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剑似乎炼出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但不是 LK-99),详见

牛剑似乎炼出了一些不得了的东西(但不是 LK-99),详见 罗老师对现阶段的总结: 1、牛剑渣的样品和LK99的成分差别很大,可以说完全不是一个材料,这将是我们中国.自己的LK99(新的名字还在酝酿中,对此站在国家民族利益的角度,我表示很激动,这意味着我们未来在可能的室温超导方面的研究有摆脱韩国专利限制的可能,各种自信拉满),目前正在催促牛剑渣尽快申请专利; 2、我已经看到了牛剑渣样品的部分成分表和磁化率测试结果,我的判断是铁磁相和抗磁相共存,铁磁相是必然有的,而且对磁化率测量的影响非常大,但样品里存在的抗磁相的抗磁能力很逆天,硬生生地把铁磁相对磁化率的影响给平衡了,对此以我非常有限的学识让我很震撼。已经建议牛剑渣回长沙后改进工艺,将铁磁相去除。 3、目前从理论层面能解释牛剑渣样品性能的,以我掌握的有限信息(牛剑渣样品的主成分我尚不知),北科大陈宁老师的论文可能最接近相关,其他关于LK99的理论解释与牛剑渣样品的关联度可能微乎其微,起作用的元素有点对不上。 4、目前尚不能确定牛剑渣样品存在室温超导相,但应该存在抗磁性非常强的相,下一步就看能不能剔除铁磁相,做出消除接触孤点、完全磁悬浮的样品,那将对进一步探索室温超导可能性给予有力支持。 5、由于牛剑渣论文和专利申请的需要,相关测试数据目前还不能在网上公布。我看到了牛剑同学私下传给我的部分测试数据,以我有限的学识,我对下一步的工作非常乐观。但可能存在我不能认知的机制,未来的研究依然存在不确定性。 6、基于我的乐观判断,我会继续支持和鼓励牛剑渣同学开展下一步的科研探索工作。目前由于该材料的磁性表现的复杂性,磁化率的测试工作还在继续,我会在尊重牛剑渣同学学术利益和知识产权利益的前提下就我获取的信息进行如实披露,让对此感兴趣的网友最及时地以中文形式了解牛剑渣支线的研究进展。我认可知乎momo的对我阶段性言论的汇总转载。 7、但由于本人在该领域的学识水平有限,我的判断也可能出错,在不断呈现的新数据面前存在被打脸的可能,这在我一生的研究探索中也很常见,我也是需要新的实验观察和别人的批判质疑更新和改进自己的认知。所以请大家不用拿我的判断当权威。很多人比我专业,他们也能提供比我专业的意见,只是他们不愿意站出来,选择匿名而已,尊重和我的判断相左的科研工作者表达自己的观点看法。如果牛剑渣没意见,可以转载,作为我们这条支线的阶段性进展汇报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lk99 牛剑同学之前的「儿子是外星人」的比喻原来是这个东西。

#lk99 牛剑同学之前的「儿子是外星人」的比喻原来是这个东西。 说人话就是:铁杂质理应导致磁化率更高,因为杂质有顺磁性。但是实际情况是,有铁杂质的样品的磁化率反而更低(抗磁性更强),抗磁性的部分抵消了铁杂质的顺磁性,所以反而能悬浮。但是这个抗磁性是从哪里来的还完全解释不通。

封面图片

北京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称 LK-99 半悬浮样品不是超导,是铁磁材料

北京大学等机构科研人员发表论文称 LK-99 半悬浮样品不是超导,是铁磁材料 今天,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称,LK-99 表现出的是铁磁性半悬浮现象,不具超导性。 研究者认为,软铁磁足以解释 LK-99 在强垂直磁场中的半悬浮现象。测量结果没有表明样品中存在迈斯纳效应或零电阻,因此实验得到的 LK-99 样品不具超导性。 同时,印度国家实验室也发表论文称,所得 LK-99 样品在室温下不具备超导性。 美国马里兰大学凝聚态物质理论中心(CMTC)也转发了最新的研究,称 LK-99 不是超导体,甚至在室温(或极低温度)下也不是。它只是一种电阻非常高的劣质材料。

