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越稔洋组建的名越工作室(Nagoshi Studio)官网正式上线,确认由网易完全出资,佐藤大辅、细川一毅(负责《审判之眼》系

名越稔洋组建的名越工作室(Nagoshi Studio)官网正式上线,确认由网易完全出资,佐藤大辅、细川一毅(负责《审判之眼》系列)、城崎雅夫(负责《超级猴子球》系列)等九位前制作人成为该工作室的第一批核心成员。目前名越工作室已经有了第一款作品的计划。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世嘉「如龙」工作室今日发布公告,宣布《如龙》系列总制作人名越稔洋和佐藤大辅从世嘉离职,今后工作室代表将由系列制作人横山昌义担当

世嘉「如龙」工作室今日发布公告,宣布《如龙》系列总制作人名越稔洋和佐藤大辅从世嘉离职,今后工作室代表将由系列制作人横山昌义担当 。此外,在公告中横山昌义确认《如龙8》正在开发中,描写春日一番后续的故事。 #抽屉IT

封面图片

#爆料此人 在妙瓦底kk园区尚佳公司做代理兼组长,后公司转到妙瓦底东风园区公司也改了几次名现在公司叫鸿一,之后公司集团在缅北买了

#爆料此人 在妙瓦底kk园区尚佳公司做代理兼组长,后公司转到妙瓦底东风园区公司也改了几次名现在公司叫鸿一,之后公司集团在缅北买了一百多人你调到缅北去做冠达分公司的负责人,人员放在东风园区鸿一公司工作。 之后行情不好回国在福建福清某茶庄和他小舅哥一起做通道,并且在福清某街里面开工作室,目前你还有几个人员在妙瓦底东风园区鸿一公司在那边工作,我选择走你通道凭的是你一句话。 你会负责我选择相信你,在2024年12月初走了一笔通道36000加币,直接吃掉然后告诉我不是你吃的,但你会负责说给你时间12底会还给我,途中拉黑我5/6个飞机号,飞机发过去基本第一条秒读,剩下全一条杠,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如再不出来处理,我会将把打码的全家信息去掉马赛克以及你在妙瓦底的人员全提供出来,这也算得上诈骗公司的核心人物了吧。

封面图片

#群友爆料:此人在妙瓦底kk园区尚佳公司做代理兼组长,后公司转到妙瓦底东风园区公司也改了几次名现在公司叫鸿一,之后公司集团在缅北

#群友爆料:此人在妙瓦底kk园区尚佳公司做代理兼组长,后公司转到妙瓦底东风园区公司也改了几次名现在公司叫鸿一,之后公司集团在缅北买了一百多人你调到缅北去做冠达分公司的负责人,人员放在东风园区鸿一公司工作。 之后行情不好回国在福建福清某茶庄和他小舅哥一起做通道,并且在福清某街里面开工作室,目前你还有几个人员在妙瓦底东风园区鸿一公司在那边工作,我选择走你通道凭的是你一句话。 你会负责我选择相信你,在2024年12月初走了一笔通道36000加币,直接吃掉然后告诉我不是你吃的,但你会负责说给你时间12底会还给我,途中拉黑我5/6个飞机号,飞机发过去基本第一条秒读,剩下全一条杠,微信不回电话不接。 现在已经是1月份,如再不出来处理,我会将把打码的全家信息去掉马赛克以及你在妙瓦底的人员全提供出来,这也算得上诈骗公司的核心人物了吧。

