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学者:储蓄率高致消费率低是错误观点

中国经济学者:储蓄率高致消费率低是错误观点 中国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认为,中国消费过低是由中期结构性问题决定的,认为民众储蓄率高导致消费率低的观点是错误的。 据第一财经网报道,刘元春星期一(11月6日)在第六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消费分论坛上演讲时说,解决中国的消费问题,不能照抄美国作业,通过“大水漫灌”和“天上掉馅饼”等举措刺激短期消费,有可能导致跨期紊乱、通货膨胀。 他说:“如果照抄作业,也许我们未来的通货膨胀可能是两位数,治不了消费率过低的问题,反而会引来更大的麻烦。” 刘元春认为,消费过低是既定事实,这是由中期的结构性问题决定的,“很多人说中国人太爱储蓄,是我们消费率过低的原因,这个观点是错误的”,中国居民储蓄率并不如一般认为那么高。 刘元春指出,中国消费低迷,既有结构性的问题,也有短期的问题,最主要体现在居民资产负债表的变化;既有房地产资产缩水对不同阶层的收入冲击,也有股票、债券市场等金融资产的萎缩。中国居民的负债表依然在一个不断调整的过程中。 他认为,需要推出组合式扩消费的政策来刺激消费,“一项政策打天下,一招灵、一招鲜的时代已经过去”。 2023年11月9日 9:0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经济学者格隆分析中国经济微博遭清空

经济学者格隆分析中国经济微博遭清空 格隆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发生了“结构逆转性的长期变化趋势”,可能就真的是我们这代人“不可承受之重了”。 如果不能够作出根本性的变革,"我们会吃大亏,吃难于弥补的大亏”。 #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封面图片

经济学家称,中国的小长假显示出被压抑的需求很强劲,过去两三年积累的超额储蓄在帮助维持消费支出。不过,经济学家提醒称,中国以消费为

经济学家称,中国的小长假显示出被压抑的需求很强劲,过去两三年积累的超额储蓄在帮助维持消费支出。不过,经济学家提醒称,中国以消费为主导的复苏能持续多久仍不确定,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在年轻人中尤其如此,而且与家庭财富和消费者信心密切相关的房地产行业持续疲软。

封面图片

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 描述:《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的问题与对策》针对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一系列难题,本书提出了解决的思路和方案。这些难题有些是经济结构上的,有些是体制上的,都经过长期积累,严重制约着经济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作者黄奇帆长期从事实际经济工作,他对困扰我们的各种问题的症结把握得非常准,能够透过纷繁复杂的现象看到本质。 链接:https://www.aliyundrive.com/s/coq2nwWNbde 大小:1 标签:#改革 #经济 #问题本质 # #发展趋势 来自:雷锋 版权:版权反馈/DMCA 频道:@shareAliyun 群组:@aliyundriveShare 投稿:@aliyun_share_bot

封面图片

克鲁格曼称“老龄化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姚洋:到工厂看看再说

克鲁格曼称“老龄化导致中国经济增速下降”,姚洋:到工厂看看再说 据睿见,2023年亚布力论坛夏季高峰会于8月24日-27日在深圳召开。北大国发院教授、院长,中国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姚洋出席并演讲。谈及人口下降会中国经济的拖累,姚洋认为,不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他还批评克鲁格曼称中国老龄化导致了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观点是“没有看到技术发展在替代劳动力”。“到工厂里去看看,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都在不断地被机器所替代,全世界模范工厂、灯塔工厂140家,中国独占50家,中国是超越了所有国家,独占了50家。所谓的模范工厂就是黑灯工厂,不需要人”,姚洋强调。“决策层更关注的是失业问题,而不是老龄化造成中国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姚洋说,机器、AI替代很多劳动力,结构性失业恐怕是最大的挑战。 来源:

封面图片

#本周热读 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在取消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消费支出在推动复苏方面发挥了比预期更强的作用。而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很大程

#本周热读 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在取消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消费支出在推动复苏方面发挥了比预期更强的作用。而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很大程度是由投资驱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3月份消费者支出大幅增长是否只是昙花一现,也就是经济学家所称“报复性消费” 。

封面图片

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在取消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消费支出在推动复苏方面发挥了比预期更强的作用。而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很大程度是由投资驱

中国经济数据显示,在取消动态清零防疫政策后,消费支出在推动复苏方面发挥了比预期更强的作用。而在疫情前,中国经济很大程度是由投资驱动。 现在最大的问题是,3月份消费者支出大幅增长是否只是昙花一现,也就是经济学家所称“报复性消费” 。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