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屏幕、可穿戴的智能硬件AI Pin,699美元】Humane 目前已筹集 2.3 亿美元资金,今年 3 月份宣布筹集 1

【没有屏幕、可穿戴的智能硬件AI Pin,699美元】Humane 目前已筹集 2.3 亿美元资金,今年 3 月份宣布筹集 1 亿美元,当时的报道称其估值为 8.5 亿美元。CEO将该产品称为全球首款语境计算机(contextual computer)。 #抽屉I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可穿戴 AI 初创公司 Humane 正在探索潜在机会以出售公司

可穿戴 AI 初创公司 Humane 正在探索潜在机会以出售公司 据知情人士透露,热门人工智能初创公司 Humane 一直在为其业务寻找买家。该公司正在与一位财务顾问合作,以协助出售,目标是将售价定在 7.5 亿美元至 10 亿美元之间。但现在还处于早期阶段,而且不能保证交易一定会成功。就在几周前,该公司备受关注的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在公开发布时遭遇挫折。Humane 的 AI pin 被宣传为智能手机的替代品,但该 AI 硬件产品上市后口碑不佳。

封面图片

宣称要“杀死智能手机”的AI Pin“翻车” 无屏幕设备的未来在哪儿?

宣称要“杀死智能手机”的AI Pin“翻车” 无屏幕设备的未来在哪儿? 然而,这款备受关注的AI设备一经上市却广遭差评。彭博社、The Verge、华盛顿邮报等外媒都给予了其非常低的评价,而在社交平台X上, 关于其散热、性能、界面、速度等方面的吐槽也是铺天盖地。以AI Pin为代表的AI硬件,究竟是不切实际的糟糕创新,还是真的能代表未来AI设备的雏形?AI Pin的“致命缺陷”:响应慢、散热差、续航短,以及投影效果差去年11月,AI Pin由两位前苹果公司高管掌舵的初创公司Humane正式发布,是一款可以吸附在衣服上的微型可穿戴智能投影设备。AI Pin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替代智能手机。Humane创始人之一Bongiorno此前曾表示,当初设计AI Pin的契机是从一次饭局开始的。“有一次我们去吃晚饭,旁边坐着一家人,结果发现他们一家五口整晚都在低头玩手机。这件事让我们开始思考技术进步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并促使我们最终走向AI Pin的开发之路。”他如此说道。然而,在AI Pin正式上市后,作为首批体验者,彭博社知名科技记者Mark Gurman毫不留情地指出,“它表明智能手机不会消失。” The Verge也给予了非常低的评价,称AI Pin一个半成品,想要让用户摆脱智能手机的束缚,但完全无法做到。彭博社标题:AI设备革命不会杀死智能手机 图片来源:彭博官网截图Mark Gurman吐槽称,AI Pin设备可能出现响应缓慢或无法识别命令所需的触摸手势,并表示它“过热到令人担忧的程度”。同时,设备还缺少一些关键功能,例如无法使用第三方应用程序,并且即便在使用电池扩展板的情况下,电池寿命也“短得令人沮丧”。值得一提的是,AI Pin的投影系统原本是一大卖点,设备无实体屏幕,创新地利用激光投影将显示界面投射到手掌上是一个天才想法,然而就连这一点也遭到了广泛批评。Mark Gurman称,激光显示器在特别明亮的照明条件下也不能很好地工作,并且通常不会在应该出现的时候出现。“这种方法很尴尬,并且使得添加功能变得更加困难。”在X平台上,也有用户表示,要正确使用AI Pin,有一个学习的过程,他花了5天时间才真正掌握它。不过,更多人点赞的是下面的一条吐槽,“如果它对于用户来说太复杂或太繁琐,那么它绝对超出了典型消费者的范围。 这是一个失败的产品。”此外,Mark Gurman表示,AI Pin内部的AI技术本身运行良好,与市场上其他生成式AI系统相当。 它通常能识别回答问题所需的上下文,但除此之外就没有什么用了。