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疫情# 我是青浦区,尚泰路弄的居民,疫情严峻,小区根据政府防疫要求,封闭管理。现在每家每户的物资也不多了,都在问居

#上海疫情# 我是青浦区,尚泰路弄的居民,上海疫情严峻,小区根据上海政府防疫要求,封闭管理。现在每家每户的物资也不多了,都在问居委会是否还有物资发?居委告知,上面有就发,没有就不发?这个回复我们不太能接受,什么是上面?哪个上面??另外,上面有没有安排发物资,应该是居委会能知道的吧?现在就是让老百姓等吗?近期开始在我们每栋楼的群里售卖蔬菜了,供应商是:上海牵然农业专业合作社,有元和元的团购。但是菜品,真的是太差了,根本不能吃!他们自己能吃这样的菜吗??相关照片我直接贴出来!希望有关部门可以维护法纪,不能让这样的企业继续去坑害老百姓!!希望有关部门能有合理的安排,疫情的确可怕,但是不能让老百姓寒心,民生问题应该得到合理的解决!!谢谢!!@新浪上海 @宣克炅 @上海都市频道 【网评】@上海发布 @警民直通车-上海 @绿色青浦 青浦徐泾这边一点可以当作吃饭的物资也没有,请问真的是要按闹分配吗? sourc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新华社发稿总结国务院工作组4月2日至5月1日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情况。

新华社发稿总结国务院工作组4月2日至5月1日在上海调研指导防疫情况。 工作组把推动清零作为坚定不移的目标,把统一思想认识体现在防疫各个方面,把统筹好防疫与保障城市核心功能运转贯穿始终,从全国调集238万管核酸检测力量和有关防控物资、抽调22个省份3万余名医务人员和重症专家,军队派出了5000多人医疗队。 期间因地制宜因时施策、以抗原核酸组合方式累计从社会面筛查出感染者39.9万,集中攻坚了57个疫情较重街镇。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经过各方共同努力,上海疫情稳中向好、得到有效控制。 孙春兰最后要求,咬紧社会面清零目标继续推进攻坚拔点;对连续7天无新增病例的小区及时降级管理,加快恢复社会正常秩序;从严从紧落实常态化防控措施。 市纪委1日通报,宝山区张庙街道党工委书记施永根,泗塘二村振兴居委会书记周东红、主任倪传悦对保供和受捐物资未及时发放导致腐烂浪费问题负有责任。3人均被免职并接受进一步调查。 宝山区初步核实,泗塘二村振兴居民区在发放保供物资过程中,将按户发放完毕后剩余的部分物资,临时堆放在居委会办公场所后门天井,导致部分物资腐烂变质,造成严重社会不良影响。 上海市1日上报新收治198例本土确诊、529例无症状转确诊和6606名本土无症状,其中58名本土无症状来自社会面。当日新出院本土确诊4242例、解除集中观察本土无症状29468名。 当日本土确诊中新增死亡32例,平均84.1岁、最小53岁、最大98岁,合并有严重的多脏器疾病及肿瘤;入院后原发疾病进展迅速抢救无效死亡,直接死因均为基础疾病。 截至1日24时,本土确诊在院治疗17122例,其中重型441例、危重型93例,分别较前日多99+32例;推算尚在集中观察的本土无症状138841名。 截至5月1日,全市封控区共14292个、276万人,管控区共22255个、551万人,防范区共55384个、1514万人。 (新华社,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上海人民为何想念谢丽娟市长?[思考]

上海人民为何想念谢丽娟市长?[思考] 【早些时候引用抖音】 原上海市副市长谢丽娟, 年生,多岁了。 看之心酸。[泪] #上海疫情# 【更新及更正】据《楚天都市报》官方账号极目新闻报道,照片中的小区属于浦东新区潍坊街道东南社区居委会管辖。月日晚,该小区所属社区居委会工作人员表示,已注意到网传照片。照片中的老人并非谢丽娟,而是社区第二支部的书记,今年多岁。老书记长期致力于社区工作,她手中的轮椅是提供给有需要的居民使用的。[握手] 【以下为发图过程】这张照片是上海一位律师朋友在抖音看到发我的,抖音号如图。我先与两位多年前跟过谢丽娟市长的媒体同行核实,一致认为是她,然后发出照片,没有配更多文字,和大家一样为图片所感动。发出后,感恩网友们对于上海的这份热爱,也感受到这个城市在困境中的顽强与务实,更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指正。也有朋友指出这不是谢丽娟市长,如有乌龙,向大家道歉[作揖]。但我的初衷和转发的网友们是一样的,我们都热爱着上海,希望上海快快好起来。图片或许有乌龙,但这份对上海的感情不会乌龙。有谢丽娟市长的这份专业精神,对上海城市的有序管理,上海的罗曼蒂克就不会消亡,魔都永远是魔都。在此向她致敬!祝谢奶奶健康长寿,幸福平安![鲜花] 【媒体前辈评论】:无论这位老人是否是谢丽娟市长,但白发苍苍依然能穿上大白,其举动本身都令人肃然起敬!大家疯转,不仅是心疼,更寄托了一种情感:人民太想念那一批踏踏实实的干部了。[心] #安在评# 【网评】是这位吧 评论配图 【网评】以前的市长市委书记是真的会下基层,去到老百姓当中,会私下走访了解贫困户,下大雨会去一线,现在连市长书记是谁都不知道 source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防疫专家组长梁万年4月22日受访论述动态清零必要性。

