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州宣布将野山羊作为入侵物种加强管控

澳州宣布将野山羊作为入侵物种加强管控 澳大利亚政府说,鉴于野山羊对该国大量动植物物种带来的影响,政府决定将野山羊作为入侵物种来管控。 新华社报道,澳州政府星期五(11月3日)在新闻公告介绍称,野山羊遍布澳州全境,威胁到128个濒危植物和动物物种的生存。 澳政府估计,仅在新南威尔士州就有580多万只野山羊。野山羊和本土动物争抢食物,还会携带疾病,给澳大利亚一些地方社区和农民造成很大损失。 澳政府计划针对野山羊采取多种管控措施,包括使用新的诱饵、无人机、热成像设备等来开展灭杀作业等。 2023年11月3日 10:0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海南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 中国海南省发现了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超六成是入侵植物。 据中新社报道,近年来,随着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不断深入,海南省对外交流合作不断加大,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压力持续增加。在此背景下,2021年至2023年,海南省开展了外来入侵物种普查,普查工作覆盖该省所有乡镇。 通过为期三年的全面普查,当地共发现395种外来入侵物种,分别是入侵植物病原生物44种,入侵害虫87种,入侵植物252种,入侵水生动物12种。 报道称,专家介绍,外来入侵物种抢夺其他生物的生存空间,会导致生态失衡及本地物种灭绝,对生物多样性保护及生态安全造成严重威胁。通过普查,海南省已摸清外来入侵物种的种类、分布范围、发生面积、危害程度等情况。 根据普查得到的基础数据,海南省采取“一种一策”的精准防治方针,对危害较大的外来入侵物种开展科学防控。如运用“植保无人机喷施石蜡油溶剂”创新型专利技术,在海口、儋州等16个市县持续开展水葫芦防治工作,有效治理河道约600公里,治理水域面积约72072亩。 2024年5月19日 9:35 PM

封面图片

中国总理李强宣布北京将再赠澳洲一对熊猫

中国总理李强宣布北京将再赠澳洲一对熊猫 中国总理李强到访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时说,在旅居该动物园的两只大熊猫今年底回国后,北京将再赠送澳大利亚一对大熊猫。 据路透社报道,李强星期六(6月15日)抵达堪培拉,开启四天的访澳行程。他抵步后表示,中澳两国关系在经历波折后重回正确发展轨道。 李强星期天(16日)到访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澳大利亚广播公司的电视画面显示,有群众聚集在阿德莱德动物园,有些挥舞中国旗帜欢迎李强到访,有些则举起写着“不要熊猫外交”字样的标牌。 李强在动物园内宣布,待园内现有两只大熊猫今年11月回中国后,北京将再赠送一对大熊猫给澳洲。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报道称,自2009年旅居阿德莱德的两只大熊猫网网和福妮,至今未能繁衍下一代。 另据新华社报道,正在澳大利亚访问的中国总理李强星期天上午到阿德莱德动物园考察中澳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工作。该动物园是澳洲唯一拥有大熊猫的动物园。南澳州州督孙芳安、州长马思诺,澳洲外交部长黄英贤、贸易部长法瑞尔陪同考察。 李强在动物园熊猫馆听取中澳专家对两国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和在澳大熊猫养护情况的介绍。李强表示,阿德莱德动物园拥有南半球唯一一对大熊猫“网网”和“福妮”。看到它们虽远在他乡,但在澳得到精心照料,在阿德莱德动物园安家落户、快乐生活,他感到很欣慰。 李强说,“网网”和“福妮”成为中澳友好的使者,是中澳两国人民深厚友谊的象征。这说明只要双方用心呵护,中澳合作就能跨越广阔的太平洋、超越各种差异,实现相互成就、互利共赢。 李强说,“网网”和“福妮”将按照双方协议于今年返回中国。中方愿同澳方延续大熊猫保护合作研究,希望澳洲一直是大熊猫的友好家园。 2024年6月16日 12:00 PM

