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节假日来临,近日一些高校都出台了在校生组团出游的禁令。

: 五一节假日来临,近日一些高校都出台了在校生组团出游的禁令。 中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发布通知称,,“五一”假期期间明确指定各班假期安全负责人并上报院学工办。各班于放假前召开班会,如有外出(包括外出旅游或回家)的学生,外出前和返校后必须向班长进行请假和销假。节假日期间,认真落实《寝室安全承诺书》内容,各班原则上不得组织去外地开展学生集体活动,不提倡学生集体到外地游玩。 徐州医科大学的学生工作处、研究生工作部、保卫处发布关于做好“五一”假期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其中要求,原则上,放假期间,严禁以学院或班级为单位组织学生集体活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组织或参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旅游活动,一经发现将根据学校相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校内活动应向学校主管部门申报,批准后方可进行。各项活动须周密安排,应有辅导员参加,要制定好安全管理的预案,强化责任,落实到人。 在兰州交通大学网站上,发布了兰州交通大学学生工作部(处)劳动节假期学生安全教育管理的相关通知。其中提到,学校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或骑自行车远游。特别提醒学生不乘坐非法客运车辆,严禁私自或组团包车外出。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多地高校禁止学生五一长假自行组团出游

中国多地高校禁止学生五一长假自行组团出游 中国多地高等院校禁止学生在五一长假期间自行组团外出旅游,并建议他们与家人朋友结伴出游。 成都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星期五(4月26日)发出加强学生“五一”假期安全工作通知,要求任何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以集体名义组织学生外出观光旅游(包括各形式的自助游),学生外出及回家须向班主任履行请、销假手续。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和兰州交通大学也在星期四(25日)发布类似通知,严禁任何班级在假期中间以集体名义组织学生外出旅游,坚决制止以社团或个人名义招揽、组织学生外出旅游的行为。校方也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或骑脚踏车远游。 有些高校建议学生结伴出游。北京大学学生工作部星期五(26日)建议学生与家人朋友结伴出行。北京理工大学光电学院则在星期四(25日)提醒,要长途旅程的同学应尽量结伴而行,建议不要单独外出,不要与不熟悉的人员外出。 另有高校提倡学生五一长假期间在校内办活动。兰州工业学院星期二(23日)表示,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旅游;提倡学生在校内以小型分散方式,开展户外文体活动。 2024年4月28日 10:03 PM

封面图片

下午察:中国高校的“保姆式管理”

下午察:中国高校的“保姆式管理” 五一假期来临之际,不少人蠢蠢欲动准备踏上旅途,中国的大学生们却被学校提醒不要组团外出旅游。 中国媒体报道,多所中国高校在五一假期前发布通知,严禁以班级、学院名义组织外出旅游,也反对学生自行组织租车外出、团体旅游。 通知的出发点大多是安全考虑。不少公众表示不解,认为大学生已是成年人,应对自己的安全负责,学校限制学生自己组团出游,是管得太宽了点。 2024年4月30日 9:03 PM

封面图片

中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比去年增加51万

中国高考报名人数1342万比去年增加51万 中国今年的高考报名人数达到1342万人,比去年增加51万人。 中国教育部新闻办星期五(5月31日)在“微言教育”微信公众号公布上述数据。 中国教育部在介绍部署工作时说,要求各地省级招委会精心做好本行政区域内组织考试、治理考试环境、维护考试招生安全稳定、整肃考风考纪等工作。全面梳理存在的安全隐患,改进完善相关措施,牢牢守住考试安全底线。 教育部说,会同公安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联合开展净化涉考网络环境、净化考点周边环境、打击销售作弊器材、打击替考作弊等专项行动,持续推进考试环境综合治理,依法严厉打击各类涉考违法犯罪活动。 中国教育部称,会加强标准化考点建设,实现智能安检门全配备、考点考场无线电信号有效屏蔽。积极推进考场实时智能巡查和保密室实时智能巡检,进一步织细织密高科技作弊防护网。 教育部也说,会通过签订“诚信高考”承诺书、观看警示片等方式,加强对考生的诚信教育,“引导考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考试观,自觉抵制舞弊行为”。 中国教育部也誓言,加大对各类培训机构的治理力度,严厉打击虚假宣传、收取高价咨询费用、违规开展培训服务、组织诈骗或作弊、扰乱考试招生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 另据澎湃新闻报道,2024年高考临近,多所高校密集发文要求加强学生管理,严防替考、助考等。 山东烟台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5月29日在通知中称,对管理不严、不认真清点和对工作不负责任造成替考舞弊者,除追究替考者的责任外,将严肃追究有关负责人员的责任。 今年高考期间正值端午节假期,部分学生不在学校。烟台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处)为此要求各学院,全面掌握学生动态,组织学生及时通过学工系统填报假期去向。 河南科技学院党委学工部则要求,各学院在高考期间加强对学生的考勤管理,一般不允许请假。无故未在校的学生,要逐人查清去向,对去向可疑的学生,要深查细究,直至查清。 2024年5月31日 10:11 PM

封面图片

中国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 提出五个“严禁”

中国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 提出五个“严禁” 中国四部门为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联合印发通知提出五个“严禁”,包括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等。 中国教育部星期四(12月27日)在官网发布消息称,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工作,提高课后服务水平和质量,教育部办公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 《通知》要求,严禁随意扩大范围。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早到校看管和自习、午餐午休看管、晚自习等服务不得纳入课后服务范围;严禁强制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必须严格遵循学生自愿参加原则,学校和教师不得强制要求学生参加。 《通知》提出,严禁增加学生课业负担。不得利用课后服务时间组织学生刷题备考、讲授新课或集体补课;严禁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不得以课后服务名义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扩大收费范围,不得违背学生家长意愿强制收费或捆绑收费,不得通过家长委员会、第三方机构等收取课后服务费。 《通知》也强调,严禁不符合条件的机构和人员进校提供课后服务。要建立第三方机构进校园遴选审核机制,形成机构名单、服务项目及引进费用标准,加强日常监管并建立动态调整机制。 中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司负责人以答记者问的形式说,“双减”实施两年多来,课后服务工作取得积极进展,但在实施过程中,有的地方和学校也出现了一些不规范的行为,个别地方和学校随意扩大课后服务范围,以课后服务名义乱收费,增加了家庭教育负担;有的学校强制要求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在课后服务活动中组织刷题备考、讲授新课、集体补课,增加了学生课业负担。 负责人强调,上述不规范行为违背了“双减”政策及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初衷,需要进一步规范提升。 “双减”政策源自中国官方2021年7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其中要求全面规范校外培训,包括培训机构不得占用节假日、休息日和寒暑假组织学科类培训等。 2023年12月27日 8:1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