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码区人士增加核检频次 须核检次数由4次增加至5次

黄码区人士增加核检频次 须核检次数由4次增加至5次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现时会根据风险评估,将红码区周边地区列为黄码区,并要求区内人士定期接受核检。目前,本澳已进入了疫情防控“巩固期”,有必要及早对发现的新个案采取更严格的措施。 由明(24)日起,对黄码区内的人士要求更频密的核酸检测,由原来须第1、2、4、7天作核检,增加至第1、2、3、5、7天作核检;有关措施也适用于旧的黄码区人士,卫生局将以短讯方式通知黄码区人士。 ...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红、黄码区人士共接受7次定期核检

红、黄码区人士共接受7次定期核检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红、黄码区人士会定期接受核检,频率定为在第1、2、3、5、8、11、14天进行检测,如果结果都为阴性,完成第14天核检并得出阴性结果后,相关区域将可解封。

封面图片

未进行全民核检人士的健康码已锁为黄码

未进行全民核检人士的健康码已锁为黄码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截至今(2)日下午5时,仍有5,697名人士未参与全民核检,当局已把有关人士的健康码转为黄码,他们须自费进行核检并得出阴性结果后才能转回绿码,若果再不接受核检,其健康码将于明(3)日下午3时转为红码。 就部份人士表示已在珠海接受核检但其健康码仍为黄码,应变协调中心回应指,发现内地检测结果仍未传送至澳门与广东的资料库中,当局提醒相关人士必须通过转码方式...

封面图片

核检站分设不同人士的核检轮候队伍 黄码人士可选择核检站专用通道作核检

核检站分设不同人士的核检轮候队伍 黄码人士可选择核检站专用通道作核检 #疫情记者会快讯 就核酸检测站的候检人士分流情况,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指出,较早前已要求经营核酸检测站的4个机构(共5个核检站),需在站内分开两条不同的轮候队伍,即普通人群轮候队伍及高频次核酸检测人群轮候队伍。 应变协调中心指出,安排黄码人士使用快速通道,目的是减少其在现场的排队轮候时间,部份核检站因现场硬件所限,出现轮候队伍分不太清楚的情况,已再要求有关核检站,尽量分设轮候通道...

封面图片

对黄码区居民作频繁核检有助发现感染个案

对黄码区居民作频繁核检有助发现感染个案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黄码区内居民须接受核酸检测主要是平衡风险和获益,处于红码区或黄码区的居民有一定的感染风险。 昨(6)日新增的128宗个案,其中有21人是黄码区内的居民,显示黄码区居民比一般居民的风险稍高,通过频繁的核酸检测能有助发现有否感染的状况,又例如一旦小孩受到感染,能早期发现也有助提供早期的治疗。 ...

封面图片

对黄码人士采取核检和快速抗原检测相互补充的检疫措施

对黄码人士采取核检和快速抗原检测相互补充的检疫措施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当局目前要求黄码人士于第1、2、4、7天(健康码被转为黄码当天为第0天)进行核酸检测,黄码期间的其他日子便需进行自我快速抗原检测;结合两种检测方式,是由于快速抗原检测虽有其局限性,亦有其优点,但若全程都允许黄码人士只进行快速抗原检测,而不做核检,则担忧可能未能准确测出阳性个案的情况,故此,须采取两种检测方式相互补充。如果7天之后黄码人士的检测均呈阴性结果...

封面图片

红码区及黄码区解封条件

红码区及黄码区解封条件 #疫情记者会快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应变协调中心表示,澳门现时设立多个红码区及黄码区,区内人士须定期接受核检,频率定为在第1、2、3、5、8、11、14天进行检测,如果结果都为阴性,完成第14天核检并得出阴性结果后,相关区域将可解封。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