同时,他以Siri、Google助手、亚马逊Alexa为例称,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依靠语音控制和激光投影系统是不可能的,这不是一个实用的用户界面。AI硬件未来之辩伴随着生成式AI浪潮,作为前苹果设计和工程团队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联手创办的公司, Humane成功吸引了数亿美元的投资。更引人瞩目的是,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参与了三轮融资,持有Humane公司14.93%的股权,是Humane的最大股东。其他知名投资机构或个人还包括SK Networks、LG Technology Ventures、微软、沃尔沃汽车科技基金、Tiger Global,以及Qualcomm Ventures等。这让AI Pin成为AI生态中最受期待的重要产品。Humane并不羞于表达自己的雄心:它想要消灭智能手机,或者至少减少对智能手机的需求。AI Pin的推出,与科技行业当下正在寻找一种新型消费设备的趋势契合,它也顺理成章地被认为是一种可能引发一场革命,甚至可能取代智能手机的设备。但外媒在评论中表示,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彭博社称,“语音控制智能音响曾经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前景,但该领域的进展似乎已经停滞。平板电脑也远远还未成为苹果曾经想象的电脑替代品。”不过,业内对AI硬件替代传统智能手机的探索热潮方兴未艾,实际上,AI硬件设备也已成为初创公司的主战场。除了Humane之外, Rabbit的硬件设备R1去年发布时也曾在互联网上掀起热潮。近期,阿尔特曼就和前苹果设计总监乔尼·艾维创办的初创公司传出了新的融资消息。据悉,二人已联手开发一款由AI驱动的个人设备,有关该AI设备的细节仍处于保密状态,但据悉其将挑战传统智能手机的形式,可能是一种类似AI Pin的设备。关于这类AI硬件的未来,业内存在对立的观点。市场情报公司IDC负责设备数据和分析的副总裁Francisco Jeronimo认为,用户与AI的交互是否需要一种新硬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他表示,“只有那些不了解消费者使用技术方式的人才会相信这些产品能够成功。虽然这些想法本身有其优点,但现实是消费者不需要这些设备,他们需要智能手机。”但在风投True Ventures合伙人Om Malik看来,如果将这种设备放在计算发展的背景下,会发现这带来了一种截然不同的个人计算新理念,它打开了一种与技术交互的新方式。他在此前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当iPhone推出时,人们对触摸屏作为界面的概念不乏怀疑。我仍然记得人们对虚拟键盘的强烈抗拒。十五年后,没有人再对智能手机感到惊讶。再过几年,得益于AI,语音将成为我们数字交互现实的一部分。它不会是唯一的方式,但它将是重要的一种方式。”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根据一份新报告,这款备受争议的 AI 别针只卖出了 1 万件,离它 10 万件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根据一份新报告,这款备受争议的 AI 别针只卖出了 1 万件,离它 10 万件的目标还差得很远。 在传出 Humane 公司正在寻找潜在买家以出售其 AI Pin业务的传闻后,一份新报告显示,惠普可能是一个竞争者。据《纽约时报》报道,在Humane售价699美元的可穿戴 AI 计算机胸针受到大量批评的一周后,Humane公司就已经开始与惠普商谈以超过10亿美元的价格出售该公司。 这一数字也印证了彭博社上个月的一份类似报道,该报道称,Humane正在“寻求7.5亿至10亿美元的价格”。