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岸国际【Now新闻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说,中国同巴西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欢迎

#两岸国际 【Now新闻台】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说,中国同巴西提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 耿爽在安理会上就乌克兰问题发言,呼吁当事方尽快恢复对话接触,实现停火止战。耿爽说,中国同巴西提出的六点共识是当前国际社会围绕乌克兰危机,能够形成的最大公约数,包括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加大人道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和攻击核电站等。 中方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六点共识,逐步扩大政治解决乌克兰问题的积极势头,让实现和平的前景更加光明。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方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解决乌克兰危机六点共识

中方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解决乌克兰危机六点共识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表示,中国、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是当前国际社会围绕乌克兰危机能够形成的最大公约数,中方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共识,让实现和平的前景更加光明。耿爽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发言说,中方呼吁冲突当事方保持理性克制,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同时呼吁当事方尽快恢复对话接触,实现停火止战。中方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制造者和参与者。自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积极努力。中国和巴西共同发表的「六点共识」强调对话谈判是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刚刚结束访华,双方就乌克兰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中方也向乌方详尽介绍「六点共识」。耿爽说,中方将继续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与有关各方保持接触沟通,为政治解决危机作出不懈努力。 2024-06-08 02:20:42 (1)

封面图片

中国欢迎更多国家加入中巴乌克兰危机共识

中国欢迎更多国家加入中巴乌克兰危机共识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说,中国和巴西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共识是当前国际社会围绕乌克兰危机能够形成的最大公约数,中方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共识。 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官网消息,耿爽星期五(6月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作出上述发言。 他说,中方对乌克兰战火仍在延宕、人道局势日益严峻、外溢风险持续显现深表关切,呼吁冲突当事方保持理性克制,严格遵守国际人道法,避免袭击平民和民用基础设施,同时呼吁当事方尽快恢复对话接触,实现停火止战。 耿爽指出,自冲突爆发以来,中方始终坚持劝和促谈,为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作出积极努力。不久前,中国外长王毅与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阿莫林在北京举行会谈,双方共同发表了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对话谈判是化解危机的唯一出路,呼吁各方共同努力推动局势缓和降温,同时呼吁各方加大人道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他介绍,乌克兰第一副外长刚结束访华,双方就乌克兰问题进行深入沟通,中方也向乌方详尽介绍了“六点共识”。中方相信,“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是当前国际社会围绕乌克兰危机能够形成的最大公约数。“我们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六点共识’,逐步扩大政治解决的积极势头,让实现和平的前景更加光明”。 中国外交部长王毅星期二(5日)在与北京同土耳其外长费丹共同会见记者时称,乌克兰危机现在仍不具备和谈的条件,不过中国和巴西近期达成解决俄乌冲突的“六点共识”,已获得26国支持。当支持六点共识的国家越多,召开真正和平峰会的日子就越近。 2024年6月8日 8:55 AM

封面图片

王毅:超20国家支持中国政治解决俄乌冲突主张

王毅:超20国家支持中国政治解决俄乌冲突主张 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国外长王毅称,已有超过20个国家支持中国和巴西推动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六点共识”。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消息,王毅星期二(6月4日)同土耳其外长费丹在北京共同会见记者时,阐述中国对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基本主张。 王毅称,中国认为在乌克兰危机上,世界现在需要发出更多客观、平衡、富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声音。为此,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遵守局势降温三原则,即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同时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核武器、反对攻击核电站、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 王毅说:“我想告诉各位的是,短短一周时间内,已有来自五大洲的45个国家,通过不同方式对‘六点共识’作出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已确认加入或正在认真研究加入方式。” 他还称,俄罗斯、乌克兰两个主要当事方也对共识的“大部分内容予以肯定”,再次说明“六点共识”符合大多数国家的共同期望,“是当今世界的最大公约数”。 王毅表示,参与共同呼吁的人越多,局势降温的希望就越大,冲突升级的危险就越小。支持“六点共识”的国家越多,召开真正和会的日子就越近,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中方真诚欢迎更多国家支持并加入“六点共识”,共同期盼和平早日到来。 瑞士主办的乌克兰和平峰会将于6月15至16日举行,逾100个国家与机构将参与峰会,计划与会的领导人包括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德国总理朔尔茨等。乌克兰希望在此次峰会上,赢得国际社会对乌克兰和平蓝图的支持。 然而,在俄罗斯未被邀请的情况下,中国已暗示不会出席峰会。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上周末在新加坡参与香格里拉对话期间,指责北京与莫斯科合作破坏谈判。 王毅星期二向记者说,现在和谈的条件仍不具备,但中方致力于和平的努力一刻也不会停歇。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全力去争取。“当今世界各种会议很多,能否参加,怎么参加,中方将根据自身立场自主决定。” 2024年6月5日 7:20 AM

