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9 11:43 by 遗忘之海

2022-09-19 11:43 by 遗忘之海 中国疾控中心国内首例输入性猴痘病例的细节:一名 29 岁中国籍销售于 9 月 2–8 日访问德国,期间发生了 MSM 行为(男男性行为)。他随后到西班牙旅行,9 月 14 日返回重庆。这名男子 9 月 9 日出现喉咙干痒和发烧症状,右腿出现红色皮疹和脓疱。9 月 11 日他去了一家私人诊所就诊,服用了抗炎药物。9 月 14 日在重庆的一个新冠隔离点隔离。采集的样本显示他猴痘病毒阳性,后续检测确诊为猴痘西非系 B.1 分支。 #长城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9月16日,重庆市确诊1例境外输入猴痘病例。 该病例为自国外中转重庆入境人员,在按规定进行入境人员新型肺炎疫情防控集中隔离期间,发现皮疹等症状,经重庆市疾控中心实验室检测及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实验室结果猴痘病毒核酸阳性,国家组织专家诊断为猴痘确诊病例。该病例正在定点医院进行集中隔离治疗,情况稳定,其密切接触者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目前,该病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为阴性。 经专家研判,该病例入境重庆即被隔离管控,无社会面活动轨迹,疫情传播风险低。 (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马国出现首两起猴痘病例

马国出现首两起猴痘病例 马来西亚卫生部宣布,当地出现首两起猴痘确诊病例。首名猴痘确诊患者是一名外国人,第二名患者的是首名患者的密切接触者。首名患者已经康复出院。 卫生总监慕哈末拉兹星期五(8月25日)发文告说,首名患者是在7月26日确诊,他是一名自去年4月起在马国居住及工作的外国男子。“他2023年7月6日前往出现猴痘病例的国家,并在2023年7月10日返回马国。” 他指出,这名患者7月19日开始出现症状,并在7月23日冒出水泡。患者已接受隔离,并在完全康复且没有并发症后于8月10日出院。当局相信他是在国外染疫。 慕哈末拉兹指出,第二名患者是一名男子,他是首名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他在隔离期间出现症状。“当局下令他今年7月23日起隔离,他在7月29日确诊感染猴痘。”他说,这名患者目前仍处于隔离期,健康情况良好。 他强调,当局已检查首名患者的所有密切接触者,并观察他们的健康情况。当局发现除了这两人,暂时没人出现猴痘症状。他说,第二名患者没有任何密切接触者。 慕哈末拉兹说,猴痘是一种由猴痘病毒引起的感染,染疫途径是与出现猴痘感染症状者进行密切身体接触。他劝请所有来自通报猴痘国家的旅客,在抵达马国首21天内,每天观察个人健康情况,包括猴痘感染症状。

封面图片

澳门现首例猴痘患者 潜伏期内曾访港

澳门现首例猴痘患者 潜伏期内曾访港 澳门卫生局星期二(26日)深夜通报,接获当地首例猴痘病例,患者是一名29岁澳门男子,报称无业,潜伏期内曾到过香港和珠海。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该男子在9月16日起发烧,上周二(19日)出现淋巴结肿大、全身皮疹、水泡等症状,分别于9月17、18、20日曾到澳门镜湖医院就诊,症状未见好。周一(25日)再到仁伯爵综合医院急诊就诊,皮肤脓泡拭子经猴痘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证实为猴痘。目前病情稳定,已住院隔离治疗。 澳门卫生局指出,根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患者于潜伏期内在澳门曾有高风险性行为,也曾到过香港和珠海,声称在香港、珠海及出现症状后均没有高风险性行为。患者的其他情况仍在调查中,包括密切接触者追踪和溯源。

封面图片

泰国猴痘频繁确诊,死亡原因竟是得了其他病?

