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仅处于危险之中。我们就是危险。但我们也是解决方案。”

“我们不仅处于危险之中。我们就是危险。但我们也是解决方案。” 我们所熟悉的气候可能已经成为过去,而在全球变暖达到危险临界点之前,改变方向的时间已经所剩无几。 这是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在激烈讲话中表达的观点,这些讲话是在今天世界气象组织和欧盟委员会的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发布新数据之后发表的。 “就像灭绝恐龙的那颗陨石一样,我们正在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气候问题上,我们不是恐龙,我们是那颗陨石,”古特雷斯在纽约市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表的世界环境日演讲中说道在博物馆大厅里,恐龙骨架高耸在游客头顶上方。“我们不仅处于危险之中,我们就是危险。但我们也是解决方案的一部分,”他说。 上个月正式成为有史以来最热的五月,这标志着连续 12 个月创下最高温记录。我们已经看到全球各地出现了破纪录的热浪,而且目前看不到太多缓解的迹象。 标签: #全球变暖 #气候问题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视频 周日,两名气候问题抗议者在巴贝里尼博物馆向莫奈名画《干草堆》泼洒土豆泥。随后用胶水把手黏在墙上并高呼:“我们正处于气候灾

#视频 周日,两名气候问题抗议者在巴贝里尼博物馆向莫奈名画《干草堆》泼洒土豆泥。随后用胶水把手黏在墙上并高呼:“我们正处于气候灾难之中,而你们却只担心名画上有没有番茄汤或土豆泥……现在名画上的这些土豆泥能让你们认真听了吗?”博物馆表示,画框受损,但画布无恙。

封面图片

新研究:全球变暖致南极陨石迅速“消失”

新研究:全球变暖致南极陨石迅速“消失” 南极的地理环境使得陨石在这里形成“搁浅区”。在这些富含陨石的地点,深色的外表使它们很容易被人类探测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很多陨石,特别是金属含量高、导热系数高的陨石,在太阳辐射下变暖,陨石下方的冰融化,结果陨石下沉“消失”。一旦陨石进入冰盖,即使在较浅的深度,它们就难以再被人类找到。瑞士、比利时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型计算预测出,全球气温每升高十分之一摄氏度,南极平均就有近9000块陨石从冰盖表面“消失”。目前,持续变暖导致南极每年约5000块陨石“消失”,这个速度是南极陨石发现速度的约5倍。据估算,到2050年,南极大约30万至80万块陨石中的四分之一将由于冰川融化而“消失”。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法国莫奈名画被气候活动人士粘贴海报

法国莫奈名画被气候活动人士粘贴海报 在法国巴黎奥赛博物馆,一名气候活动人士因在莫奈画作上粘贴海报遭到警方逮捕。 法新社引述警方消息人士报道,一名环保组织“食品反应”成员星期六(6月1日)在奥赛博物馆展示的法国印象派画家莫奈的画作《罂粟花田》上,贴上一张血红色的海报,以引起人们对全球变暖的关注。 这名妇女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的视频中,谈到覆盖莫奈化作的海报时说:“如果不采取任何替代措施,等待我们的将是这噩梦般的画面。” 她还说:“到4摄氏度的话,我们将会面对地狱般的情况。”她指的是,全球气温上升幅度比工业化前上升4摄氏度。 奥赛博物馆告诉法新社,经修复专家检查,这幅莫奈化作没有收到永久性损坏,并已重新挂回墙上展示。 博物馆发言人说,公众可以再次参观展览,并补充将对涉事人士提出刑事诉讼。 2024年6月1日 11:26 PM

封面图片

研究:全球变暖致南极陨石迅速“消失”

研究:全球变暖致南极陨石迅速“消失” 一项新研究发现,由于全球变暖,南极冰盖表面的珍贵陨石,正在以每年约5000块陨石的速度“消失”。 新华社报道,陨石是地外天体的独特样本,可以提供有关太阳系起源和演化的重要信息,南极的地理环境使得陨石在这里形成“搁浅区”,地球上已确认的陨石有60%以上发现于南极洲。 在这些富含陨石的地点,深色的外表使它们很容易被人类探测发现。随着全球变暖,很多陨石,特别是金属含量高、导热系数高的陨石,在太阳辐射下变暖,陨石下方的冰融化,结果陨石下沉“消失”。一旦陨石进入冰盖,即使在较浅的深度,它们就难以再被人类找到。 瑞士、比利时等国研究人员组成的团队利用人工智能、卫星观测和气候模型计算预测出,全球气温每升高十分之一摄氏度,南极平均就有近9000块陨石从冰盖表面“消失”。 目前,持续变暖导致南极每年约5000块陨石“消失”,这个速度是南极陨石发现速度的约5倍。据估算,到2050年,南极大约30万至80万块陨石中的四分之一将由于冰川融化而“消失”。 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气候变化》杂志上。 2024年4月10日 9:51 PM

