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内又出新名词

: 墙内又出新名词 “退养” 为了稳就业 中共不允许企业随便裁员 于是采用这个方式 企业给员工最低生活费 员工不用来上班 企业省下的赔偿金, 够给员工发几年的最低生活费了 -双方都是无奈之举,双方都是通过这个方式勉强活下去而已…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大公司负面或内幕消息 外企为什么不行了? 外资下软蛋是 2008 年开始的。当时发生了两个事情,一是美国次级债危机,二是劳动合同法。现在,金融危机基本结束了,但是外企还在撤,你看看上海的日企情况,我都不好意思说了。 我觉得劳动合同法是主要原因。正规外企的特点是:严格守法,一丝不苟,生怕员工举报它。五险一金,占工资额的 48%,不要说什么员工自己交的,员工的钱都是企业来的。说到底,就是企业交的。 五险一金,在十多年前,上海人大概是 6-700 元,外地人大概是 160 元。现在高的离谱了。这个成本在外企投资的时候,是不存在的。大部分外企就是给临时工买个意外险,农民工的流动性是很大的。 民企,很多是变化为一家人抱团赚钱了,而不是招聘员工了。很多小企业已经到了七大姑八大姨,互相帮忙开个小店,凑个小作坊的程度。旺季再找点临时工,日结工资,计件工资。 这样搞下去,我看,没有巨额利润的民企,迟早是于不下去了。 屌丝最喜欢说,老板不赚钱,开什么厂?呵呵。小老板要是现在关门,赔偿金都拿不出来,也只能是硬撑了。小老板现在最大的动力,大概是等厂房拆迁了。

封面图片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禁止竞业协议 企业不得限制员工跳槽

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宣布禁止竞业协议 企业不得限制员工跳槽 竞业协议在美国以及其他部分国家都是一种比较普遍的存在,尤其是在科技领域,企业会要求离职的员工签署竞业协议,不得前往该企业竞争对手的公司。原本竞业协议主要是出于商业机密角度来签署的,企业给员工一定的补偿,一方面让员工不为竞争对手工作,另一方面也要对相关知识产权进行保密 (有时候也需要签署单独的保密条款)。不过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调查发现,很多企业滥用竞业协议,通过竞业协议严格禁止员工跳槽到竞争对手公司亦或者继续从事相同的行业,如果违反条款约定则可能面临巨额赔偿。FTC 认为竞业协议是一种不公平的竞争方式,这种协议试图阻止员工为竞争企业工作或自行创办竞争企业,竞业协议让工资保持在较低水平、抑制创新、剥夺美国经济的活力,为此 FTC 决定全面禁止竞业协议。值得注意的是 FTC 的决定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美国企业必须撤销 / 作废现有的竞业协议并通知其前员工;第二,现有的高级管理人员竞业协议可以保留,但不得签署或执行新协议 (高级管理人员指年收入超过 151,164 美元的政策制定决策者)FTC 的这一决定将在发布到美国联邦公报后的 120 天内生效,生效后相关竞业协议就作废了,后续企业也不得再拿竞业协议来说事儿,否则就是违反美国联邦规定。还有个问题是企业也不得利用其他相关条款来变相执行竞业协议,包括但不限于商业保密法和保密协议之类,保密类的条款仍然可以签订,但不得限制员工前往竞争对手公司工作或创建竞争公司。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欧盟中国商会:对中国电动车征税是欧盟经济“内顾”转折点

欧盟中国商会:对中国电动车征税是欧盟经济“内顾”转折点 欧盟中国商会批评,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征收反补贴关税,是欧盟经济“内顾”的标志性转折点。 综合《中国日报》和观察者网报道,欧盟中国商会星期三(6月19日)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主办“ 中欧企业家圆桌论坛”,会后与中国经济信息社上海总部联合发布《绿动欧洲: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在欧发展报告》。 《报告》调研显示,欧盟对中国电动车开征的临时反补贴关税形成了严峻的市场准入壁垒,自反补贴调查宣布以来,在欧洲的中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销量、声誉均受到负面影响,也损害了中国车企在欧洲发展的信心。 具体数据显示,各别有73%和67%的受访企业表示反补贴调查对其欧洲市场销量和品牌声誉产生负面影响;83%受访企业表示其欧洲合作伙伴表达对合作的担忧,欧洲各类经销商、租赁公司合作的积极性、配合度明显降低;82%受访企业表示对欧投资信心有所下降,72%受访企业表示其欧洲本地雇员对工作前景感到担忧。 多数受访企业认为,多种因素导致经济活动泛政治化趋势明显,开征反补贴税将显著增加企业成本,加大企业展业难度。 欧盟中国商会会长、中银(欧洲)董事长徐辰形容,欧盟对华电动汽车反补贴调查是欧盟经济政策“内顾”的标志性转折点。 他指出,当全球化悄然演变,近链化、友链化布局加速,世界经贸规则“意大利面碗”效应更加凸显,催生欧盟在冠病疫情、地缘政治冲突和大国角力合力下的保护主义行动,让包括商会会员在内的新能源领域企业首当其冲。 徐辰说,业界希望欧盟与中国企业界的努力相向而行,客观看待中国企业对欧盟和全球绿色转型所作出的贡献,切实助力中欧绿色伙伴建设。 中国经济信息社副总裁、上海总部总经理季蕾也说:“通过我们的研究可以发现,中国品牌电动车在欧洲的市场份额被选择性夸大,反补贴调查对中欧双方而言都是‘双输’局面。” 不过,《报告》调研结果显示,67%受访企业表示欧洲市场对其全球布局的重要性不变,将持续深耕欧洲市场,六成以上企业对未来五年内在欧洲建厂持开放态度,多数受访企业反馈2024年在欧洲有员工进一步招聘计划。 2024年6月20日 5:27 PM

