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很多网民很有意思,为了坚持自己还沉湎在过去的对 4G/5G 的看法,在不管是工信部、信通院、运营商财报等数据下一直用着麻痹

我觉得很多网民很有意思,为了坚持自己还沉湎在过去的对 4G/5G 的看法,在不管是工信部、信通院、运营商财报等数据下一直用着麻痹自己的想法,不停的评论:不可能,不会有这么多人用 5G,这都是和我一样必须手机关 5G 用 4G 的,5G 没有用,5G 必须没有用,5G 必须不能有这么多人用…… 实际上不管是工信部、信通院还是运营商财报里公布的数据,不管是信通院经常公布的 5G 移动电话的产销量(这里包含了没有开通 5G 套餐以及回去到手关 5G 的用户)、工信部经常公布的运营商的 5G 用户数(由运营商提供了实际接入 5G 基站和网络的、包括了没有开通 5G 套餐直接用 4G 套餐但使用 5G 手机并接入 5G 网络的用户)以及运营商财报里经常可以看到的 5G 套餐用户数(不管你用什么手机只要开通了 5G 套餐都算)的用户数,都是在大幅快速增长的而对于所谓的『5G 套餐用户数』,现在很多用户热衷的那种新出的低价大流量套餐,在运营商体系内也是归类于 5G 套餐(甚至有的可以给到 1Gbps 的最高限速)。 在工信部批复了四家运营商的中低频频段以及各家运营商加速了旧有中低频段的重耕和新频段的覆盖建设之后,5G 网络的整体覆盖和连接指标在这两年是大幅提升的。正常的用户只会随着网络变得更好用而改变过去的使用模式,而不是现在还沉湎在过去的世界了……在我看来,一些网民跟大清末期还坚持留辫子的遗老遗少没什么本质差别…… 『醒醒,大清亡了』。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简讯: 三大运营商公布自身用户数量,移动 5G 套餐用户数量位居第一

简讯: 三大运营商公布自身用户数量,移动 5G 套餐用户数量位居第一 中国联通发布 2023 年 3 月的运营数据: 中国联通截至 2023 年 3 月 5G 套餐用户数已达 2.238 亿户。大联接用户数 8.998 亿户,物联网用户数约 4.157 亿户 中国移动公布 2023 年 3 月的客户数据: 移动业务用户总数达 9.83 亿户,3 月净增用户数 411 万户,5G 套餐用户数达 6.89 亿户。有线宽带业务的 3 月净增用户数为 325 万户,用户总数达 2.8 亿户。 中国电信公布了截至 2023 年 3 月 31 日的用户统计数据: 移动用户数达 3.987 亿户,第一季度净增 752 万户; 5G 套餐用户数达 2.83 亿户,第一季度净增 1525 万户; 有线宽带用户数达 1.84 亿户,第一季度净增 310 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数达 1.04 亿户,第一季度净减 91 万户。

封面图片

中国三大网络运营商公布自身 7 月运营数据

中国三大网络运营商公布自身 7 月运营数据 中国电信:7 月 5G 套餐客户数达 2.37 亿户 2022 年 7 月运营数据,7 月移动用户数 3.86 亿户,其中 5G 套餐用户数 2.37 亿户,当月净增 568 万户;有线宽带用户数 1.76 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数 1.05 亿户。 中国移动:7 月 5G 套餐客户数达 5.24 亿户 2022 年 7 月客户数据,7 月移动业务客户总数 9.71 亿户,其中 5G 套餐客户数 5.24 亿户,7 月有线宽带业务客户总数 2.58 亿户,7 月净增 219.8 万户。 中国联通:7 月 5G 套餐客户数达约 1.9 亿户 2022 年 7 月份运营数据,截至 2022 年 7 月份,5G 套餐用户累计到达数约 1.9 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到达数 3.43 亿户。 另据工信部报告,截至 7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 16.72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2941 万户。其中,5G 移动电话用户达 4.75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1.2 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 28.4%,占比较上年末提升 6.8 个百分点。 截至 7 月末,三家基础电信企业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总数达 5.66 亿户,比上年末净增 3070 万户。其中,1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5.31 亿户,占总用户数的 93.8%,占比较上年末提升 0.8 个百分点;1000Mbps 及以上接入速率的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达 6570 万户,比上年末净增 3112 万户,占总用户数的 11.6%。

