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用即弃塑胶 商会指部分药房不清楚禁售产品种类 促环保署解说

禁用即弃塑胶 商会指部分药房不清楚禁售产品种类 促环保署解说 #港闻 首阶段禁用即弃胶餐具及产品4月22日实施,有药房商会指无收过环保署的通知,个别会员不知道哪一种产品禁售。 (1/29/10:04)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药房业界:不清楚管制即弃塑胶产品要求 会约见环保署了解

药房业界:不清楚管制即弃塑胶产品要求 会约见环保署了解 政府将于今年4月22日实施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措施,其中受影响的药房业界表示,环保署未有通知他们,不清楚新安排的要求,会约见署方了解。有饮食业界表示,已陆续做好准备,替代物料成本远较塑胶贵,但未必能全数转嫁消费者,否则会出现堂食与外卖价相距大的怪现象。 2024-01-29 12:28:51

封面图片

有药房商会称多了顾客购买棉棒但未至抢购 市场有纸或木质替代品

有药房商会称多了顾客购买棉棒但未至抢购 市场有纸或木质替代品 港九药房总商会副理事长张德荣说,商会将约见环保署了解于4月22日实施的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安排,他说无收过环保署相关通知,业界对措施认识模糊,希望署方提供清晰列表,甚么产品受管制或获豁免。政府去年通过相关法例,并于今年4月22日实施首阶段措施,包括禁售或提供即弃胶产品,如胶刀叉、胶饮管、含胶物料棉花棒、胶牙签等。张德荣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说,业界多是近日从传媒资讯才知悉有关法例,近日亦多了顾客购买棉棒,但未至于出现抢购。张德荣说市场有纸或木质的替代用品,但木棒较硬,不似胶棒具弹性,市民未必习惯。 他说将约见当局,希望了解细节,例如卖咳水,药房能否提供小胶杯、胶匙等。稻苗饮食专业学会会长徐汶纬在同一节目表示,大多数业界已知4月将实施相关法例,首阶段会禁用发泡胶盒、外卖用胶刀叉及胶饮管等。他说环保署有向业界提供「白名单」,有助业界拣选替代品。他又说替代物料较现时塑胶昂贵,但未必能全数转嫁消费者,因会令堂食与外卖售价相距较大。 2024-01-29 10:47:46 (1)

封面图片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4.22生效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4.22生效 环保署相信对市民影响有限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新法例4月22日起实施,涵盖即弃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环保署表示,市面上已有很多替代用品供应,相信新例实施后对市民的影响有限;又强调市民日后无论购买或使用受管制即弃塑胶产品,都不会违法。 2024-02-12 12:31:06

封面图片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及产品的法例今日起实施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及产品的法例今日起实施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餐具及产品的法例今日起实施。所有发泡胶及即弃塑胶餐具,堂食全面禁止供应,亦不能销售;而外卖同样禁止使用发泡胶餐具、胶饮管、胶刀叉、胶匙、胶碟等;不过胶杯、胶杯盖、胶碗、胶盒仍然可以使用,商户亦可以继续售卖。其他即弃塑胶产品方面,胶柄棉花棒、雨伞袋、胶牙签、食物胶签、充气打气棒、派对帽、荧光棒等,将禁止销售和免费供应;不过,宣传用塑胶包装纸巾、非医疗用的胶手套,就可以收钱提供。另外,酒店同宾馆将不能够免费提供部分即弃梳洗用品,包括胶柄牙刷、牙膏、胶梳、小樽装的沐浴露等,胶樽装水亦不能免费供应,旅客如果有需要,可以付费购买。新法例设有6个月适应期,环保署会走访全港近二万间中小型食肆,以及二万间零售店和酒店宾馆,了解运作情况及作宣传教育,协助业界符合新法例规定。环保署建议商户,适应期内应尽快用完受规管产品的存货,并尽早预备合适的替代品,其间环保署不会执法。 2024-04-22 00:13:13

封面图片

当局称管制即弃塑胶产品法例下食肆仍可提供重用或非塑胶即弃餐具

当局称管制即弃塑胶产品法例下食肆仍可提供重用或非塑胶即弃餐具 首阶段管制即弃塑胶产品的新法例于本月22日起实施,涵盖即弃餐具及其他塑胶产品。环保署表示,新法例要求食肆在堂食和外卖走塑,一如既往,食肆仍可向客人免费提供可重用餐具或非塑胶即弃餐具。虽然如此,署方鼓励食客尽量自备餐具,免取即弃餐具,从源头减废。发言人表示,根据约50间本港和内地餐具供应商提供的资料显示,非塑胶例如纸、软木等的饮管、搅拌棒、叉刀匙及碟的价钱与一般胶餐具相若。举例来说,胶刀叉匙与木刀叉匙平均每件相差仅约4仙,而非塑胶搅拌棒的价钱则与塑胶搅拌棒相若,即一套餐具的价钱相差亦不超过2毫子。 2024-04-04 20:22:14

封面图片

环保署:两万间小型食肆有21%已转用非塑胶餐具 比例已不错

环保署:两万间小型食肆有21%已转用非塑胶餐具 比例已不错 首阶段禁用即弃塑胶餐具及产品于本月22日起实施,环保署表示,在两万间中小型食肆中,上月底有21% 已转用非塑胶餐具,环保署助理署长郑健认为是不错的百分比,至于未转型的食肆,部分正在清货尾,或正联络供应商找替代品。至于大型连锁餐厅,都会在本月22日或之前转用非塑胶餐具。 郑健在本台节目《千禧年代》表示, 在法例草拟期间,署方一直有留意非塑胶产品的价钱变化,发现正逐渐下降,因为「走塑」不单在香港推行,内地及全世界都在推行,而纸饮管及胶饮管的价钱差距大概是5仙,木刀及胶刀差距约4仙。至于质素方面,署方上周五举行记者会,邀请非塑胶餐具供应商,实测纸饮管在水中浸足1小时,依然可以使用。他认为在价钱及质素方面,非塑胶及塑胶餐具分别不大,亦相当可以接受。 他又说,法例生效起的6个月适应期,会集中宣传教育,会派员走访2万间食肆及2万间零售店、酒店及宾馆,如未符合要求,会了解他们面对的困难等,这段期间不会对违规的业务进行执法。过了6个月后,环保署会再探访之前去过的食肆,了解实际情况,并以宣传、教育、劝喻及警告为主,署方针对的是屡劝不改的食肆或店舖,视乎情况才考虑采取执法行动。他又说,由于推行第一阶段措施及适应期需时,现时并无执行第二阶段措施的确切时间表。 2024-04-15 09:49:28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