这对惠普来说也并非不可思议,惠普曾在2010年斥资12亿美元收购了Palm硬件和webOS操作系统。第二年,惠普以销售不佳为由,取消了所有与palm相关的生产和支持。LG现在拥有webOS。 据报道,该公司在二月份解雇了一名高级软件工程师,因为他质疑这个别针是否准备好发布。《纽约时报》称,这违反了公司限制员工对 Humane 发表负面言论的政策。前员工和现员工告诉该报,Chaudhri 和 Bongiorno 无视关于 AI 别针电池寿命和功耗问题的警告,更喜欢“积极态度而非批评”。 标签: #Humane #惠普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封面图片

在MWC体验AI Pin:不会取代手机 但点燃了AI硬件之火

在MWC体验AI Pin:不会取代手机 但点燃了AI硬件之火 和之前预料的差不多,AI 成了这届 MWC 大会的重中之重,各式各样围绕 AI 进行设计和产品定义的硬件设备,更是现场最受关注的品类之一,甚至就连在场外,苹果放弃造车据传也是因为战略重心转向 AI。但说回 AI 相关硬件,除了 AI 手机、AI PC,过去一年最受关注和期待的产品应该就是以 AI Pin、rabbit r1 为代表的独立 AI 终端,按照计划,它们都将在今年 3 月、4 月正式发货在宣布放弃传统智能手机新项目All in AI时,魅族曾提到这两款AI新物种,不过魅族认为这两款AI新物种都不够完美,因此魅族要做更好的AI终端。2月29日晚魅族将新发布的魅族21 Pro定义为“AI入场券”。那么AI Pin、rabbit r1体验到底如何?1月,雷科技CES报道团曾深入聊过 rabbit r1 这款全新形态的产品,而在本次 MWC 现场,我的同事“一位天明”就在高通展台体验了听闻已久 AI Pin,结合他的分享,我们对 AI Pin 这款产品有了新的认识。挂在胸前的 AI 助理,还长了“眼睛”了解过 AI Pin 的读者应该知道,AI Pin 是一款没有屏幕的独立穿戴设备,搭载了高通骁龙八核芯片,通过 eSIM 支持网络连接,不依赖于手机或者其他个人终端,将语音作为核心的交互方式,但其实还支持激光投射、手势以及触摸(机身表面)三种交互。不过总的来说,AI Pin 最主要的使用方式还是“对话”。就像手机或者智能音箱上接入大模型的 AI 助手一样,用户可以问各种问题来获取所需信息,还支持 50 种语言的实时翻译,可以将用户的语言实时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或是将他人的语言翻译成用户的母语。图片来源:HumaneAI Pin 虽然没有屏幕,但也是有图形用户界面。当用户需要查看信息的时候,AI Pin 可以通过内置的单色激光投射到手掌上浏览,同时支持手势交互,通过手指的点按进行导航。The Verge 记者还指出,AI Pin 的手势比他想象得更加流畅和灵敏。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受益于 AI Pin 对视觉大模型的关注。AI Pin 搭载了一颗广角摄像头,当然不是为了拍照,核心是成为 AI Pin 的“眼睛”,并利用大模型了解摄像头捕捉的画面,比如在 MWC 现场就能“看到”这是一个人声鼎沸的会场,或者对面人的穿着打扮。另外值得一提的是,AI Pin 的穿戴设计可能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地方之一。打造 AI Pin 的 Humane 公司之所以将其设计成挂在胸前的设备,核心还是为了让 AI Pin 拥有更接近用户第一人称视角,可以“观察”用户看到的现实世界。这也是很多人对于 AI Pin 最期待的地方。回想一下,OpenAI 去年发布 GPT-4 的时候,就特意演示过让 GPT-4 通过照片了解冰箱里的“材料”,并以此给出一份合适的菜谱。理论上,通过视频获取的信息密度远高于照片,而“看我所看”的 AI Pin,确实有潜力成为真正意义上的“AI 助理”,一个能看不能动的“具身智能”。