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兔快递正式加入阿里阵营】从去年12月全资控股百世后,极兔成功打入阿里的菜鸟物流体系。来自一些淘宝买家反映,目前已有不少订单是

【极兔快递正式加入阿里阵营】从去年12月全资控股百世后,极兔成功打入阿里的菜鸟物流体系。来自一些淘宝买家反映,目前已有不少订单是通过极兔快递运送。一位从业者表示,自极兔收购百世后,粤东当地从1月22号开始不再派送百世包裹,由极兔速递取代,“整合起来末端网点比较密集了,已经没有百世这个品牌。”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极兔吃下百世中国快递业务,11亿美元值不值?

极兔吃下百世中国快递业务,11亿美元值不值?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9日晚间,百世集团(NYSE:BEST)发布公告称,将以11亿美元(约合68亿人民币)的价格,向极兔速递出售中国区快递业务,交易预计在2022年第一季度完成。 当晚美股开盘前,百世 集团总市值仅为8.2亿美元。 极兔 收购百世后,占有的市场份额超过15%,意味着此次收购无法走简易案件程序申报,将拉长收购时间。 ()

封面图片

【抖音电商“送快递”,抄菜鸟or学京东?】如果考虑到近期市场中疯传“字节跳动已完成对极兔快递的投资”的消息,以及平台联合快递

【抖音电商“送快递”,抄菜鸟or学京东?】如果考虑到近期市场中疯传“字节跳动已完成对极兔快递的投资”的消息,以及抖音平台联合快递公司推出的整合型“音尊达”服务,抖音电商物流更着有往菜鸟网络模式上靠的趋势。 #抽屉IT

封面图片

快递巨头极兔股价跌25% 公司否认“挺梅西怼网友”

快递巨头极兔股价跌25% 公司否认“挺梅西怼网友” 香港上市的千亿级快递巨头极兔速递股价星期五(2月16日)一度暴跌近26%。据报道,针对网民要求换掉代言人阿根廷球星梅西的留言,昵称为“极兔速递”的账号此前在社交平台回应称“极兔不缺资源”。极兔速递随后在该平台的官方账号“兔兔快递员”澄清说:“信息发布者并非企业官方账号,不代表公司立场,公司会继续努力,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综合中国证券报和南方都市报报道,快递巨头极兔速递星期五早盘突然狂跌,最大跌幅一度近26%。 报道指出,该股杀跌的原因与梅西风波有关。此前,有网民在股吧留言称,极兔不换梅西,我就换极兔。随后,某社交短视频平台昵称为“极兔速递”的账号,针对网民要求换掉代言人梅西的留言,回应称“极兔不缺资源”。 极兔速递相关负责人对此回应说,涉事账号使用了“极兔速递”的昵称,头像也使用了官方图片。公司正在对冒充官号者和造谣者进行报警处理。 该负责人说,目前一直在私信对方,但并未收到回复,事件发酵之后,对方修改了昵称和头像。“我们官方已经作了回应,针对依旧在造谣的账号,我们正在搜集证据,决定用法律武器解决。”此外,该负责人还表示,“关于代言人梅西合约这一块的内容,我们不方便透露”。 资料显示,2022年11月,极兔速递宣布,梅西正式成为其全球品牌代言人,这是国内快递企业首次签约足球巨星代言。当时,梅西本人还录制了一则短视频,称“接下来,我们将携手并进,为大家传递更多惊喜”。 极兔速递创立于2015年,快递网络主要以东南亚市场为主,2020年初正式进入中国市场。2021年收购百世快递之后,极兔又将目标转向全球市场。 迈阿密国际2月4日在香港大球场与中国香港队进行友谊赛,备受球迷瞩目的梅西并未登场,并于赛后拒绝领奖发言,引发大批球迷不满,也在互联网上引发多轮舆情。 2024年2月16日 2:35 PM

封面图片

极兔速递集装袋重金属超标被约谈 官方回应将全面梳理排查

极兔速递集装袋重金属超标被约谈 官方回应将全面梳理排查 据悉,“集装袋”主要用于网点和集运中心之间以及各个集运中心之间,末端消费者一般不会接触到。集装袋的作用是把网点收进来的包裹放到大的集装袋中,一起拉到集运中心,拆开后上流水线分拣。据国家邮政局网站,近日,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就连续使用抽检不合格集装袋问题,对极兔速递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极兔速递)进行行政约谈。约谈指出,在国家邮政局组织快递包装检查和产品质量抽检工作中,2021年山西、四川,2022年天津、内蒙古、山东、青海等6省(区、市)极兔速递使用的集装袋分别检测出重金属超标。极兔速递作为总部企业,存在履行快件包装统一管理责任不到位的问题。快科技了解到,据国家邮政局2020年发布的《快递包装绿色产品评价技术要求》(以下简称《要求》)显示,集装袋主要由天然、化学纤维编织而成,其他纺织纤维类集装、袋的评价指标要求应符合GB/T 35611 绿色产品评价 纺织产品的规定。其中集装袋的重金属检测方面,需要满足铅(Pb)≤10mg/kg;汞(Hg)不得检出;镉(Cd)≤5mg/kg;铬(Cr)≤50mg/kg。评价办法是对申请企业提供的检测报告进行审查或抽样检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近日,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

