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振民接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两岸国际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因为身体原因卸任,由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接任。 (1/12/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解振华因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解振华因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中国官方批准,解振华由于身体原因卸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由前副外长刘振民接任。 “生态环境部”微信公众号星期五(1月12日)披露上述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69岁的刘振民一直在外交系统工作,英语流利,长期常驻联合国。刘振民在2013年担任中国副外长,直到2017年6月受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委任为主管经济和社会事务部的联合国副秘书长。 刘振民曾参与多项联合国的气候谈判,包括京都议定书和巴黎协定。 消息同时公布,中美“21世纪20年代强化气候行动工作组”启动会星期五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由解振华和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克里主持。 中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美国能源部副部长塔克、美国环保署助理署长尼希达作为工作组专题小组组长出席会议并发言,双方对工作组顺利启动予以高度评价,并就能源转型、甲烷、循环经济、低碳省/州和城市等重点合作领域工作进行深入、友好的交流。 双方商定将按照《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共识,在工作组机制下继续保持密切沟通,交流互鉴,深入开展务实合作。 2024年1月12日 1:48 PM

封面图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今起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今起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生态环境部微信公号公布,经中美双方商定,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将于今日起至下星期四率团赴美,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进行会谈。公布说,双方将以两国元首共识为指引,围绕《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等双方共识、推进中美气候合作取得务实成果等深入交换意见。刘振民此行还将与联合国有关方面,以及美方有关地方政府和智库等就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交流。美国国务院表示,星期三和星期四会在华盛顿接待刘振民。 2024-05-07 08:35:29 (1)

封面图片

#ALERT 外交部原副部长刘振民接替因身体原因卸任的解振华,出任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 (1/11/22:04)

封面图片

中国气候特使刘振民:“电动车加税”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不利

中国气候特使刘振民:“电动车加税”对全球气候变化合作不利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星期二(6月25日)说,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单方面的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利的。如果这个问题介入,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根据澎湃新闻报道,世界经济论坛第十五届新领军者年会(又称“夏季达沃斯论坛”)当天在辽宁大连开幕。刘振民在一场名为“在充满竞争的世界格局中发挥气候领导力”的专题会议中说,“过去一年,中美在积极推动双边气候合作。” 去年11月,中美在两国元首会晤前夕发布了《阳光之乡声明》,宣布重启气候工作组,共同承诺加速用绿色能源替代化石燃料。但在合作应对气候变化的同时,美国今年5月14日宣布将对华电动汽车关税从25%提至100%。 对于中美在新能源产业领域的贸易摩擦是否会影响双边气候对话的进程的问题,刘振民回答说,美国同事和他说,他们会把这个问题(美国政府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看作一个双边贸易问题。中方也并不希望美国把这个问题引进到多边气候变化谈判当中去。如果该问题介入,那么整个多边气候变化合作就会完全垮掉。 刘振民还说:“希望美方能够认识到这种单方面的措施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不利的,也希望美方认识到这样的问题只能通过双边谈判解决。”谈到气候合作的前景,刘振民坦言:“明年地缘政治局势或将更紧张。” 刘振民还在此次会议上提到“产能过剩”的问题,他说,“我只能听到美欧国家在谈论产能过剩,但放眼世界其他地区和联合国在内的国际组织,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因为全球对可再生能源技术有巨大的需求。” 刘振民说,这就是为什么中方需要继续鼓励和支持新能源企业生产更多产品。中国制造业在电动汽车、电池、太阳能和风能设备方面处于领先地位,这也(在国际范围内)降低了相关产品的价格,这样的行动应该得到赞赏。 刘振民还提到今年5月中美召开的气候工作会议,他说,中美气候特使的初次会晤取得成功,并不代表双方的谈判有巨大突破,而是双方旨在向国际社会展示出两国真诚合作,努力推动气候合作向前的意愿。 ... 2024年6月26日 8:37 AM

封面图片

中国气候特使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中国气候特使赴美开展气候变化会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刘振民将于5月7日至16日率团赴美,与美国总统国际气候政策高级顾问波德斯塔(John Podesta)进行会谈。 “生态环境部”微信公号星期二(5月7日)发出上述消息。 消息称,中美双方将以两国元首共识为指引,围绕《关于加强合作应对气候危机的阳光之乡声明》等双方共识、推进中美气候合作取得务实成果等深入交换意见。 刘振民此行还将与联合国有关方面,以及美方有关地方政府和智库等就应对气候变化等议题进行交流。 路透社上周报道,中美气候特使将于本月在华盛顿会面。这也是刘振民1月接任这个职务后首次访问华盛顿。 2024年5月7日 9:38 AM

封面图片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至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

中国气候变化事务特使解振华与美国总统气候问题特使约翰·克里于2021年4月15至16日在上海举行会谈,讨论气候危机所涉问题。会谈结束后,双方发表声明如下: 一、中美致力于相互合作并与其他国家一道解决气候危机,按其严峻性、紧迫性所要求加以应对。这既包括强化各自行动,也包括在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巴黎协定等多边进程中开展合作。双方回顾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领导力与合作,为巴黎协定的制定、通过、签署和生效作出历史性贡献。 二、走向未来,中美两国坚持携手并与其他各方一道加强巴黎协定的实施。双方回顾巴黎协定第二条的目的在于将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控制在低于2℃之内,并努力限制在1.5℃之内。为此,双方承诺继续作出努力,包括在巴黎协定框架下21世纪20年代采取提高力度的强化行动,以使上述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并合作识别和应对相关挑战与机遇。 三、两国均期待4月22/23日美国主办的领导人气候峰会。双方认同峰会的目标,即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提高包括减缓、适应和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 四、中美将采取其他近期行动,为解决气候危机进一步作出贡献: (一)两国都计划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之前,制定各自旨在实现碳中和/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的长期战略。 (二)两国计划采取适当行动,尽可能扩大国际投融资支持发展中国家从高碳化石能源向绿色、低碳和可再生能源转型。 (三)双方将分别执行蒙特利尔议定书基加利修正案中所体现的逐步削减氢氟碳化物生产和消费的措施。 五、中美将在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前及其后,继续讨论21世纪20年代的具体减排行动,旨在使与巴黎协定相符的温升限制目标可以实现。包括: (一)工业和电力领域脱碳的政策、措施与技术,包括通过循环经济、储能和电网可靠性、碳捕集利用和封存、绿色氢能; (二)增加部署可再生能源; (三)绿色和气候韧性农业; (四)节能建筑; (五)绿色低碳交通; (六)关于甲烷等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排放合作; (七)关于国际航空和航海活动排放合作; (八)其他近期政策和措施,包括减少煤、油、气排放。 六、双方将合作推动格拉斯哥联合国气候公约第26次缔约方大会成功,该会议旨在完成巴黎协定实施细则(如第6条和第13条),并大幅提高包括减缓、适应、支持的全球气候雄心。双方还将合作推动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5次缔约方大会取得成功,注意到2020年后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的重要性,包括该框架与气候减缓和适应的关系。 (中国生态环境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