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nlyFans表示,它审查每个用户和所有内容,以阻止儿童色情进入其平台

OnlyFans表示,它审查每个用户和所有内容,以阻止儿童色情进入其平台 但路透社对美国警方和法院档案的调查发现,网站上出现了数百个未成年人的露骨色情视频和未成年人图像。“看着我变得超级狂野,”当局引用的一篇关于一名16岁男子的帖子写道。 标签: #OnlyFans 频道: @GodlyNews1 投稿: @GodlyNewsBot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FBI逮捕利用AI生成儿童性虐待图像的男子

FBI逮捕利用AI生成儿童性虐待图像的男子 美国联邦调查局因涉嫌使用人工智能生成儿童性虐待图像并将其发送给未成年人而以刑事指控逮捕了一名男子。 检察官在20日的声明中说,来自威斯康星州霍尔门的42岁男子史蒂文·安德雷格涉嫌使用文本到图像生成式人工智能模型 Stable Diffusion 创建“数千张青春期前未成年人的逼真图像”。从安德雷格的电子设备中恢复的证据显示,他使用与未成年人相关的特定的、露骨的色情文本提示生成了这些图像,然后将其存储在计算机上。”他随后与一名15岁的男孩进行了交流,描述了他创建图像的过程,并通过 Instagram 私信向他发送了几张人工智能生成的未成年人图像。 (摘抄部分)

封面图片

快手发布寒假期间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公告

快手发布寒假期间网络环境专项整治公告 今天,快手黑板报发布关于寒假期间网络环境专项整治的公告。公告称,为给广大未成年人营造健康的寒假上网环境,快手将持续加强寒假期间的网络环境治理,全面深入清理不良信息和内容。 具体来看,本次专项整治的重点主要包括:涉未成年人的有害信息,包括图文、视频和直播等;低俗色情、不良导向内容,尤其是涉未成年人的软色情信息;诱导未成年人充值消费,胁迫或诱导未成年人打赏;未成年人出镜,利用未成年人群体或身份博取关注、炒作营销;炫富、拜金、“饭圈”互撕、儿童邪典、不良动画作品等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信息和行为。

封面图片

中国要求大型网络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设未成年人专区

中国要求大型网络平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设未成年人专区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于明年元旦起施行,中国官方要求大型网络平台要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尽特殊义务,包括开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影响评估、提供未成年人模式或者设置未成年人专区等。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国务院新闻办星期五(10月27日)举行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中国国家网信办、最高检、教育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有关负责人介绍《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有关情况。 据介绍,为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中国国家网信办在前期深入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条例(送审稿)》。司法部会同网信办反复研究修改,先后多次征求中央有关单位、地方人民政府意见,形成《条例(草案)》。 今年9月20日,《条例》经中国国务院第1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总理李强10月16日签署第766号国务院令公布《条例》。《条例》将于2024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 《条例》是中国第一部专门性的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综合立法。《条例》回应了社会各界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关切,标志着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治建设进入新阶段。 《条例》共七章,主要明确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的原则要求和监督管理体制、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促进、网络信息内容规范、个人信息网络保护、网络沉迷防治等制度。 为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各部门依法推进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治理。最高检相关负责人在吹风会上介绍,从2020年1月到2023年9月,检察机关起诉成年人涉嫌利用电信网络侵害未成年人犯罪1.16万人。 针对通过网络聊天胁迫女童自拍裸照等问题,最高检发布指导性案例,确立了无身体接触猥亵行为等同于线下犯罪的追诉原则,目前已累计追诉犯罪3000余人。三年来,检察机关立案涉未成年人网络权益和个人信息公益诉讼案件524件。 《条例》在明确网络产品和服务提供者的普遍性保护义务的基础上,针对未成年人用户数量巨大,或者对未成年人群体具有显著影响的平台,提出了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方面的特殊义务要求,以督促大型平台企业切实承担社会责任,守护未成年人健康发展。 ... 2023年10月27日 4:15 PM

封面图片

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包括:直播、短视

中央网信办即日起启动“清朗·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聚焦解决7类网上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突出问题,包括: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未成年人在线教育平台问题;儿童不良动漫动画作品问题;论坛社区、群圈等环节危害未成年人问题;网络“饭圈”乱象问题;不良社交行为和不良文化问题;以及防沉迷系统和“青少年模式”效能发挥不足问题。 其中,针对直播、短视频平台涉未成年人问题,严禁16岁以下未成年人出镜直播,严肃查处炒作“网红儿童”行为,禁止诱导未成年人打赏行为,防止炫富拜金、奢靡享乐、卖惨“审丑”等现象对未成年人形成不良导向。坚决清理散布暴力血腥、暗黑恐怖、教唆犯罪等内容的“邪典”视频。此外,还将深入整治诱导未成年人应援集资、高额消费、投票打榜、互撕谩骂、拉踩引战、刷量控评等“饭圈”乱象行为。 记者了解到,近期,针对快手、腾讯QQ、淘宝、新浪微博、小红书等平台传播儿童软色情表情包、利用未成年人性暗示短视频引流等问题,网信部门依法约谈平台负责人,责令限期整改,全面清理处置相关违法违规信息和账号,并对平台实施罚款处罚。 (新华社)

封面图片

欧盟委员会要求三大成人网站提供儿童保护措施的详细信息

欧盟委员会要求三大成人网站提供儿童保护措施的详细信息 当地时间13日,欧盟委员会根据《数字服务法案》(DSA) 要求全球最大三家成人色情网站 Pornhub、XVideos 和 Stripchat 必须在7月4日前提供其采取措施的详细信息,以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免于访问其内容并防止基于性别的暴力行为。欧盟委员会说:“委员会正在要求这些公司提供更详细的信息,说明他们为认真评估和减轻与未成年人在线保护相关的风险、以及防止非法内容和性别暴力扩散所采取的措施。”欧盟希望了解已实施了哪些保障措施来确保观众不是未成年人。

封面图片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官方报告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的职业。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星期六(9月16日)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有31%的未成年人选择教师为理想职业,其次为医生(19.8%)、之后是企业家(19.5%)和艺术家(19.3%)。 基于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蓝皮书分析指出,互联网构建起未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影响着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规划,从未成年网民的职业取向可以洞见其成长。 蓝皮书指出,游戏玩家、网红、人工智能(AI)高手等互联网职业早已进入中国未成年人的选择视野,但这三种新兴职业受追捧程度均有所下降。可见,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选择较为集中,拥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行业仍旧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同时,农民是未成年人职业选择的末选,只有不到1.6%的未成年人选择当农民,远远低于其他职业选项所选人数比例,这体现出了未成年人的认知受限和社会普遍的职业认知固化现象。 蓝皮书指出,以性别因素为变量来看,中国未成年女性职业理想选择排行前三的是教师、艺术家和医生,而未成年男性倾向选择成为军人、科学家和企业家。未成年女性选择文职类工作的比例要远高于未成年男性,未成年男性选择技术类职业的比例则高于女性。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