近日,浙江省政府第7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了《浙江省快递业促进条例(草案)》。《草案》规定,快递经营者不得以低于成本的价格提供快递服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不得利用技术等手段阻断快递经营者正常服务;平台型快递经营者不得禁止或者附加不合理条件限制其他快递经营者进入。 此外,《草案》明确将快件投递到智能信包箱等末端服务设施的,应当征得收件人同意,并及时告知投递情况及收费标准;规定快递经营者因从业人员过错给其造成损失要求其赔偿的,应当提前告知并说明理由;规定快递经营者应当建立并执行实名收寄、收寄验视、安全检查制度,对电子运单中的个人信息作匿名化处理。 本月初,义乌邮政管理局对极兔、百世快递下发了警示函,直指其“低价倾销”行为,随后当地网点被停业整顿。有媒体报道称,上述两家快递今年每件价格均在1元左右,低于行业公认的每票1.4元的成本价。整顿后每单价格涨到1.5元、1.6元,价格没优势,服务跟不上,不少仓库已经不用了。 (浙江新闻)

封面图片

你的隐私,在菜鸟驿站“裸奔”

你的隐私,在菜鸟驿站“裸奔” 在相关话题下,不乏此类用户发出的疑问:“为什么会寄到几年前的住址去?”“明明没买过什么东西,问过亲朋好友也没被准备什么‘惊喜’,更没有在某个渠道抽过奖”“宣传单上还有二维码,该不会是什么新型诈骗手段吧”“真的很吓人啊,问了物流客服都查不到发货人的信息”……更关键的是,这些用户的真实地址、电话和名字信息,为什么会被“寄件人们”如此了如指掌?驿站已成信息暴露“重灾区”此前,郁琦从没在意过快递会让个人信息泄露的问题,直到她在某天也收到了一个陌生的包裹,“我很确定自己没有买过任何东西,没参与过任何抽奖活动,也不可能有认识的人会把一瓶洗发水寄到我的单位。”与很多有着类似经历的人一样,郁琦也怀疑是因为自己填写的快递信息暴露了个人信息,“不然真的解释不了,为什么会有外地的陌生人这么清楚我的信息。”因为平时在办公室收发的都是有业务往来的包裹,郁琦填写的办公室个人地址信息比在家购物时更加真实,“同事们很多都这样,不然快递员上来送快递的时候,直接大声喊网名也太社死了。”在收到陌生包裹的第一时间郁琦就查看了寄件人,快递单信息显示这是一个来自外地发货仓的包裹,“当时也没想过要去查一下到底是谁发过来的,毕竟也不是什么特别贵重的东西,要是寄错了的话肯定会有人联系我退回去,不过后续确实没有人联系过我,来历不明的洗发水我也不敢用,就这么一直放在那里没有动过了。”郁琦的同事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经历,“我是知道有这个包裹的,当时我给对方的收件信息只留了姓氏,但是等我收到包裹的时候,才看到不知道谁还把我全名写在快递单上了,当时我简直气得两眼一黑。”原本隐藏的真实信息被专门用笔标出通过该同事提供的快递外包装,可以看到在这个发自中国邮政EMS包裹的快递单上,有人专门用笔写下了办公室的房号和她的全名,“字写得特别大,这是生怕别人看不到我的个人信息是吧?”在这之后,郁琦就又专门留意着看快递包裹上的显示信息,尤其是收取寄到家的快递时,“现在很多驿站都设置了拆快递的地方,还专门给大家准备了垃圾桶,如果你稍微翻找一下那些废弃的快递包装,你就能看到这个快递点周边一些住户的个人信息几乎都是裸着的。”为了验证郁琦的说法,锌刻度走访了重庆主城多家快递驿站,通过随机抽查货架上的快递包裹发现,中国邮政、中通快递、极兔快递、圆通快递、申通快递、韵达快递等多家主流快递公司,确实都存在将用户的个人信息直接暴露在外的情况。货架上的快递包裹中不少都显示着完整的个人信息而有调查显示,通过快递单上显示的姓名、手机号、地址,基本可以还原出90%的个人信息。尤其是通过手机号,更有可能查到该用户绑定的微信、支付宝等社交网站账号,了解到其兴趣爱好、最近关注等。快递信息泄露到底是谁的“锅”?其实在众多“收到莫名其妙的快递”的案例背后,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保护个人隐私的责任到底应归于用户还是快递公司、亦或者是购物平台或者众多商家。