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吃食物不只是摄入各种各样的营养素,还会摄入一些能够起到保健作用的物质,长期摄入能够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代谢病、肥胖症等各种

None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研究:孕前或孕期肥胖将增加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研究:孕前或孕期肥胖将增加女性患心血管疾病风险 美国一项新研究显示,女性孕前或孕期肥胖将显著增加未来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新华社报道,这项于星期二(10月10日)发表在美国学术刊物《循环研究》的研究发现,在孕期头三个月存在超重或肥胖状况的女性,患妊娠糖尿病或妊娠高血压的风险是正常体重女性的约两倍。超重或肥胖孕妇孕后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更高。 这项研究共跟踪了4216名初次怀孕的女性,其中约半数女性超重或肥胖。而研究周期从孕早期开始,直到产后约3.7年结束。 研究还发现,经历早产的女性在孕后数年患高血压、高血糖或高胆固醇的风险高于正常分娩的产妇。 据悉,这项研究由美国国家卫生研究院资助开展,旨在更好了解孕妇肥胖与妊娠高血压和不良妊娠结局以及产后数年心血管健康之间的联系。 参与该研究的美国全国心、肺、血液研究所心血管科学部研究员彭伯顿说,某些妊娠并发症会显著增加孕妇的心血管疾病风险,这项研究为考虑怀孕的超重或肥胖女性何时接受健康干预提供了信息参考。

封面图片

新肥胖症研究证明傍晚锻炼效果更佳

新肥胖症研究证明傍晚锻炼效果更佳 晚间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人们在傍晚进行中度到剧烈运动(MVPA)的频率(以不超过三分钟的短时间运动量来衡量)似乎比他们每天的运动总量更重要。这项研究由该校查尔斯-帕金斯中心的研究人员领导,于4月10日发表在《糖尿病护理》(Diabetes Care)杂志上。悉尼大学运动生理学讲师安杰洛-萨巴格博士说:"由于一系列复杂的社会因素,大约每三个澳大利亚人中就有两人体重超标或肥胖,这使他们患心脏病、中风和过早死亡等主要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大大增加。运动绝不是解决肥胖危机的唯一办法,但这项研究确实表明,能够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有计划地进行活动的人,可能最有效地抵消其中的一些健康风险。"研究观点和方法较小规模的临床试验也显示出了类似的结果,然而,这项研究中的大规模参与者数据、对体育锻炼的客观测量方法以及过早死亡等硬性结果的使用,使得这些发现意义重大。共同第一作者马修-艾哈迈迪博士还强调,这项研究并不只是跟踪有组织的锻炼。相反,研究人员重点跟踪了3分钟或更长时间的连续有氧MVPA,因为之前的研究表明,与时间较短(非有氧)的运动相比,这种类型的运动与血糖控制和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之间存在密切联系。悉尼大学查尔斯-珀金斯中心的国家心脏基金会博士后研究员艾哈迈迪博士说:"我们对跟踪的活动类型不加区分,从步行到爬楼梯都可以,也可以包括跑步、职业劳动甚至大力打扫房间等有组织的运动。"研究结果虽然是观察性的,但支持了作者最初的假设,即根据以前的研究,糖尿病或肥胖症患者在傍晚已经对葡萄糖不耐受,通过在傍晚进行体育锻炼,可以抵消部分不耐受和相关并发症。研究参与者和程序研究人员使用了英国生物数据库的数据,研究对象包括 29836 名 40 岁以上的肥胖成年人,其中 2995 人还被诊断出患有 2 型糖尿病。根据研究开始时每天 24 小时连续佩戴的腕部加速度计测量的大部分有氧 MVPA 的时间,参与者被分为上午、下午和晚上 MVPA。研究小组随后将健康数据(来自国家健康服务和苏格兰国家记录)联系起来,对参与者的健康轨迹进行了长达 7.9 年的跟踪。在此期间,他们记录了1425例死亡、3980例心血管事件和2162例微血管功能障碍事件。为了限制偏差,研究人员考虑了年龄、性别、吸烟、酒精摄入量、水果和蔬菜摄入量、久坐时间、MVPA总量、教育程度、药物使用和睡眠时间等差异。他们还排除了患有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的参与者。研究人员说,研究随访时间的长短和额外的敏感性分析增强了研究结果的说服力,但由于采用的是观察性设计,他们无法完全排除潜在的反向因果关系。反向因果关系是指一些参与者因潜在或未确诊的疾病而导致有氧 MVPA 水平较低。意义和未来研究查尔斯-珀金斯中心麦肯齐可穿戴设备研究中心主任、该论文的资深作者埃马纽埃尔-斯塔马塔基斯教授说,可穿戴设备领域的研究日趋成熟,为人们了解对健康最有益的活动模式提供了巨大的启示。Stamatakis教授说:"对于该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来说,这是一个非常激动人心的时刻,因为可穿戴设备捕获的数据使我们能够以非常高的分辨率研究身体活动模式,并将研究结果准确地转化为建议,从而在医疗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虽然我们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来确定因果关系,但这项研究表明,体育锻炼的时间安排可能是未来肥胖和2型糖尿病管理以及一般预防保健建议的重要组成部分。"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心血管疾病1000问.epub