封面图片

字节搞不起来游戏业务,原因本质上和谷歌搞不好Stadia、苹果搞不对流媒体业务是相同的。

#内幕消息 字节搞不起来游戏业务,原因本质上和谷歌搞不好Stadia、苹果搞不对游戏流媒体业务是相同的。 要想做成一家游戏公司,唯一可能的做法就是拿出成功的游戏作品。作品不但是消费者/开发者信心的支撑,也是团队磨合成功/断奶的标志。没有作品的团队一定是一盘散沙草台班子,花重金堆再多人料物料也没有用,徒增人和人之间的耦合度,提高项目内斗的强度。 反观能够成功出品且持续运营的项目,团队的状态大致是由高度集中到不断解耦的过程,也就是说,在立项时所有成员的意见高度一致,随着开发的进展,开发者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单纯,人和人的依赖度越来越低,单体执行力越来越强。这是万物生长的一种结构/过程,新团队成员的加入也不会增加开发的难度/复杂度,仅会增补执行力。成功项目大多是高度独裁或民主集中制,项目在一开始的聚合状态已经埋下了成功的种子,开枝散叶是自然而然的过程。 不成功的项目则正好相反,像一家被要求两年内盖出摩天大楼的养老院。指导者自己没想好要做什么样的项目(往往有一种无形的压力,要数据、要赚钱、要脸面),试图把各怀异心的一堆老人,一堆本质上想来赚快钱的遗老遗少撮合到一起,最后的结果就是各干(糊弄)各的,无人真正负责。楼盖到一半,明知是危楼,明知商业数据一定很差,但又舍不得沉没成本,总要“封顶了看看数据”。觉得人不行就堆人,觉得人不够就加外包。人堆到一定程度,高耦合度带来的混乱是高层无能力解决的,加人和外包还助长了腐败问题。由于内部关系盘根错节,开除「毒瘤」时小心翼翼,开除人后发现原本不引人瞩目的小枝条升格成了毒瘤。 永远磨合,永远热泪盈眶。 真正热爱游戏的开发者会愿意去字节吗?大抵不会。有能力的人都有情报网,早把各个项目的内部情况摸清楚了,哪个项目养老,哪个认真在做事,哪个部门领导傻逼,门儿清。一些草台班子,偶尔有些急缺钱用的大佬,进去刷两天金币也会被那恶臭给恶心走。大佬可能是缺钱,但不太能容忍养老院,因为那些毒瘤贼人不但不干活,还故意帮倒忙,过两年把茶杯揣兜里,缝合了大佬的履历继续ta的「跳跳乐」之旅。 科技公司总认为自己砸钱招揽顶尖人才就能做成自己的游戏事业部,但事实上磨合的过程之长、磨合难度之大远超想象,以为是元老院,实则养老院。史上有且仅有微软提供了一个切实有效的方法:收购大量成品团队,直接拿出成品游戏,证明自己作为游戏公司的「合法性」。(参见微软收购Bungie 等强力团队后逐步做成了XBox系列,不展开聊了) 【拓展阅读: 这是我总结的微软当前拥有的优秀的游戏团队】 注意,收购和投资、代理运营是完全不同的几件事。收购才意味着科技公司有入游戏行业的「局」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还有别的方法吗?反正我是没见过,哪位了解的,欢迎指教。 当然,本行做游戏的公司,显然比字节等科技公司对游戏行业的了解更深刻,好的团队不是被收购就是被投资后身价倍增,新入局的想在行业内拿下整个团队难如登天,于是只能高薪挖角,最后五湖四海里挖到一些相互之间看不顺眼的所谓大佬。 内斗就不能做游戏了?也不是。凑合着能把项目出了,多少赚了点,说明体制的成功。但体制的成功不代表团队磨合的成功。三年出一次游戏项目,第二个项目再磨合一次,三年之后又三年,只是项目没有作品。对母公司、对团队的忠诚度为0的大佬们,终于刷够金币换副本了。 创建一家游戏公司有显性的、短期的利益和隐性的、长期的利益,这两者往往有所冲突。前者是营收,后者是拥有一个有巨大凝聚力和创作能力的团队。对正经想做游戏的公司来说,后者的利益显然是更大的,这使得正经的游戏公司会长期投入(缓慢培养团队)过短期超额投入(收购靠谱团队)来获得长期利益。这需要决策者有相当程度的预见能力,不过更多还应出于对游戏行业本身的尊重和热爱。 当然,字节对业界也是有很大贡献的:传统游戏大厂里一些工作能力一般般、也不喜欢做游戏、手握不少期权股票的人,被字节的高薪吸引跳了去,为各大厂解决了不少可持续发展问题。新入行的小伙伴,也能拿到字节不少赔付款。总而言之,字节字节,高风亮节。 一个题外话,传统游戏大厂都不是傻子,像网易专门有团队专事挖角,从SEGA 挖走了名越稔洋,从CAPCOM 挖走了小林裕幸。腾讯也知道投资白金、Paradox 之类不那么赚钱的游戏工作室,至少是有世界级的眼光的。字节就还是从传统大厂里挖人,挖的还是各种奇奇奇怪怪怪的人,就……挺old school 的,颇有谷歌遗风。 利益相关:退休游戏从业者,前游戏设计师,前创业者。以上内容主要意于探讨科技公司进军游戏行业的一般性问题,本人对SEGA、CAPCOM 等公司被挖走开发者之类事件深表遗憾。