国家卫健委防疫专家组长梁万年4月22日受访论述动态清零必要性。 他重申,真实世界(香港)奥密克戎流行株平均病死率约0.75%、是流感七倍到八倍;对80岁以上人群更是近百倍。 梁万年表示,“动态清零”的精髓是快速和精准;除了此前一直强调的精准的流调等内容,更重要的是要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与老百姓正常的生活之间的关系,精准地平衡好疫情防控措施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 梁万年表示,中国老年人口数量巨大,目前接种率还不够高。一旦疫情管控放松,老年人群的重症和死亡数量是巨大的,对于国家来说是巨大灾难。大量重症亦挤兑医疗系统,随着医务人员感染势必又会造成正常的医疗服务的需求得不到有效满足,将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 对于到底何时能够放开的问题,梁万年表示要具备几个条件:首先要保证易感人群有比较好的免疫力;二是对病毒变异的认识需要进一步加深;三是做好救治床位与生活物资保障等的准备措施。 (澎湃新闻)

封面图片

【和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记忆】

【和新冠肺炎疫情有关的记忆】 【关于发菜】 形势严峻的上海。今天我们小区发免费菜了,我家目前是不缺菜的。但知道身在闵行被关了很久的朋友家就剩土豆和洋葱了,她家人多,每次发的菜根本顶不了几天。 上海是这样的,菜不是按人头发,是按户发,就是不管这户是一个人还是一家四口或几世同堂或群租合租 ,都只有一份。人多菜少,肯定就会有人会挨饿。 网上会有人质疑,为什么不提前囤粮呢?就我所知,很多小区封是没有预兆或通知的,说封就封了,措手不及。期间有小区解封也有小区一直封着,解封的小区,可能只解封了一天,就又被封了,根本来不及囤粮囤菜,特别是上班族和生病在家的居民。 即便是有时间去买菜,三月中下旬的菜市场和菜店以及所有围绕消化道系统的店都是黑压压的人群,像我这样最怕人群聚集的人,每次看到这个场面就生了怯心,就怕在抢菜中被感染新冠病毒。 网购,几个买菜的平台,永远显示预约已满,运力不足的提示。要想买到,就要靠起早贪黑,以永不放弃的精神不停不停地刷。但也未必能刷到。 我自己平时是有直接对接小农场,在郊区农场买菜,但三月中下旬时,按照防疫要求,外地往上海的快递就停了,郊区的菜也不让进市区了,一是需要通行证二是运输人力不够。于是一边是郊区菜农的菜老在地里,一边是郊市区居民在抢菜囤菜。 我月前买的猫粮,选的是上海发货,号就到长宁的中转站了,按照防疫要求不能配送, 就一直呆在仓库里。买的菜也没法发货。 【关于参团】 我至今没有没参过团,但知道很多小区购买各种物资是靠居民自治互助的,有资源有担当有能力的人挑大梁,搞物资、组团,做对接、联系送货的。这事非常繁琐,如果供应商短斤缺两,团长可能就会被人议论或者当面杠,价格高也会被人怀疑从中获利。所以能做团长,心理素质一定要强。以老年人居多的小区,这样的团购活动基本就没有。 月号起因团购造成疫情问题,将由团购人承担。这句话会震慑到不少热心居民吧。据说我们小区的一个团长就因此不愿再组团了。 【关于送货】 以自己的经历来举例子,听说要封到五月份,我的猫粮是完全扛不到那时候的,好在之前加过附近宠物店店家的微信,他为了照顾店里寄养的猫猫们,就一直吃住在店里。现在被封在店里。猫粮全部卖完了,还剩下主食罐头。如果我要买罐头的话,就需要找到一个快递员去一河之隔的店里取,取完放在门口架子上,接着需要联系居委会请志愿者去小区门口取,再送到楼门口。 问题来了,小区志愿者太少了,所以有没有人能帮忙还是未知数。如果是人多的小区,那可能更加缺人手。于是一边团购要担风险,一边是买了物资要担心是否有人送上门,没人送,大家肯定有怨言 ,居委会就会承受更大的压力,加上还有一些老烟民控制不住自己,一如既往地聚在一起抽烟遛狗吹牛,有些还不肯戴口罩。