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财办副主任:先立后破不能脱离实际 急于求成

中财办副主任:先立后破不能脱离实际 急于求成 中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同时要稳扎稳打,不能急于求成。 综合界面新闻和央视新闻报道,韩文秀星期三(12月13日)在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举行的2023-2024中国经济年会上解读中国明年经济工作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韩文秀说,稳中求进就是把稳作为大局和基础,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以进促稳,就是要把进作为方向和动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 他说,先立后破就是要统筹兼顾稳和进,该立的要积极主动地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同时要稳扎稳打,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韩文秀表示,加大力度推进宏观调控,积极的财政政策要灵活适应、精准有效。要安排调整规模的赤字、专项债券、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央转移支付,落实好结构性减税降费政策。 他说,关键是要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把钱用在刀刃上,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和政策效果,要严格转移支付资金监管,严肃财经纪律,严控一般性支出,要兜牢基层三保底线,做到民生有保障,财政可持续。 2023年12月13日 1:55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财办副主任:要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经济举措

中财办副主任:要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经济举措 中共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称,2024年中国经济工作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要及时破除。 分管日常工作的韩文秀星期二(1月2日)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撰文说,当前中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但也要看到,经济发展既面临外部各种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自身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因此要增强忧患意识,有效应对和解决这些问题。 韩文秀写道,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稳中求进,就是要把“稳”作为大局和基础,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他说,以进促稳,则是要掌握稳定经济增长、引导社会预期、防范化解风险等工作的战略主动,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增强前瞻性,改革举措和宏观政策要努力走在市场变化和风险暴露之前,确保中国经济发展行稳致远。 韩文秀也强调,要用好科学合理的新机制、新经验、新规则,打造新的增长动能,同时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不符合新时代要求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举措要及时破除;要稳扎稳打,尊重规律,把握好时度效,“不能脱离实际、急于求成”。 韩文秀说,中国“内需潜力大,是一个富矿”,要激发有潜能的消费,扩大有效益的投资,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他也提出,要在高质量发展中增进民生福祉,在民生保障中激发新的社会需求,形成经济发展与民生保障之间的良性循环。 针对房地产市场,韩文秀重申,要从供需两侧发力,继续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一视同仁满足不同所有制房地产企业的合理融资需求,推动房地产市场达到新的均衡状态。 2024年1月2日 9:36 AM

封面图片

中央财办: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中央财办: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 中央财办副主任韩文秀在人民日报撰文指出,要把“稳”作为大局和基础,该稳的要稳住。要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谨慎出台收缩性、抑制性举措,为实现“进”创造有利条件。

封面图片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1日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说,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

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韩文秀11日在“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说,要正确认识碳达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 他还说,近年来,有的地方搞“碳冲锋”,有的搞运动式“减碳”,这些都不符合党中央的要求。实现“双碳”,目标上要坚定不移,策略上要稳中求进,充分考虑国内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等基本国情,通盘谋划、先立后破,不能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 (新华社)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强调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中共中央政治局讨论政府工作报告稿 强调要以进促稳、先立后破 中共中央政治局今日召开会议,讨论国务院拟提请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稿。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会议强调,今年工作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精准有效,增强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营造稳定透明可预期的政策环境。新华社刊登会议新闻稿指,著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加大宏观调控力度,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统筹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切实增强经济活力、防范化解风险、改善社会预期,巩固和增强经济回升向好态势。会议又提到,著力扩大国内需求,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又指要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坚决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努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2024-02-29 16:45:52

封面图片

中共中央金融办:政策收放不能太急 防止大起大落

中共中央金融办:政策收放不能太急 防止大起大落 中共中央金融委员会办公室、中央金融工作委员会星期四(4月25日)在中国官媒《人民日报》发文说,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 文章说,走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既要有正确的立场、思想和战略,也要有正确的策略和方法。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是治国理政的重要原则,也是做好经济工作的方法论。“金融活,经济活;金融稳,经济稳”,做好金融工作更要坚持稳中求进。 文章指出,“稳”是大局和基础,该稳的要稳住。如果金融搞不好,甚至爆发金融危机,那么经济发展必然受到重挫。金融工作必须坚持稳字当头,大方向要稳,方针政策要稳,战略部署要稳,宏观调控、金融发展、金融改革、金融监管、风险处置等都要稳,金融政策的收和放不能太急,防止大起大落,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进”是方向和动力,该进的要进取。金融发挥着媒介交易、配置资源、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等重要功能,金融制度是经济社会发展中重要的基础性制度。稳不是不作为,不是机械求稳,而是要在稳住基本态势中不断解决问题、不断前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牢牢掌握金融改革发展工作战略主动,增强发展韧性,以金融高质量发展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稳”和“进”辩证统一,需要一体把握。不稳难有进,有进才有稳。要统筹兼顾稳和进,以稳求进、以进固稳。在把握好平衡、时机的前提下奋发有为,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尊重金融客观规律和实际,既反对冲动蛮干、急于求成,又反对消极应对、不思进取。坚持先立后破,该立的要积极主动立起来,该破的要在立的基础上坚决地破,用科学合理的新机制打造金融发展新动能。 文章还说,防风险要在稳定大局的前提下把握时度效。要坚持“稳定大局、统筹协调、分类施策、精准拆弹”的方针,把握好权和责、快和稳、防和灭的关系。稳慎周全、妥处存量,不能养痈遗患,也不能引发处置风险的风险。以进促稳、严防增量,切实加强风险源头管控,按照“四早”原则,举一反三尽快扎紧制度“篱笆”,绝不能小事拖大、大事拖炸。 ... 2024年4月25日 9:00 AM

封面图片

【#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牵涉面广,对宏

【#如何应对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重大变化#】中央财办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我国房地产市场规模大、牵涉面广,对宏观经济运行具有系统性影响。当前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发生重大变化,市场处于调整过程。我们要坚持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用改革的办法解决前进中的问题,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多元而强劲的动力支撑。近期,房地产市场正在出现积极变化。我们要坚持消化存量和优化增量相结合,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房地产新政策,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盘活存量商品房和土地资源。下一步,要贯彻落实好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消除过去“高负债、高周转、高杠杆”的模式弊端,建设适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好房子”,更好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并建立与之相适应的融资、财税、土地、销售等基础性制度。需要指出,我国新型城镇化仍在持续推进,房地产高质量发展还有相当大的空间。#中共中央介绍解读三中全会精神##中共中央举行发布会#中共中央新闻发布会丨事关房地产、新兴产业、扩大内需 加快新旧发展动能转换重点在三方面发力央视新闻的微博视频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