封面图片

#lk99 可能是第一个放图的组:之前在 B 站直播烧炉子的用户 “关山口男子技师” 昨天晚上放出了他们实验室制作的 LK-99

#lk99 可能是第一个放图的组:之前在 B 站直播烧炉子的用户 “关山口男子技师” 昨天晚上放出了他们实验室制作的 LK-99 的磁化率和电阻的测试数据。 数据显示磁化率出现了跳变(上图;中间巨大的波动可能是仪器误差),但是没有观察到零电阻(见原始 B 博)。请注意,该现象不能证明或证伪材料为超导体。 他在评论中回复称准备再烧一批。 另,某些消息源称韩国团队在论文中可能没有写全材料的制备方法。有人声称材料可能需要在加热时摇晃和/或后期某个时间通入氧气。还有人说 4 月发表的韩文论文中提到烧制时石英管出现了破裂(未查证)。

封面图片

突发: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复现 LK-99 检测到了0电阻

突发:东南大学物理学院复现 LK-99 检测到了0电阻 一小时前,东南大学物理学院超导研究团队三名学生侯强、魏伟、周鑫还有孙悦教授、施智祥教授公布了自己的工作,他们的 LK-99 复现样本在常压110K以下检测到了0电阻,arXiv 已发布。 论文作者另外透露,他们在8月1日下午就看到了类似于超导转变的电阻陡降,但那时候电阻率还不到0所以后来加紧挑选样品,一共测试了6片样品,但只有这片样品观测到了0电阻。作者同时对这片样品进行了迈斯纳效应测量,可惜没有检测到完全抗磁性,判断如果0电阻是超导造成那么这片样本的超导组分还是比较低。

封面图片

【Nature发文:LK-99不是超导体】导致LK-99样品电阻率急剧下降和磁铁部分悬浮的原因是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亚铜。加

【Nature发文:LK-99不是超导体】导致LK-99样品电阻率急剧下降和磁铁部分悬浮的原因是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亚铜。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的凝聚态实验家Inna Vishik称:“我认为,这件事已经划上句号,可以到此为止了。” #抽屉IT

封面图片

#lk99 北航发布了 LK-99 的验证论文

#lk99 北航发布了 LK-99 的验证论文 总之先水一篇,早发早引用 (由 ChatGPT 翻译的标题和摘要) 铅铜磷酸盐Pb10-xCux(PO4)6O的半导体输运性质,由Pb2SO5和Cu3P烧结而成 最近关于改性铅磷灰石在常压常温下超导性的宣称立即引起整个社会的轰动关注,该超导材料由黄铅矿(Pb2SO5)和磷化亚铜(Cu3P)烧结而成。为了验证这一令人兴奋的宣称,我们成功合成了Pb2SO5、Cu3P,并最终制备了改性铅铜磷酸盐Pb10-xCux(PO4)6O。我们对这些化合物的电输运性质和磁性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Pb2SO5是一种高阻绝缘体,其室温电阻率约为7.18x10^9,而Cu3P是一种顺磁金属,其室温电阻率约为5.22x10^-4。与宣称的超导性相反,由Pb2SO5和Cu3P烧结而成的Pb10-xCux(PO4)6O化合物表现出类似半导体的输运特性,其室温电阻率较大,约为1.94x10^4,尽管我们的化合物的X射线衍射谱与先前报道的结构数据非常一致。此外,在室温下,将Pb10-xCux(PO4)6O压制成的颗粒放置在商用Nd2Fe14B磁体上,我们没有感觉到任何斥力,也没有观察到磁悬浮现象。这些结果表明,有关改性铅磷灰石常温超导体的宣称可能需要更仔细地重新检查,特别是其电输运性质。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