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卫生部警告:未来两周,这种病例将直线上升

菲律宾卫生部警告:未来两周,这种病例将直线上升 当地时间10月27日,菲律宾卫生部(DOH)警告称,在强热带风暴“克里斯蒂娜”引发严重洪水后,预计未来两周内,钩端螺旋体病病例将增加。 DOH发言人、助理部长阿尔伯特·多明戈表示,在克里斯蒂娜造成破坏之前,钩端螺旋体病数据的数量已经下降,但由于许多人接触了洪水,未来几天可能会再次上升。他说:“在未来两周内,DOH 将密切监测情况,由于洪水泛滥,全国范围内钩端螺旋体病病例会增加。” 因此,多明戈呼吁,凡是在最近有涉入洪水的人,请立即前往卫生中心,进行相关咨询或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服用多西环素。多西环素被用于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动物(如啮齿动物)传播的细菌感染。感染大鼠的尿液在暴雨期间可能会与洪水混合。当人走过、游泳或进入洪水区域时,钩端螺旋体病就会传播。细菌通过开放性伤口甚至是疤痕都可以进入人体,或者通过意外饮用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动物的尿液或粪便污染的水进入人体。 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可能在 2 到 30 天之间,通常在接触受污染洪水后 1 到 2 周出现症状。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恶心、肌肉疼痛和头痛。钩端螺旋体病会导致肾衰竭、透析和肺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 多明戈还解释说,是否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所处的地区、接触洪水时间的长短,以及接触的面积。他说:“有些民众可能只是在洪水中短暂行走,被感染的风险就不大。但如果他们在洪水中行走了一天,最好服用一次药。”除此之外,多明戈还表示,如果目前尚处于洪水未消退的地区,感染的几率会大大上升,但是否需要服药,最好去卫生中心咨询医生。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菲律宾卫生部警告:未来两周,这种病例将直线上升

菲律宾卫生部警告:未来两周,这种病例将直线上升 当地时间10月27日,菲律宾卫生部(DOH)警告称,在强热带风暴“克里斯蒂娜”引发严重洪水后,预计未来两周内,钩端螺旋体病病例将增加。 DOH发言人、助理部长阿尔伯特·多明戈表示,在克里斯蒂娜造成破坏之前,钩端螺旋体病数据的数量已经下降,但由于许多人接触了洪水,未来几天可能会再次上升。他说:“在未来两周内,DOH 将密切监测情况,由于洪水泛滥,全国范围内钩端螺旋体病病例会增加。” 因此,多明戈呼吁,凡是在最近有涉入洪水的人,请立即前往卫生中心,进行相关咨询或检查,以确定是否需要服用多西环素。多西环素被用于预防和治疗钩端螺旋体病。 钩端螺旋体病是一种由动物(如啮齿动物)传播的细菌感染。感染大鼠的尿液在暴雨期间可能会与洪水混合。当人走过、游泳或进入洪水区域时,钩端螺旋体病就会传播。细菌通过开放性伤口甚至是疤痕都可以进入人体,或者通过意外饮用被钩端螺旋体感染动物的尿液或粪便污染的水进入人体。 钩端螺旋体病的潜伏期可能在 2 到 30 天之间,通常在接触受污染洪水后 1 到 2 周出现症状。感染后的症状,包括发烧、呕吐、恶心、肌肉疼痛和头痛。钩端螺旋体病会导致肾衰竭、透析和肺出血等并发症,严重者还可能导致死亡。 多明戈还解释说,是否被感染,主要取决于所处的地区、接触洪水时间的长短,以及接触的面积。他说:“有些民众可能只是在洪水中短暂行走,被感染的风险就不大。但如果他们在洪水中行走了一天,最好服用一次药。”除此之外,多明戈还表示,如果目前尚处于洪水未消退的地区,感染的几率会大大上升,但是否需要服药,最好去卫生中心咨询医生。 订阅柬埔寨大事件 https://t.me/+v04rA8uJLe9iY2Rl 欢迎投稿爆料: @dafei56777

封面图片

檀香山附近的马诺瓦瀑布,落差45米,因为离市区近,路好走,游人很多,还有人不顾禁令跳入水潭游泳,真不怕死。在热带淡水水域游泳容易

檀香山附近的马诺瓦瀑布,落差45米,因为离市区近,路好走,游人很多,还有人不顾禁令跳入水潭游泳,真不怕死。在热带淡水水域游泳容易被细菌感染得钩端螺旋体病。旁边有一条较不好走的小径就没人了,那里长满了中国入侵的紫竹和榕树,有回到中国南方的感觉。整个森林都是入侵植物。

