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算力顶流Thor来了,特斯拉、通用却自研芯片】此前,英伟达曾发布自动驾驶芯片Altan,预定2024年上市。在推出Tho

【英伟达算力顶流Thor来了,特斯拉、通用却自研芯片】此前,英伟达曾发布自动驾驶芯片Altan,预定2024年上市。在推出Thor之后,Altan将被替代,不再上市。//@不是郑小康 :英伟达是第三方芯片的最佳选择,唯一的问题就是价格让人面部表情扭曲。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英伟达再秀自动驾驶肌肉:拿下比亚迪、Orin提前量产】英伟达还推出了基于Atlan芯片的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DRIVE Hype

【英伟达再秀自动驾驶肌肉:拿下比亚迪、Orin提前量产】英伟达还推出了基于Atlan芯片的新一代自动驾驶平台DRIVE Hyperion 9,并计划于2026年量产。目前,已有超过25家车企及自动驾驶公司选择了英伟达。这些合作伙伴将在未来6年内,贡献超过110亿美元的营收。 #抽屉IT

封面图片

黄仁勋官宣: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

黄仁勋官宣: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 英伟达CEO黄仁勋发表GTC 2024的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黄仁勋在演讲中宣布,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公司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一财) 来源:雪球7X24快讯

封面图片

黄仁勋: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新一代智能汽车芯片

黄仁勋:比亚迪将采用英伟达新一代智能汽车芯片 英伟达将扩大与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其中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将采用这家美国芯片巨头开发的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Thor。 综合彭博社和第一财经报道,英伟达CEO黄仁勋星期一(3月18日)在芯片制造商开发者大会(GTC 2024)上发表主题演讲《见证AI的变革时刻》时,宣布上述消息。 黄仁勋说,比亚迪此举将能提高自动驾驶和其他数字功能的水平。 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夏皮罗(Danny Shapiro)在电话会议上说,比亚迪还将利用英伟达的技术来简化工厂和供应链,以及开发虚拟展厅。 在会议上,英伟达还宣布扩大与几家中国汽车制造商的合作,包括小鹏和广汽埃安旗下的Hyper品牌。吉利旗下的极氪汽车和理想汽车此前已宣布,将使用英伟达的Drive Thor技术。 夏皮罗说:“中国有大量的汽车制造商。他们有很多激励创新的措施,也有很多有利于提高自动驾驶水平的监管。” 从比亚迪到蔚来汽车等新秀,一直以来都依赖英伟达的处理器来协调其超联网汽车的功能。这些中国电动车企正竞相制造自动驾驶汽车和AI增强信息娱乐技术,以在全球市场上竞争。 目前,蔚来、小鹏、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车企的新车均已采用英伟达Orin X芯片,这款芯片单颗算力为254TOPS(处理器运算能力单位),已是量产车中算力最高的芯片,而英伟达2022年发布的Thor算力还比Orin高出八倍。 不过,彭博社上星期五(3月15日)报道,中国政府据报已要求比亚迪等电动车企大幅采购国内汽车芯片,尽可能避免使用外国芯片,以减少对西方依赖、并提振国内半导体产业。 2024年3月19日 8:37 AM

封面图片

英伟达黄仁勋: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与三家中国车企达成合作

英伟达黄仁勋:下一代智能汽车芯片与三家中国车企达成合作 美国时间3月18日下午,英伟达2024GTC大会在加州圣何塞中心盛大开幕。在发布会上,黄仁勋宣布,英伟达下一代汽车智能芯片DRIVE Thor专为Transformer引擎设计,并将被比亚迪采用。此外,广汽埃安旗下的昊铂品牌也宣布,下一代L4级自动驾驶汽车将采用DRIVE Thor芯片,并计划于2025年开始量产。昊铂与英伟达将在高性能计算、智能驾驶技术和深度学习领域展开合作。(第一财经) 来源:雪球7X24资讯