理想丰满现实骨感,AI Pin面临不少挑战AI Pin也不是第一款想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来解决人机交互问题的设备,早在2012年Google就推出了Glass,后来国内的百度跟着做了一款智能眼镜百度Eye,它们当时的故事是视觉搜索,用户戴着眼镜就能“指哪打哪”,然而受限于硬件算力、深度学习算法的智能水平、续航以及网络,智能眼镜并未取得成功,成了先烈,不过,它们在这一阶段的探索也给后来的AR眼镜等相对成熟的品类奠定了基础。图片来源:Google Glass大模型时代AGI(通用型人工智能)有了更强的感知能力,同时也具备了理解与模拟真实世界的能力,基于此拥有真正的认知能力。在此基础上,AI硬件被寄予厚望,AI Pin也是希冀用新一代AGI技术来实现Google、百度们探索失败的智能视觉交互。图片来源:Open AI Sora然而,目前视觉大模型方面的技术还难以支撑识别万物,AI Pin 通过摄像头了解到的现实世界信息还很有限,视觉交互在短期内很难做到完全可用。续航也是一个问题。AI Pin 采用了分体式的设计,由一个 AI Pin 本体和一个通过磁铁连接的无线充电宝(他们叫做 Battery Boost)组成,Humane 公司还专门设计了热更换的电池以延长续航时间,但就算是总的续航时间,也停留在“轻度负载能坚持大半天”的水平。而这还是建立在少用或者不用激光投射的基础上,毕竟激光在这样一个小型设备上确实是非常耗电的。还存在算力的问题。据雷科技了解,AI Pin 采用了混合模型,设备本身的算力极其有限,端侧模型只用来处理语音识别以及基本操作等需要快速响应的请求,更多的处理还是交给云端模型进行处理。但云端处理就必然涉及到连接和延迟问题,还要再加上模型生成的时间,在 MWC 现场的演示中,AI Pin 往往就需要等待好几秒才能给出回应。对于语音交互来说,无疑是很糟糕的体验。更何况,语音交互还存在严重的局限性,网友当年对锤子 TNT 的群嘲都还历历在目。当前,AI硬件的重点攻克方向就是端侧算力的提升,除了给终端装配更强大的AI芯片外,在MWC24上联发科甚至展示了“多设备共享算力”技术即让A设备可将闲置算力共享给B设备来进行大模型等巨量计算,然而这样的计算模式又需要新的边缘侧网络技术的支持,有挑战,也有机会。不可能取代手机,点燃了AI硬件的星星之火“手机能做的,AI Pin 都能做。”Humane 的工作人员在现场讲解时提到,AI Pin 的终极目标是取代手机。但 AI Pin 真的可能取代手机成为下一代的个人计算平台吗?恐怕没有多少人相信,不管是在现场的雷科技编辑,还是 The Verge、DIgital Camera World 在内的媒体明确指出自己的质疑,包括语音交互的局限性,算力、隐私与体验之间的权衡,以及大量具体到产品体验的实际问题。更何况,这是一款售价高达 699 美元(约合人民币 5029 元)起的设备,有网友就吐槽得好,“有这钱为什么不换个好点的手机。”事实上也是,AI Pin 能做的,理论上都能通过手机做到,并且考虑到更强大的算力、屏幕和软件生态,手机大概率会做得更好,这也是包括 rabbit r1 在内所有独立 AI 终端所面临的挑战。不过也要承认的是,受限于设计和形态,手机很难像 AI Pin 一样挂在胸前,很方便就能让机器“观察世界,回答一切”,这其实也是可穿戴计算设备一直备受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单单是从口袋拿出 → 解锁 → 呼出相应界面,这几步就能制造足够的“摩擦”,劝退用户随时随地“召唤”AI 助理。从这个角度来看,手机相比 AI Pin 或者 Vision Pro 这类穿戴设备确实存在天然的问题。所以 AI Pin 的成功或失败其实不重要,更关键的问题可能是:可穿戴的 AI 终端能不能在手机全面 AI 化的未来找到生存的空间,甚至在技术的进一步突破之后,成为下一代个人计算平台?这当然还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但可以相信,一定会有人和厂商继续沿着这条路进行探索,而 AI Pin 正是这样的一次探索,哪怕AI Pin像Google Glass一样一败涂地,但它至少点燃了一团AI硬件的星星之火,包括荣耀、OPPO、三星、魅族、小度、Rabbit在内的越来越多厂商正在AI硬件的路上,勇往直前。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奥特曼爆火AI硬件遭差评 “ChatGPT版iPhone”上市即翻车