封面图片

『Swisse鱼油』1⃣深层呵护心血管!

『Swisse鱼油』 1⃣深层呵护心血管! 2⃣补充足量omega-3脂肪酸 3⃣眼脑双黄金DHA 4⃣血管清道夫EPA 优质配方黄金配比,高效呵护心脑眼 健康维稳服用放心,轻松满足日常所需~ #保健品

封面图片

司美格鲁肽首次获批心血管适应证 还有哪些肥胖“共病”治疗潜力?

司美格鲁肽首次获批心血管适应证 还有哪些肥胖“共病”治疗潜力? 美国FDA表示,司美格鲁肽将用于降低患有心血管疾病和肥胖或超重的成人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但应与低热量饮食和增加锻炼活动相结合使用。这使得司美格鲁肽成为首款获批用于辅助患有心血管疾病及肥胖或超重的成年人预防重大心血管事件的减重药物。司美格鲁肽针对心血管疾病新适应证的疗效和安全性在一项Select多中心、安慰剂对照的双盲试验中获得证实,并于去年11月举行的美国心脏协会(AHA)科学年会上公布了这一研究结果。针对1.76万名受试者的随机对照分析试验显示,司美格鲁肽显著降低了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包含心血管死亡、心脏病发作和中风)的风险,接受司美格鲁肽的受试者中发生此类事件的比例为6.5%,而安慰剂组中这一比例为8%。对此,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对第一财经记者:“司美格鲁肽的适应证拓展到心血管治疗领域是意料之中的,去年AHA会议上公布Select试验结果的时候,我们就预测新适应证很快将会获批。”司美格鲁肽是一种GLP-1受体激动剂,它能够刺激胰岛素的生成,并抑制胰高血糖素分泌,降低食欲和食物摄入量。司美格鲁肽最初作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药物获批上市(商品名:Ozempic),鉴于其在减重方面的显著效果,2021年6月FDA批准其用于治疗普通肥胖患者(商品名:Wegovy),它是自2014年以来美国FDA批准的首款用于控制普通肥胖症或超重的新药。诺和诺德在3月8日召开的2024年资本市场日中提到关于司美格鲁肽开发的一系列计划,并指出2.4 mg司美格鲁肽在多项临床试验当中展现治疗肥胖相关共病的潜力。第一财经记者梳理司美格鲁肽全球的相关临床研究注意到,除了针对心血管不良事件的Select研究之外,在另外一个STEP三期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2.4 mg可显著下降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伴肥胖症患者的心衰相关症状和体能限制。除了心脏方面的益处之外,司美格鲁肽还在肾脏疾病方面展现疗效。3月6日最新公布的一项FLOW研究结果显示,司美格鲁肽1.0 mg可将2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肾病(CKD)患者肾病相关事件风险降低24%。去年10月,诺和诺德表示,根据已经取得的疗效数据,决定提前终止这项试验。诺和诺德还启动了司美格鲁肽针对阿尔茨海默病(AD)以及非酒精性脂肪肝炎(NASH)的临床研究。在一项包含320名NASH患者的二期临床试验中,司美格鲁肽可剂量依赖性改善患者NASH症状的消除。在治疗72周后,与安慰剂相比,显著改善 NASH症状清除的同时,未导致肝纤维化的恶化。相关三期试验ESSENCE也已经启动,预计招募1200位患者,试验预计于2029年完成。针对阿尔茨海默病,目前有两项随机3期试验EVOKE与EVOKE Plus的病患招募正在进行中,用于验证口服司美格鲁肽用于治疗早期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每项试验预计招募1840位患者,试验结果预计在2025年时会公布。此外,诺和诺德的司美格鲁肽相关管线还包含开发7.2 mg较高剂量的注射剂型、25/50 mg的口服剂型,以及CagriSema(司美格鲁肽与长效胰淀素类似物cagrilintide的固定剂量组合)。诺和诺德公布的研究结果表明,新一代减重药CagriSema在一项为期20周的一期试验中展现积极的减重效果,患者用药12周后体重减轻约13%,超过旧版药物服用同一周期6%的减重疗效。该药物中期试验将于今年下半年开始,预计将于2026年初得出结果。诺和诺德首席执行官约根森(Lars Fruergaard Jorgensen)表示,该公司的实验性减重药物CagriSema最终可能成为肥胖症的最佳疗法。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头号杀手