封面图片

科技股连创新高,科技业却在大幅裁员 大公司称想更加专注

科技股连创新高,科技业却在大幅裁员 大公司称想更加专注 根据跟踪科技行业裁员情况的Layoff .fyi网站的数据,今年1月份以来,已有85家科技公司裁掉了23670名员工。这是自去年3月以来科技行业裁员最多的一个月,当时全行业有近3.8万人被裁。本周科技行业的裁员行动继续,企业应用软件供应商SAP宣布有8000名员工涉及职位变动或裁员,微软削减了游戏部门的1900个职位。此外,高估值的金融科技初创公司Brex宣布裁员20%;eBay也裁掉了1000人,占全职员工总数的9%。eBay首席执行官杰米·伊安农(Jamie Iannone)在一份备忘录中告诉员工,“我们需要更好地规划团队,并提高效率,增加灵活性,以便更快地做出决策。”本月早些时候,谷歌证实将在全公司范围内裁员数百人,亚马逊也宣布裁掉了旗下PrimeVideo、米高梅工作室(MGM Studios)、Twitch和Audible等部门的数百个职位。Unity表示将裁员约25%,而游戏玩家常用的即时通讯服务Discord也裁员17%。本周科技行业将陆续发布财报,届时Alphabet、亚马逊、苹果、Meta和微软都会公布最近一个季度的业绩。去年,为了应对通胀、加息以及经济衰退的担忧,以及市场环境的低迷,各大企业采取了一系列降本措施,投资者对此表示赞赏和认同。虽然当前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企业仍在继续实施节俭举措。去年1月份,整个科技行业开始考虑长达10多年的牛市即将结束,裁员潮随之达到顶峰,当时有277家科技公司裁员近9万人。大多数裁员都发生在2023年第一季度,到当年9月份裁员数量开始逐月下降,年底时又有所回升。随着企业为未来一年做好打算,今年1月份裁员人数再次激增的一个原因是:企业已经知道可以用更少的钱做更多的事。在Meta,用首席执行官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话来说,2023年是“效率年”,公司在裁员2万人的同时股价上涨了近200%。纵观整个科技行业,人工智能成了战斗口号,新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展示了客户服务、预订旅行和营销活动自动化的可能性。“在人工智能中重新定位”人工智能的炒作热潮在许多经济领域让人们担心,随着技术变得越来越智能,对人工的需求正在下降。这种技术的确对劳动力需求产生了直接影响。人工智能的需求如此之大,以至于一些科技公司正在削减部分员工,为开发人工智能产品加大投资力度。科技招聘平台Dice母公司DHI集团首席执行官阿特·泽勒(Art Zeile)表示:“总的来说,不少公司正在减少不成功产品线或部门的员工数量,因为他们希望在人工智能中重新定位。”泽勒还强调,今年1月份看到的裁员人数远低于去年同期,并补充说:“这不是以前那种消息。”公司高管们选择用不同措辞向员工和投资者传达裁员信息。但总的来说,他们想要变得更加专注。微软游戏业务负责人菲尔·斯宾塞(Phil Spencer)表示,微软此次裁员只是更大“执行计划”的一部分,因为三个多月前微软刚刚完成对动视暴雪的收购,这一计划的目的是减少“重叠领域”。SAP则表示,重组团队的目的是加强“对关键战略增长领域的专注度,特别是商业人工智能”。