奥特曼爆火AI硬件遭差评 “ChatGPT版iPhone”上市即翻车 万众瞩目的ChatGPT版iPhone,终于面世了!最近,铺天盖地都是对Ai Pin的讨论声。半年前,这个产品可是顶着众多名头出道的世界首款AI硬件产品,Sam Altman投资、OpenAI技术支持、苹果前员工夫妻联手、团队几百号人都是苹果基因、未发布即被《时代》评为“2023 年度发明”……单拎出哪个,都足够震撼。我们的智能手机要淘汰了?科幻大片中的场景提前几十年成真了?谁能想到,如此梦幻的开局之后,盼了半年终于拿到产品试用的外媒们,几乎一致给出评价太拉胯,4分不能更多了!它暴露出来的初步问题包括但不限于:3分钟后过热关机,操作界面太复杂,速度慢,成功率低,在室外看不清投屏……699刀的硬件费和每月24刀的订阅费,就买了个这?品一品外媒给出的测评标题,一水都是这样婶儿的:《史上第一款重磅发布的AI硬件,是彻头彻尾的辣鸡》“看来智能胸针还取代不了我们的智能手机”《Humane AIi Pin测评:还差得远呢》“这款售价699美元、每月扣费24美元的可穿戴电脑,有望让您摆脱智能手机的束缚。唯一的问题是:它不行”当然,也有一些比较手下留情(但仅限于标题了),比如纽约时报的这篇《Ai Pin想把你从手机中解放出来》。产品工程师怒怼恶评:Ai Pin将改变历史面对媒体纷至沓来的嘲讽和恶评, Humane产品工程师主管Ken Kocienda在X上发了一篇长文,做出回应。这篇长文的大意是这样的大家关于Ai Pin的评价,我都看到了。我的职业生涯中,我开发过好几款1.0产品,比如第一代iPhone。所以这种情况,我以前也经历过。对于Ai Pin,我感到很自豪,我很喜欢这个小玩意。创造新事物是很困难的,而和Humane这个顶级团队一道,我们把梦想变成现实。当然,您没有义务关心我们的自豪感,归根到底,科技产品需要为买它的人带来好处,时间和金钱上的收益必须大于产品成本,这是我们的目标。在我看来,计算机的进化,还没有结束。它在日常生活中帮助人类的潜力,远没有发挥出来。LLM是和CPU相提并论的进步。几十年前,第一台CPU的开发激发了人们制造操作系统和变成模型的灵感,激发了个人计算机的诞生。如今,我们正处于类似的时刻,而AI的变化,速度远超过了几十年前的PC。我们正是以这种历史视角,构建了Ai Pin。我觉得现在的社交媒体特别鼓励夸张的骂声,越辛辣越尖锐越好。人们会在每一个小细节上戳洞,指手画脚,但是没人能否认,AI必将改变一切。Ai Pin有时令人沮丧吗?是的。我们的笔记本电脑和智能手机有时沮丧吗?是的,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东西。我们的新AI操作系统是一个值得探索的新景观,但它不是魔术。我觉得,我可以相信自己的直觉。几年前,我为第一部iPhone制作了自动校正触摸屏键盘,当时许多人对这个概念存在很大的质疑。果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地球上的大多数人类接受了这种用法。您对AI改变信息交互的方式感兴趣吗,您有兴趣改变您的一些技术习惯,找到更好的用法吗?您喜欢很酷的新玩意吗?如果是的话,一定要试试Ai Pin。Humane的联创Imran Chaudhri和Bethany Bongiorno也解释道:“Ai Pin 及其 AI 操作系统 Cosmos 是开始环境计算故事的起点。”今天不是故事的开端,而是序章的第一页。我们规划了包括软件优化、新增功能、扩展合作伙伴关系及我们的软件开发套件在内的宏大蓝图。 所有这些都将使Ai Pin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加智能和强大。我们的愿景是,Cosmos最终将融入多种设备和形态中,开启与所有设备互动的新方式。