大家看到就会打电话给居委投诉。诸如此类~所以才会出现那个电话给居委会诉苦 ,居委会领导更苦,两头痛哭的场面。 【来自于楼群的爱】 平常待人和气, 尽能力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在你需要帮助时,大家才会愿意伸出援手来。我在群里询问送货的事,大家就帮着去打听信息,提供家里的带鱼,愿意分享自家的猫粮。可是我也知道不是所有人都这么幸运,很多人家里的猫快断粮了,这个不会有人想到发猫粮狗粮的 。就要设法寻求到货源快递员对接员,在现在的上海,太难了。 尽管隔壁家说能分享猫粮给我,但我知道如果封到五月一号,她的粮是不够的。所以明天起我不仅要规划好人的饮食,还要省下鱼类给猫猫,准备给ta做猫饭了。 【如果不幸成为阳性患者】 我们楼建群,阳性患者是不在群内的。楼里有三家有阳性患者,两家在一楼,一家在二楼。其中一楼一家已确诊的大叔无法控制灵魂对自由的向往,虽然楼被反锁了,他经常不戴口罩开门进进出出,楼道走一走,香烟抽一抽。于是引发对面人家的恐慌,一来这家有孩子还有老人,都没打过疫苗。所以每次门洞里看到那个大叔出门就恐慌得不行,整个楼的微信群全是谴责,有人向外求助有人不停投诉,希望尽快把他转移走。 另外两家虽然足不出户,但是只要被发现开了窗户晒了被子,相邻或上一层的人家就开始恐慌了。在这个阴性群里,患了阳性的居民是没有名字的,他们的名字叫羊羊,啊呀,羊出门了;啊呀,羊晒被子啦,怎么办? 羊被运走了没有?羊怎么还在啊?羊昨晚两点被转移走的,两个老人不肯走啊,哭啊叫啊 ,我完全没睡好觉啊~~~ 每次做完核酸做完抗原,大家需要一个个把检测结果po到群里,整齐划一地亮出自己的阴性身份。如果有人没传也会被提醒的。每次上传时 ,我看着那一排几零几正常的字样时 ,内心只有两个字:悲凉。怎么会这样? 此刻我是幸运的,我是阴性,但一旦是阳性,成了羊羊。即便足不出户关好门窗,仍然是令大家内心恐惧的定时炸弹。如果愿意和一群人运到未知的地方, 我的猫猫怎么办?有谁会愿意接受一个羊羊的猫猫?

封面图片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4月10日受访表示,防疫策略大体有二,一是围堵,一是缓疫。国外的一些国

国家卫健委新冠肺炎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4月10日受访表示,防疫策略大体有二,一是围堵,一是缓疫。国外的一些国家和地区,以医疗资源不被挤兑作为前提来决定防控力度和范围;而我国从一开始就采取坚定措施围堵,区别是因习近平“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与外国不同,导致策略有别。他又反问,中国有这个理念、也有实施动态清零的基础条件和能力,为什么不做呢? 就奥密克戎的危害,他指从“国际国内一些流行过的地区”看,对老年人群病死率比普通流感要“高出几十倍”;很多国家超额死亡率较高。 就为何上海无症状比例偏高,他指除毒株特点、人群免疫等外,疾病的各种症状和体征都缺乏特异性,因此也需关注医务人员能否严格规范地按国家诊疗方案指南进行分类判断。 他介绍,奥密克戎BA.2传播速度快、隐匿性较强,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病人占比非常高,所以防控难;目前已经是广泛的社区传播,单独依靠针对德尔塔变异株的方式来抗击奥密克戎变异株有很大的难度,必须采取更为果断和坚定的措施。上海这座2500万人的城市在采取相应措施时,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共同完成某一动作,对各方都是非常大的挑战。但广泛引入抗原自测后,能在早期把感染者识别出来;上海又尚有能力对感染者隔离管理,切断传播途径;老百姓也“非常配合政府抗疫”,因此相信能够实现动态清零目标。 (中国青年报)

