哔哩哔哩日前向 UP 主发送站内信《专栏激励计划下线公告》,公告显示,由于专栏业务整体调整,24 年专栏激励将不再发放。专栏激励

哔哩哔哩日前向 UP 主发送站内信《专栏激励计划下线公告》,公告显示,由于专栏业务整体调整,24 年专栏激励将不再发放。专栏激励现已不再接受新用户申请,并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4 时起停止专栏激励收益的计算与发放。 本次调整不影响已获得的专栏激励收益,也不影响视频等其他类型激励收益。 具体调整: 即日起,专栏激励不再接受新用户申请。2023 年 12 月 31 日 24 时起,App 及网页端创作中心-创作激励页面将下线专栏激励申请入口。 原专栏激励收益将于 2023 年 12 月 31 日 24 时停止计算。 2024 年 1 月 2 日 0 时起,App 及网页端的专栏激励收益详情数据将不再更新,原有收益数据将保留至 2024 年 3 月 31 日 24 时,您可以通过创作中心-创作激励-专栏进行查看。 据了解,B站专栏激励于 2019 年 9 月上线,需要达到 10 万阅读量才能开通。加入专栏创作激励的 UP 主,当单篇专栏阅读量达到 500 时开始计算收益。 专栏激励收益是由专栏稿件本身内容价值,包括内容流行度、用户喜爱度和内容垂直度等多维度指数综合计算得出。激励收益通过“贝壳系统”结算。UP 主的贝壳账户达到 100 贝壳后可以提现。 via 匿名 标签: #哔哩哔哩 #奖励计划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哔哩哔哩26亿美元的IPO今天上市,适逢先前一连串大宗交易震撼了美国市场,且美国监管机构上周实施了一套要求更严格审计检查的法律,

哔哩哔哩26亿美元的IPO今天上市,适逢先前一连串大宗交易震撼了美国市场,且美国监管机构上周实施了一套要求更严格审计检查的法律,引发市场对于潜在退市的疑虑。周一稍早,这个视频流服务公司股价一度下跌了6%以上,香港时间中午约下跌2%。先前百度也有类似情形,该公司上周在香港第一天交易收盘时价格持平,此后下跌了约15%。 哔哩哔哩首席执行官陈睿在首次接受国际媒体采访时说,他对短期的市场波动并不在意。该公司将运用售股的大部分所得,充实其内容并支持其创作者,因为预计在未来几年中,在线视频的接纳程度将呈爆炸性增长。该公司月活跃客户2亿人,主要是中国的千禧一代或Z世代,并得到腾讯和阿里巴巴的支持。 陈睿预测,中国的所有互联网用户(截至12月,数目将近10亿)最终采用这种格式。为了善用这个以视频为主的大趋势,该公司打算在未来几年的重点优先放在改善其内容和扩大其用户群,而不是盈利。 这位现年43岁的亿万富翁企业家对彭博电视台表示,我们不会太关心股市的短期表现。他又说,该公司长期以来一直计划在香港上市。他说,没有人会记住你的股票10年内首次上市时是上涨还是下跌。 (彭博社)

封面图片

东方甄选的高管,管不住自己的嘴?

