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为何抱团大科技?巨头财报齐超预期】在市场看好美股科技巨头财报表现的氛围下,纳指在周二之前已经连涨五日。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

【美股为何抱团大科技?巨头财报齐超预期】在市场看好美股科技巨头财报表现的氛围下,纳指在周二之前已经连涨五日。苹果、微软和谷歌母公司三大科技公司财报也没有让市场失望,收入和盈利均大幅上升,超过了市场本已十分乐观的预期。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美股财报季下周拉开帷幕,上涨股蔓延希望面临考验

美股财报季下周拉开帷幕,上涨股蔓延希望面临考验 美国股市涨势扩大的预期将在未来几周接受考验。第二季财报季将于下周拉开帷幕,其中摩根大通和花旗等主要银行将于 7 月 12 日公布财报。投资者将关注其他公司的业绩是否赶上 “七巨头”:英伟达、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Meta Platforms 和特斯拉。这其中有好几家公司摆脱了 2022 的颓势、实现反弹。投资者普遍认为上涨股范围较小是股市脆弱的表现,因为仅仅几只大型股疲软就可能导致整体股指下跌。不过,多数投资者预计美国经济将实现软着陆,因此预计将有更多公司业绩改善,这可能会提振那些估值比市场领头羊低的个股。

封面图片

多家外资巨头发声 看好中资高股息价值股

多家外资巨头发声 看好中资高股息价值股 在国内各路资金追逐 A 股高股息价值股的同时,这类股票同样受到了外资机构的看好。近日,花旗、施罗德投资、瑞银、宏利基金、贝莱德等多家外资机构表达了对该类资产的青睐。受访机构人士表示,受益于新 “国九条” 改善上市公司透明度与市场效率,鼓励上市公司分红等政策,叠加利率下行的背景,中资高股息价值股的投资价值凸显。在当前估值吸引力水平下,外资机构对 A 股权益市场保持乐观。(中国基金报)

封面图片

“科技七巨头”独大时代将落幕?分析师:美股正迎千载难逢买入机会

“科技七巨头”独大时代将落幕?分析师:美股正迎千载难逢买入机会 该公司在去年年底首次提出这一观点,其关键在于少数个股在大盘中处于极端市场领导地位,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其他493只成分股在所谓的“科技七巨头”占据主导地位之后,将迎来更强劲的上涨。Suzuki表示,虽然科技股在过去15年的市场涨幅中占据了巨大的份额,但大型科技公司的企业盈利将在下个季度放缓。RBA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表示,在苹果、微软、Alphabet、亚马逊、英伟达、特斯拉和Meta平台这七大巨头中,预计只有三家公司在2024年的盈利增长将超过25%。这与小盘股、工业股、能源股和新兴市场股票等领域不同,这些领域的盈利预计将在未来一年加速增长。Suzuki表示,与此同时,估值和投资者对大型科技公司的集中程度看起来非常极端,甚至比之前的股市泡沫时期还要严重。标准普尔500指数中排名前10位的股票目前占该指数总市值的30%以上,这是40多年来的最大份额。他说,在这种繁荣程度上,这些公司可能表现不佳,导致投资者“跳槽”到市场的其他领域。他指出,21世纪初,互联网泡沫破裂,随后10年回报率低迷。“我认为最终你会看到熊市。我甚至说,我认为这是一个泡沫,我并没有轻易使用国这个词。因此,最终这表明将会有一个回归。”他补充说。但根据RBA的说法,这实际上对市场的几乎所有其他领域都是好消息,因为投资者最终将转向其他股票,并使钟摆向另一个方向摆动。该公司解释称,虽然纳斯达克指数在互联网泡沫破灭期间暴跌,但能源和新兴市场等不受欢迎的行业在接下来的几年里却获得了“惊人”的回报。该公司预计,随着科技股的极端估值有望回落,同样的现象也会出现。Suzuki说,他相信未来10年,“科技七巨头”成分股的市值最终可能会蒸发20%-25%,而罗素2000指数中的小盘股市值可能会暴涨20%-25%。“我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Suzuki说。华尔街的其他专家也警告称,科技股将出现重大回调。随着投资者纷纷加入对可生成人工智能的炒作,科技股已反弹至令人眼花缭乱的高度。投资专家Bill Smead称,“科技七巨头”的股市繁荣是一场“投机狂欢”,可能很快就会结束,导致他所说的“股市失灵”。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美股高收 科技股上扬 纳指及标普指数收市创新高

美股高收 科技股上扬 纳指及标普指数收市创新高 纽约股市上升,科技股上扬带动下,纳斯达克指数及标准普尔500指数创收市新高。再有就业数据显示美国劳工市场有放缓迹象,市场对联储局9月减息的预期升温。道琼斯指数收市报38807点,升96点,升幅0.25%。纳斯达克指数报17187点,升330点,升幅1.96%。标准普尔500指数报5354点,升62点,升幅1.18%。人力资源服务公司ADP报告显示,美国5月私人企业新增职位15.2万个,少过市场预期。利率期货显示,交易员预期联储局9月减息的机会升至近70%。美国10年期国债孳息率跌至两个月低位。对利率较敏感的增长型股份上扬,晶片股Nvidia高收逾5%,市值首次突破3万亿美元。 2024-06-06 05:31:42