封面图片

疫情封控时间长了,会发现很多物资需求是超出未经历的想象和计划之外的。一般人知道要囤米面、菜、肉、药品、口罩、卫生纸、水饺类速冻食

疫情封控时间长了,会发现很多物资需求是超出未经历的想象和计划之外的。一般人知道要囤米面、菜、肉、药品、口罩、卫生纸、水饺类速冻食品;但时间一长,就会遇到没经历过的计划外物品断供。这里先不谈矿泉水、酒饮、零食等优化品。 首先是速冻食品会很快吃完,大部分人家冰箱规模有限。必须留给单位体积价值更大的肉类。包装速冻馄饨饺子等很占地方会被优先吃掉:你准备的速冻食品往往坚持不了预想的那么久。 其次,不到一周,就会发现为菜蔬处理配套的葱姜蒜逐渐耗尽。这些配菜在日常采购往往都是顺便购买,很少有人大量囤积。而在家持续做菜会对这些辅材的使用远超日常。 然后,有抽烟习惯的很快发现在封闭生活中烟的消耗量增大,烟作为成瘾者不可少的消耗品很快用尽。其它如咖啡、茶叶等嗜好同理 接下来第二周起,你开始发现酱料的短缺(不是油,一般米面油会有社区发放)。大城市青年家庭由于平时做菜少,往往只备有小容积的各种酱料,若不是满瓶,基本不能持续使用超半个月。食材面临只有简单调味甚至水煮,本来就胃口减弱的单调封控生活更加缺乏鲜香刺激。 第三周,发现酒精等家庭消杀用品存货不够。虽然名义上足不出户,但实际上领取物资、抗原试剂、集体核酸、补充团购快递、倒垃圾都必须出门,按规程每次出入都要进行大面积喷涂,特别是地板、外包装,耗用酒精量非常大。按经常需要核酸、偶尔收揽物品的三口普通家庭算,ml一瓶的%酒精节非常省着用也只能坚持不到周(但此用量基本无法真正做到消毒)。 第四周开始,洗发水或沐浴液等日常生活用品面临枯竭。比如我目前马上就只能用肥皂和沐浴液洗头。 由于天天三餐做饭,洗洁精、洗碗盐(如果用洗碗机)等的用量也巨增,一旦清洁用剂用完,做饭洗澡洗衣等家庭生活就面临巨大问题。同时一些家庭的婴儿尿布、女性卫生用品等也开始出现紧张。 以上这些,许多并不被列入必需品,哪怕在社区团购,都有可能不能成团或被否决。得自己筹划。 此外,你会发现偶尔做饭做菜的量比平时还要大,朋友圈也会出现不少人发大量做菜做饭的照片视频并不是因为物资超丰裕,而是因为物资到达时间不可控,造成家庭食品计划失灵: 封控期间不管是社区发放还是市场购买,送货时间普遍无法准时;货物紧张让家庭外购一旦获得机会就大量买入;这样会出现家庭在下一批物资到达时需要尽快清空冰箱此前节省存下的旧货、腾地方安放新物资的情况。用餐丰俭程度波峰波谷变化很大。而这点和第一点的存储容量有直接关系。 最后一个小帖士:除非是北方冬天,封控期肉类选择买冻肉比鲜肉保险的多这同样是因为不可控的送货时间。鲜肉在南方春夏户外保存时间短,不但受制于刚才说的送货分发时间;更受制于货品调配时间。如各地保障支援物资会有中转接收、清点、根据不同社区情况、苦难程度统筹调剂分配的行政时间,大大增加了周转周期;而接收部门如街道居委会又是完全不具备生鲜保存条件的。大家看到上海出现大量援助肉类被遗弃的,很多就是这种情况。终于收到或买到肉和菜,却已经烂了。 所以,给大家封控经验的总结: .要有小冰柜,放置足量冷冻品。 .消杀药品要远超计划的量去购买(至少要数箱),酒精至少按ml/周准备(经网友提醒,酒精大量囤积有失火等安全风险,且占容量,可参考回复中的泡腾片等消毒片剂补充配置) .葱姜蒜有大阳台院子的家庭可自我种植,没有的话可以参考日本主妇,大量购买,再一次性洗净切配好冰冻层保存(主要是葱姜)。 .不能保障半日达的,买冻肉,不要买鲜肉 .生活常备日用品,特别是清洁用品采购、婴儿用品,妇女用品和食品药品一样重要 .有吸烟咖啡茶叶等习惯的,还需要预购一定会量香烟,其它同样。 以上物资都要按两个月的量才可以比较安心。 希望大家用不到这些参考 #封控生活##上海疫情# 微博@歪克思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