封面图片

快1000倍:人类正在帮助入侵物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快1000倍:人类正在帮助入侵物种以惊人的速度蔓延 本地物种无法迅速迁徙,以躲避气候变化造成的破坏。一组来自世界各地的科学家最近发现,非本地物种扩张领地的速度明显快于本地物种,这主要是由于人类的无意帮助。即使是通常不会快速移动的非本地植物,其扩张范围的速度也比本地植物快三倍。鉴于气候变化对栖息地的迅速影响,这种加速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情况下,快速移动变得越来越重要。为了生存,植物和动物需要每年以 3.25 公里的速度移动自己的活动范围,才能跟上气温升高和相关气候变迁的步伐如果没有人类的帮助,本地物种根本无法达到这一速度。在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科学家的领导下,来自美国新泽西州、密歇根州、科罗拉多州、夏威夷州以及西班牙塞维利亚和萨拉戈萨的研究人员组成了研究小组,研究成果发表在《生态学、进化和系统学年度评论》上。"我们知道,入侵植物物种的数量在全球呈指数级增长,"论文第一作者、马萨诸塞大学阿默斯特分校环境保护学教授贝瑟尼-布拉德利(Bethany Bradley)说。"我们还知道,植物苗圃正在加剧由气候驱动的入侵物种传播,而应对入侵物种是为气候变化做好准备的最佳方法之一。我们想知道的是,本地和非本地物种目前的移动速度有多快,以及它们还能走多远。"非本地物种(红色)比本地物种(蓝色)传播得快得多。虚线表示物种需要多快的移动速度才能跟上气候变化。资料来源:Bethany Bradley为了弄清物种移动的速度,布拉德利和她的同事们全面调查了大量以前发表的论文和公开的数据集,了解代表不同类群和不同生态系统的本地和非本地物种移动的距离和速度。这项调查的一个重要子集是汇编数据,显示人类是如何帮助加速非本地物种的传播的,这些数据可能是偶然的,比如当一个特定的物种发现自己被装在一个在各大洲之间旅行的集装箱里时,也可能是有意的,比如当园丁从苗圃里买来一种入侵的观赏植物并把它带回自己的家时。布拉德利及其同事得出的结论是,陆地物种(包括植物)若想在气候变化中保持领先,每年的移动速度必须超过 3.25 公里,而海洋物种则需要每年移动 2.75 公里。不幸的是,本地物种每年平均移动的距离只有 1.74 公里。然而,非本地物种每年以大约 35 公里的速度自行传播。如果考虑到人类在非本地物种传播中所起的作用,那么这个速度就会跃升到每年 1883 公里的天文数字比本地物种的传播速度快 1000 倍。布拉德利说:"从根本上说,没有人类的帮助,本地物种是不可能跟上气候变化的步伐的。"在研究的第二部分,布拉德利和同事们希望了解在气候变暖的世界中,本地和非本地物种可能会传播多远,因为并不是每个生态系统都是合适的栖息地。虽然可供研究小组综合分析的案例较少,但他们的研究表明,非本地物种很可能比本地物种找到更多自己喜欢的领地。"然而,虽然这意味着非本地物种可能会随着气候变化获得更多领地,但这也意味着它们会失去更多领地,因为一些范围边缘变得越来越不适合它们"。那么,这对未来意味着什么呢?布拉德利说:"很明显,人类非常善于迁移物种,而这正是非本地物种拥有的最大优势之一我们需要认真考虑并开始实施辅助迁移"刻意帮助本地物种迁移到更合适的地点这样我们的本地动植物才有机会"。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将适时公布居于珠海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本澳师生回校面授日期

将适时公布居于珠海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本澳师生回校面授日期 #疫情记者会快讯 教育及青年发展局表示,由于邻近地区疫情的变化,珠海巿最近分别在3月17日及3月18日在南屏镇及香洲区的指定区域实施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措施。因应疫情防控的需要,防范疫情在本澳校园发生,教青局制定了对在过去14天内居住于相关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的本澳师生实施暂停回校面授的措施。由于目前仍未收到有关珠海方面就相关区域解封的消息,教青局将继续和有关部门保持密切沟通,以及听取卫生部门的意见...