封面图片

王毅谈乌克兰危机:支持六点共识国家越多 和平前景越光明

王毅谈乌克兰危机:支持六点共识国家越多 和平前景越光明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长王毅与土耳其外长费丹在北京会谈后共同会见记者。 王毅表示,中国和巴西最近联名发表关于推动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短短一周时间内,已有来自五大洲的45个国家,通过不同方式作出积极回应,其中26个国家已确认加入或正在认真研究加入方式。俄罗斯、乌克兰也对共识的大部分内容予以肯定。他提到,支持「六点共识」的国家越多,召开真正和会的日子就越近,实现和平的前景就越光明。对于中方将不参加在瑞士举行的乌克兰和平峰会,王毅说,中方重视瑞士为筹备和会所做的工作,多次向瑞方提出建设性意见,瑞士方面对此一直积极评价和感谢。当今世界各种会议很多,能否参加,怎么参加,中方将根据自身立场自主决定。王毅重申,在乌克兰问题上,中国的立场是劝和促谈,世界现在需要发出更多客观、平衡、富有积极意义和建设性的声音。 2024-06-04 19:43:06 (1)

封面图片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军事对抗不是乌危机的出路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军事对抗不是乌危机的出路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称,军事对抗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出路,对话谈判是在乌克兰恢复和平的根本之道。 据新华社报道,耿爽星期二(9月12日)在安理会审议向乌克兰提供武器问题时发言。 耿爽说,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国际社会普遍希望早日停火止战,越来越多的国家提出和平倡议,但大量武器装备仍在流入战场,且品种数量和杀伤力不断增强,导致地面战事蔓延升级,平民伤亡与日俱增,局势陷入恶性循环。在此前安理会的审议中,中方已多次就此表达忧虑和不安。 耿爽称,军事对抗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出路,对话谈判才是恢复和平的根本之道。中方期待有关方面积极回应国际社会期待和呼声,保持冷静克制,相向而行,寻求共识,避免加剧紧张。希望安理会能避免扩大对立分歧,更多激发正向互动,切实发挥国际集体安全机制核心的作用,用好《联合国宪章》赋予的和平解决争端工具,促进各类和平倡议的落实,推动形势逐步朝着和平稳定的方向发展。 耿爽说,中方愿同有关各方继续加强对话沟通,为推动乌克兰危机政治解决发挥建设性作用。

封面图片

中国代表:特别呼吁美国为早日结束俄乌战争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代表:特别呼吁美国为早日结束俄乌战争发挥积极作用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说,要特别呼吁美国为早日结束俄乌战争、恢复和平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继续加剧冲突升级,挑动阵营对抗,破坏国际团结。 根据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团网站星期二(6月18日)消息,耿爽在安理会审议乌克兰问题时发言说,尽快停火止战、早日恢复和平,建立均衡、有效、可持续的欧洲安全框架,符合有关各方的共同利益,也是国际社会的共同期盼。 他说,为鼓励和支持有助于缓和局势的努力,中国和巴西共同提出关于乌克兰危机的“六点共识”,强调对话谈判是解决危机的唯一可行出路,各方应为恢复直接对话创造条件,推动局势降温缓和,直至达成全面停火。“我们希望更多国家支持‘六点共识’,共同为和平奔走。” 耿爽称,中方所有外交努力释放的信息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劝和促谈、政治解决,并呼吁当事方展现政治意愿,相向而行,早日开启和谈;同时呼吁有关国家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为此创造有利条件。 他说:“特别要呼吁美国能为早日结束战争、恢复和平发挥积极作用,而不是继续加剧冲突升级,挑动阵营对抗,破坏国际团结。中方将继续同有关各方保持接触沟通,为推动政治解决危机作出不懈努力,发挥建设性作用。” 中国和巴西5月23日联合发布推动解决俄乌战争的六点共识,包括通过遵守“战场不外溢、战事不升级、各方不拱火”三原则为局势降温;呼吁各方坚持对话谈判、加大人道主义援助;反对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攻击核电站等设施,以及呼吁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六点共识还提出应召开一次国际会议,但应该“在俄罗斯和乌克兰都承认的适当时间举行,由各方平等参与,公平讨论所有和平计划”。 瑞士在6月15日举办为期两天的乌克兰和平峰会,俄罗斯不在受邀之列。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5月31日表示,中国难以出席会议,已向有关方面通报了考虑和关切。 2024年6月19日 10:05 A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