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消耗量今年达峰 料明年起下降

国际能源署:全球煤炭消耗量今年达峰 料明年起下降 国际能源署预计,全球煤炭消耗量今年达到峰值后,明年将开始下降。 法新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五(12月15日)说,2023年的煤炭消耗量将增长1.4%,达到85亿公吨的最高纪录,原因是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的需求增长超越了在欧洲国家和美国急剧下滑的需求。 随着太阳能和风能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规模不断扩大,IEA预计“从2024年起,全球煤炭需求将呈下降趋势”。 根据IEA的数据,在2023年,单是中国的煤炭消耗量就增长了2.2亿公吨,同比增幅为4.9%;印度的增幅为8%,印尼则增长了11%。 在其他地区,欧洲的煤炭消耗量下降了23%,美国则减少了9500万公吨(21%)的消耗量。这主要是因为工业活动减弱,以及燃煤发电持续转向可再生能源。 本周在迪拜召开的第28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8)就逐步淘汰化石燃料进行加时谈判后,终于在星期三(13日)达成历史性协议,呼吁“以公正、有序和公平的方式推进能源系统转型脱离(transitioning away)化石燃料”,以便在2050年前实现净零排放。 2023年12月15日 4:41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全球核能发电量明年创新高

国际能源署:全球核能发电量明年创新高 国际能源署预测,明年全球核能发电量将创历史新高。由于全球向清洁能源加速转型,低排放能源将满足未来三年全球新增电力需求。 根据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三(1月24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到2025年,随着法国核能发电量攀升、日本几座核电站恢复运行,以及一些国家的新反应堆投入商业运营,预计全球核能发电量将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报告指,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将超过煤炭,占全球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到2026年,包括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核能在内的低排放能源预计将占全球发电量的近一半。 IEA署长比罗尔说,目前电力行业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任何其他行业都多。但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和核电的稳步扩张将满足未来三年全球新增电力需求。 2024年1月25日 1:11 PM

封面图片

中国神华:6 月煤炭销售量达 39.2 百万吨 同比增长 5.9%

中国神华:6 月煤炭销售量达 39.2 百万吨 同比增长 5.9% 中国神华公告,2024 年 6 月商品煤产量为 27.0 百万吨,同比下降 2.2%;煤炭销售量为 39.2 百万吨,同比增长 5.9%。自有铁路运输周转量为 27.1 十亿吨公里,同比增长 12.0%;黄骅港装船量为 18.2 百万吨,同比增长 3.4%;天津煤码头装船量为 4.1 百万吨,同比增长 20.6%。总发电量为 16.30 十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9.6%;总售电量为 15.27 十亿千瓦时,同比下降 9.9%。聚乙烯销售量为 32.9 千吨,同比增长 16.3%;聚丙烯销售量为 28.1 千吨,同比增长 10.2%。

封面图片

工信部、商务部等四部门公布 2023 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

工信部、商务部等四部门公布 2023 年度中国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与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情况表 2023 年度,中国境内 119 家乘用车企业共生产 / 进口乘用车 2250.2 万辆 (含新能源乘用车,不含出口乘用车),行业平均整车整备质量为 1644 千克,平均燃料消耗量实际值 (WLTC 工况) 为 3.78 升 / 100 公里,燃料消耗量正积分为 4128.7 万分,燃料消耗量负积分为 524.3 万分,新能源汽车正积分为 2128.8 万分,新能源汽车负积分为 51 万分。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2024年消费量增幅低 油价温和

国际能源署:2024年消费量增幅低 油价温和 国际能源署(IEA)指出,随着新的原油供应满足需求并抑制价格,今年全球石油市场应依然“让人放心”。 彭博社报道,IEA署长法提赫·比罗尔星期二(2月13日)说,随着中国和其他地区的经济增长放缓,2024年全球原油单日消费量将增加120万至130万桶,增幅“明显低于”去年。该增幅很容易因美洲的原油产量增长而满足,供应主要来自美国、加拿大、巴西和圭亚那。 比罗尔在巴黎对彭博电视新闻说:“这一产量增长满足全球石油需求增幅绰绰有余……因此,若无重大地缘政治动荡或重大极端天气事件,我们预计整个2024年石油市场将相当舒适,油价走势温和。” 2024年2月13日 6:29 PM