封面图片

降息押注推动美股轮动 投资者撤出引科技七巨头创一年来最大跌幅

降息押注推动美股轮动 投资者撤出引科技七巨头创一年来最大跌幅 标普 500 指数自去年 11 月以来的最长连涨势头周四戛然而止。“拦路虎” 正是今年以来一直推动该指数走高的超大盘科技股。所谓的 “科技七巨头”(苹果、微软、英伟达、Alphabet Inc.、亚马逊、Meta Platforms Inc. 和特斯拉) 投资者抛售规模创下近一年来最大,因通胀数据引发对美联储最快于 9 月降息的押注。投资者撤出今年的赢家,推动安硕 MSCI 美国动能因子 ETF 创 5 月以来最差表现。这番动荡带来了一些令人震惊的数据。标普 500 指数下跌 1%,尽管该指数中有 400 家成份股上涨。剔除市值权重的基准指数上涨 1.2%,跑赢加权指数的幅度为 2020 年 11 月以来最大。成份股大多信用评级较低、借款需求较高的罗素 2000 指数上涨 3.2%,创下 2020 年 3 月以来相较于标普 500 指数的最佳表现。一项追踪 “科技七巨头” 的彭博指数一度重挫 4.1%,势创 2023 年 7 月以来最大跌幅。

封面图片

独自撑起美股新高的科技板块 即将遭遇开年以来最重大考验

独自撑起美股新高的科技板块 即将遭遇开年以来最重大考验 而在上一次创新高的2022年1月那会儿,标普共有8个板块同创新高。(信息科技板块一枝独秀,来源:TradingView)AI芯片盛宴是否只有“英伟达朋友圈”独占?非常凑巧的是,下周也是苹果、微软、高通、AMD等美股科技、芯片板块巨头,集中发布财报的日子,配合美联储利率决议、非农报告,这一整周都可谓是刺激不断!(苹果、微软也是标普500信息科技指数中权重最高的两家)更为重要的是,在本周英特尔发布财报后暴跌11.9%,第一季营收指引与预期相差足足20亿美元;特斯拉一周跳水13%,把马斯克的全球首富位置也跌没了后,投资者们俨然发现,在2023年智能手机和PC的需求不振后,2024年又要为汽车和传统工业应用的需求担忧了。从日程表上来看,AMD(1月30日盘后)和高通(1月31日盘后)都将在下周发布财报,一个是英伟达的最大对手,另一个则是AI芯片赋能手机、电脑设备的领跑者。除了这些公司自己的业绩外,美股市场也在等待一个关键答案:英伟达“一家独大”到底对竞品产生了怎样的挤出效应。举例而言,投资者非常熟悉的扎克伯格本月曾宣布,到年底Meta要搞到接近60万张高端显卡,其中大部分都是英伟达的产品。许多分析师也指出,英特尔的财报指引不佳,也与英伟达有关,在微软、OpenAI、Meta等公司正在大力投资的数据中心,首选的正是英伟达的加速卡。英特尔CEO格尔辛格本周曾试图安抚投资者们,称后续Gaudi AI芯片将呈现可观的营收增速,但股价表现说明投资者们并不买账。所以,下周分析师们将带着诸多问题来到AMD的财报电话会议,例如在数据中心业务方面,AMD与英伟达的竞争,到底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在少数巨头大力押注AI赛道,给英伟达和“黄仁勋朋友圈”台积电、超微电脑等公司带来巨大利好的同时,一些为传统行业客户制造芯片的公司,例如德州仪器、意法半导体却报告了不及市场预期的业绩。德州仪器本周给出的Q1营收指引,也要比华尔街预期的低10%左右。公司投资者关系主管Dave Pahl表示,公司预期将继续在一个疲软的环境中运营,客户们将继续处于平衡库存的状态。芯片行业的分析师们也指出,德州仪器报告的订单取消额,过去几个季度持续走高。周日也有消息称,日本打印机、照相机巨头佳能预期“纳米压印”设备将于今年或明年发货。这款“更便宜、更省电”的芯片制造设备意味着光刻机这类产品面临路线挑战。当然,对于刚刚创出新高的阿斯麦而言,更多的影响还是要看产品具体的上市情况。巨头财报齐发:苹果隐忧最大3万亿美元市值的微软(1月30日盘后)、2.98万亿美元市值的苹果(2月1日盘后)、1.92万亿美元市值的Alphabet/谷歌(1月30日盘后)、1.6万亿美元的亚马逊(2月1日盘后),以及1万亿美元市值的Meta(2月1日盘后)都将在下周发布财报。从事前的分析师预期来看,AI概念下的谷歌、微软、Meta,以及股价距离历史高位差17%的亚马逊相对较为安全,前美股“股王”苹果最有可能出现问题。对于苹果来说,覆盖年末假日季节的第一财季报告,也是全年收入最高的季度。目前市场预期苹果Q1营收接近1180亿美元,每股净利大概为2.10美元;横向对比,2023财年的Q1营收1171亿美元,EPS 1.88美元。去年最后三个月,也是iPhone 15系列、两款新智能手表上市后的首个完整销售季度,M3芯片的iMac和笔记本也赶在年末销售最好的时间点更新。与上个财季一样,市场也在密切关注消费电子巨头的指引。由于各个产品线的升级幅度相对有限,迟迟未登场的AI相关功能,以及应用商店等软件服务的营收面临政策法规压力,投资圈近期对苹果的唱衰声也开始显现。虽然苹果的生态优势不会一夜之间消失,但能否撑起3万亿美元的估值,就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