封面图片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已知分布区以外发现不寻常的七鳃鳗物种

科学家在澳大利亚已知分布区以外发现不寻常的七鳃鳗物种 澳大利亚七鳃鳗是一种非寄生无颌鱼,在昆士兰州被发现,扩大了其已知的分布范围。由于被误认为是更常见的物种,保护工作面临挑战。科学家们强调,在栖息地变化和海平面上升等威胁面前,保护这一濒危物种非常重要。图片来源:大卫-莫法特澳大利亚七鳃鳗的幼鱼埋在溪流底部,以滤食为生,寿命约为三年。它的成鱼期约为一年,在此期间它根本不进食。在这项由澳大利亚政府通过国家环境科学计划(NESP)弹性景观中心(Resilient Landscapes Hub)提供部分资金的研究之前,人们普遍认为该物种只生活在新南威尔士州/维多利亚州边界附近170公里海岸线上的几条溪流中。一条成年雄性澳大利亚七鳃鳗的头部特写。图片来源:David Moffatt这项研究是在另一个激动人心的发现之后开始的:格里菲斯大学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的卢克-卡彭特-本德胡博士在弗雷泽岛(K'gari)的溪流中发现了这一物种。为了揭开七鳃鳗的神秘面纱,卡彭特-本德胡博士与澳大利亚河流研究所的戴维-莫法特(David Moffatt)合作,后者曾在昆士兰的其他溪流中发现了孤立的七鳃鳗种群。他们共同证实了昆士兰州(包括最北端的罗克汉普顿)出现七鳃鳗目的报告,由此澳大利亚七鳃鳗的分布范围得到了极大的扩展,成为世界上唯一生活在真正热带水域的七鳃鳗物种。莫法特先生说:"发现一个濒危物种是一件非常令人兴奋的事情,它远离已知的分布区,但又离人口稠密的地区如此之近。我们预计这些动物会在昆士兰自然出现,而且已经在这里存在了很长一段时间,但由于它们的隐蔽性,一直隐藏在这里。"澳大利亚七鳃鳗被认为在其首次被描述的新南威尔士州南部已经灭绝。人们认为,沉积、野火和人类开发威胁着它的生存。也许对它们的保护构成最大威胁的是它们很难被识别这个物种确实面临着被误认的情况。在其生命的大部分时间里,无寄生虫的澳大利亚溪流七鳃鳗与其更常见的吸血南方亲戚短头七鳃鳗(Mordacia mordax)无法区分,后者的保护级别为"不需要担心"。且在全球范围内只有少数人才能将它们区分开来。大卫-莫法特(David Moffatt)和卢克-卡彭特-邦德胡(Luke Carpenter-Bundhoo)博士与一小缸澳大利亚七鳃鳗。图片来源:特洛伊-哈里斯Carpenter-Bundhoo 博士和 Moffatt 先生在他们新发表的《濒危物种研究》文章中概述了为这种鱼实施保护战略的困难,并提出了一些解决方案。鉴于预计的海平面上升意味着澳大利亚七鳃鳗生活的许多低地淡水沿海溪流很可能变成咸水,因此保护该物种尤为重要。有了这些新发现,科学家们将能更好地保护这一不同寻常的濒危物种。编译来源:ScitechDaily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中美元首会晤在即 沙利文称双方将讨论加强沟通及管控竞争

中美元首会晤在即 沙利文称双方将讨论加强沟通及管控竞争 #两岸国际 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本周三将在美国三藩市会晤。美国白宫指,两人将讨论加强沟通及管控竞争,华府期待会谈能取得实质成果。 (11/14/11:35)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