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整管控措拖基于综合因素均以安全为前提

调整管控措拖基于综合因素均以安全为前提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当局近日相继调整红、黄码区的设立标准和本地疫情风险人群的医观期,均基于现时的病毒潜伏期较短,以及风险人群数量变化等综合因素,经研究及考虑实际情况后而作出调整,但前提必须是确保健康安全得到保障,因此,管控日数虽有所缩短,但之后仍会安排相关人士进行核酸检测,借以尽早和及时发现倘有的潜伏期较长之个别病例。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调整本地疫情风险人群管控措施

应变协调中心宣布调整本地疫情风险人群管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下称应变协调中心)宣布,因应疫情变化,并鉴于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感染潜伏期短,由明 (25)日开始调整本地疫情风险人群,包括核心密切接触者、非核心密切接触者(共轨人士)、次密切接触者的管控措施如下: 核心密切接触者、非核心密切接触者的管控天数由原来10天医学观察,改为8天医学观察和2天自我健康管理,并于第0、2、4、7天接受核酸检测...

封面图片

将审视可否调整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澳门人士的医学观察期

将审视可否调整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澳门人士的医学观察期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将于稍后有较充裕的时间,将会就调整从中高风险地区入境澳门人士的医学观察期作出评估,届时会结合审视不同地方的疫情发展、当地流行病毒株的潜伏期等因素。 应变协调中心补充,本澳在这一波疫情中采用的医学观察期为“8+2”,与内地的“7+3”已基本一致。 ...

封面图片

市民坚持防疫措施 能有效协助遏止任何可能出现的隐匿个案扩散

市民坚持防疫措施 能有效协助遏止任何可能出现的隐匿个案扩散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Omicron BA.5病毒株的平均病毒潜伏期为3至5天,有些患者的潜伏期可能更短,有些则可能达至7天。假如按最长潜伏期7天计算,在流行病学上需要连续两个潜伏期没有新发病例,就代表有关风险解除。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一次疫情的变化包含很多因素,例如市民是否配合防疫措施、社区内是否还有病毒隐匿个案等,均会使疫情出现很大的变化。倘若社区还有少量隐匿个案...

封面图片

会否受感染基于综合因素影响

会否受感染基于综合因素影响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会否受到感染以至确诊,是基于综合因素影响的,即使不同人触摸到同一污染源,各人曾否接种新冠疫苗、本身免疫力是否足够、个人防疫措施是否做好等,都会使各人受感染的风险有所不同。 例如,有人触摸到污染源后,双手未有消毒清洁下就触碰自己口鼻,这与另一人触摸到污染源后立即搓手消毒,两者风险尽不相同;又例如,有没有适当佩戴口罩,都会带来不同的风险程度。 ...

封面图片

卫生当局基于不同因素作围封大厦的标准

卫生当局基于不同因素作围封大厦的标准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卫生当局会基于确诊者的病毒量考量决定会否围封大厦、设定红码区或黄码区,当中因素包括:1. 该确诊人士到该场所的次数;2. 该人士的CT值,当中CT值与病毒量成反比,即病毒量愈高CT值愈低。 应变协调中心补充,如果CT值接近35或以上的话,则不一定会围封大厦。应变协调中心强调,每个个案都会具体分析,因此实施的措施都不会一致。 ...

封面图片

北京将自10月9日零时起调整澳门入境管控措施

北京将自10月9日零时起调整澳门入境北京管控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本澳接获内地有关方面通知,自10月9日零时起,调整澳门入境北京有关管控措施如下: 澳门进京人员将实行全流程闭环管理,入境北京后实行14天隔离医学观察及7天健康监测,并按入境北京人员集中隔离和健康监测要求开展核酸检测。以上措施将根据澳门疫情变化进行动态调整。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