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蟑螂变成「赛博格」,未来人类可能靠它拯救】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远程无线控制蟑螂的系统。研究团

【把蟑螂变成「赛博格」,未来人类可能靠它拯救】由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远程无线控制蟑螂的系统。研究团队指出,有朝一日,这些蟑螂可以用来监测环境或灾后搜索救援,抵达人类难以触及的地方。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日本研究员发现蚊子对血液成分作出反应而停止吸血

日本研究员发现蚊子对血液成分作出反应而停止吸血 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佐久间知佐子等人研究发现,当蚊子吸食人类和其他动物的血液时,会对一种由血液成分形成的物质作出反应,从而停止吸血。研究团队认为动物血液中存在可阻止蚊子吸血的物质,使用分布在热带地区等的埃及伊蚊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蚊子因对血液凝固时产生的一种物质“纤维蛋白肽A (FPA)”作出反应而停止了吸血。如果能够弄清蚊子对这种物质做出反应的详细原理,将有助于开发出阻止其吸血行为的方法。

封面图片

GPT-4、Llama 2比人类更懂“人类心理”?最新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GPT-4、Llama 2比人类更懂“人类心理”?最新研究登上Nature子刊 这些发现不仅表明大型语言模型(LLMs)展示出了与人类心理推理输出一致的行为,而且还突出了系统测试的重要性,从而确保在人类智能和人工智能之间进行非表面的比较。相关研究论文以“Testing theory of mind in large language models and humans”为题,已发表在 Nature 子刊 Nature Human Behaviour 上。GPT 更懂“误导”,Llama 2 更懂“礼貌”心智理论,是一个心理学术语,是一种能够理解自己以及周围人类的心理状态的能力,这些心理状态包括情绪、信仰、意图、欲望、假装等,自闭症通常被认为是患者缺乏这一能力所导致的。以往,心智理论这一能力被认为是人类特有的。但除了人类之外,包括多种灵长类动物,如黑猩猩,以及大象、海豚、马、猫、狗等,都被认为可能具备简单的心智理论能力,目前仍有争议。最近,诸如 ChatGPT 这样的大型语言模型(LLMs)的快速发展引发了一场激烈的争论,即这些模型在心智理论任务中表现出的行为是否与人类行为一致。在这项工作中,来自德国汉堡-埃彭多夫大学医学中心的研究团队及其合作者,反复测试了两个系列的 LLMs(GPT 和 Llama 2)的不同心智理论能力,并将它们的表现与 1907 名人类参与者进行比较。他们发现,GPT 模型在识别间接要求、错误想法和误导三方面的表现,可以达到甚至超越人类的平均水平,而 Llama 2 的表现还不如人类。图|人类(紫色)、GPT-4(深蓝色)、GPT-3.5(浅蓝色)和 LLaMA2-70B(绿色)在心智理论测试中的表现。在识别失礼方面,Llama 2 要强于人类,但 GPT 表现不佳。研究团队认为,Llama 2 表现好是因为回答的偏见程度较低,而不是因为真的对失礼敏感,GPT 表现较差其实是因为对坚持结论的超保守态度,而不是因为推理错误。AI 的心智理论已达人类水平?在论文的讨论部分,研究团队对 GPT 模型在识别不当言论任务中的表现进行了深入分析,实验结果支持了 GPT 模型在识别不当言论方面存在过度保守的假设,而不是推理能力差。当问题以可能性的形式提出时,GPT 模型能够正确识别并选择最可能的解释。同时,他们也通过后续实验揭示了 LLaMA2-70B 的优越性可能是由于其对无知的偏见,而不是真正的推理能力。此外,他们还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包括进一步探索 GPT 模型在实时人机交互中的表现,以及这些模型的决策行为如何影响人类的社会认知。他们提醒道,尽管 LLM 在心智理论任务上的表现堪比人类,但并不意味着它们具有人类般的能力,也代表它们能掌握心智理论。尽管如此,他们也表示,这些结果是未来研究的重要基础,并建议进一步研究 LLM 在心理推断上的表现会如何影响个体在人机交互中的认知。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新研究为了解统治东中欧的古代阿瓦尔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新研究为了解统治东中欧的古代阿瓦尔社会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 匈牙利 Rákóczifalva 遗址的马葬(公元 8 世纪)。