封面图片

全球电力需求将激增 IEA:清洁能源发电量能满足需求

全球电力需求将激增 IEA:清洁能源发电量能满足需求 根据IEA发布的最新报告,在新兴经济体、人工智能、加密货币和数据中心蓬勃发展的推动下,从现在起到2026年,电力需求将平均每年增长3.4%,其中约85%的需求增长将来自中国、印度和东南亚,而发达经济体用电量将出现下降。不过,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预计将下降,因为到2026年,风能、太阳能、水能和核能等低排放能源的发电量占全球总发电量的比例可能接近一半,而2023年这一比例还不到40%。到2025年初,可再生能源发电量预计将超过燃煤发电量,占总发电量的三分之一以上。IEA署长比罗尔表示:“目前,电力行业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其他任何行业都要多,但令人鼓舞的是,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以及核电的稳步扩张有望共同满足未来三年的全球电力需求增长。”比罗尔说道:“这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可再生能源的巨大发展势头,其中以价格日益低廉的太阳能为首,同时也得益于核电的重要回归,到2025年,核能发电量有望创历史新高。而且趋势有望延续下去。”报告称:“鉴于能源行业日益电气化,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使用电动汽车和热泵等技术,全球电力需求和排放的脱钩将是意义重大的。”核电继续扩张可再生能源和核能发电量的增加似乎正在推动电力部门的排放量进入结构性下降。据悉,在2023年,全球发电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了1%,但IEA预测今年将下降2%以上,未来两年的降幅将更小。IEA表示,燃煤发电量预计从现在起到2026年将平均每年下降1.7%。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将得到核电的支持。上述报告称,尽管一些国家在逐步淘汰核电或提前关闭核电站,但到2026年底,核能发电量仍将平均每年增长约3%。随着法国的发电量继续从2022年的低点复苏,日本的几座核电站重新上线,欧洲、中国、印度和韩国的新反应堆也将开始运行,预计全球核电发电量也将达到创纪录的水平。IEA表示,亚洲可能仍将是核电增长的主要推动力,到2026年,亚洲核电将占全球核能发电量的30%。到2023年,电价将普遍低于2022年。然而,不同地区的价格趋势差异很大,影响了它们的经济竞争力。在俄乌冲突之后,欧洲批发电价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到2023年平均下降了50%以上。然而,去年欧洲的电价仍是疫情前的两倍多,而美国的电价比2019年高出约15%。 ... PC版: 手机版:

封面图片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关键矿产未来仍面临供应紧张 国际能源署说,去年全球部分关键矿产价格大幅回落,但未来供应紧张风险依然存在,仍需增加投资支持。 新华社报道,国际能源署(IEA)星期五(5月17日)发布的这份报告,更新了它在去年发布的首份相关报告的内容,同时提供了对锂、铜、镍、钴、石墨和稀土等能源转型关键矿产供应和需求的中长期展望。 报告说,在经历了两年强劲上涨之后,关键矿产价格在2023年大幅回落至冠病疫情前的水平。其中,用于制造电池的矿物材料价格下降尤其明显,锂价格下降75%,钴、镍和石墨价格下降了30%至45%。在需求增长强劲的背景下,关键矿产价格下降主要原因是全球供应强劲增长。 报告指出,今天供应充足的市场并不意味着未来也将如此。在清洁能源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对关键矿产的需求将持续强劲增长。若要达到本世纪中叶实现净零排放的目标,到2040年,能源转型关键矿产的市场总规模将增长一倍以上,达到7700亿美元(约1万亿亿新元)。 国际能源署署长比罗尔说,确保安全和可持续的关键矿产供应对于清洁能源转型至关重要。世界对太阳能电池板、电动汽车和电池等需求快速增长,如果没有可靠和不断扩大的关键矿产供应,就无法满足这些需求。 2024年5月18日 2:26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