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未成年网民人数近两亿

中国未成年网民人数近两亿 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1.93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 据中新社报道,共青团中央维护青少年权益部与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星期六(12月23日)联合发布《第五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 报告显示,城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7.5%,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96.5%。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95.1%,其他各学龄段的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99%。 从互联网接入环境看,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87.0%。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91.3%。未成年网民使用智能手表的比例为40.1%,使用平板学习机/智能屏的比例为21.3%。 报告认为,得益于中国互联网基础设施的日趋完善、移动上网设备价格与流量资费水平的持续下降、各类互联网服务的发展迅速,未成年人接入互联网的门槛显著降低。全国中小学(含教学点)互联网接入率已达100%,学校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也为未成年人学习使用互联网奠定了基础。 报告指出,中国未成年人用网低龄化趋势明显,学龄前触网比例持续提升。当代未成年人与网络相伴相生,“Z世代”被称作是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而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A世代”(出生于2010年后的人口群体)则更早地接触互联网,生活的数字化程度更高。 本次报告调查对象为18岁以下的小学、初中、高中、职高、中专、技校在校学生,未成年网民规模不包括6岁以下群体和非学生样本。 2023年12月24日 7:12 AM

相关推荐

封面图片

中国未成年网民达1.93亿,互联网普及率97.2%

中国未成年网民达1.93亿,互联网普及率97.2% 根据 23 日发布的《第5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 2022 年中国未成年网民规模为 1.93 亿,未成年人互联网普及率为97.2%。 报告显示,城镇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97.5%,农村未成年人的互联网普及率为 96.5%。小学生互联网普及率达到 95.1%,其他各学龄段的互联网普及率均超过 99%。 从互联网接入环境看,未成年网民中拥有属于自己的上网设备的比例达到 87.0%。未成年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到 91.3%。未成年网民使用智能手表的比例为 40.1%,使用平板学习机/智能屏的比例为 21.3%。

封面图片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报告: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官方报告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偏好的职业。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星期六(9月16日)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教师是中国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有31%的未成年人选择教师为理想职业,其次为医生(19.8%)、之后是企业家(19.5%)和艺术家(19.3%)。 基于2022年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数据,蓝皮书分析指出,互联网构建起未成年人对外部世界的认知,影响着未成年人自身的成长规划,从未成年网民的职业取向可以洞见其成长。 蓝皮书指出,游戏玩家、网红、人工智能(AI)高手等互联网职业早已进入中国未成年人的选择视野,但这三种新兴职业受追捧程度均有所下降。可见,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选择较为集中,拥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行业仍旧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同时,农民是未成年人职业选择的末选,只有不到1.6%的未成年人选择当农民,远远低于其他职业选项所选人数比例,这体现出了未成年人的认知受限和社会普遍的职业认知固化现象。 蓝皮书指出,以性别因素为变量来看,中国未成年女性职业理想选择排行前三的是教师、艺术家和医生,而未成年男性倾向选择成为军人、科学家和企业家。未成年女性选择文职类工作的比例要远高于未成年男性,未成年男性选择技术类职业的比例则高于女性。

封面图片

报告:教师是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网红等职业受未成年人追捧程度下降

报告:教师是未成年人最偏好职业 网红等职业受未成年人追捧程度下降 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3)》。蓝皮书指出,调查显示,教师是未成年人最为偏好的职业,有31%的未成年人选择其为理想职业,其次为医生(19.8%)、企业家(19.5%)和艺术家(19.3%)。蓝皮书指出,游戏玩家、网红、AI高手等互联网职业早已进入未成年人的选择视野,但这三种新兴职业受追捧程度均有所下降。可见,未成年人的职业理想选择较为集中,拥有稳定收入的传统行业仍旧最受未成年人青睐。 来源:

封面图片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明年起施行

中国《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公布,明年起施行 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 2024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 近年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拓展了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空间,同时也引发了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问题的关注。 《条例》旨在营造有利于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网络环境,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条例》共 7 章 60 条,重点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健全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制机制;二是促进未成年人网络素养;三是加强网络信息内容建设;四是保护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五是防治未成年人沉迷网络。

封面图片

#联合辟谣##微博辟谣#【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

#联合辟谣##微博辟谣#【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为切实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营造更加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近日,中央网信办专门印发通知,在全国范围内部署开展为期2个月的“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详戳↓↓↓@中央网信办举报中心中央网信办启动“清朗·2024年暑期未成年人网络环境整治”专项行动 via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的微博

封面图片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关于《移动互联网未成年人模式建设指南(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 移动智能终端应提供未成年人模式,退出需家长同意。使用时长管理,超出后关闭非必要应用。默认使用总时长,8岁以下40分钟,8到16岁1小时,16岁以上不满18岁2小时。22时至次日6时期间禁止向未成年人提供服务。 应对未成年人提供分龄内容服务,禁止向未成年人发送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内容的信息。网络直播限制消费,社交网站应关闭陌生人私信功能。不满12岁不让自己下载app,12岁以上不满16岁只能下载未成年人专区中的应用,禁止通过外链下载应用程序。

🔍 发送关键词来寻找群组、频道或视频。

启动SOSO机器人