该男性英年早逝,属于血统 4 的第二代,是该亲属单位创始人的儿子之一。资料来源:匈牙利布达佩斯 Eötvös Loránd 大学博物馆考古科学研究所。学者们从阿瓦尔人的葬礼习俗以及他们邻居的书面报告中,重建了他们的一些社会习俗和生活方式。然而现在,考古遗传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了解 1000 多年前的阿瓦尔人社区。我们现在可以分析六至十等亲缘关系。通过将新生成的古代DNA数据与考古学、人类学和历史学的补充信息相结合,由欧洲研究理事会(ERC)资助的多学科协同资助研究项目"历史基因"(HistoGenes)的一个研究小组开辟了新的途径,进一步了解远古时期的亲属关系模式、社会实践和人口发展。团队成员包括来自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的研究人员,以及匈牙利、奥地利和美国的研究小组。在合作中,他们采用了所有可用的方法,包括最先进的基因和生物信息工具,从而树立了新的标准。关于阿瓦尔人的历史知识是由他们的敌人(主要是拜占庭人和法兰克人)传给我们的,因此我们缺乏关于他们部族内部组织的信息。妇女在历史资料中的代表性尤其不足,只有三处偶然提及,因此对她们的生活几乎一无所知。我们知道有些部族是从东亚和庞迪草原来到欧洲的,但阿瓦尔社会在多大程度上保留了草原传统?来自东方的新移民群体是如何与欧洲新家园的居民相互交流的?从根本上说,在离开草原、放弃游牧生活方式之后,他们的生活方式在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匈牙利 Rákóczifalva 挖掘出的金俑。这是使用金属探测器在阿瓦尔墓地(公元 7 世纪)发现的。资料来源:匈牙利布达佩斯罗兰大学考古科学研究所博物馆这项研究是欧洲研究理事会协同资助项目 HistoGenes(编号:856453)的一部分。856453)的一部分,由遗传学家、考古学家、人类学家和历史学家组成的多学科研究小组进行,其中包括来自德国莱比锡马克斯-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罗兰大学考古科学研究所和生物人类学系(ELTE)的研究人员、考古基因组学研究所、匈牙利布达佩斯 HUN-REN 人文研究中心、德国曼海姆 Curt Engelhorn 考古计量中心、奥地利维也纳大学奥地利历史研究所、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等。与古代 DNA 研究中的常见做法相反,研究小组的目标是研究整个族群,因此重点从四个完全发掘的阿瓦尔时期墓地中采集了所有可用的人类遗骸样本。得益于出色的古代 DNA 保存,他们得以对总共 424 人进行分析,发现约 300 人有近亲(一级和二级)埋葬在同一墓地。因此,他们得以重建多个庞大的血统,其中最大的血统有九代之深,时间跨度约 250 年。研究人员能够确定实行严格父系血统制度的社区,在这种制度下,父系制(男性婚后留在社区)和女性外婚制(女性婚后搬到伴侣的社区)是常态。社区以当地的一个主要父系为中心,通过系统的女性外婚习俗相互联系。该研究的资深作者祖扎娜-霍夫曼诺娃(Zuzana Hofmanová)说:"在某种程度上,这种模式显示了女性在促进这个社会的凝聚力方面所起的作用,正是女性的作用将各个社区联系在一起"。多个生殖伴侣很常见。几个独立的案例表明,这些社区实行所谓的娶寡嫂制。这种做法是指有血缘关系的男性(兄弟姐妹或父子)与同一女性生育后代。2006 年,Eötvös Loránd 大学在匈牙利 Rákóczifalva 的阿瓦尔时期(公元 6-9 世纪)墓地进行的发掘工作。资料来源:考古科学研究所,罗兰大学博物馆该研究的第一作者 Guido Alberto Gnecchi-Ruscone 补充说:"这些做法以及没有近亲结婚的情况表明,这个社会对其祖先保持着详细的记忆,并知道谁是其世代相传的血亲。"这些社会实践与历史资料和人类学研究中有关欧亚草原社会的证据相吻合。由于广泛的血统和全墓地数据提供了高分辨率,研究人员还能够在所分析的一个遗址中发现明显的时间过渡。从一个父系到另一个父系的转变以及远亲关系模式(遗传亲缘关系网络,即 IBD 网络)的变化都揭示了这一点。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 Zsófia Rácz 说:"这种族群的更替既反映了我们在该遗址内发现的考古和饮食方面的转变,也反映了整个喀尔巴阡山盆地发生的大规模考古转变。"这种变化可能与该地区的政治变化有关,但并没有伴随着祖先的变化,因此,如果不对整个族群进行研究,这种变化是不可见的。这一发现凸显了祖先层面的遗传连续性如何仍能掩盖整个族群的更替,并对今后比较遗传祖先和考古转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唯一一位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展研究的外国科学家丹妮尔·安德森近日第一次分享了她在病毒研究所的BSL-4(即P4)实验室工作的

