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团派出身 拥经济学博士学位

李克强团派出身 拥经济学博士学位 #两岸国际 李克强拥有博士学位,是建国以来最高学历的总理,曾经访港宣布挺港措施。李克强形容十年总理任期,最大挑战是新冠疫情及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 (10/27/12:09)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分析:李克强对中国经济稳定有贡献 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值得参考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今天凌晨在上海逝世,受访学者分析,李克强过去十年任内面对中央服从但仍敢言,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贡献。特别是他过去提出的稳就业、稳民生政策,在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现在,值得官方参考。 央视新闻今天上午证实,李克强10月26日因突发心脏病,经全力抢救无效,于27日0时10分在上海逝世,享年68岁。 李克强出生于1955年7月,是安徽定远人,1976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京大学法律系和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毕业,具有在职研究生学历,法学学士、经济学博士学位。 他在2007年中共十五大时升任政治局常委,次年担任国务院第一副总理,成为正国级领导人;2012年连任政治局常委,次年升任国务院总理。 2012年到2022年期间,在政治局常委中,李克强的排名仅次于总书记习近平。 李克强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期间,提出“放管服”的简政放权改革,也曾主张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给地摊经济一定的空间。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荣誉教授赵春山受访时分析,李克强是技术官僚出身,担任总理时提出的经济政策主轴是“稳定中求发展”,也被称为“李克强经济学”。 他认为,李克强对维持中国经济稳定具有一定贡献,而在过去十年来,面对中共中央高度集权,李克强则是“服从但敢言”。 例如,2020年中共中央多次强调“脱贫”政策取得重大成就之际,李克强就在两会记者会上直言,中国大陆有六亿人口每个月收入只有人民币1000元(约188新元)左右,引起各界关注。 赵春山指出,大陆现在面临许多结构性经济问题,决策者也已体认到这一点,开始出现政策调整,而李克强过去所提出经济要稳中求进、解决贫富差距等政策路线,如今也更值得官方参考。 2023年10月27日 12:54 PM

封面图片

彭博:回顾李克强政治生涯的崛起与沦陷

彭博:回顾李克强政治生涯的崛起与沦陷 作为共产党的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随着习近平加强对政府的控制,李克强的影响力逐渐减弱,总理职务在政治地位和直接权威方面都失去了往日的威力。 李克强在卸任总理几个月后突然去世,这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发了一股悲痛之情。 十年间,李克强担任中国第二号人物,成为继习近平总书记之后首位拥有经济博士学位的总理,他以自由经济愿景引领着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发展。他的政治生涯于去年三月结束,当时习近平将他替换为亲信李强,作为领导层的一部分进行了人事调整。 李克强是共青团成员,曾是前总理温家宝的得力助手,也被视为前国家主席胡锦涛的门生。文化大革命期间,他被派往出生地安徽省农村工作,几年间从事体力劳动,同时担任单位党支部书记。 他曾担任河南和辽宁两省的党委书记。在河南省,他的任期既伴随着强劲的经济增长,也伴随着因污染血液捐献引发的HIV爆发等丑闻,影响了该省农村居民。在辽宁,李克强因利用电力消耗、铁路货运量和银行贷款等高频指标来代表经济增长而闻名。后来,《经济学人》还创建了“李克强指数”来衡量中国的经济增长。 在2012年输给习近平争夺党领导职位后,李克强建立了一个基于简化繁文缛节和减税的政策平台。在随后一年的全国人大上,他承诺减少国家权力,称“错误地安插在政府上的手应该被市场的手所替代。”在他的任期早期,他打击奢侈支出,以遏制依赖投资的经济。 李克强在疫情期间负责经济工作,频繁督促地方官员在防疫措施和经济增长之间取得平衡。这一立场似乎与习近平的“清零”疫情政策相悖,引发了两位领导人之间的分歧猜测。 作为亲民形象的代表,李克强在访问受洪水侵袭的重庆后受到中国社交媒体的称赞。在线上流传的照片显示他站在泥泞中,检查庄稼。另一个广受欢迎的经济政策是缩小国内贫富差距。 来源:

封面图片

港政界忆李克强平易近人做事尽责 梁振英发贴哀悼

港政界忆李克强平易近人做事尽责 梁振英发贴哀悼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星期五(10月27日)凌晨逝世,引发中外舆论震动。香港政界纷纷表示痛惜,并赞李克强随和、平易近人,做事尽责,关心香港。中国政协副主席、香港前特首梁振英在社交网站表示:“沉痛哀悼李克强总理。”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谭耀宗表示,对李克强离世感到痛惜。他说,李克强一直有关注香港事务,支持香港发展,帮助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他也说李克强为人随和,并忆述过去曾在人民大会堂乘升降电梯时遇到李克强,对方表示认识自己,形容李克强为人亲切。 中国人大常委李慧琼回复媒体询问时表示,记得李克强的金句是“人在干,天在看”,勉励大家扎实工作,在大国博弈的关系中,他和其他领导人一起带领香港迎难而上,走出低迷,令香港经济重拾活力。 对于李克强心脏病发逝世,李慧琼表示“听到消息好突然”,形容心情沉重。被问到与李克强是否曾面对面接触,她回答“没有直接交流过”,是从媒体上了解对方,对他印象深刻,认为他全心全力为国家、为人民服务,相信大家听到噩耗都一样“好愕然、好沉痛”。 香港《基本法》委员会委员、经民联立法会议员梁美芬回复媒体表示,过去多年有多次机会与李克强接触,形容他是一个低调、平易近人、称职的总理。 梁美芬还说,李克强法律出身,又拥有经济博士学位,对巿场规则有深入精辟的见解,懂得如何带动法规与经济发展并行。同时,他也关注香港“经济”及“法律”两大招牌,欣赏香港这两个独特优点。 梁美芬还说,李克强对“每个人都好友善”,不但是带团的领导、团长,还知道每位成员都做什么,“明显是做足功课”。梁美芬还提到,当时社会气氛紧张,李克强都通过不同渠道予以鼓励。 香港选委会界别立法会议员陈曼琪也在社交平台表示,沉痛悼念国务院原总理李克强。 李克强担任中国总理期间,经历了梁振英、林郑月娥和李家超三任香港特首赴北京向他述职。 ... 2023年10月28日 9:51 AM

封面图片

李家超对李克强逝世表哀悼

李家超对李克强逝世表哀悼 中国前总理李克强星期五(10月27日)凌晨逝世。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星期六(10月28日)表示,对李克强离世心情沉重,他相信中央会适时公布追悼安排细节,会密切留意有关公布,并按宣布作相应安排。 综合《星岛日报》和有线新闻报道,李家超星期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对原总理李克强先生离世表示深切哀悼,也对他的家人致以深切慰问。原总理李克强先生非常关心香港,每次他提及香港也表示很关切,也对香港市民很关怀”。 李家超还说,李克强曾强调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维护宪法和基本法所确定香港的宪制秩序,要落实爱国者原则,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维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去年5月,李家超在北京由时任总理的李克强亲手颁发国务院令,任命其为行政长官。 去年12月,李克强会见赴京述职的李家超时说,北京中央对李家超及港府工作表示充分肯定。北京中央一贯继续全面贯彻“一国两制”、“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方针,全面落实中央政府对特别行政区的管治权,落实“爱国者治港”,全力支持港府依法施政,目的是让香港长期繁荣稳定。 2023年10月28日 11:24 AM

封面图片

李克强称稳住经济大盘仍要付出艰苦努力

李克强称稳住经济大盘仍要付出艰苦努力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受新一轮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冲击,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中央果断采取应对措施,政策效应较快显现,月份经济企稳回升,主要指标较快反弹、由负转正,城镇调查失业率明显下降,带动第二季度GDP同比正增长,上半年增长.%,形容是极为不易,但基础仍未牢固,稳住经济大盘仍然要付出艰苦努力,中国将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针对性,争取全年经济发展达到较好水平。李克强出席世界经济论坛全球企业家视像特别对话会时提到,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会持续向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全方位开放,共同维护以世贸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推动自由贸易和公平贸易。他说,发展贸易难免会有摩擦纠纷,要寻求共识、妥善处理分歧,维护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李克强强调,中国将在确保防疫安全前提下,实现更精准科学防控,持续优化签证和检测等政策,进一步有序恢复和增加国际航班,对外国留学生实行「愿返尽返」,有序推动出境商贸和跨境务工活动,更好促进中外人员往来和对外交流合作。 -- :: ()

封面图片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行政长官贺一诚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接见行政长官贺一诚 #新闻局 到北京述职的行政长官贺一诚今(22)日上午向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汇报特区过去一年的工作和澳门当前形势。 李克强总理表示,面对疫情冲击,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采取一系列有力应对措施,在有效的防控疫情下促进经济复苏。中央政府充分肯定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的工作,并将坚定不移继续贯彻“一国两制”、“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方针,全力支持行政长官带领特区政府依法施政及完善《基本法》相关的宪制性义务和职责。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