封面图片

AI龙头度过艰难一日:“挑战英伟达联盟”出新招 中东业务传出利空

AI龙头度过艰难一日:“挑战英伟达联盟”出新招 中东业务传出利空 (英伟达日线图,来源:TradingView)在另一边,英伟达昨日公布10-Q表的余波还在荡漾;而随着黄仁勋进入“千亿富豪俱乐部”,他的工作方式也开始成为新的“成功哲学”开始流传。挑战者联盟集结!虽然过去几年里各家科技巨头纷纷启动自研AI芯片,但从来没有像周四这样“嚣张”过。在周四发布的一份公告中,微软、谷歌、Meta、英特尔、AMD、思科、博通、慧与科技宣布达成共识,将集体推动一个名为超加速链路(Ultra Accelerator Link,简称 UALink)的数据中心大规模 AI 系统通信标准。这项规范旨在给不同AI加速器的连接设置规范,当然是为了方便在同一个数据中心内混用不同的AI芯片。公告表示,相关的规格将会在今年三季度提供给参与联盟的公司。很显然,所有人看到这份公告的第一反应都是英伟达不在其中!考虑到英伟达占据整个AI芯片市场的近8成份额,毫无疑问会坚持使用其自称“全球最快高性能计算协议”的NVLink,所以这些科技巨头“不带英伟达玩”也能说得通。当然,这个联盟能成什么气候还不太好说,毕竟“带头大哥”微软、谷歌和Meta现在都是排队等着英伟达提供显卡的大主顾,搞出一个排除英伟达显卡的协议可能性也不大。英伟达在周三晚些时候发布了10-Q表,也就是更加完整的季报。公司披露,在一季报报告期内,有“两家间接客户各自占到公司总营收的10%或更多”。瑞银分析师Timothy Arcuri直言,微软就是这两个大客户之一。Timothy表示,根据此前测算,在英伟达上一财年中,微软一家大概贡献了接近19%的营收。中东业务传出利空周四也有媒体报道称,近些日子美国商务部向英伟达、AMD等科技巨头发放中东国家算力芯片出口许可证的速度“变慢了”。一名知情人士称,一些向阿联酋、沙特、卡塔尔客户出售芯片的申请,在过去几周提交后遭到延迟批复,或干脆没有回应。据悉,本月早些时候,美国商务部负责出口管理的助理部长西娅·肯德勒访问了沙特、阿联酋、卡塔尔和科威特等国,就半导体出口许可证事宜展开讨论。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将中东大部分地区列入芯片出口限制范围,英伟达、AMD、英特尔等公司需要拿到特别许可才能向该地区出口尖端芯片。英伟达董事计划抛售43.5万股跟着10-Q表一起披露的还有一份144表,也就是上市公司董监高,或持有大量股份的股东在减持前需要预先披露的文件。这次披露减持意图的是英伟达董事、知名硅谷投资人马克·史蒂文斯。他从2008年开始至今一直担任英伟达董事。公告披露,他计划出售43.5万股的英伟达股票,对应市值接近5亿美元。(来源:SEC)更令投资者们羡慕的是,这些股票是他从2006年买入后一直持有至今的。按照现在的发行量折算,史蒂文斯持有这些英伟达股票的成本应该是每股3美元左右,所以这又是一个“300倍暴富神话”。黄氏邮件准则随着英伟达股价最新一轮上涨,黄仁勋的身价也在本周首度突破1000亿美元大关,成为全球第15大富豪。与许多新晋超级富豪一样,围绕着黄仁勋工作方式的美谈也登上了各大媒体的版面。据《商业内幕》网站援引前英伟达员工称,黄仁勋对于公司内部写电子邮件有一种叫做“TL;DR”(太长不看)的做法,极为讲究简洁、高效的信条。据一位前英伟达高管透露,如果给黄仁勋发一封超长的邮件是会惹上麻烦的。在英伟达,电子邮件是双倍间距,每行一句话,一封邮件加起来可能不超过五六行。他进一步补充说:“这个逻辑是明确必须要说的内容,如果黄仁勋或其他人需要更多信息,他会来找你谈话,而不是再发邮件。”当然,这类企业文化完全取决于创始人的脾气。例如当今世界首富、正在谈一场甜蜜“夕阳红恋爱”的贝索斯就是以喜欢精美且详细的内部信闻名。他曾公开表示,亚马逊内部开会不准使用PPT,员工们开会前需要准备一份 “长达六页的叙事结构”备忘录,在会议开始时一起静默阅读。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员工把公司发的馒头带回家被认定为盗窃起诉,公司被判给员工精神损害赔偿金 5000 元,如何看待此事?

