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基:需时观察参选人是否坚定爱国者#港闻 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指,由他任主席的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会严格把关,确保所有候选人拥护基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审查区议会参选人需“听其言观其行”

港政务司长:审查区议会参选人需“听其言观其行”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说,审查区议会参选人要“听其言,观其行”,严格把关,确保所有候选人都符合“拥护基本法、效忠特区”的要求。 陈国基在星期一(11月6日)于《大公报》刊发的专访中,作出以上表述。 他说,2019年区议会内有一些非爱国者的所作所为、言行举止,全部都是破坏香港、破坏国家安全。这些乱港行为破坏香港的整体发展。 陈国基指出,重塑区议会,要确保坚定的爱国者才有资格参选,排除所有乱港分子及外国代理人。 新一届区议会选举将于12月10日举行,提名期10月30日结束,共接获399份提名表格,报名踊跃,“区区有竞争”,更涌现许多年轻、专业的新面孔。这是香港完善地区治理体系后的第一场大型选举。 陈国基说,接下来由他担任主席的区议会资格审查委员会将尽快完成资格审查工作,确认参选人是否是坚定的爱国者,并适时作出公布。而判断谁是“爱国者”,陈国基认为要“听其言,观其行”,如果以前是反中乱港,突然转变立场,便需要更长时间观察,通过他们的言行举止令选委会信服他已经完全改过自新。 有关地区治理架构方面,陈国基说,除重塑区议会外,港府也已进一步完善地区治理体系,成立由政务司司长及政务司副司长所领导的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和地区治理专组,全面强化地区工作的高层领导和统筹能力,以及协调各相关政策局及部门有效推进落实各地区政策措施。 陈国基介绍,领导委员会和专组让港府更紧贴地区脉搏、掌握民情,确保政策措施的落实贴地到位,达至“上情下达”,同时“下情上达”。他透露,地区治理领导委员会下一次会议将在明年1月举行,会检讨地区治理政策的成效。 2023年11月6日 3:05 PM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区议会选举不能选非爱国者

港政务司长:区议会选举不能选非爱国者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说,香港市民在这次区议会选举中有很多选择,但唯独不能选择非爱国者候选人。 陈国基星期四(12月7日)接受香港电台访问时,作出以上表述。 他说,这次选举是选人而非政党,如果某人想参选,当局会检视有关人士的背景,包括其以往言论和行为,如果该人士曾做过“反中乱港”的事,即使现在改过自新,也需时观察,包括其言行举止是否真心悔改,如果已真诚改过,政府会给予机会。 至于是否需要就反修例风波道歉,陈国基指出,没有硬性规定,但表示如果一个人做错事,即使没道歉之后言行都没再犯错,即代表已改过。如果口讲道歉,但言行照样犯错,就不会接纳该人士已改过自新,因此当局一定要长时间观察某人言行是否犯错后改过,成为爱国者。 陈国基说,在爱国者治港原则下,这次选举有不同政党、不同专业界别人士参选,他们的政纲也不一,反映市民有很多不同的选择,但唯一不能选择的就是不爱国者。 2023年12月7日 2:16 PM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未为投票率设下“硬指标”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未为投票率设下“硬指标” 香港选举新制度下首场区议会选举将于下月10日举行,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六(11月18日)表示,政府并没有为投票率设下“硬指标”,亦没有预估投票率。他说,即使社会和谐,投票率亦不一定低。 根据星岛日报报道,香港政府近日加紧宣传区选,陈国基希望选民透过投票,选出最能代表他们意见的区议员,提升地区治理。他在一档电台节目中说,“我们没有硬性指标,有多少投票率,政府当然希望越多越好。” 被问及民主派支持者未必投票,有建制人士亦预料投票率或只有两成,陈国基表示没有估算民主派支持者未必投票,他认为这种心态不太正确,应选出自己心仪的区议员,帮助社区、市民,投票率愈高,越反映市民明白这点。 对于社会上有声音指现在社会平静,投票率自然低,陈国基说,社会和谐对政府当然是好事,但社会和谐并不等于投票率低,低投票率或反映政府要多作宣传,令市民明白投票的真正目标和用意。 他说,政府以多种方法为区选进行宣传,包括区选夜缤纷、区选Halloween,而各司局长亦拍片宣传,但没有为其订立指标,只希望尽快做多点,宣传方式包罗万有,目的为加大社会渗透力。 至于早前去信公务员鼓励积极投票方面,陈国基表示,公务员要以身作则, 让市民知道投票的重要性,亦会为当日上班的公务员设特别安排,可让他们先投票再返回岗位,“有需要的话甚至可以报销的士(德士)钱”,希望公务员和他的家人积极参与。 此外,民主党本届尝试参选,但未获足够提名入闸,但有候选人曾在2019年区选时提出反修例口号,此次却成功得到“三会”提名并通过资格审查,陈国基引述香港中联办主任郑雁雄早前称“不是一个人以前曾经做错过,现在永远都没有机会再去参选”,指“人谁无过”,如能够改善好政府也会接受,但需要一定时间观察,无法具体地列出“做过什么就一定行,他没有做到什么就一定不行” ,需长时间观察是否真诚、真心的改过,成为真正的爱国者,如相关人士真正做到,政府亦会给予参选权。 他也指出,现阶段暂不能估计会否委任区选落败者。 2023年11月18日 2:42 PM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基本法23条立法是护港良药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基本法23条立法是护港良药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四(2月8日)接受电台访问时,对美西方势力指23条立法是破坏香港自由和人权进行反驳,并称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其实是保护香港的良药。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星岛日报》报道,陈国基受访时说,2019年香港未有国安法时乱象丛生,美西方势力一直试图破坏香港安宁。在《香港国安法》立法后,国家安全才得以保障,香港社会恢复正常。 陈国基认为,23条立法除了是宪制责任,也是保护香港的良药。“可以理解成香港病了,外部势力进来令香港变得很混乱,靠国安法和23条将香港医好,一定要靠这些良方妙药,才能确保香港健康发展”。 陈国基说,美西方势力一直批评23条破坏香港自由人权,是不想让香港有保护伞,他们以人权、法治作为幌子,实际上是想破坏香港的人权和法治。 陈国基强调,23条立法建议下的罪行,例如叛国罪、间谍罪等,与普通市民没有可能扯上关系,只针对想破坏香港安全的一小撮人,市民无须担心,23条立法对绝大部分港人来说是一种保护。 继北京2020年颁布《香港国安法》后,港府1月30日也再次启动《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并建议今年内实施全新的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涵盖五类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受访学者认为,目前香港的政治氛围和2003年不同,相信这次23条立法会比21年前首次尝试立法时顺利。 2024年2月8日 5:03 PM

