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中国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发布通报称,黄河下游河段出现本年度首次流凌。 中国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星期天(12月17日)通过微信公号发布通报,受寒潮天气影响,星期六(12月16日)以来黄河下游地区气温明显下降,山东省惠民、利津气象站当天日均气温分别达零下10.3摄氏度、零下10.5摄氏度。星期天(17日)黄河下游陶城铺控导工程(山东聊城阳谷)以下河段全线流凌,流凌密度10%至70%,首凌日期较常年均值偏早三天。 黄委称,将全力做好黄河下游防凌工作,一是科学调度水库,精细调度小浪底水库,确保下游河道流量平稳。二是组织委属单位修订黄河防凌方案,制定引黄涵闸应急分水方案。 三是全面摸排河道管理范围内防凌风险隐患点,督促河道清障工作,提前拆除浮桥,确保河道行凌畅通。四是督促做好人员培训和物资储备,维护更新抢险设施,提升防凌保障能力。五是加强河道巡查防守,提前谋划抢险具体措施。 通报称,此次降温过程强度大,低温持续时间长,预计黄河下游河段凌情将迅速发展。 据新华社报道,凌汛是黄河特有的汛情,由于黄河部分河段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地区,每年封冻、开河存在时间差,冬春时期易出现汛情。 2023年12月17日 10:02 P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水利部称黄河中下游将迎暴雨 长江中下游洪水持续至18日前后

水利部称黄河中下游将迎暴雨 长江中下游洪水持续至18日前后 国家水利部认为,随副热带高压西伸北抬,预计未来两周,黄河中下游、海河流域中南部等地,将迎来强降雨和洪水,这些地区将由原来主要抗旱,转为全力做好暴雨洪水防范。水利部召开防汛会商会议,分析研判黄河、海河等流域防汛形势,有针对性地部署流域洪水防御重点工作。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表示,黄河流域要做好水库群拦洪调度,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另外,水利部又估计,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预计将持续约两周,中游干流莲花塘以下全线以及洞庭湖、鄱阳湖水位均已由高峰回落,长江中下游洪水过程将持续至本月18日前后。 2024-07-06 00:16:59

封面图片

中国水利部:南方部分河流近期或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水利部:南方部分河流近期或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水利部星期三(4月17日)发布汛情通报,近期中国江南、华南、西南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受降雨影响,长江、珠江等流域暴雨区内的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根据新华社报道,汛情通报显示,4月15日至16日,江南、西南东部及湖北、广西等地部分地区出现强降雨过程。预报4月18日至22日,西南东部、华南、江南、江淮及湖北、宁夏、甘肃等地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以大到暴雨为主,部分地区有大暴雨。 受降雨影响,长江流域洞庭湖水系和鄱阳湖水系,珠江流域西江、北江,浙江钱塘江,福建闽江上游等主要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水利部星期三组织防汛会商会议,安排部署强降雨防范应对工作。针对预报4月18日至22日强降雨过程,水利部向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等16省(区、市)水利部门和长江、黄河、淮河、珠江、太湖流域管理机构发出通知,进一步细化部署各项防御工作。 2024年4月18日 8:28 AM

封面图片

10月6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受渭河、黄河北干流来水共同影响,黄河潼关水文站10月5日23时流量达到5090立方米每秒

10月6日,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了解到,受渭河、黄河北干流来水共同影响,黄河潼关水文站10月5日23时流量达到5090立方米每秒,为2021年黄河第3号洪水。 根据上游来水及水库蓄水情况,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决定,小浪底水库、西霞院水库联合调度,10月6日4时起按4000立方米每秒下泄,预计黄河下游花园口站4800立方米每秒大流量过程还将持续10余天,山东黄河干流5000立方米每秒量级洪水还将持续15天左右。黄河第1号、2号洪水退水过程尚未结束,中下游干支流水库高水位运行,河道长时间处于大流量行洪状态,新一轮降雨仍在持续,多种不利因素叠加,防汛形势愈加严峻。 山东黄河河务局将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和雨水情变化,滚动会商,精准调度,强化工程巡查防守,落实应急处置措施,确保黄河山东段安全度汛。 水利部维持水旱灾害防御Ⅲ级应急响应,密集滚动会商,精细调度小浪底等干支流水库,控制黄河洪水平稳下泄,指导做好黄河中下游干流及渭河等支流堤防的巡查防守,保障防洪安全。目前,水利部派出的7个工作组正在陕西、山西、河南、山东四省抗洪一线指导做好洪水防御工作。 目前黄河秋汛洪水仍在向下游演进,下游河道大流量行洪已持续较长时间,出险机率升高,防守压力增大;预报10月4日至6日黄河中游地区还将有大范围较强降雨,10月7日黄河中游可能再次发生超过5000立方米每秒的编号洪水,防汛形势依然严峻。 (济南日报)