封面图片

中国移动首次统计 5G 网络客户数:2024 年 5 月 5.03 亿户使用过 5G 网络

中国移动首次统计 5G 网络客户数:2024 年 5 月 5.03 亿户使用过 5G 网络 中国移动 5 月有线宽带业务客户总数达 3.07521 亿户,5 月净增 111.8 万户,2024 年累计净增 927.5 万户。 中国联通 2024 年 5 月 5G 套餐用户累计达 2.74 亿户 截至 2024 年 5 月份,中国联通“大联接”用户累计到达数约 10.53 亿户,5G 套餐用户累计 2.74 亿户,物联网终端连接累计达 5.51 亿户。 中国电信 2024 年 5 月 5G 套餐用户数 3.34 亿户,当月净增 264 万户 5G 套餐用户数 3.3426 亿户,当月净增 264 万户,当年累计净增 1,560 万户; 有线宽带用户数 1.9284 亿户,当月净增 54 万户,当年累计净增 268 万户; 固定电话用户数 9,942 万户,当月净减 39 万户,当年累计净减 160 万户。

封面图片

中国电信:2022年1月5G套餐用户数净增826万户

中国电信:2022年1月5G套餐用户数净增826万户 2月21日,中国电信披露2022年1月运营数据,移动用户数净增307万户,总数达3.755亿户;其中,5G套餐用户数净增826万户,总数达1.9606亿户。有线宽带用户数当月净增154万户,总数达1.7125亿户;固定电话用户新增23万户,总数达1.0687亿户。

封面图片

【买了5G手机只用4G功能?运营商逼厂商取消5G开关】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透露:“去掉5G下拉快捷开关是三大运营商的统一要

【买了5G手机只用4G功能?运营商逼厂商取消5G开关】华为手机产品线副总裁李小龙透露:“去掉5G下拉快捷开关是三大运营商的统一要求,因为运营商发现很多用户买了5G手机但又关闭5G开关。” #抽屉IT