对此,大多数留言的网友都对Humane表示鼓励。“别人怎么想没关系,只要不断创新,为人类解决问题,你就会到达美丽的地方。能发明这样的东西,佩服你!”也有人反驳说,大家的想法还是重要的吧,毕竟你要掏的可是他们的钱包啊。“还是不懂,Ai Pin怎么就代表了人机共生从根本上改变人类状况的奇点时刻了呢?”还有人说,要不咱干脆省了这一步,直接在手机上免费用ChatGPT好不好?无意义的产品,怎么做都是毫无意义的。简单介绍一下这款售价699美元的AI硬件,配备了一个虚拟助手,能够从OpenAI、Google、Microsoft等获取数据,来回答问题和执行任务。外观上,Ai Pin被设计成了一个胸针的样式,并通过磁铁固定在衣物上。它的体积比你想象的要小得多:大约是四枚硬币叠加成正方形的大小,或者说是半包口香糖的大小。它的重量也不大,大约是55克,和两节AA电池或车钥匙扣的重量相当。但它非常坚固,设计上可以承受跌落甚至偶尔的洗衣机清洗。不过,由于没有配备屏幕,因此用户首先需要通过访问Humane的网站来设置账户和其他配置。在使用时,你只需伸出手掌,Ai Pin就会在上面投射出一束绿色的激光。不管是解锁设备,还是连接Wi-Fi,或者显示虚拟助手回答的文字转录,都可以通过这束激光进行交互。其中,向外拉手是增加数字,向内拉则是减少数字,选定每个数字则是通过捏合同一手的两个手指来实现的。除了使用激光外,你还可以通过手指轻敲和语音来控制它。比如,在Ai Pin上按住一个手指,就能唤出助手并让它为待办事项列表添加任务。听起来很不错,但Gear Patrol的记者开门见山地表示,这个“辣鸡”智能胸针,应该是不会取代我们的手机了。是自己太傲慢,还是投资人压力太大?这款699美元的产品,本来是被寄望于成为智能手机的未来替代品。这要归功于Humane创始人Imran Chaudhri一年前的TED演讲,《消失的计算机你可以把AI带到任何地方的新世界》。当时,Imran Chaudhri的这场引人入胜的演讲,引发了人们对于全新消费级AI硬件的巨大热情。大家都在讨论,这个设备或许能打破我们的智能手机瘾。通过把我们与技术的互动从屏幕上移开,我们就可以再次自由享受眼前的生活了。视频地址:“它们用的是AI!” “一种全新的硬件外形!” “创始人和团队都是前苹果员工!” 爆款要素瞬间拉满。结果没几个月,这个产品的炒作就开始全线拉胯。去年11月,Ai Pin的揭幕演示非常低调地举行了,只是放出了一个视频,The Verge在内的著名科技媒体都没有被邀请。更惨的是,Pin在演示中犯了非常典型的AI错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2024年4月8日观看日全食的最佳地点应该是北美,但Pin说成了澳大利亚。而且,投资人Sam Altman的态度也很值得玩味。他和传奇硬件设计师Jony Ive一起筹集10亿美元,来构建AI驱动的个人设备的消息,也一度成为头条。看来,Altman是不想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而Ai Pin正式发布后,Gear Patrol“对于移动计算缺乏创新感到失望”。技术的确可以改变生活,但前提是,它得很容易地解决大多数人的问题。然而,戴上Pin之后,它的发热让人不容忽视,浏览各种菜单的手势也很复杂,甚至连技术专家都玩转不了。总之,Humane似乎从未想过倾听外部的反馈,似乎也没有从第三方测试人员那里收集测试数据。当然,在产品工程主管Ken Kocienda的回应中,他表示一旦学会Ai Pin的操作,就会很容易了。可现实是,用户愿意为这种费老鼻子劲才能学会的操作产品付费吗?而且试用者们发现,Ai Pin很多时候无法回答基本问题,或者提供错误的答案,对手势也没有反应。它的响应速度如此之慢,也降低了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可用性。即使是创新性的AI产品,也不能对世界太傲慢自大。所以,H...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字节偷偷盯上AI硬件?