封面图片

特首办主任陈国基 代政务司司长与立会内会正副主席会面

封面图片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国安法和23条如成药备用 需要时可医治

港政务司长陈国基:国安法和23条如成药备用 需要时可医治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星期六(7月13日)说,《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基本法》23条)是药,有需要时要用作医治香港,当无用时就要像家中的成药备用。 综合星岛日报和香港电台报道,陈国基本月初以中国代表团副团长身分,出席联合会人权理事会会议。他星期六(7月13日)在电台节目中说,会上除了要回应涉及香港的人权问题,也要驳斥美西方无理指控。 陈国基说,他先于一月份听取其他国家对中国包括香港及澳门的人权状况的建议,再于本月作出回应,当中建议有480多项,涉及香港有24项,香港接纳其中10项,当中大部分正在进行,例如人权、法治等,而另外14条包括废除国安法、即时废除23条等则不能接受,他还举例指2021年美国国会山庄骚乱,涉事者最高被判处22年监禁,直言美西方双重标准严重。 陈国基说,他在会上也表明将遵守所有国际条约,并且每一起案件均会在庭上审理,足证香港法治公平公开公正,有独立的审判权,包括终审法院有海外非常任法官。而政府也不会私下联络法官,以免被误解,政府也从来没有影响法治的意图,所有被判违反国安法的被告,都是有根有据,在条文上清楚列明,包括检控的元素。 他强调“邪不能胜正”,做得好就是做得好,不是由一些少数有政治目的的国家,可以将事情由黑讲到白,由白讲到黑。 陈国基还指,完善选举制度后,《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立法后,对香港有很大的保障,巿民的生活“不会再乱”,更形容《香港国安法》及《维护国家安全条例》是药,有需要时要用作医治香港,当无用时就要像家中的成药备用,“最好不使用,要用时可以备用”,确保香港平静、平安。 对于有国家及地区维持对香港的旅游警示,陈国基批评这种做法不合理,并非事实,而是出于政治目的。他说,访港的旅客上升,亲眼见到香港的状况,就会不攻自破。 2024年7月13日 12:05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