Alphabet首席执行官桑德尔·皮查伊(Sundar Pichai)在一份题为“2024年优先事项和未来一年展望”的备忘录中告诉员工,“我们有雄心勃勃的目标,今年会投资重大优先事项”,“为了有这种投资能力,我们必须做出艰难抉择”。亚马逊Audible部门首席执行官鲍勃·卡里根(Bob Carrigan)则表示,“精简增效”是公司在“可预见未来”中所需要的运营方式。阳狮旗下咨询公司Publicis Sapient首席执行官奈杰尔·瓦兹(Nigel Vaz)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些公司可能正在考虑Meta和Salesforce去年采取大规模成本削减措施后所带来的好处。Salesforce在2023年1月份裁减了约10%的员工,当年公司股价涨幅接近一倍,录得2009年以来的最佳表现。在Meta宣布裁员后,公司股票也随即迎来自2012年Facebook在纳斯达克上市以来的最好一年。瓦兹说:“我认为Meta和Salesforce只是那些需要推一把的公司中的两个典型例子。“当他们得到动力的那一刻,采取激进行动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不止是科技行业裁员并不局限于科技行业。本月早些时候花旗集团表示将裁员10%。上周四,李维斯表示将为执行重组计划在全球范围内裁员至少10%。作为最新一家宣布裁员的媒体公司,派拉蒙首席执行官鲍勃·巴基什(Bob Bakish)周四也表示,公司需要“精简运营,减少支出”。科技行业的公司无论大小、无论业务是消费市场还是企业市场,都在裁员。追踪整个科技行业发展趋势的CompTIA首席研究官蒂姆·赫伯特(Tim Herbert)表示,大型上市公司“高度关注”盈利能力、利润率和成本。但他补充说,美国各地有“数量庞大的”中小型科技公司,在某些情况下,承包商、自由职业者和海外员工受到的冲击尤其严重。然而赫伯特也认同泽勒的观点,他表示目前还没有足够数据让人们对1月份的裁员动作过于恐慌。“这些数据有很多细微差别,所以我们总是要谨慎一点,不要过度解读,”赫伯特说。“我们不想过于纠结于一个月甚至两个月的数据。”尽管投资者将在最新公布的科技企业财报中对企业和消费者支出的近期趋势有更清晰认识,但最新的宏观经济报告有让人乐观的理由。上周四美国商务部公布,去年第四季度美国经济增速快于预期,同期通胀势头有所降温。当季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增长3.3%,高于华尔街2%的普遍预期。第四季度美国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7%,低于上年同期的5.9%。美国通胀水平已从2022年年中的峰值开始回落。市场一直在反弹,因为投资者认为这些关键数据可能导致美联储在2024年降息。此前美联储为应对通胀,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11次上调基准利率。瓦兹表示,许多企业的高管对“通胀实际上开始回落”持乐观态度,同时“许多行业的支出基本上都在回升”。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网易、暴雪官宣“复婚”:谁欢喜,谁忧愁?

