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林郑月娥于2017年竞选时承诺修订《防止贿赂条例》,将第3及第8条适用范围扩大至特首,但她昨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明确表示不会

特首林郑月娥于2017年竞选时承诺修订《防止贿赂条例》,将第3及第8条适用范围扩大至特首,但她昨日出席立法会答问会时明确表示不会修例,「这个项目一定『走数』」,亦不希望未来的特首修例,避免弱化特首在香港特区的宪制责任。民主派批评林太极不负责任,埋下贪腐的种子;建制派则称特首须向中央负责,并非有「免死金牌」。廉署前总调查主任查锡我批评,拒绝修例构成法律漏洞,让特首超然于法律之外。 报导全文: https://news.mingpao.com/pns/要闻/article/20210716/s00001/1626374115668/ #明报 0800 #特首 #防止贿赂条例 #走数 #宪制责任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人走茶凉?】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批评林郑月娥处理逃犯条例是错判形势,愧对国家,同时批评林郑欲将责任推给候任特首李家超。林郑早前暗指

【人走茶凉?】立法会议员田北辰批评林郑月娥处理逃犯条例是错判形势,愧对国家,同时批评林郑欲将责任推给候任特首李家超。林郑早前暗指当时官员无认真向公众解说,矛头指向时任保安局局长李家超。 当时田北辰于后向政府呼吁政府暂缓修订《逃犯条例》修订草案的讨论。

封面图片

港府整顿社工注册局 特首委任委员比例增至七成

港府整顿社工注册局 特首委任委员比例增至七成 香港特区政府批评社工注册局没有有效防止国安法罪犯注册成为社工后,决定整顿社工注册局,将局内特首委任委员的比例增至七成,选举产生委员的比例降至三成。 对于大幅增加特首委任比例,孙玉菡星期三(5月15日)在电台节目上解释,此举是希望增加知名教授等委员,令注册局由“单声道”发展到有多元声音的“多声道”。 他强调,选举不应是唯一途径,并批评注册局目前严重偏离条例的精神,该局的行径及决定也没有顾及公众利益,损害社工专业及公信力。修例就是要平衡公众和专业利益,令注册局重回正轨。

封面图片

立法会本周三读通过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海外律师若要参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须取得行政长官证明书,并设甄别和覆核机制。香港大学

立法会本周三读通过修订《法律执业者条例》,海外律师若要参与涉及国家安全的案件,须取得行政长官证明书,并设甄别和覆核机制。香港大学法律学院客席教授陈文敏今早在电台节目指,修例变相是假设海外律师不准来港处理国安案,否则要自行举证,证明自己不会影响国家安全。 陈文敏指,有关安排会削弱国安案被告的权利,指以往被告起码可向法庭申请聘用海外大律师代表自己,并由法庭就每宗案件,决定是否批准海外律师来港,被告亦可就法庭判决上诉至终审法院,但日后交由特首决定,且不能再就决定提司法覆核,双方只可透过书面陈词,亦难以全面了解特首决定背后有甚么考量。 #法律执业者条例 #垃圾会 #海外律师 #行政长官证明书 #国安法 #法治沦丧

封面图片

香港立法会周三以39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入境条例》修订草案,此次修例将容许保安局局长赋权入境处处长,“指示某运输工具可或不可运