东方甄选的高管,管不住自己的嘴? “过去一年里,在网络上被谩骂、指责,甚至被侮辱的次数是我100辈子总量都不止。”俞敏洪如是说。作为新东方集团的创始人和灵魂人物,俞敏洪公开的自我否定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显然是巨大的灾难。他的发言,被广泛解读为不看好东方甄选的未来,甚至萌生退意。资本市场很快也有所反应,5月31日至6月6日,东方甄选股价从19.14元一路下跌至14.96元,5日内跌幅达21.84%,据估算市值蒸发40亿元。事实上,这不是东方甄选高管第一次“放飞自我”。去年12月5日,东方甄选发生内讧事件,起因是东方甄选账户小编称“董宇辉的小作文多数是由文案团队创作,并非全部是董宇辉亲自撰写”,引发舆论热议,连续数日登上热搜。随后,时任东方甄选CEO孙东旭在直播中回应该事件,但其摔手机动作、强硬的表达方式引起网友不满。虽然该事件最终以孙东旭道歉、卸任CEO告终,但仍然导致东方甄选一周掉粉200多万、五个交易日股价跌幅超20%。叱咤商界多年、经历了数次创业的俞敏洪,自然深谙流量之道,也明白流量对公司股价的影响。事实上,与其说俞敏洪此次发言是一个“失误”,更像是自嘲。或许,东方甄选走红后的各种“抓马”事件让这个62岁的老人实在心累。东方甄选画风突变:叫卖被指太Low“对,我们现在就只卖货,这个好产品真的很适合。3、2、1,上链接!”一位东方甄选的男主播表情夸张地叫卖着。不是李佳琦,也不是辛选主播,是东方甄选。在近日的6.18直播带货活动中,东方甄选美丽生活画风突变,不再坚持“知识直播”,而是回归了直播带货最原始的形态嚎叫式叫卖。讽刺的是,这一直播活动恰恰是发生在俞敏洪吐槽东方甄选做得乱七八糟之后。2023年3月,俞敏洪曾在亚布力论坛上公开diss这种带货方式:网上那种买买买的嚎叫,自己是完全看不起的。俞敏洪认为,应该心平气和地对产品进行知识性的讲解,传播相关知识。但如今,俞敏洪“活成了自己最讨厌的样子”。随着事件发酵,东方甄选方面也做出回应。据东方甄选客服表示,目前尚未接到投诉,但这种带货风格是一种暂时的行为,后续风格尚未确定。或许是为了与董宇辉的“与辉同行”形成差异,东方甄选直播间走起了更加直接和平民化的叫卖风格,可能是俞敏洪授意下的一次尝试,只是并不成功。利润下滑 ,东方甄选押注自营业务也许有的网友会发问:东方甄选坚持做知识带货不好吗?为什么要自降身段呢?答案其实很简单:业绩压力。据东方甄选2024年中期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1月30日止六个月,总营收为27.95亿元,同比增长34.4%;期内溢利2.49亿元,同比下跌57.4%,利润下滑是一个令人担忧的信号。从业务类型来看,自营产品及直播电商业务收入占总收入的86.27%,是绝对的主力,毛利率在32.9%左右。另外,报告期内抖音、淘宝及自有App的总GMV达57亿元,抖音关注人数4580万、已支付订单数量5960万,均实现同比增长。至于利润下滑的原因,主要是营收成本的增加。报告期内,东方甄选的总营收成本达到了17亿元,同比增长55%。体现在报告中,包括销售及营销开支(同比增长145.6%)、研发开支(同比增长加56.5%)、行政开支(同比增长加129.6%)等。体现在业务端,东方甄选加大了对自营业务的投资,包括购买设备、拓展供应链、升级仓储能力、完善售后服务等,说明东方甄选对未来的预期更多放在自营商品上,代销佣金的比重将越来越低。另外一个值得关注的是行政开支陡增,报告中提到主要原因是股份酬金开支增加所致。事实上,这部分开支在持续增加。今年4月11日,东方甄选公告向154名承授人授出总计3045.9万股的股份奖励。按照当日收盘价29港元来计算,总价值约8.8亿港元。排除掉俞敏洪、孙东旭、尹强三位高管,151人均是其他普通雇员。以正常的逻辑来说,东方甄选旗下的核心主播如董宇辉等,应该会在此次股权激励中收益颇丰。董宇辉自己也曾在采访中表示“薪酬是高管级别,非常满足”。通过股权激励绑定核心主播,也是直播带货公司的常规做法。回到业绩上,本期内东方甄选的表现可以用“未来可期,但充满不确定性”来形容。加大自营业务的投入是核心发展方向,但这是一个长期行为,虽然东方甄选本身是轻资产公司,但营销和人员费用本身就不低,在利润体量有限的情况下继续加大投资,显然需要更大的营收规模来支撑。同时需要指出的是,本次财报报告期内董宇辉尚未离开东方甄选。从目前资本市场的反应来看,只能说很多投资者并不看好“去董化”的东方甄选。