网易、暴雪官宣“复婚”:谁欢喜,谁忧愁? 作者|庞瑞锦编辑| 胡展嘉如今靴子终于落地!4月10日,暴雪官方宣布与网易达成协议回归中国市场,网易游戏也发博,称很荣幸能与暴雪娱乐再次携手,将暴雪游戏重新带回国服。玩家们,久等了!合作中提到网易游戏将登陆XBOX平台,魔兽世界发文称,第一款回归的游戏将在夏天与大家重逢,服务器开启时,账号数据被完整保留。暴雪客服中心回应称:亲爱的玩家,欢迎回家。01“离婚”一年后何时复婚一直颇受关注2022年11月16日,动视暴雪旗下公司暴雪娱乐宣布,其与网易公司的现行许可协议将于2023年1月23日到期,届时将暂停在中国大陆的大部分暴雪游戏服务,包括《魔兽世界》《炉石传说》《魔兽争霸III:重生》《守望先锋》《星际争霸》系列《暗黑破坏神III》和《风暴英雄》,而《暗黑破坏神:不朽》的联合开发和发行由两家公司另行签订协议。图:暴雪游戏主要代表产品由此,暴雪和网易的美好姻缘戛然而止。在此后的将近一年间,双方发生了无数的纠葛,但始终备受业界与玩家关注。时隔近一年后,北京时间2023年10月13日晚,随着英国竞争与市场管理局(CMA)官方发布声明,称已批准微软对动视暴雪的修订后的收购交易,紧接着微软正式宣布,已完成对游戏厂商动视暴雪的收购。这起交易价值达到687亿美元的游戏史上最大的收购案由此落下帷幕。与此同时,还有一个令玩家兴奋的消息就是,动视暴雪现任CEO 鲍比·科蒂克在公司官网上发布了一篇文章,透露自己将于2024年1月1日离开动视暴雪,结束自己长达33年的CEO生涯!图:动视暴雪已成为微软游戏部门的重要组成部分2023年12月22日微软确认,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将于北京时间12月29日正式离职。微软并不直接委任继任者,而把动视暴雪高管其中包括暴雪总裁迈克,动视发行总裁罗布·科斯蒂奇,动视暴雪副董事长托马斯·蒂普尔放在微软游戏内容和工作室总裁马特·布蒂领导之下。虽然鲍比·科蒂克的离职日期仅比原计划提前了两天,但也引起了很多魔兽玩家的欢呼雀跃,直呼国服快要回归了,而暴雪总裁迈克·亚巴拉甚至发文庆贺鲍比·科蒂克离职,并称“更加光明”。图:暴雪总裁迈克·亚巴拉甚至发文庆贺鲍比·科蒂克离职,并称“更加光明”2023年12月25日晚间,有媒体爆料网易与暴雪时隔一年后复合的消息。而暴雪与网易复合的这一消息一经发布,便在国内外引起了轩然大波。在国内,经过几轮媒体的热炒后,暴雪游戏国服回归的相关内容刷遍了整个互联网,甚至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一度占据了前4名,热度属实有点夸张,但也说明玩家依然很关心暴雪游戏国服的消息,暴雪游戏对中国玩家依然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图:暴雪游戏国服回归的相关内话题在新浪微博热搜榜上一度占据了前4名同时在消息传出后,网易美股和港股股价也应声上涨,尤其是港股的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游戏公司,仅次于第七大道,原因既有近期监管部门放出的各种正向信号,也有投资者看好网易可能与微软合作,将暴雪游戏带回中国的前景这一因素。图:网易港股股价涨幅遥遥领先于其他游戏公司,仅次于第七大道02暴雪与网易“离婚”谁是“渣男”在暴雪发表声明要与网易分手之后,国内用户在评价这一事件上出奇地一致,都是力挺网易痛骂暴雪的。当然,骂也是一门艺术,只有将骂的对象建构为一个可憎的、能够引发广泛共情的形象时,不满的声音才能持续传播,不满的情绪才能持续高涨。而在暴雪被建构的众多负面形象中,最为出圈的要数“渣男”这一特别的形象。一般意义上的“渣男”是说极度自私、擅长索取、不负责任,以玩弄别人感情为乐的坏男人。