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涛: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王文涛: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发表署名文章,提到要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尽快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也是中国商务部党组书记的王文涛星期一(11月6日)在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发表题为“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的署名文章,作出以上表述。 王文涛说,建设自贸试验区是以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要战略举措。 王文涛也说,中共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了建设自贸试验区的战略构想,目的是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习近平指出,十年来,各自贸试验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决策部署,解放思想、守正创新,推出了一大批基础性、开创性改革开放举措,形成了许多标志性、引领性制度创新成果,有效发挥了改革开放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他指出,自贸试验区率先实施外商投资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率先建立以国际贸易“单一窗口”为重点的贸易便利化管理制度,率先以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管理模式为代表推进服务业综合开放,率先实施“证照分离”等政府管理改革,率先探索自由贸易账户等金融开放举措,有效发挥了综合试验平台作用。 王文涛介绍,2022年,21家自贸试验区以不到千分之四的国土面积,贡献了全中国约18%的吸收外资和进出口总额。2023年1至8月,自贸试验区外资外贸规模稳中有进,质量不断提升,增速分别高于全国5.7个和4.8个百分点,为稳外贸稳外资发挥积极作用。 王文涛说,习近平强调,新征程上要在全面总结十年建设经验基础上,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探索,努力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 2023年11月6日 10:49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27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我们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来源:格隆汇

封面图片

中国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中国商务部:将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盛秋平星期三(9月27日)说,要引领高水平市场开放,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 根据第一财经报道,盛秋平在中国国新办当天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商务部将与有关地方和部门一道,坚持以高水平开放为引领、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统筹发展和安全,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深入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更好发挥自贸试验区示范作用,努力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更大贡献。 盛秋平说,一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进制度型开放。今年6月,已经出台了首批自贸区港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政策措施,商务部将加强组织实施,确保各项任务落实落细,试出成效。在此基础上,加快推动全面试点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的先行先试工作,进一步推动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 二是引领高水平市场开放。目前,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已经实现了制造业“清零”,下一步将重点推进服务业开放。将与有关部门一道深化研究,推动合理缩减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负面清单。同时,推动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引领全国持续扩大开放。 三是加强改革整体谋划和系统集成。商务部将围绕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研究制定综合性指导文件,明确未来发展的目标定位,在贸易、投资、金融、数据跨境流动等重点领域集中推出一批引领性、集成性改革举措,支持自贸试验区在更广领域、更深层次开展改革探索,建设更高水平自贸试验区。 四是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各自贸试验区资源禀赋、区位特点各不相同,是丰富多样的自贸试验田。将支持各自贸试验区进一步深化差别化探索,围绕生物医药、海洋经济、大宗商品贸易等重点领域,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同时,支持各地因地制宜发挥好辐射带动作用,特别是在支撑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和引领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作出更大贡献,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

封面图片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

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12月27日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1年版)》,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版全国和自贸试验区外资准入负面清单进一步缩减至31条、27条,压减比例分别为6.1%、10%。主要变化:一是进一步深化制造业开放。汽车制造领域,取消乘用车制造外资股比限制以及同一家外商可在国内建立两家及两家以下生产同类整车产品的合资企业的限制。广播电视设备制造领域,取消外商投资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及关键件生产的限制,按照内外资一致原则管理。本次修订,实现了自贸试验区负面清单制造业条目清零。二是自贸试验区探索放宽服务业准入。市场调查领域,除广播电视收听、收视调查须由中方控股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社会调查领域,允许外商投资社会调查,但要求中方股比不低于67%,法人代表应当具有中国国籍。三是提高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精准度。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从事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禁止投资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发行股份并上市交易的,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境外投资者不得参与企业经营管理,其持股比例参照境外投资者境内证券投资管理有关规定执行”,由证监会和有关主管部门按规定对从事负面清单禁止领域业务的境内企业到境外上市融资实行精准化管理。需要说明的是,“应当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审核同意”系指审核同意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不适用负面清单禁止性规定,而不是指审核境内企业赴境外上市的活动本身。四是优化外资准入负面清单管理。根据《外商投资法实施条例》,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外商投资企业在中国境内投资,应符合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做好外资准入负面清单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衔接,在负面清单说明部分增加“境内外投资者统一适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的有关规定”。 (国家发改委)

封面图片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中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

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 中国西北沿边地区首个自贸试验区 新疆自贸试验区星期三(11月1日)挂牌成立,成为中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这也是中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 根据中国央视,中国商务部有关负责人说,将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吸引汇聚国内外资源要素,重点围绕促进投资便利化、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加强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探索。 新华社星期二(10月31日)报道,中国国务院近日印发《中国(新疆)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提出,赋予新疆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深入开展差别化探索,培育壮大新疆特色优势产业,明确了打造一流营商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做大做强传统优势产业、强化与周边国家经贸合作等25个方面的具体举措,努力将新疆自贸试验区建成营商环境优良、投资贸易便利、优势产业集聚、要素资源共享、管理协同高效、辐射带动作用突出的高标准高质量自由贸易园区。 《方案》强调,新疆自贸试验区建设过程中要牢固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切实加强风险防控体系建设,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要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完善工作机制,加强地方立法,打造高素质专业化管理队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有关部门要及时下放相关管理权限,完善配套政策,确保各项改革举措落地实施。 2023年11月1日 2:05 PM

封面图片

新疆自贸试验区今天挂牌成立

新疆自贸试验区今天挂牌成立 中国第22个自贸试验区新疆自贸试验区挂牌成立,成为我国在西北沿边地区设立的首个自贸试验区。 商务部有关负责人今天表示,将支持新疆自贸试验区吸引汇聚国内外资源要素,重点围绕促进投资便利化、增强金融服务功能、推动数字经济发展和加强人才服务保障等方面开展探索。 消息来源: 央视新闻

封面图片

内地发布全国版及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内地发布全国版及自贸区版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商务部发布2024年版《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及《自由贸易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特别管理措施》,明确两份负面清单之外领域,按境内外服务及服务提供者待遇一致原则实施管理。商务部服贸司、自贸区港司负责人在答记者问中表示,两份负面清单实现服务贸易管理由正面清单转向负面清单,有效提升跨境服务贸易管理透明度及可预见性。负责人说,今次发布首张全国版清单,主要将过去分散在各个具体领域的准入措施,以「一张单」方式归集列出,同时结合实际,在自贸试验区对自然人职业资格、专业服务、金融、文化等领域进一步作出开放安排,包括在自贸区扩大金融业对外开放,例如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个人依法申请开立证券帐户及期货帐户、允许境外个人申请从事证券投资咨询及期货交易咨询业务等。另外,在自贸区放宽职业资格考试限制,取消境外个人参加注册城乡规划师、房地产估价师、拍卖师等6类职业资格考试限制;扩大专业服务业对外开放,取消在境外设立的经营主体以及境外个人从事报关业务的限制。另外,扩大文化领域对外开放,放宽中外合作制作电视剧主创人员的中方人员比例限制,由原来不少于1/3,放宽至不少于1/4。 2024-03-22 20:20:37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