员工把公司发的馒头带回家被认定为盗窃起诉,公司被判给员工精神损害赔偿金 5000 元,如何看待此事? 了了的回答 感觉最近企业主体的行为有点让人摸不到头脑了,昨日看到一份凉拌黄瓜引起的悲案,今日又看到因馒头引发的冤案,真实让人唏嘘不已,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昨日凉拌黄瓜的事,不想多说,可是今天又看到馒头的事情,想来还是忍不住想说一说。 对于公司来说加强管理无可厚非,但是也怎么有点管理水平吧,人家说都是草台班子,也不能一直用事实证明就是草台班子吧,想想就觉得幼稚可笑。 对于一个人盗窃行为的确定,一定是公安机关给予确定的啊,就是盗窃罪的最终确定也要由法院判定好吧,就是公安机关在没有确实证据之前,也都是以疑犯相称的,绝不会立即定性的,这点常识不是都应该知道的吗,何况作为公司的管理人员呢。 作为公司的对员工的处罚通报,只能是依据公司的管理规章制度来说的,当上升到法律的定义的时候,是一定要慎重的,切不可乱扣帽子,本来想制裁惩戒别人,到头来以致让自己成了被惩戒制裁的对象,估计这事发生后,老板对当时写通报处理的部门和负责人要恨死了,后续内部肯定还会有故事发生,这事就长点心吧。 从凉拌黄瓜到馒头这个事,我是有点伤感的,目前经济形势不好,需要大家齐心协力共抗时艰,可是我们把精力和时间都用在什么地方了呢,无谓的内耗,与自我折磨,有意义吗,能产生和创造多少价值呢,这两件事不仅没有创造价值,更是在相互消耗,彼此伤害,甚至在不断的体现着我们一些公司的管理水平,简直就是“拉胯”啊。 何时我们能真正追求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事呢,而不是冲着人去使劲,让人心不宁呢! via 知乎热榜 (author: 了了)

封面图片

在美国餐馆吃饭收银员却在菲律宾 商家外包岗位千方百计降成本

在美国餐馆吃饭收银员却在菲律宾 商家外包岗位千方百计降成本 3美元/小时的人工虚拟人物可能会成为快速变化的餐饮业的先锋,因为小企业主们迫切希望从不断上涨的商业租金和高通胀中解脱出来。对这些商家来说,相比动辄16美金一小时的人工(美国最低薪酬法案所规定的),3美金一小时的外包显然更具有诱惑力。在网上被疯传的这项服务,来自于虚拟助理公司Happy Cashier。该公司的创始人Chi Zhang自去年10月以来一直在测试这项服务,不过目前该公司的网站尚未建立。该技术已经在纽约市的皇后区、曼哈顿和新泽西州泽西市的商店中提供,包括餐馆Sansan Ramen及其姊妹店Sansan Chicken、中式面点铺Yaso Kitchen。Chi Zhang曾是布鲁克林一家上海餐馆Yaso Tangbao(“爷叔汤包”)的老板,但这家餐馆在新冠疫情期间倒闭了。他表示,这次经历强化了一种观点,即餐馆正受到高租金和通货膨胀的双重挤压,而虚拟助理模式可以帮助最大限度地利用小型零售空间,提高门店效率。Zhang还表示,当这些虚拟助手无需服务顾客时,他们会协调外卖订单、接听电话、并监督餐馆的在线评论页面。这些工人都是Happy Cashier的员工,而不是餐馆的员工。Zhang还补充道,他们每小时3美元的工资大约是菲律宾类似岗位工资的两倍,此外小费政策是由餐厅制定的。对于这项服务,纽约州劳工部发言人表示,Happy Cashier的模式是合法的,因为最低工资法只适用于“在该州地理范围内实际存在的劳动力”。Zhang表示,他希望在今年年底前在该州的100多家餐厅中放置虚拟助手,从而迅速扩大规模。争议声当然,并非所有人走认可这项服务的。非营利性劳工组织Restaurant Opportunities Centers United的负责人Teófilo Reyes表示,这种前景令人担忧。该组织此前一直在推动纽约提高最低工资。他指出,“他们找到了一种将工作外包给另一个国家的方法,这一事实非常令人不安,因为这将极大地给该行业的工资水平带来下行压力。”此外,公共政策智库Center for an Urban Future的执行主任Jonathan Bowles认为,快餐业的劳动力已经在萎缩,而新技术可能会进一步改变这个行业。对于质疑声,Zhang表示,“这是一项服务;我们正在提供一种工具。这取决于他们如何使用它。”这项服务使用者之一的Sansan Chicken餐厅的经理认可道,这是小企业生存的一种方式,,它节省的成本和空间可以让她在商店里增加一个小咖啡摊。 ... PC版: 手机版: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