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头号杀手 心血管疾病是本地女性的头号杀手,每三个死亡案例当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脏病。然而,有近七成女性误以为乳癌和其他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 俗称“无声杀手”的心血管疾病被普遍认为是一种“男性疾病”。实际上,心血管疾病是全球女性群体中的首要致命原因,但许多女性仍欠缺这方面的知识和意识。星期天(6月23日)出炉的新加坡心脏基金会2024年女性心脏健康调查发现,仅有11%的本地女性知道心血管疾病是导致女性死亡的首要因素。 当中,更多马来族女性(51%)知道心脏疾病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印度族女性和华族女性则较少,比率分别是47%和43%。 有近四成(38%)的女性误以为乳癌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29%认为死亡导因是一般癌症。但其实心血管疾病才是女性的头号杀手,每三名去世的女性当中,就有一人死于心血管疾病。 根据生死注册局2022年的数据,分别有35.2%、34.4%以及27.9%的印度族、马来族和华族女性死于心血管疾病。 调查也显示,仅有40%的受访女性知道男性与女性心脏病发作前,所出现的症状有所不同;虽然多数女性能识别较常见的胸口疼痛和喘不过气等症状,仅有少过一半的人能辨识其他症状,如手臂、背部、颈部、下颌或胃部疼痛,以及感到疲劳和恶心。 新加坡心脏基金会珍爱女人心筹委会主席兼心脏专科医生田宛仙受访时解释,女性缺乏心血管疾病意识的原因,或是因为社会文化背景,以及医疗界和媒体对妇科问题如乳癌和子宫颈癌较为关注。 她也指出:“以前很多人认为,女性荷尔蒙能对血管起到保护的作用,但她们没有察觉停经之后,荷尔蒙也会跟着消失,因此患上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也就大大提高,甚至超越男性。” 令她欣慰的是,调查发现如今女性对心脏病的认识已有所进步,知道糖尿病、高血压、高胆固醇等会直接导致心脏疾病。此外,也有较多女性知道若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运动和饮食,就能有效预防心血管疾病。 她指出:“但我们也发现,女性对心脏病其他方面的认识如治疗方式、后遗症等依然不太了解,所以这方面我们还是得继续努力,以提高女性的警觉性。” ... 2024年6月23日 1:49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