唯一一位曾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开展研究的外国科学家丹妮尔·安德森近日第一次分享了她在武汉病毒研究所的BSL-4(即P4)实验室工作的细节。安德森是一名研究蝙蝠传播病毒的专家,在武汉出现首个新型肺炎病例的几周前,她就在那里工作。 现在就职于墨尔本彼得·多尔蒂感染与免疫研究所的安德森,从2016年开始与武汉的研究人员合作,当时她是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生物安全实验室的科学主任。她的研究聚焦于为什么像埃博拉和尼帕这样的致命病毒不会在蝙蝠身上引起疾病。这对武汉病毒所正在进行的研究是一个补充,武汉病毒所为她提供了资金鼓励国际合作。 安德森说,“这并不是说它(武汉病毒所BSL-4实验室)很无聊,而只是说它是一个常规实验室,与任何所有高防护实验室的工作方式一样。人们现在所说的并不是事实”。在专家们认为新型冠状病毒已开始传播的时候,安德森就在武汉。在2019年末一段时间里天天报到,使得她密切接触了在武汉病毒研究所工作的许多其他人。作为唯一的外国人,安德森很显眼,她说那里的其他研究人员很照顾她。“我们一起去吃饭,我们在实验室外面见过面”。 该实验室于2018年正式开始运转,从在那之前的第一次探访开始,安德森就对这个实验室印象深刻。这座地堡式混凝土建筑具有最高的生物安全等级,那里的空气、水和废物在过滤和消毒后才能排出。安德森说,该实验室对控制正在研究的病原体有严格的章程和要求,研究人员接受了45小时的培训才能获得在实验室独立工作的资格。进出实验室步骤严密。出去尤其复杂,既需要进行化学淋浴也需要进行个人淋浴。这些规定在P4实验室中是强制性的,不过安德森指出了与她工作过的欧洲、新加坡和澳大利亚的类似场所的区别。武汉实验室使用一种定制的方法每天制造和监测消毒剂。这是一个让安德森受到启发并在她自己实验室中也引入的系统。她通过耳机与实验室指挥中心的同事保持联系,以保证持续沟通和安全警惕这些步骤旨在确保一切正常。 此前《华尔街日报》披露的一份报告称,该实验室的三名研究人员于2019年11月入院,伴有类似流感的症状。不过安德森说,2019年底前,她在武汉研究所认识的人里没有谁生病。此外,该实验室有一个程序可以报告与所处理病原体相应的症状。她说,“如果有人病了,我想我会生病,但我没有。在接种疫苗之前,我在新加坡接受了新型冠状病毒检测,结果是从未感染过”。不仅如此,安德森在武汉的许多合作者也在12月底去了新加坡,参加一个尼帕病毒会议。她说,当时没有任何有关某种疾病席卷了实验室的传闻。“没有风言风语,科学家们是很八卦和感兴趣的。就我看来,当时并没有什么会让你觉得这里发生了一些事的异样”。 不过安德森也表示,这并不是说病毒不可能是从那泄漏的。她说,非典病毒(SARS)后来就曾几次“跑出”安全设施。如果说有证据表明这种事故产生了新型肺炎,那么她“可以预见可能发生什么事…我没有幼稚到会说出绝对没有这种可能性的话来”。然而,她仍然认为该病毒最可能来自大自然。鉴于研究人员花了近十年的时间才确定SARS病原体来自自然界的何处,安德森说,尚未发现造成了这次疫情的“证据确凿的”蝙蝠也不足为奇。 安德森说她不知道每个人在2019年底时都在做什么,因为武汉病毒研究所太大了。安德森相信没有病毒是被故意制造出来感染人并故意释放出来的。安德森称,理论上,在实验室里研究一种功能获得技术的科学家有可能不知不觉地被感染了,然后无意中感染了社区中的其他人。但没有证据表明这种情况发生了,安德森认为这种可能性微乎其微。获得以这种方式创造一种病毒的授权通常需要层层审批,并且这种工作受到了严格的限制。安德森说,就算这种功能获得研究工作获得了批准,实现也是很难的。该技术被称为反向遗传学。 安德森在新加坡的实验室是率先从中国境外新型肺炎患者中分离出新型冠状病毒然后进行培养的实验室之一。就算是对于一个习惯于研究冠状病毒、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包括它目标受体蛋白的团队来说,新型冠状病毒也是复杂而具有挑战性的。她说,试图制造一种新病毒的人不会知道这些关键的东西。而且研究人员研究的材料病毒的基本组成部分和基因指纹,最初并不具有传染性,因此需要大量培养才能感染人类。 不过,安德森确实认为需要展开调查、一劳永逸地解决该病毒的来源问题。 (彭博社)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一个太阳黑子上方发现了类似地球极光的无线电辐射

