39%,首次超过燃油车。另一组数据是,去年自主品牌市场份额首次超过合资品牌,第一次实现“当家做主”。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今年3月还表示,未来3-5年,合资品牌市场份额将从40%降到10%。如果说过去几年自主品牌是在用新能源车型争夺销量和市场份额,那么到了2024年,用新能源攻占豪华市场几乎成为了行业共识。本届北京车展,华为鸿蒙智行旗下的享界S9、比亚迪腾势Z9 GT、仰望U7等新能源豪华车型纷纷亮相,朝着BBA的腹地攻去。华为将享界S9定位为“行政级豪华旗舰轿车”,采用了问界M9类似的前大灯,和智界S7同款的OneBox外形设计,将与问界M9组成“华为 9 系双旗舰”。业内分析,享界S9可能售价40万元-60万元,直指奔驰E级、宝马5系和奥迪A6。享界S9此前,享界S9的前辈问界M9已经证明了华为在豪华市场的号召力,其上市不到3个月大定破7万辆,并在今年4月第2周以2639辆的销量,力压奔驰GLC、宝马X5、奥迪Q6等,成为50万元以上豪华SUV销量榜“一哥”。继承了“老大哥”诸多血统的享界S9,显然也会给BBA上上压力。另一边,比亚迪在新能源市场甩开对手后正大举发力豪华市场。去年底上市的仰望U8售价108万起,三个月内即突破5000辆,成为国产百万豪车的里程碑。而本届北京车展亮相的仰望U7和享界S9一样,主打豪华行政轿车,它在继承了仰望U8易四方技术的同时,还搭载了全球独一份的云辇-Z。据悉,云辇-Z技术以4个高度集成化的悬浮电机替代传统的液压减振器,实现了调节响应速度的极大提升,达到10毫秒,这一速度远超传统主动悬架。比亚迪的另一款豪华轿车腾势Z9 GT同样来势汹汹,其搭载了比亚迪全新的易三方技术。据悉,易三方基于整车智能战略打造,是全球首个能同时实现三电机独立驱动和独创后轮转向的技术平台,兼顾纯电和混动。腾势Z9 GT最大功率近1000匹马力,百公里加速2秒级,麋鹿测试成绩超越85km/h,近5.2米车长却能实现5米以内的最小转弯半径。业内预计,这款车定位可能会在40万元-60万元。腾势Z9 GT尽管很难预测它们是否能够成功,但无论如何,华为和比亚迪,两家在国内被公认极具技术力的品牌不约而同地发力40万元以上的豪华市场,无论成功与否都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要来临了。据汽车商业评论报道,今年三月,当中国媒体问“宝马乐观看待电动化的勇气来自何处”时,宝马集团董事长齐普策说,“我不确定我们是否有勇气。”赤手相搏,最忌讳的是临场怯战。对自主品牌来说,过去从未在豪华市场取得成功,因此如今即使失败,无非从头再来。而BBA已经在中国豪华市场如鱼得水三十余年,过去的荣耀逐渐成了如今的累赘,想要抵抗自主品牌的冲击,奔驰、宝马、奥迪都得拿出更多真本事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小米汽车,买就“送”北京牌照?

小米汽车,买就“送”北京牌照? 在该细分市场,市场容量狭小,并非刚需市场,且竞品众多,不说比亚迪、特斯拉等,单说新势力的产品,就有小鹏、华为系的智界、吉利系的极氪等等。而小米又早早的以期货形式将底牌都摆在了明面上,咬定“低价没有可能”,那么雷军能拼的可能只有超预期的营销这一条路。网易科技《锐度》通过多方了解,小米汽车首场技术发布会后,小米还举办了经销商晚宴,为他们加油打气。据透露,当时定的目标价格是26.99万,远高于大家喊出的“14.99万”、“19.99万、”,但会以特殊的形式,让米粉享受到超预期的价格。消息人士表示,一种定价策略是以19.99万元起步的定价发布,另一种则是以26.99万发布,但是给予米粉超大裂变额度的预定金,最终到手价是20.99万元,前者或许你会觉得便宜,但后者相信很多人的感觉是占到便宜,这种心理差异,则有着巨大区别。“但最终价格雷军一定是拖到最后一刻才拍板,因此,现在曝光的各种价格都不会是最终版本。”除此之外,据传雷军还憋了个大招。“如果没有北京牌照,可以考虑抢一下首批的小米汽车,可能有牌照赠送。”接近雷军的小米前期员工冯刚(化名)说道。“时间比雷军梦想的节点晚了一年半”本来小米汽车的技术信息曝光计划在2023年8月的雷军年度演讲中亮相,但由于可分配时间过短,最终作罢。小米汽车是不是晚了?关于这个话题,雷军曾经做过正面回应“晚有晚的好处,有后发优势。”“虽然嘴硬这样说,但内心还是很痛苦的,就是晚了,而且整个时间节点比雷军梦想的至少晚了一年半。”该消息人士向网易科技《锐度》栏目表示。雷军之所以宁可被喷期货,也得在2023年收官之际举行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或许就是因为怕错过时间窗口。就如其好基友余承东所说,智能电动车的机会稍纵即逝,这两年是最后的窗口期。2021年3月30日,雷军宣布小米造车,要为小米汽车而战。当晚,雷军声情并茂的讲述了造车的心路历程,称在2021年1月份开始调研,拜访沟通了200多位汽车资深人士,召开了4次管理层内部讨论,在纠结了75天之后,正式决定进入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从他以前的只言片语,以及跟其他几个合伙人聊天时,他就透露出觉得手机已经没有什么做头了。