香港立法会周三以39票赞成、2票反对通过《入境条例》修订草案,此次修例将容许保安局局长赋权入境处处长,“指示某运输工具可或不可运载某乘客”,预料条例在8月1日开始实施。 香港“关注锁港条例工会联合阵线”发言人表示,政府把条文焦点放在难民身上是想“混淆视听”,条文并没有订明特定人士,亦没有排除香港永久居民,意味任何人都被包括在内。香港公关及传讯业总工会主席谢栩莹撰文质疑,条文内容“空泛含糊”,没有列明该权力在哪些理由下行使,令人担忧。民主派阵营担心,该条例修订令政府可随意禁止任何人出入境,影响香港市民的出入境自由,形容是次修订为“锁港条例”。香港大律师公会曾向立法会提交意见书,质疑修例赋予入境处处长不受约束权力,限制香港市民及其他人离开香港,公会建议立法时应明确规定,当局只针对入境而非离境的航班,以及说明该权力不会影响香港居民和有权进入并逗留香港的人士。路透社报道,身在香港的外交官也对条文感忧虑。 香港入境部门过往曾拒绝海外的活动人士、记者、学者或政治人物入境香港或是批出签证。而自从《港区国安法》实施以来,香港出现移民潮,多名民主派人士及示威者流亡或移居海外。外界担心,此次修例只是以“难民”问题作为掩饰,实质是给予入境处处长更大权力,以政治考虑限制民众出入境。 香港保安局强调,是次修订是针对难民(又称免遣返声请者)问题,希望从源头减少非法入境者,立法目的是希望推行“预报乘客资料系统”,“要求来港而非离港的航机提供乘客资料”,强调香港居民出入境自由受法例保障。香港保安局多次发表声明,强烈谴责有人对修例作出“失实描述”,“刻意抹黑”,“蛊惑人心,制造社会矛盾”。建制派议员亦在辩论时批评民主派煽动仇中情绪。 (BBC)

封面图片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看不到港人的言论或集会自由有改变,强调是疫情令市民自由无可避免受

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接受香港电台专访时表示,《香港国安法》实施以来,看不到港人的言论或集会自由有改变,强调是疫情令市民自由无可避免受限制,疫情过后当然可以继续举办和平合法游行集会。 她又说,担心如果香港一直未能与国际恢复往来,会影响国际大都会或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她已尽了很大努力,期望下届政府上任后,能够快马加鞭处理。 林郑月娥又透露,卸任特首后会继续在香港生活,已经租了地方,无计划置业。 她还说,从来没有就推动修订《逃犯条例》感到遗憾、亦不认为政府有错失,当年致歉是因为解说工作做得不好,主事官员错失了向市民认真解释条例的机会。 她又说,一场修例风波,反映出表面和谐是无意思,最终由中央明确指导,果断订立国安法和完善选举制度两大举措,相信日后出现大规模动乱的机会应该大大减少。 对于外界批评公务员抗疫不力、要求改革公务员制度,林郑月娥说社会上时常有人想挑拨离间,她认为抗疫工作不是政策上的缺失、而是能力不足,至今仍然认为香港公务员是一支优秀队伍。 (香港电台)

封面图片

李家超签署《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今刊宪生效

李家超签署《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今刊宪生效 香港特首李家超签署俗称《基本法》23条立法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星期六(3月23日)起刊宪生效。 据香港特区政府新闻公报网消息,李家超星期五(22日)根据《基本法》第48条第三款签署经立法会通过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 李家超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生效后,标志着香港终于完成《基本法》第23条规定的维护国家安全本地立法的宪制责任,“完成了历史使命,不负中央所托,不负国家信任”。 他称,完成《基本法》第23条立法是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必要工作,确保“一国两制”中“一国”的国家安全得到有效保障和“两制”的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李家超说,《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会带来社会安全,有了安全,才有稳定;有了稳定,才有繁荣。营商和企业必须有安全和稳定的环境才可成功,否则资金会有所损失,投资和营运会被破坏、被冲击。 他重申,《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确保人权和自由,依法保护根据《基本法》和两个国际公约所规定的人权和自由,包括言论、新闻、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等权利,也确保在香港的财产和投资受法律保障。 香港立法会星期二(3月19日)全票三读通过《维护国家安全条例》,从草案公布到审议完成立法只用了短短12天,是香港回归以来法律草案获批最快的一次。 根据条例,叛国、叛乱、煽惑中国武装力量成员叛变等罪行,一经定罪可判囚终身;其中多项罪行,如涉及勾结境外势力,均会罪加一等;意图危害国家安全的破坏活动,若涉勾结外国势力,最高刑罚也是判囚终身。 然而,美英澳等国均对香港火速通过23条立法提出批评,其中澳大利亚政府星期五更新对香港的旅游警示,提到香港该严厉的法律可广泛解释,人们可能会无意中触法,并在没有被起诉的情况下遭拘留、被拒会见律师。 2024年3月23日 8:3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