尽管快递个人信息暴露的问题已经被讨论了这么多年,甚至在不少用户口中还形成了一个较为常态化的认知:“快递肯定会泄露你的个人信息啊,这个得你自己注意一下,丢快递外包装之前先用隐形贴、酒精什么的把热敏纸处理一下。”在今年两会期间,多位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围绕邮政、快递、物流给出了自己的意见建议。其中,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台联会长、成都市政协文化和文史资料委员会主任潘裕萍就在调研中发现,由于快递行业在这方面管理不规范,对客户个人隐私保护意识不强,过于注重派件效率而忽视技术投入等问题,致使快递行业存在泄露公民个人信息的极大风险,“部分快递公司存在没有个人信息安全培训记录、没有定期销毁快递运单的记录台账、没有与快递员签订保密协议等问题;多个经营网点门前堆放大量快递,且无专人看管,有人随意翻看快递面单时也不制止。”因此,潘裕萍建议,政府和行业协积极推广隐私面单技术,同时促进电商平台与寄递企业、寄递企业与驿站之间通过信息系统对接获取联系方式,以保障包裹顺利派送以及后续服务,平衡效率与个人信息保护之间的关系。锌刻度在走访驿站时,的确看到也有不少快递包裹上带有“隐私号码”“虚拟号码”这样的黑底标识,在这一类包裹订单上,只会留下姓名首位和号码末尾四位数的等关键信息,但家庭住址依然会显示出完整信息。而锌刻度通过搜索各个快递公司的小程序,发现一些快递企业其实在用户填写寄件订单时会默认勾选信息保护相关功能,如圆通快递的“号码保护功能”显示,“隐藏收寄件人真实电话号码,纸质面单上对收寄双方电话进行隐藏处理”,德邦快递的“收寄件信息加密”功能显示,“纸质单和德邦自助查单渠道(APP、小程序等)均会对收寄双方姓名、电话、地址进行隐藏处理”,菜鸟裹裹的平台保障包含的“隐私保护”显示,“寄收双方手机号、寄件人地址可隐藏”。部分快递公司、电商平台提供的隐私保护功能甚至淘宝、抖音等主流电商平台,也会在用户购物时的下单界面默认勾选“号码保护”功能,即“隐藏收件人真实手机号、保护隐私”。但就前文中提及的实际执行层面的结果来看,似乎中间仍有不足之处。普及隐私面单有多难?2023年2月,《快递电子运单》国家标准正式实施,要求快递企业、电商经营主体等采取措施,不得显示完整的个人信息,推荐对个人信息进行全加密处理。其中包括:快递企业、电子商务经营主体等应采取措施,避免在电子运单上显示完整的收寄件人个人信息。收寄件人姓名应隐藏1个汉字以上,联系电话应隐藏6位以上,地址应隐藏单元户室号等。如果能将这样的隐私面单推广到位,的确是一项有效防止个人信息泄露的举措,但问题是,新国标是非强制性标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个人信息在垃圾桶里“裸奔”一方面,新国标未强制要求商家、快递企业等使用隐私面单,且快递企业和商家提供的加密服务缺乏统一标准,如有些快递企业有默认号码保护功能,有些快递企业将该功能放在二三级页面,甚至还有些快递企业干脆不提供相关功能,这些都会导致用户容易漏选或者忽视该项服务。另一方面,隐私面单的虚拟号码或隐藏号码在应用时会给快递流通环节带来一些不便,相较于以往将用户真实信息一目了然的快递单,隐私面单在投递过程中必须使用扫码枪扫描获取具体信息后才能进行投递,此外,虚拟号码的使用常常会出现被消费者屏蔽而联系不上收件人的情况,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配送效率,甚至于很多社区物业、超市等代收网点,没有自动信息分拣功能,无法对隐私面单的快递进行分类存放。国家邮政局市场监管司副司长夏新东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目前隐私运单推进的盲区和堵点包括:“个别企业存在畏难情绪和观望心态与非强制性标准有关、一些环节末端派送便捷性受到影响、上下游信息壁垒尚未完全打通、技术支撑有待进一步完善、运营成本一定程度增加等。”从个人信息无遮挡到快递数据可加密,快递订单的迭代与进化,承载的是公众对快递行业更高的要求和期许。希望这一天能在消费者的督促声中,尽快到来。(注:文中相关快递包裹的打码部分...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