封面图片

新研究找出冰原丧失的潜在解决方案:平流层气溶胶注入

新研究找出冰原丧失的潜在解决方案:平流层气溶胶注入 在不同条件下,格陵兰冰盖从 1990 年到 2090 年的模拟质量损失(以海平面贡献表示):RCP8.5(红色;最糟糕的情景,气候变暖有增无减)、RCP4.5(绿色;中间情景,在当前条件下可能实现)和 GeoMIP G4(蓝色;RCP4.5 加上 2020-2070 年期间每年向平流层注入 500 万公吨二氧化硫)。资料来源:Ralf Greve目前有许多关于大幅减缓气候变化影响的建议,其中最广泛的建议涉及改变整个地球各个方面的干预措施地球工程技术。虽然这些技术有一定的前景,但我们对自然循环的了解还不够,无法全面评估这些干预措施的益处。由芬兰罗瓦涅米拉普兰大学的 John C. Moore 教授和北海道大学低温科学研究所的 Ralf Greve 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利用模拟技术研究了一种称为平流层气溶胶注入的地球工程技术对冰层融化的潜在影响。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地球物理研究杂志》(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上:地球表面》上发表。研究作者拉尔夫-格雷夫(左)和约翰-C-摩尔(右)。资料来源:拉尔夫-格雷夫、约翰-摩尔摩尔解释说:"平流层气溶胶注入,即 SAI,将通过飞机或高空气球人为地将气溶胶引入平流层,通过全球变暗和反照率(地球反射太阳光的程度)增加来产生冷却效果。"Moore、Greve 及其同事使用 SICOPOLIS 模型模拟了 1990-2090 年期间格陵兰冰盖在三种不同情景下的变化:RCP8.5(最坏情况,气候变暖有增无减);RCP4.5(中间情况,在目前条件下可能实现);GeoMIP G4(RCP4.5 加上 2020-2070 年期间每年向平流层注入 500 万公吨二氧化硫)。比较格陵兰冰盖在 GeoMIP G4 和 RCP4.5 之间变化的 SICOPOLIS 模拟结果:冰层厚度(H)。平流层二氧化硫气溶胶的注入将对冰原边缘(仍然较厚;黄色和红色)产生最大的保护作用。资料来源:John C. Moore、Ralf Greve 等人,《地球物理研究杂志》:地球表面。2023 年 11 月 27 日模拟结果表明,二氧化硫的 SAI 将对格陵兰冰盖产生明显的保护作用。在 RCP8.5 条件下,冰的损失相当于海平面上升约 90 毫米;在 RCP4.5 条件下,冰的损失相当于海平面上升约 60.6 毫米;但在 GeoMIP G4 条件下,冰的损失仅限于海平面上升约 37.6 毫米。当使用不同的模型 Elmer/Ice 对这些情景进行测试时,结果类似。在 GeoMIP G4 下,冰盖边缘将受益最大。"这项研究表明,SAI 有助于保护格陵兰冰盖,进而有可能保护地球上的所有其他冰盖,但地球工程是一个极具争议性的话题,"格雷夫总结道。"最大的问题是,地球工程只能解决全球变暖的表象,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甚至可能会延误解决根源问题所需的变革。此外,由于地球上的自然系统极其复杂,因此无法准确预测可能产生的积极和消极结果。"这项研究得到了中国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地球表面过程与资源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芬兰科学院COLD联盟、日本学术振兴会、日本文部科学省和北海道大学的资助。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刷新高 联合国秘书长吁采取措施

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刷新高 联合国秘书长吁采取措施 全球气温连续12个月创新高,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形容,人类破坏地球导致气候变暖的行为,堪比导致恐龙灭绝的流星,他呼吁各国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法新社报道,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局星期三(6月5日)发出的报告显示,今年5月是有记录以来最热的5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已连续12个月刷新同期最高值。 古特雷斯星期三在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发表演讲时说:“在数十亿年来塑造地球生命的巨大力量中,人类只是雷达上的一个小亮点,但就像导致恐龙灭绝的流星一样,我们的影响也非常巨大。” 他说:“我们不仅处于危险之中,我们本身也是危险。” 他指出,人类“也是解决方案”,并再次呼吁全球各国采取行动,将升温限制在1.5摄氏度以内,这是《巴黎协定》定下的目标。 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称,全球年平均气温在未来五年内至少有一年超过1.5摄氏度限制。 古特雷斯也呼吁对化石燃料公司的利润征税,也要求富裕国家在2030年前逐步淘汰煤炭,并在2035年前将石油和天然气消耗量减少60%。 他还呼吁富裕国家应该增加对较贫穷、风险更大的国家提供援助。 他说:“我们不能接受这样的未来:富人生活在空调泡沫中,而其他人却在不适合居住的土地上遭受致命天气的袭击。” 2024年6月6日 12:09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