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明早主持23条立法公众咨询记者会#港闻 行政长官李家超周二早上主持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记者会。 (1/29/20:19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ALERT 行政长官李家超明早主持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记者会 (1/29/4:14)

封面图片

李家超今早主持记者会介绍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工作

李家超今早主持记者会介绍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咨询工作 香港特首李家超将召开记者会,介绍《香港基本法》第23条立法的公众咨询工作。 综合香港中通社和《星岛日报》等报道,李家超将于星期二(1月30日)上午10时在香港添马添美道二号政府总部地下演讲厅,主持维护国家安全: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咨询记者会。 香港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也将出席,讲解立法详情。据悉,行政会议成员星期一(1月29日)已听取港府简介23条立法工作,原定星期二举行的行政会议将不进行。 时表示,期望尽快为困扰多年的23条立法工作画上句号,然后全力拼经济。 他并透露港府将设立《基本法》23条立法解说专队,由他和律政司司长林定国、保安局局长邓炳强负责。另针对社交媒体,设立应变反驳队回应敌对势力的抹黑或恶意攻击。 港府于2002年9月首次推动《基本法》23条立法,没有既定立场,以拟稿形式咨询,当年咨询期三个月。据悉,当局希望采取速战速决策略,在今年7月立法会暑假休会前,完成整个立法程序,预料公众咨询时间较首次立法短,约两个月。 2024年1月30日 9:17 AM

封面图片

李家超明早10时就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

李家超明早10时就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 行政长官李家超明早10时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亦会出席。 2024-01-29 20:05:17

封面图片

李家超今早10时将就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

李家超今早10时将就基本法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 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上午10时,将会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公众咨询会见传媒,律政司司长林定国和保安局局长邓炳强亦会出席。李家超上星期到立法会出席互动交流答问会,就《基本法》第23条立法听取议员意见时说,立法工作是刻不容缓,指出国家安全风险是真实及持续存在,完成立法是将困扰香港多年的问题写上句号,让香港无后顾之忧,并全心全意、集中精力去拼经济及发展,解决民生问题。他又表示,会设几个专队进行23条立法解说工作,并针对社交媒体可能出现的恶意攻击,设立「应变反驳队」。 2024-01-30 04:54:35

封面图片

李家超︰将设专队进行基本法23条立法解说工作

李家超︰将设专队进行基本法23条立法解说工作 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基本法23条立法是香港的宪制责任,施政报告已经提出要在今年内完成立法,他形容,政府的准备工作已经进入最后阶段,已在冲线的直路上。在行政长官互动交流答问会上,有议员关注政府如何做好解说工作,亦有议员询问,本港可否参考英国,在通过法例后,以附表形式,订立实务守则,更新执法权力。李家超说,会设有几个专队进行解说工作,针对社交媒体,设立「应变反驳队」。他又说香港纵然是「君子」,但要防「小人」,要防敌对力量。 2024-01-25 18:16:01

封面图片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拟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香港基本法23条立法拟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 香港特区政府考虑在《基本法》第23条立法中加入公众利益免责辩护,即涉嫌泄露国家秘密罪行的人能以此作为免责辩护的抗辩理由,但港府表明相关门槛很高。 综合香港yahoo新闻、星岛日报等报道,香港政府上个月就23条立法展开为期一个月的公众咨询,咨询结果星期三(3月6日)出炉。 港府在咨询结果的文件说,考虑在草案中采纳四项提议,包括涉及勾结境外势力的国安罪行,“应属罪加一等”;国家秘密相关的罪行加入与“公众利益”相关的免责辩护;就保护国家秘密,引入类似“资料的保障”的条文;“间谍活动”罪应涵盖无人机等作为。 针对以“公众利益”为由进行免责辩护,文件说,所谓的公众利益必须是“很重大的公众利益”,而有关公众利益会大于国家安全风险,“门槛应该是很高的,而不是为了单纯满足公众的好奇心”,大部分情况下未必符合这一门槛。 香港保安局长邓炳强上个月受访时曾举例说,“如果保安局局长是特务,原来没有人知道,危害(国安)很厉害,政策害死好多人,而没有其他办法披露”,这种极端情况就可能构成公众利益抗辩理由。但如果只是官员私生活不检点,不构成国安风险,只是“家庭安全风险”。 文件也提到,港府考虑就危害国家安全的罪行,如涉及勾结外部势力,应属罪加一等;“间谍活动”罪方面,意图危害国家安全,而接近、查察、从上方或下方越过、进入或接达禁地,或出现于毗邻禁地之处的情况,应将无人机等工具纳入。 文件说,港府也会考虑收紧囚犯获得提早释放的门槛;完善与危害国家安全罪行相关的案件刑事诉讼程序;订明可应对、打击、阻吓及防止潜逃行为,并促使潜逃人士回港接受执法和司法程序的措施;研究制定措施以保障处理涉及国安案件或工作的人员。 文件还提到,大部分回应23条立法的民众都支持就某些罪行设立相称的域外法律效力。 2024年3月6日 2:1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