封面图片

菲鼠尿病患者激增,医院人满为患,已有多人死于重症感染

菲鼠尿病患者激增,医院人满为患,已有多人死于重症感染 两周前台风“加仁娜”引发的洪水导致不少民众感染钩端螺旋体病(鼠尿病/钩体病),随着潜伏期结束以及症状开始发作,国家肾脏和移植研究所(NKTI)人满为患,从8月8日起,该医院的体育馆已被改建为鼠尿病病房。截至9日,医院的急诊室和体育馆临时病房已全部被病人塞满。 医院的急诊室目前有125名病人,只有66人有病床。 在体育馆临时病房内接受治疗的黎洛斯•仙道斯在修理因洪灾受损的房屋时染上该疾病。仙道斯先是发烧和腹痛,退烧后排尿变得困难,他随后被诊断感染了钩体病。 钩体病的治病细菌是来自老鼠等动物的尿液,混入洪水中的细菌会通过伤口进入人体。 仙道斯表示,这个地区有许多老鼠,他踩着木头,没有注意到脚已经浸在水里。 国家肾脏和移植研究所表示,台风过后鼠尿病患者数量激增是正常现象。 该院的医疗服务执行主任坦义朗医生说:“有些病人肺部出现异常,有的病人肺出血,有的出现急性胰腺炎和肝脏异常,所以这是非常严重的鼠尿病。” 此外,鼠尿病的生还者还会罹患慢性肾病。 该研究所表示,今年至今已有7人死于鼠尿病,其中2人于上周病逝。 卫生部(DOH)称:7月24日全国因西南季风引发的洪涝将导致鼠尿病病例的剧升,这种疾病有两周的潜伏期。 坦义朗医生建议在洪涝地区涉水的人们必须立即前往卫生中心采取预防措施。 他说:“鼠尿病患者第一阶段,会先发烧,然后腹痛,大约5天后病情会好转,然后会复发,这时患者眼睛会变黄,排尿会痛,严重时患者会咳血。” 国家肾脏和移植研究所表示,他们已没有足够的人手来应对逐渐增多的患者,幸运的是菲律宾红十字会已经响应号召,派遣15名医护人员前来驰援。 卫生部呼吁家属不要将病人送到国家肾脏和移植研究所。 此外,卫生部也保证预防鼠尿病的药物多西环素(doxycycline)供应充足。 圣拉扎罗医院病人爆满 另据报道:由于钩端螺旋体病例大量涌入,马尼拉市的圣拉扎罗医院可能很快就会将需要透析的新患者转诊至其他医院。 据媒体8月8日的报导透露,这家公立医院只有四台透析机,而且也没有足够的医生和护士来照顾病人。 专业医疗人员负责人沓密·苏普利科说:“我们的透析用品也已经用完了,所以我们需要紧急购买。” 目前圣拉扎罗有59名钩端螺旋体病患者,其中37人病情严重,3名重症患者已于本周死亡。 医生说:“其中一人已经三天不能小便,现在救治已经太晚。另一人则是延误治疗,因为家人不希望病人接受透析。” 圣拉扎罗建议曾在洪水中涉水的人们立即服用多西环素(doxycycline)作为预防措施,以防止病情恶化。

封面图片

#菲律宾资讯2024 年报告 426 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卫生部敦促每年为宠物接种疫苗

#菲律宾资讯2024 年报告 426 例狂犬病死亡病例,卫生部敦促每年为宠物接种疫苗 卫生部 (DOH) 记录了 2024 年 426 例狂犬病相关死亡病例,凸显了宠物疫苗接种的迫切需要和公众对狂犬病预防的认识。 据卫生部称,193 例(45%)病例是由家养宠物咬伤或接触引起的,其中 41% 的病例与未接种疫苗的动物有关。此外,56% 的病例涉及狂犬病疫苗接种情况不确定的动物。 受影响最严重的地区包括中吕宋岛(56 例)、卡拉巴松(35 例)和 SOCCSKSARGEN(43 例)。2024 年的数据表明,病例数较 2020 年的 235 例急剧增加,四年内几乎翻了一番。从 2020 年到 2024 年,共记录了 1,750 例狂犬病相关死亡病例。 2025 年 1 月 1 日至 3 月 1 日,卫生部记录了 55 例狂犬病病例,比去年同期报告的 90 例减少了 39%。 狂犬病是一种致命疾病,2024 例病例的死亡率为 100%。如果被感染动物的咬伤、抓伤,甚至唾液与伤口、眼睛、鼻子或嘴巴接触,它就可以通过这种疾病传播。 症状通常在接触病毒后两到三个月出现,但也可能在数周或长达一年内出现,具体取决于病毒的数量和进入人体的点。初期症状包括发烧、虚弱和伤口发炎,逐渐发展为恐水症(害怕水)、恐气症(害怕空气)、意识模糊和瘫痪,最终导致致命的大脑和脊髓炎症。 卫生部敦促宠物主人每年为宠物接种疫苗,以预防狂犬病感染。该机构还建议公众避免接触陌生的动物,尤其是攻击性动物。如果被咬伤或抓伤: 立即用肥皂和流水冲洗伤口。 立即到最近的健康中心或动物咬伤及治疗中心就医。 对于疫苗接种时间表,鼓励宠物主人与当地兽医或政府办公室协调。