我们来看看,暴雪是如何一步一步成长为这样的形象的?暴雪的“渣男”行为是有前车之鉴的。2005年,九城在暴雪手中拿到了《魔兽世界》的代理权后,协议到期时,遭到了暴雪提出苛刻条件,导致九城续约失败,并且因为这件事,九城还以“商业诋毁”和“财产损害”为由将暴雪诉至法院。因此,暴雪上一段和九城的婚姻就是因为钱的问题,而不得不终止的。而这一次呢,据国内多家媒体报道,此次,双方合作终止的主要原因是还是价格没谈妥,针对暴雪方提出的天价条件,网易无法接受,所以不得不离婚。而更让人大跌眼镜的是,另有知情人士透露,除了财务条款之外,两家终止合作的关键症结还在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对中国各地数百万玩家数据的控制”。图:彭博社撰文称暴雪与网易终止合作的关键症结还在于“知识产权的所有权”和“对中国各地数百万玩家数据的控制”就这样,经过了与国内游戏厂商九城与网易的合作终止事件之后,暴雪贪得无厌、自私自利、擅长索取的形象就建立了,“渣男”形象初显。不过商业合作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原则,这本是无可厚非的,因此暴雪的两次在续约问题上的漫天要价也是司空见惯的,但暴雪表现出的“渣男”形象还有来源于其与网易合作期间的不负责任的表现。自2014年《泰坦》项目被宣布关闭以后,暴雪陷入了“灵感枯竭”的泥潭中。长达8年的时间没有推出任何一部新作,只能被动式的炒冷饭,不断对老IP进行翻新。而它后来推出的《魔兽争霸3:重制版》以及《暗黑破坏神2:重制版》都是复刻20年前的经典游戏,但玩家反馈不佳,在国外游戏评分网站上仅收获0.6分和2.9分,离及格线很远。而暴雪缺乏灵感的最大原因,很大程度上是2016年大量暴雪核心人员离开。曾经流行于玩家之间的“暴雪出品,必属精品” 这句话更像一句墓志铭,只能用来纪念曾经那个玩家心目中最优秀的游戏公司。而后来的暴雪更是从游戏神话变成了业内毒瘤,在社交平台和“性骚扰”“歧视女性”划为等号。由此可见,在婚内,暴雪并没有尽到其应有的责任,而是持续摆烂,甚至自暴自弃,从而深化了其“渣男”形象。当然,造成这一切改变的“罪魁祸首”就是如今带着数亿美金套现离开的前动视暴雪CEO鲍比·科蒂克,这也是他的提前离任会让玩家如此欢呼雀跃的根本原因。当然无论恋爱还是婚姻,责任都是相互的,我们来看看网易的表现如何。在2022年11月8日,动视暴雪集团发布Q3财报,在提到和网易的合作关系时,就已经谈到了“可能最终无法达成令双方都满意的结果”。而网易的后续反应则是,在暴雪宣布正式解除协议后,网易迅速做出了回应,强调,将尽最大可能和动视暴雪公司协商,以最大程度保障中国玩家利益。针对玩家关心的退费、游戏数据、虚拟财产、游戏权利等相关问题,进行了说明。图:网易暴雪游戏客服团队发布《网之易关于暴雪游戏产品运营到期开放退款的说明》图:网易发布的暴雪游戏相关的“可退款商品”的具体范围及退款标准在随后11月17日晚间的财报电话会议上,网易CEO丁磊直言:“我们非常希望能继续代理暴雪游戏,为此付出非常多努力,但谈判难度远超预期。对关键核心条款,包括长远运营、玩家权益等都是暴雪提出的,这些条款也是我们不能接受的。我们会服务到最后一刻,保证玩家的信息安全和消费者权益。”由此,网易的诚挚与暴雪的冷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暴雪率先放弃履约、想要离婚的形象和网易竭力挽回婚姻、诚挚负责的形象就此建立,暴雪便沦为了玩弄情感的“渣男”。俗语常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暴雪在中国市场耕耘了这么多年,显然没有把中国文化与处事...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