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现时有5个黄码区和2个红码区

本澳现时有5个黄码区和2个红码区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第65、66例确诊患者的住所区域均设为红码和黄码区,而新增的第68、69、70例确诊人士早已被隔离,其住所区域则仅设黄码区,因此,目前本澳共设有5个黄码区和2个红码区。红码区人士须于区内作14天集中隔离,只进不出;黄码区人士则需进行多次病毒核酸检测,并于首次核酸检测得出阴性结果前不能离开。 第68、69、70例的3名确诊患者...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倘本澳没新增确诊个案 8月18日起将解封红码区和黄码区

倘本澳没新增确诊个案 8月18日起将解封红码区和黄码区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本澳自8月3日新增确诊4例新冠病毒感染个案,至明(17)日将届满14天,若至明日本澳没出现新增确诊个案,将符合内地解除封闭及封控区的相关要求,本澳可望于8月18日零时解封现有的红码区和黄码区。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红码区内的所有住户、黄码区内的人士、密切接触者,以及近日曾接受健康管理人士的核检结果都呈阴性,连同早前全民核酸检测计划的结果均为阴性...

封面图片

关于第75例患者住所而设的红、黄码区

关于第75例患者住所而设的红、黄码区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为加强防范,昨(5)晚再因应第75例确诊病例,于黑沙环锦兴大厦区域新增另一红、黄码区。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这是基于第75例患者曾于10月1日搬迁,黑沙环锦兴大厦便是她于10月1日前的住所,所以,因应第75例患者住所而设立的红、黄码区就有两组。 ...

封面图片

红黄码区人士首次核检结果全部阴性

红黄码区人士首次核检结果全部阴性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因应本澳出现第65例和第66例确诊个案,新冠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已按照原来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方案,迅速地根据风险高低的程度,而采取封闭和管控应对措施。 当中包括:麻子街红码区(德利大厦、永开大厦及麻子街35号)共21户64人,黄码区共170户253人,总计317人;高士德大马路红码区(皇宫大厦C、D座)7户22人及黄码区33户106人,均已完成首次核酸检测,全部结果阴性...

封面图片

社区居民感染风险低 御景湾第三座不列为红黄码区

社区居民感染风险低 御景湾第三座不列为红黄码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今(9)日凌晨确诊的第77例职业为家庭佣工,在御景湾第三座住所居住和生活。该名人士作为第75例的密切接触者,在10月5日上午最后接触该单位后已在路环高顶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接受隔离医学观察。患者在10月4日、5日、6日、7日核酸检测均为阴性, 在10月8日检测才出现阳性,因此对其隔离前所在社区造成的风险很低...

封面图片

因应第7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协调中心再新增红黄码区

因应第7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协调中心再新增红黄码区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由于今(5)日本澳新增第7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加强防范,按照分区分级精准防控方案,再新增红、黄码区。 新增红码区范围:黑沙环第二街 42-50号、黑沙环第四街 30-32号锦兴大厦,管制措施包括就地进行核酸检测,及后每日做核酸检测,除工作人员外,其余人士只准进入不准外出,只能最低限度活动...

封面图片

现时红码区内有4,459人黄码区内有21,215人

现时红码区内有4,459人黄码区内有21,215人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红码区有4,459人,黄码区有21,215人。 应变协调中心实时根据黄码区人士的数量去调整不同核酸检测点的名额,或加开核酸检测点,同时亦有两部核酸检测流动车根据需要前往不同区域,现时足以应付需求。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