泰国猴痘频繁确诊,死亡原因竟是得了其他病? 10月30日,泰国公共卫生部疾病控制厅报告,上周发现了24例猴痘病例,其中一例为死亡病例。 这24例猴痘病例中,有9例在曼谷发现,在清迈和暖武里府各有3例,普吉岛2例,另外7个府各自发现了1例。其中的一例死亡病例同时患有艾滋病毒,在上周离世。 该名男子体内的CD4细胞数值为每立方毫升3个细胞,被报告于2023年8月25日发病且伴随着出现发烧、乏力的症状,之后面部、背部、手部以及生殖器部位出现大小不一的皮疹,随即送往医院就诊;伴随着艾滋病以及猴痘病毒的双重攻击导致症状十分严重,于 2023年9月12日被转诊至Bamrasnaradura研究所接受治疗,经检查发现该患者体内的猴痘病毒由于防疫系统的缺陷已经扩散到肺部从而引发了肺炎;另外该患者还同时需要接受为期28天的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的治疗,并同时需要接受抗HIV病毒药物的治疗;就算同时接受这些治疗,该男子的体内也出现了更大范围的组织坏死,随后便出现了肾衰竭和呼吸衰竭,最终于上周在研究所内死亡离世。 截至目前,泰国已经发现了559例猴痘确诊病例。这些病例包括503名泰国公民、52名外国公民以及4名国籍不详的个人。在感染猴痘病毒的人群中,有474人的艾滋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 泰国公共卫生部疾病控制厅代理厅长通猜表示,猴痘的常见症状包括皮疹、发烧和肌肉疼痛、淋巴结肿大、瘙痒等症状,如果患者的症状不太严重且不附带其他疾病的话,医疗机构将根据目前症状进行治疗;而对于症状严重且同时患有其他免疫力病毒的患者,例如,艾滋病患者应尽快介入抗病毒药物Tecovirimat(TPOXX)进行治疗。因此,泰国公共卫生部向出现猴痘感染病例的各府医院分发了抗病毒药物。 泰国公共卫生部疾病控制厅建议高风险人群避免与陌生人发生性行为(不论是体内还是体外性行为),并远离那些出现皮疹和水泡症状的人,以降低感染的风险。此外,建议大家勤洗手,不要与他人分享、使用私人物品。同时,要求各省府级公共卫生部门配合,提高警惕,对高危人群进行跟踪调查,并向民众传播预防方法知识。如果有任何疑问或需要建议指导,可拨打疾控厅热线电话1422了解更多信息。 安危事件@anwei 投稿联系 @xbok ⁉安危事件群 @tianya

封面图片

猴痘病例渐增 台陆委会吁赴陆做好预防

猴痘病例渐增 台陆委会吁赴陆做好预防 中国大陆猴痘病例数量渐增,台湾陆委会提醒民众,8月大陆已新增超过500例猴痘病例,赴大陆旅游应“做好预防措施”。 根据中国大陆国家疾控局消息,去年9月大陆报告首例猴痘输入病例,今天6月开始新增本土猴痘病例为106例、7月491例、8月501例,目前大陆20多个省份已有病例。 据台湾联合报报道,陆委会星期五(10月6日)晚在社群媒体贴文指出,大陆自9月20日起将猴痘纳入“乙类传染病”管理,提醒有计划要前往大陆的台湾民众做好预防措施。 陆委会也提醒近期曾经前往大陆的民众,若出现皮肤病灶如皮疹、水泡、斑疹、斑丘疹、脓疱等,以及发烧、畏寒、头痛、肌肉痛、背痛、关节痛等疑似症状,应尽速佩戴口罩就医,并主动告知医师旅游史、高风险场域暴露史及接触史。 公开资料显示,这是陆委会首次发布针对猴痘的旅游提醒。 目前陆委会官网上的“中国大陆及香港、澳门旅游警示讯息”仍显示为“黄色”灯号,也就是需要“特别注意旅游安全并检讨应否前往”,但理由并不是猴痘,而仍是“严重特殊传染性肺炎”疫情,以及大陆实施“反间谍法”修正案、香港实施国安法等。

封面图片

台湾通报首例猴痘死亡病例,为籍30多岁男性,未接种猴痘疫苗。

台湾通报首例猴痘死亡病例,为台湾籍30多岁男性,未接种猴痘疫苗。 该病例今年8月出现症状,9月11日才就医,后确诊。其就医时身体免疫状况极差,身体有大范围皮肤脓疡及坏疽,并合并口腔念珠菌感染等伺机性感染症状,后续亦检验确诊感染艾滋。于10月22日病况恶化,11月1日死亡。 (卫福部疾管署)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