两大直播IP左右互搏, 董宇辉仍过于耀眼作为半路出家的带货直播公司,东方甄选从最初的中规中矩,到董宇辉走红出圈,再到现在的董宇辉出走、从“知识带货”到叫卖,不难看出俞敏洪在决策上的艰难。不同于李佳琦等发迹于MCN机构的带货主播,东方甄选是新东方集团下的一家上市公司,过度地依赖第三方直播平台和主播个人IP是无法长期发展下去的。(详情见:东方甄选单飞:有些鸟注定是关不住的)目前,东方甄选旗下已经分裂出“东方甄选系列”和董宇辉个人的“与辉同行”两大直播IP,左右互搏在所难免。俞敏洪帮助董宇辉自立门户是权宜之计,毕竟如果真的让其他平台挖角,东方甄选的损失会更大。(详情见:门外汉俞敏洪学董明珠“闹独立” ,东方甄选会成功吗?然而,即便董宇辉离开了东方甄选直播间,他的光芒依然没有减少。据报道称,“与辉同行”在5月28日的首次6.18带货直播中,观看人数接近2000万,GMV超1.2亿元,单场成绩就超过了5月“东方甄选安徽行”连播两日的8900万元总销额。(详情见:2200万粉丝托起的董宇辉,有了改孙宏斌剧本的底气)另外,董宇辉在直播间依然坚持知识带货风格,比如他在带货空调时,会科普与房间面积最匹配的空调功率,帮助用户选择最适合的型号,而不是机械叫卖。(详情见:董宇辉卖内裤了,你还爱吗?)从商业模式角度来看,董宇辉个人IP超过了整个东方甄选,显然不利于企业发展。这就引出了那个依然摆在俞敏洪面前的难题:是做综合电商还是带货品牌?通过2024上半年业绩报告来看,现阶段东方甄选选择并行发展,但对自营业务的倾斜已经开始。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Sora封的第一个“神”,塌了

Sora封的第一个“神”,塌了 也正是黑框眼镜、流利的口条、199元的AI课以及高频出现的“还剩不到10个名额”“我是清华大学博士”等诸多要素,构成了李一舟“AI巨头”的人设。据媒体援引飞瓜数据,上述的199元AI课程,李一舟一年合计卖出了约25万份,营收5000万元。2月16日,OpenAI发布最新文生视频Sora惊艳全球,李一舟当然没有放过这一时机,在各大平台密集开播卖课,精准收割流量。但不少人很快发现,这位“巨头”实属经不起推敲。其所经营的一舟智能官网上的许多模型其实是由独立开发者所制作加工的开源模型,是一舟智能未经授权就私自上架并商用了。而几乎同时,有付费学员质疑199元AI课质量低劣、割“韭菜”而遭到李一舟工作人员反驳,辩驳不过后,更是直接解散了课程群。有人讲道,李一舟并没有强AI学术或从业背景,只是在蹭热点,翻车是早晚的事,“但没想到会是这么快。”对于风波,李一舟对媒体《鞭牛士》表示目前不便回复,“过一阵再说吧”。一场闹剧,以荒诞的方式划下了休止符。而关于他的诘问,还在继续。“AI巨头”陷入97个模型侵权争端2024开年不久,来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AI绘图模型开发者“LEOSAM是只兔狲(以下简称“兔狲”)”突然发现,自己亲手训练微调的3个模型作品出现在了“一舟智能”的网站上,而自己对此一无所知。兔狲对“市界”介绍,这3个模型都是Stable Diffusion AI绘图模型,即坊间俗称的AI绘画工具,原本都发布在国内最大的AI模型分享社区“LiblibAI”上。“其中有两个还是我和Liblib签署了独家的协议合同的,所谓的独家就是LiblibAI和我们模型作者进行一个约定,该模型在国内市场中,只在liblibAI上独家发布,同时liblibAI会对本模型提供更多激励以及更好的推广机会。”他讲道。大模型应用开发者、清华大学讲师“ROST印”对“市界”解释道:“国内AI圈的生态现在是,所有号称自研AI绘画的产品跟平台,其实底层都是采用了基础模型Stable Diffusion(简称SD),由知名创企StabilityAI开发。”“而SD更多是提供一个基础的算法框架,它上面能直接用来生成图片的模型是很少的。所以会有一些圈内爱好者,基于SD来不断调节参数,最后生成一个带有自己强个人色彩和用途的模型作品。”更通俗的来说,SD与兔狲发布的模型之间的关系,就相当于GPT-4与微软Copilot之间的关系、百度文心系列大模型与“文心一言”的关系、字节跳动云雀大模型与对话机器人“豆包”的关系……或者用兔狲本人的话来说:“这就像是原味饺子和酸汤饺子、可乐和姜汁可乐的关系,存在原版产品是否经过二次加工的区别。”不同的是,完成应用开发设计的不再是公司,而是个人开发者,就像有人基于开源大语言大模型构建了一个自己的特殊用途AI工具(可能是法律AI、金融知识AI……)。