封面图片

英伟达扩大与中国车企合作 为比亚迪提供下一代车载芯片

英伟达扩大与中国车企合作 为比亚迪提供下一代车载芯片 英伟达周一在加州圣何塞举办GTC开发者大会。在此次大会上,多家汽车制造商和自动驾驶卡车开发商宣布扩大与英伟达的合作,其中包括中国车企比亚迪、小鹏汽车、广汽埃安旗下Hyper品牌。吉利旗下极氪汽车、理想汽车此前已表示,他们将使用英伟达的下一代车载芯片技术Drive Thor。英伟达称,比亚迪将使用Drive Thor技术,以实现更高水平的自动驾驶和其他数字功能。英伟达汽车业务副总裁丹尼·夏皮罗(Danny Shapiro)在电话会议上表示,比亚迪还将利用英伟达的技术来简化工厂和供应链,开发虚拟展厅。“Drive Thor将于明年登陆比亚迪汽车。”夏皮罗表示。随着中国汽车品牌寻求利用先进技术弥补目前在全球品牌认知度方面的不足,他们正加码与英伟达的合作。比亚迪及其竞争对手正在努力扩大在欧洲、东南亚和中国以外其他市场的销售,同时在本土市场与特斯拉和其他老牌西方汽车品牌竞争。“中国有大量汽车制造商。他们出台了很多激励创新的措施,也有很多有利于提高自动驾驶水平的法规。”夏皮罗表示。英伟达称,联想也将与英伟达合作部署大语言模型。在周一宣布的其他合作中,英伟达还将与美国软件公司Cerence合作,将大语言模型AI系统应用中到车载计算中。语音AI公司Soundhound将利用英伟达的技术开发一种车载语音命令系统,可以让车主通过语音命令从虚拟车主用户手册中获取信息。不过,英伟达在周一没有提及OpenAI或其他大语言模型AI开发者的名字。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Meta号称自研AI芯片 为何转身买了英伟达35万个GPU?

Meta号称自研AI芯片 为何转身买了英伟达35万个GPU? 高调自研的Meta转身狂购英伟达芯片Meta首席科学家杨立昆(Yann LeCun)上个月在旧金山举行的一次活动中强调了GPU对于构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重要性。他说:“如果你认为AGI时代正在到来,你就必须购买更多的GPU。这是一场人工智能战争,而英伟达正在提供武器。”Meta第三季度财报显示,2024财年的总支出将在940亿美元至990亿美元之间,部分原因是在算力方面的扩张。矛盾的是:之前,Meta的打算是自研芯片,不依赖英伟达。2023年,Meta公司首度曾公开其自研芯片的进展,表示开始计划开发一种用于训练人工智能模型的内部芯片,他们将这款新型芯片取名Meta训练和推理加速器,简称MTIA(MTIA v1),将其归类为加速人工智能训练和推理工作负载的“芯片家族”,并定计划于2025年推出。这种定制芯片采用开源芯片架构RISC-V,在类型上属于ASIC专用集成电路。巨头自研芯片不顺利2023年OpenAI 大模型爆火以来,互联网巨头对AI芯片的需求一夜爆发,一时间重金难求一卡。为了避免受制于人,节省费用,各大巨头纷纷宣布自研AI芯片。亚马逊似乎占据了先机,已拥有两款AI专用芯片训练芯片Trainium和推理芯片Inferentia;谷歌则拥有第四代张量处理单元(TPU)。相比之下,微软、Meta等还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英伟达、AMD和英特尔等芯片制造商的现成或定制硬件。报道称,微软一直在秘密研发自己的AI芯片,代号雅典娜(Athena)。该芯片由台积电代工,采用5nm先进制程,计划最早于2024年推出。MTIA的 v1,字面性能也很强,采用台积电7nm制程工艺,运行频率800MHz,TDP仅为25W,INT8整数运算能力为102.4 TOPS,FP16浮点运算能力为51.2 TFLOPS。但从目前的进度上看,微软、Meta的进度并不算快,微软一直在订购英伟达的芯片,Meta此次高调宣布购入35万个H100,也表明,自身研发并不顺利。AI算力竞争是否再次展开据OpenAI测算,从2012年开始,全球AI训练所用的计算量呈现指数增长,平均每3.43个月便会翻一倍。2023年,各巨头对AI芯片的抢购,一度让英伟达H100持续涨价缺货。根据研究机构Raymond James的分析师预测,每个英伟达H100芯片售价为25000至30000美元。按此价格范围计算,Meta在这些芯片上的支出将至少接近百亿美元。Meta为何不吝于成本,斥巨资买入英伟达芯片。扎克伯格在周四的文章中还表示,将把人工智能投资与AR/VR驱动的元宇宙愿景联系起来,并计划推出Llama大型语言模型的下一个版本。从上述表态中可以看出,Meta的自身业务深入发展,需要算力的支持,这是根本原因。对于全球互联网巨头、科技公司来说,2024年的竞争已经开始,新的一轮算力竞争是否就此拉开序幕。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