封面图片

中国水利部专家:预计7月多个流域或发生较大洪水

中国水利部专家:预计7月多个流域或发生较大洪水 今年以来中国湖南等地在强降雨下发生汛情,水利部专家研判,今年汛情偏早偏强,预计7月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等多个流域还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今年入汛以来,中国全国江河已发生十多次编号洪水,湖南长沙、浙江杭州、贵州安顺等超80个国家级气象站累计雨量打破同期最高纪录。水利部专家介绍,与往年相比,今年汛情来得偏早偏强。 据水利部专家解释,珠江流域的北江、韩江、东江今年4月就已形成六次编号洪水,比常年提前两个月。其中北江第1号、第2号洪水分别为全国大江大河1998年有统计资料以来最早的编号洪水和特大洪水。 偏强体现在今年大江大河洪水并发,连日来珠江流域西江、长江流域中下游干流部分江段相继超警。中小河流洪水多发频发,入汛以来,全国21个省份共有471条中小河流发生超警以上洪水,较常年同期偏多一倍。 据预测,本轮降雨将持续至星期二(7月2日),强降雨区稳定维持在长江、太湖及珠江流域西江,随后主雨区可能阶段性北抬。 水利部专家介绍,预计7月长江中下游、黄河中下游、淮河、海河流域以及松花江、辽河都可能发生较大洪水。 中国气象局预计,7月1日至3日,安徽、湖北、江西、湖南、广西、贵州等地的部分地区发生山洪地质灾害、城市内涝还有中小河流洪水的气象风险高。 据中国水利部网站消息,中国星期一已全面进入主汛期,中国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李国英主持会商时要求锚定“人员不伤亡、水库不垮坝、重要堤防不决口、重要基础设施不受冲击”目标,全面落实主汛期各项工作机制,把“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转化为“事事心中有底”的行动力,持续加强监测预报预警。 2024年7月2日 9:38 AM

封面图片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等多条支流发生较

【#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形成#】记者从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了解到,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鄱阳湖等多条支流发生较大洪水过程。受上述来水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快速上涨,九江站水位6月28日14时涨至20.00米(警戒水位20.00米),根据《全国主要江河洪水编号规定》,达到洪水编号标准。 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今日正式发布:“长江2024年第1号洪水”在长江中下游形成。预计:未来一周,长江中下游干流城陵矶以下河段将面临全线超警的形势,九江河段最大超警幅度约1.0米。(总台记者凌姝 徐之昊)网页链接 via 央视新闻的微博

封面图片

中国南方部分河流近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南方部分河流近期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水利部发布汛情通报称,中国南方近期预计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当地一些河流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新华社报道,中国水利部星期三(5月8日)召开防汛会商会议,积极部署南方地区强降雨防范工作。南方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水利部门和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珠江水利委员会及太湖流域管理局,正加强监测预报,强化中小水库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措施。 汛情通报显示,星期四(5月9日)至星期天(5月12日),西南东部、江南、华南西部北部等地预计将有一次强降雨过程,以中到大雨为主。受其影响,长江上游干流及支流乌江、赤水河、洞庭湖水系湘江、资水、沅江及鄱阳湖水系赣江、抚河、信江,珠江流域西江干流及支流柳江、桂江,浙闽地区闽江上游及钱塘江上游等将出现明显涨水过程,暴雨区内部分河流可能发生超警洪水。 中国南方地区过去几周遭遇强降雨,并引发了山体滑坡,道路以及房屋都有不同程度受损。 其中,受连续强降雨影响,广东梅州市的一条高速公路路面在“五一”黄金周假期首日塌陷,导致至少23辆汽车陷落、48人遇难。 2024年5月9日 10:00 PM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