他很早之前就对车感兴趣,特斯拉刚进中国时,他还买了一辆,那时候就已经想做车了。”2014年年初特斯拉进入中国,雷军一口气订了两辆特斯拉,一辆给自己,一辆给了俞永福。而早在2013年雷军就曾两次去硅谷拜会马斯克,对造车表现了极大的兴趣。虽然当时雷军没有亲自下场造车,但却通过顺为资本参与投资了蔚来汽车,小鹏汽车。“雷军是国内最顶级的天使投资人,他做很多业务的习惯就是先投一些钱给你,看你怎么跑,做好了就把你收编了,做不好也算是趟了地雷,他就可以躲避掉那些困难,自己做。”除此之外,他还投资了知名自动驾驶公司Momenta,电池以及控制系统研发的酷科电子、智能座舱公司博泰车联网、车用半导体公司比亚迪半导体等等。据《车东西》统计,2011年7月11日至2021年3月30日,小米一共在汽车和出行领域投资了30家公司,直接参与了49轮次融资。“小米内部启动汽车的相关立项,应该是在18年底19年初,后来由于疫情,打断了整个节奏,除此之外,小米汽车供应链也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冯刚说道。此前小米汽车由小米老人李肖爽负责供应链、产品以及市场相关工作。李肖爽曾任小米大家电部总经理,李肖爽也是雷军的仙桃老乡,一直以来颇受雷军重用。直到2023年小米才将全球供应商麦格纳中国区副总裁黄振宇招入麾下,接替李肖爽负责小米汽车供应链总经理一职。“还有一个就是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又称牌照,有长达一年多时间没有确定。”据其透露,小米汽车大概率拿下的是宝沃汽车的生产资质,由于有段时间一度传闻地方要收回该企业的生产资质,造成了小米汽车的摇摆。以同期的集度汽车为例,因为牌照的种种变数,始终无法量产上市,最终只能放弃自造,改名为极越汽车,成为了吉利的子品牌之一。但该人士表示,2022年小米通过北京特批解决了生产资质问题。雷军造车,还有另外一层因素,领导找到了雷军,想让小米做出一款搭载国产供应链的产品,带动国内的生态链。《电厂》曾在2023年2月爆料,小米接近获得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宝沃申请破产后,将由小米接棒。小米当时对此消息不予置评。自2021年3月雷军宣布造车之后,9月小米汽车有限公司注册成立;11月与北京经开区管委会签订合作协议,宣布小米汽车落户经开区;2022年小米汽车工厂一期建设开工;2023年11月工信部公布了小米汽车证件照;2023年12月,小米召开首届汽车技术大会,首辆小米汽车SU7正式亮相。“整个时间节点其实比他梦想的至少晚了一年半。这是他比较痛苦的地方。”冯刚向网易科技《锐度》分析道,“本来10万-15万区间的车体量是最好卖的,但22年-23年市场竞争激烈,大家都已经杀到了这个区间,这意味着’小米时刻’已经过了,现在等于’荣耀、一加、红米’阶段了。”虽然雷军已经明确表示小米汽车的定价将会遵循小米一贯的性价比原则,但按雷军所说“50万以内最好轿车”的小米SU7定价不会太便宜,而且会“有点贵”。“雷军一方面非常明白性价比的重要性,但另外一方面,他对车又有些逼格要求,包括整个工业设计都是他的个人性格爱好。因为他喜欢跑车,你能想象到的跑车他都有,他是个车迷。”冯刚表示。“是的,他跟我说过家里有很多辆跑车。小米SU7轿跑的定位就是雷军拍板决定的。”某接近雷军的人士向网易科技《锐度》确认道。“雷军喜欢开车,有点类似当年程序员经常被人说太宅,然后搞一辆车,一来是证明自己有钱,二来证明自己很潮。他对车的感觉有点偏对机械手表喜欢的状态,有点艺术,有点装逼。所以,他把自己那套偏跑车的审美都压在了小米SU7上。”所以,虽然雷军自称是手机控、喜欢骑自行车、喜欢滑雪,但大家所不知道的是“他超爱跑车”。关于为何小米第一辆车定位轿跑,雷军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那些被历史所记住的大部分名车都是轿车,所以小米坚定的选择了做轿车,从技术的角度来说,做轿车也比做SUV难,所以小米在所有技术决策里面,选择了最难也是最远的道路。业内人士表示,雷军选的看似是条死路,但亦是条活棋,华为强势加持下的智驾S7,发布几个月,预定量都未能突破5万辆,假设小米汽车能快速冲击10万预定量,那必将成为问界新M7般的存在,成为纯电轿跑界难以逾越的纪录达成者。米粉的忠诚度,加上米式营销大法,一切皆有可能。有钱也买不到,抢小米送北京车牌?持续的价格营销,实则是小米流量池的蓄水期。营销,一直以来都是小米成功学的核心,从“因为米粉,所以小米”的粉丝经济,到每周定时放货的“饥饿营销”,到4月6日的米粉节,再到近期雷军微博大量互关汽车数码KOL,小米快速崛起的同时,缔造了一个又一个移动互联网营销的教科书式范本,甚至是子品牌红米,也自创奇招,首发QQ空间,刷新了中国社会化营销纪录,更是成就了手机圈新一代战神卢伟冰,成为新媒体营销的引领者。小米汽车技术发布会后,唯一的悬念就是定价了,这也是网友们最为关注的一点。因此,关于“小米汽车售价”的话题频繁登上热搜,隔三差五就会上一次热搜,小米官方一再辟谣。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