字节偷偷盯上AI硬件? 字节在这场AI浪潮中颇为活跃。据Sensor Tower,截至今年4月,字节推出的豆包应用在苹果iOS平台一年内的下载量接近900万次,超过了百度文心一言的800万次。前不久,OpenAI发布GPT-4o,字节旗下火山引擎紧随其后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并将价格打至最低0.0008元/千tokens。此举登时引发连锁反应,阿里云宣布通义千问主力模型Qwen-Long的API输入价格降至0.0005元/千tokens,降幅97%,百度拿出两款主力大模型免费对外,腾讯也公布大模型升级方案,其中主力模型之一的混元-Lite也调整为免费。此外,在OpenAI 2月公布文生视频大模型Sora之前一周,原抖音集团CEO张楠辞职,转而挂帅剪映。三个月后,剪映全量上线AI作图和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但在大模型软件商业化迟迟无法打开局面之下,硬件,正成为一众大模型玩家输出AI能力的新载体。手机厂商和PC厂商争相将传统智能终端改造成AI硬件,推出AI手机、AI电脑。苹果被传和OpenAI、Google等沟通,想要将大模型放入下半年即将公布的新品中。微软也已经宣布其Windows 11 AI PC计划,Copilot全面引入操作系统,成为随时陪伴用户的全能助手。OpenAI也宣布要开发并制造自己的AI硬件,形态无人知晓。包括智能眼镜在内的小众硬件也成为一些企业投注的品类。Meta和雷蒙合作的智能眼镜已经塞进了多模态版本的Llama3,华为智能眼镜则接入了盘古大模型。智能眼镜轻便,且可以兼顾视(镜片)和听(镜架扬声器)。而Oladance在开放式耳机方面的技术,恰吻合后者的需求。不过,部分AI硬件的创新先驱者已经开始遭遇危机:别在胸前的AI Pin、完全没有APP的Rabbit 1被推出后都曾惊艳一时,但前后脚翻车Rabbit R1被质疑套壳Android,AI Pin使用感受不佳,背后公司Humane被曝已经在寻求出售。被字节收入囊中的Oladance,在开放式耳机设备和出海两方面都有丰富的经验。Oladance主攻开放式耳机,也就是挂在耳朵上、不入耳的耳机。甚至现在常用的OWS(Open Wearable Stereo开放式穿戴立体声)概念本就是Oladance提出的。这种耳机和传统入耳式耳机的最大区别在于,使用者在私享音频的同时,可以保持与外界的联通,与人交谈、收听环境音等场景不受影响。Oladance这家公司非常年轻,2019年成立于深圳,名字很豪放:深圳市大十未来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李浩干本身就是BOSE的前高管,创业时带了数位BOSE工程师。不同于先本土再出海,融资、推产品、再融资的路径,2021年7月,Oladance的第一款全开放式耳机以众筹的形式,登陆北美Kickstarter网站,1小时拿下15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05万元),收官于39.7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78万元)。其后才开始在中国销售。次年6月,Oladance进入日本市场,第一站也是众筹网站Makuake,上线2小时完成众筹目标,收官于1.05亿日元(约合人民币484万元)。自登陆北美市场后的两年时间,Oladance的产品就已经销往全球超过30个国家和地区。顺带一提,Oladance的产品定价不低,属于中高档价位的耳机。目前Oladance京东自营旗舰店在售耳机中,最便宜的也要999元,最贵的要1499元(目前正是618期间,页面显示“直降400”),单独的充电仓价格在300元以上。用创始人李浩干在36氪WISE2023未来消费大会上的话说就是“我们的产品比苹果卖得还贵”。在海外市场,Oladance已经小有名气,YouTube网站上的相关评测视频有数万甚至上百万的观看量,还曾获评亚马逊2022年年度创新品牌。到了2023年8月,Oladance传出天使轮融资的消息,规模千万美元,由蓝驰创投、黑蚁资本领投。据36氪,李浩干曾透露Oladance预计2024年营收超10亿美元。字节收购一家耳机公司,醉翁之意很有可能不在音频市场。