科学家在一个太阳黑子上方发现了类似地球极光的无线电辐射 科学家在一个太阳黑子上方发现了类似地球极光的无线电辐射。图中粉色-紫色条纹代表无线电辐射,粉色代表频率较高的无线电信号,距离太阳黑子较近;紫色代表频率较低的无线电信号。细线代表太阳黑子上方的磁场线。太阳黑子是太阳底部的黑暗区域。资料来源:Sijie Yu这种射电暴以前只在行星和其他恒星上观测到过,而在太阳黑子太阳上一个相对凉爽、黑暗、磁性活跃的区域上方约 25,000 英里(40,000 公里)处被探测到。位于纽瓦克的新泽西理工学院的余思杰(Sijie Yu)说:"这种太阳黑子射电发射是首次探测到,"他是2024年1月出版的《自然-天文学》(Nature Astronomy)上一篇报道这一发现的论文的第一作者。这项研究于 2023 年 11 月首次在线发表。这一发现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自己的恒星,以及产生类似射电辐射的遥远恒星的行为。洞察太阳和恒星现象太阳经常发射持续几分钟或几小时的短射电暴。但 Yu 的团队利用新墨西哥州的 Karl G. Jansky 超大阵列探测到的射电暴却持续了一个多星期。这些太阳黑子射电暴还具有其他特征例如它们的光谱(或不同波长的强度)和偏振(无线电波的角度或方向)更像是地球极区和其他有极光的行星产生的无线电辐射。在这张美国宇航局太阳动力学天文台于2016年4月11日拍摄的太阳图像中,科学家们在左上方看到的大黑子上方探测到了类似极光的射电爆发。图片来源:NASA/太阳动力学天文台在地球(以及木星和土星等其他行星)上,当太阳粒子被行星磁场卷入,并被拉向磁场线汇聚的两极时,极光就会在夜空中闪烁。当它们向极地加速时,这些粒子会产生频率约为几百千赫兹的强烈无线电辐射,然后撞击大气层中的原子,使它们发出极光。Yu 团队的分析表明,太阳黑子上方的射电暴很可能是以类似的方式产生的当高能电子被太阳黑子上方的汇聚磁场困住并加速时。但与地球极光不同的是,太阳黑子产生的射电暴频率要高得多从数十万千赫兹到大约一百万千赫兹。这是太阳黑子磁场比地球磁场强数千倍的直接结果。扩大对恒星活动的了解此前在某些类型的低质量恒星上也观测到过类似的射电辐射。这一发现提供了一种可能性,即除了之前提出的极区极光之外,类似极光的射电辐射可能来自这些恒星上的大光斑(称为"星斑")。"这一发现令我们兴奋不已,因为它挑战了太阳射电现象的现有概念,为探索太阳和遥远恒星系统中的磁活动开辟了新途径。NASA不断壮大的太阳物理学舰队非常适合继续调查这些射电暴的源区,"NASA戈达德太空飞行中心的太阳物理学家和太阳射电研究员Natchimuthuk Gopalswamy说。"例如,太阳动力学天文台持续监测太阳的活跃区域,这些区域很可能会产生这种现象"。与此同时,Yu 的研究小组计划重新研究其他太阳射电暴,看看是否有与他们发现的极光样射电暴类似的太阳射电暴。他说:"我们的目标是确定以前记录的一些太阳射电暴是否可能是这种新发现的发射的实例。"编译自: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15年加拿大的团队做了一个搭车机器人hitch hiking robot,通过可爱又古怪的魅力搭乘人类的交通工具在北美到处旅行,

15年加拿大的团队做了一个搭车机器人hitch hiking robot,通过可爱又古怪的魅力搭乘人类的交通工具在北美到处旅行,每到一个地方还会自己发推特。后来BOT在费城旅行时肉身遭到了破坏,不复存在。尽管如此,这个通过机器人激发人类互动的故事依然不失可爱。研究团队为这类机器人取名为social robot,现在在推上还可以看到hitchBOT的赛博日记。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