封面图片

#菲律宾资讯卫生部指口罩无法预防猴痘

#菲律宾资讯菲律宾卫生部指口罩无法预防猴痘 卫生部周一表示,配戴口罩无法预防猴痘感染,但避免亲吻与拥抱能有效防止传染。卫生部发言人阿尔伯特·多明戈解释,由于猴痘病毒并非透过空气传播,口罩并不具备防护效果。 多明戈强调:“口罩不是防范猴痘的方法。商家不应该哄抬价格,也不该声称需求增加,因为卫生部已经明确表示这不是预防猴痘的方式。你可以戴口罩,但如果继续亲吻、拥抱,仍然可能感染猴痘。”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说明,猴痘是一种病毒性疾病,可能引发疼痛性皮疹、淋巴结肿大、发烧、头痛、肌肉疼痛、背痛和倦怠感。猴痘主要透过人与人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包括家庭成员间的接触。 密切接触包含皮肤对皮肤接触(如触摸或性行为)、口对口或口对皮肤接触(如亲吻),也包括与猴痘患者面对面接触(如近距离交谈或呼吸,可能产生具传染性的呼吸道飞沫)。 多明戈指出,猴痘不是性传染病,但重申病毒可以透过亲吻或拥抱传播。他表示:“即使没有发生性行为,只是拥抱或亲吻,严格来说这不算性行为,仍然可能感染猴痘。关键在于皮肤接触。” 世界卫生组织表示,拥有多名性伴侣的人感染猴痘风险较高。人们也可能透过接触受污染物品(如衣物或寝具)、医疗过程中的针具伤害,或在社区场所如刺青工作室感染。 在怀孕或生产期间,病毒可能传染给婴儿。怀孕期间感染猴痘可能对胎儿或新生儿造成危险,可能导致流产、死产、新生儿死亡或产妇并发症。 世界卫生组织说明,动物传染给人的情况可能发生在被感染动物咬伤或抓伤时,或在狩猎、剥皮、诱捕、烹饪、接触动物尸体或食用动物过程中发生。目前猴痘病毒的动物宿主尚未确定,相关研究仍在进行中。 收藏 分享到赞0

封面图片

#菲律宾卫生部 猴痘病例5月实际减少,自2024年起

#菲律宾卫生部 猴痘病例5月实际减少,自2024年起 累计确诊911例 菲律宾卫生部(DOH)31日表示,尽管近期猴痘(mpox)话题频频登上媒体,但2025年5月的实际新增病例“少于4月”,并未出现真正的“病例激增”情形。自2024年起,全国猴痘累计病例为911例。 【5月病例下降,舆论误解“爆发”】 卫生部发言人AlbertDomingo指出:“5月份我们侦测到的猴痘病例不到50例,而4月份超过50例。媒体连续报导,给人一种‘激增’的错觉。” 他强调.应根据“疫情曲线(epidemic curve)”观察趋势,而非仅看总数。他说:「若只看总数,会让人误以为全国疫情非常严重。” 【猴痘病毒在菲属“轻症型CladeII”,尚无高度传染变异株】 菲律宾目前侦测到的猴痘病毒为CladeII型,即轻症变异株,尚未发现更具传播力的Clade1B型。 卫生部长TedHerbosa表示:“现阶段确诊者多为轻症,部分死亡个案实为患有晚期HIV病毒,猴痘并非直接致死原因。” 【部分通报为水痘误报,确诊比例远低于通报数】 2024年9月通报超200例疑似病例,但实际确诊者不到10~20人; 有病例初期被误通报为猴痘,后经确认实为水痘。 【戴口罩防不了猴痘?DOH说明传播途径】 Domingo解释,猴痘非空气传播,而是透过密切皮肤接触传播; 虽有地方政府实施口罩强制令,但他说:“佩戴口罩无妨,但更应聚焦于避免皮肤接触、体液传播的场景。 他建议地方政府应与DOH协调,针对具体传播方式制定防护策略。 【同时更应关注:每日新增HIV病例高达56~57例】 Domingo补充,部长Herbosa更关注的是:“目前全国每日HIV新增确诊数达50余例,长期而言威胁更大。” 【总结】 5月猴痘新增案例下降,未现爆发态势;现存病毒为轻症型,整体风险可控;建议公众不要恐慌,关注HV等更广泛健康议题。 免费投稿爆料:@baofu821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