耳机市场已经是一片红海,传统TWS真无线耳机的市场在经历高增长后已经开始萎缩,全球出货量增速从2021年的70%,降至2022年的25%,2023年就只有8%。OWS耳机增长迅速,但规模总体较小。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2023年第四季度开放式耳机占个人音频市场的份额增长了68%,但总体占比只有2.9%。据Global Information的报告,2023年全球OWS市场规模约19亿美元。相比之下,Oladance在字节更有可能的用武之地在AI硬件。字节是这一波AI浪潮中深受影响的科技大厂之一。去年8月,字节发布类ChatGPT应用豆包。本月(2024年5月)OpenAI公布GPT-4o,字节旗下火山引擎紧随其后发布豆包大模型家族,并将价格打到0.0008元/千tokens,一时间掀起国内大模型的价格战。此外,抖音前CEO张楠挂帅剪映,并在不久前推出AI作图和AI视频生成工具“即梦”,追随OpenAI视频模型Sora的脚步。在核心技术大语言模型、落地应用之外,承载AI的硬件也成了科技企业的圣杯谁都不能准确说出未来的AI硬件到底是什么形态,但是谁都不敢不去尝试。传统智能终端纷纷AI化,AI手机和AI电脑已经成为厂商的必备新品。微软前不久才在新品发布会上宣布推出“更快、更智能”的Windows PC品类:Windows 11 AI PC。其内置OpenAI的GPT-4o,并且将AI助手Copilot全面引入系统。微软CEO萨蒂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更是直接叫板苹果,称期待Windows与Mac能够“重新展开真正意义上的对决”。XR设备也是AI的热战场,其中以智能眼镜最为突出。Meta早在2021年就和雷朋眼镜合作,推出过智能眼镜。去年9月,双方再次合作推出Ran-Ban Meta智能眼镜,最大的亮点是内置Meta AI,今年还升级支持多模态版本Llama 3大模型。这意味着用户不仅可以用“Hey Meta”唤起一个助理,而且这个助理除了语音交互之外,还可以通过眼镜摄像头识别环境,和用户沟通。Meta的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自己在Instagram上发视频宣传,戴着智能眼镜的他拿起一件衬衫,询问Meta AI该怎么搭配裤子。就连Google联合创始人谢尔盖·布林都感叹,智能眼镜是最新公布的Project Astra的“完美硬件”。可惜Google发布智能眼镜是在10年前:“不幸的是,我们搞错了时间。我真希望实际能把握得更好一些。”如今,已经有众多企业入局智能眼镜,并将大模型带入其中。如华为把盘古大模型塞进了华为智能眼镜2里,不支持XR功能,可以视为智能音频眼镜。前天猫精灵产品总经理茹忆创业,创办的李未可科技有限公司也已经推出了首款AI智能眼镜,搭载了自研大模型WAKE-AI。智能眼镜一般会在镜架设置扬声器,要尽量降低漏音、提高通话降噪能力,这与开放式耳机的技术不谋而合。但AI硬件并不好做,或者说各家都尚在摸索阶段,试错也许在所难免。这几天还有另一个关于AI硬件的消息,不过是个坏消息:Humane正在寻求出售。Humane这个公司名本身不出圈,但要说其产品AI Pin,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这款可穿戴AI设备没有屏幕,配有传感器、生成式AI和小型投影仪,用户把它挂在胸前进行语音交互,还可以直接将信息投影在手心。新颖的交互方式让AI Pin一经推出就备受瞩目,毕竟大家都在聊AI硬件,但真正做出一个不同于手机、PC的产品的还真没有几家。然而,AI Pin的实际使用体验却不尽如人意,户外日光下看不清投影内容、语音交互延迟等硬伤一大堆。5月,彭博社报道称Humane已经在寻找下家,期望以7.5亿美元到10亿美元出售,目前正处于早期阶段。初创企业寻求出售倒也不新鲜,但“下一代iPhone”横空出世不过一个月,公司就要卷铺盖离场,也算是给AI硬件创新泼了一盆冷水。字节做硬件并非没有经验,但缺少大获全胜的经验。去年11月,字节旗下VR部门PICO宣布裁员,涉及员工300余人,占比23%。字节于2021年以数十亿元收购PICO并大力发展VR头显业务,巅峰时期PICO员工总数曾突破20...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