这类工具常被称为“第三方模型”。兔狲的遭遇并非孤例,炼丹科技创始人忠忠,独立开发者娜乌斯嘉等人也发现,自己在其他平台发布的模型出现在了一舟智能的官网首页。Liblib官网上对于商家的第三方模型是否为“独家”、是否可商用做了明确标注。在兔狲等人看来,一舟智能刻意忽略了这一点。以开发者麦橘的作品为例,一舟智能不仅隐去了模型来源,还在网站首页将模型标注为“一舟模型”,并在模型页面将算法来源也标注为“一舟”。( 图源/开发者麦橘供图)对于开发者而言,这带来的最直接影响是他们将无法从自己制作的模型产品中获得任何收益。客观而言,训练模型是一个非常耗时且耗费资金的工作,兔狲讲道:“以我为例,我差不多从去年的这个时间开始制作SD模型,365天里投入工作的时间达到了起码半数,而且为了训练模型,我会在云计算平台Autodl上租赁算力,至今花费了大约两万元人民币,此外我购买了英伟达4090和6000ada这两块显卡,也花了大概8万元。”他进一步分享道:“LiblibAI会根据模型的运行量、下载量等数据,对作者进行一个普适性的分成;签署独家协议的话,平台也会对模型有进一步的流量扶持或激励补助;此外我在LiblibAI上留下了我的联系方式,很多商业客户会联系到我,进行商用模型定制之类的,间接带来部分收入,这样才能平衡支出。”收益之外更重要的影响是,“在精神上,我们受到了极大的不尊重。”兔狲讲道,许多开发者开发模型并非为了盈利,而是“享受创作和分享的过程,让更多人可以用到我们制作的模型来生成美好的图片。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在网站发布模型时,都是(仅与上线平台方签订协议,但允许)普通用户免费下载的。”为此,开发者们已经在统计被搬运至一舟智能上的模型数量,并逐一联络了这些模型的开发者:“目前搬运的合计有97个模型,除1个模型为stable diffusion XL官方模型外,其余均为国内或国外开发者所制作第三方模型。”兔狲告诉“市界”,成功联络到并且愿意共同发声的开发者人数,已经达到了17人,对应着25个模型。AI知识付费走上流水线开发者与一舟智能进行的沟通并不顺利,对方只承认平台上的模型来自“SD官方接口”。“市界”联络到了一舟智能的业务相关方、一舟智能软件的服务提供商“提示语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后者对“市界”反复强调,开发者们所主张的侵权模型,一舟智能方面“都没用于盈利”“绝对和割韭菜不沾边”“我们切切实实地帮助了几十万人”。这位相关方人士讲道,一舟智能官网上的模型“是用户都可以上传的”,也就是说,被指存在侵权的97个模型均是由用户从其他网站下载后、二次上传到一舟智能官网。未能署名开发者,或是从开发者处获得授权,亦是由于用户跳过了这部分环节。但本次陷入争议的许多模型,在一舟智能官网页面上并未标注“上传用户”的信息。另外,据李一舟本人在其线上课中的表述,使用其公司官网上的“一舟生图”功能需要“消耗算力”,AI课程包中附带了100万个“算力单位”,消耗完后得继续购买。( 图源/左-李一舟视频号;右-一舟智能官网付费套餐详情)在开发者们看来,这无疑是通过打包售卖,来对商用他人作品进行包装的恶劣行为。兔狲透露,这种行为并非孤例,在开发者群友的提示下,他发现了:“抖音上还有一个作者叫张诗童,大概有200多万粉丝,他自己也有一个网站,同样搬运了我们的模型,甚至网站界面都和一舟智能高度相似。所以我们怀疑,实际上抖音等平台上的不少所谓AI知识付费博主,可能都有这么样的一个操作的流程,包括服务商怎么给他们设计网站、他们怎么获取收益,其实都是同样的套路。”但在知识付费博主司强眼中,李一舟的行为则展现出了对风口的超强把控力。司强讲道,他与李一舟同为全国最大的付费创业副业社群“生财有术航海家社群”的付费会员,曾有简短交谈,“我们抛开外界的成见,他抓住的风口是很多人遥不可及的,我原本还打算抽时间去拜访他。”这个风口指的是AI浪潮之下,不少人深陷在“掉队”的时代焦虑和对渴望造富的夹缝中,渴望拥抱机遇、改变命运。受情绪驱使,这部分下沉人群汇成了铺天盖地的流量,也成为了李一舟的掘金密码。根据清华大学官网刊载的一篇采访文章,李一舟的确曾经在清华美院攻读博士。但在此之前,李一舟的本硕就读于湖南大学设计艺术学院。而李一舟第一次出现在公众视野,当属2012年,已经进入清华就读的他出现在了天津卫视播出的职场真人秀节目《非你莫属》,与周鸿祎、陈向东、李...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