封面图片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5G速率计费模式的思考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关于5G速率计费模式的思考 随着5G-A在国内开启规模部署,5G网络能力将再上一个台阶。这为运营商探寻采用包括基于速率在内的多量纲计费新模式,从而进一步提升收入奠定了更坚实的基础。在全球范围内,尤其在欧洲市场,多家运营商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实践,值得国内市场参考借鉴。5G速率计费模式在全球愈发普遍何为速率计费模式?在移动网络服务的语境下,速率计费模式包含三大内涵,一是代际性/最高速率,也即手机接入网络后可达最高速率,这其中分上下行速率也分制式(4G或5G),一般是套餐档位分级的关键指标;二是确定性/最低保障,也即手机接入后可达最低速率,这其中也分上下行速率和分制式;三是差异性/优先级,也即更高速率套餐用户拥有更高的接入优先级。从全球市场来看,芬兰运营商在4G时代就提供了基于速率的资费套餐,其中包含无限量数据流量。在5G时代,芬兰几大运营商延续了这种模式。以Elisa为例,该运营商提供的不同档位5G套餐包括300Mbps、600Mbps、1000Mbps下行速率以及“最高速”Premium套餐,全部都提供无限量数据流量。速率仍然是该国市场5G追加销售的主要驱动力。图:芬兰Elisa 5G套餐分档重要的是,财报数据显示,来到5G时代后,芬兰运营商不仅实现了收入和ARPU的提升,同时,芬兰运营商用户离网率达到近10年最低。以芬兰DNA为例,该运营商2023年收入增长8%,移动ARPU增长5%。2024年第一季度收入同比增长6%,移动ARPU增长7%。“如今,在5G时代,其他地区的运营商也开始采用5G速率计费模式。”市场研究公司Omdia宽带与捆绑定价首席分析师Nicole McCormack向C114表示,根据Omdia估算,全球大约20%的5G运营商已经为智能手机用户推出了不同速率等级的套餐服务。“芬兰模式”的成功,吸引了不少其他国家运营商开始加入这一队伍。其中,荷兰KPN在2024年第一季度新引入速率计费套餐,效果立竿见影,移动服务收入同比增长7.8%,新增3万后付费用户,ARPU同比增长5%。此外,保加利亚市场2020年商用5G开始引入速率收费,2020-2323年期间,该国运营商平均ARPU提升8%,DOU提升40%。5G-A使速率计费进一步成为可能目前,我国5G用户接入流量占比超50%,5G已成为流量承载的主力网络。不过,根据工信部的统计数据,2023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6368亿元,较上年下降0.9%,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增速呈现放缓。眼下,大家的流量焦虑几乎已经普遍消失,新的“痛点”开始表现为用户需要更高质量的网络连接。图:2018-2023年我国移动数据流量业务收入发展情况早在2019年5G开始商用之时,中国移动就曾提出过探索多维度5G计费模式,如按流量、按速率、按带宽、按时延、按切片、按功能计费。2023年MWC上海期间,中国信通院和GSMA 5G IN联合发布《5G商业模式创新发展白皮书(2023)》,其中也展示了先行运营商在大众消费市场5G计费方式方面的新探索。这表明,国内运营商一直在积极讨论和探索多量纲计费新模式,以确保为用户提供更佳服务体验保障。并且,在目前的5G套餐中,国内运营商已经尝试了把最高速率包含在尊享、极速等不同网络权益里,只是不显性,相对而言用户关注度不高。不过,这并不能算作真正意义上的速率计费模式。显然,运营商的套餐多维变现能力将跟随网络能力和终端发展等多方面的升级而不断演进。2024年,中国率先开始了5G-A的规模部署。这将为运营商提供基于速率等多量纲计费模式奠定更坚实的基础。这是因为,这些新的计费商业模式对网络要求更高,5G-A增强的网络确定性和可靠性将使运营商能够更好地兑现速率和时延等承诺。同时,在5G-A时代,速率计费等新模式的引入,也有望帮助运营商实现5G变现的“下一跳”。欧洲市场的成功经验已经表明,在运营商通过速率计费模式极大促进收入和移动ARPU值增长后,运营商更加聚焦于为用户打造最佳的体验。这实际上形成了一种产业发展的正向循环:运营商推出速率计费套餐,实现收入和ARPU提高,收入提高进一步推动运营商优化和升级5G网络,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体验。培养用户习惯改变 一蹴而就不可取Nicole McCormack向C114表示,运营商很容易在5G服务中引入基于速率计费的套餐计划,因为按照速率计费在有线家庭宽带领域已经存在很多年,因此消费者对此并不陌生。但她强调,“关键在于,电信运营商应该让消费者了解峰值速率甚至在市场上宣传不同的速率对不同的应用程序表现意味着什么,体验会有何不同。”从国际市场来看,与芬兰全面采取基于速率计费的模式不同,许多运营商采用了双重计费模式不仅提供基于速率的套餐(按照不同速率等级分档,多数提供无限量数据流量),也提供基于流量的套餐(按照流量包大小计费)。这是因为一下子全面转向速率计费存在着一定的挑战和风险。例如,荷兰KPN就同时推出了基于速率计费与基于流量包计费的5G套餐。图:荷兰KPN 5G套餐分档,既有基于速率的套餐,也有基于流量包大小的套餐我们认为,国内运营商也可以采取类似的做法。一开始,速率计费套餐可以先面向高档位套餐,这些套餐除了包含峰值速率外,也可以包含各种场景下的体验保障(如游戏、直播、演唱会等),这些场景下的用户会对更高的速率保障以及更高优先级的网络接入服务感兴趣。同时,相比现有套餐,这样的服务需要让用户有明显的获得感。参考欧洲市场的成功实践,速率计费套餐速率分档需要包括多种内涵,无论是最高速率和最低速率保障,还是网络优先接入,使不同分档用户对这些差异化服务获得明显的感知,将是成功的关键。可以预见,在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后,下一步,以速率计费模式为切入口,优质、可靠、差异化的5G服务将成为5G-A时代我国运营商的全新发力点。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